第五十六章 论战 (2/2)
笔下文学 www.bxwxx.com,阿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呵呵,父皇,如此一来,我军必将全军覆没!”
“此话怎讲?”刘备开口问道。
“父皇,这数百里的联营是有利有弊。你看这一带,解释崎岖之山道,草木茂盛,而父皇你偏偏将军营放在深山密林当中,到时候那陆逊只需要一把火,这数百里的联营必然会化为灰烬!”阿斗说着,将石子向前一推,接着道:“到时来陆逊领兵沿江而上乘胜追击,我军这十几万人,能有两三成安然回川,已经是万幸了!”
刘备倒吸了一口冷气,冷汗从额头上渗出,良久,刘备口中喃喃说道:“陆逊应该不会想到这一点吧!”
“父皇,兵者乃是国之大事,岂能以‘应该’二字判断!既然儿臣都能想到,那江东能人异士无数,岂能想不到此处!”
“这……”刘备犹豫起来。此时,刘备原本爆棚的信心被严重的打击掉,没想到前些日子自己琢磨了半天的战略方针,竟然就被阿斗这么简单的几句给攻破,而且还弄了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此时,旁边的阿斗也发现了刘备的异样。没想到自己最里面说出的夷陵之战就能将刘备打击城这个样子。见到刘备颇受打击,阿斗心中也有些不忍。于是阿斗急忙安慰道:“其实父皇完全可以进攻关中。这关中沃野千里,昔日高祖也是凭着这关中之地与项羽中原,最后定鼎天下的。”
“关中?哎……取关中,难啊!”刘备叹了口气。
“有何难处?”阿斗开口问道。
“公嗣,若是攻荆州,我们可以从长江运粮到永安,可是若是攻雍州的话,可就是完全需要通过陆地运粮了。蜀道艰难,成都的粮食想要运到雍州,十成中能余下五成就要谢天谢地了!就算我出二十万大军伐魏,至少需要十万民夫运粮方可!”刘备开口说道。
“父皇,这汉中这些年来不是积攒了不少的粮食么?”
“不错,汉中的粮食足以支撑三十万大军一年使用。可是这雍州地域广阔,加上我们若是进攻雍州,曹丕必然会派大军来援,这一战说不定会打上个三五年。而汉中的粮食只够支撑一年,等到了一年之后,我前线将士则无粮可用!”刘备开口道。
刘备说的非常在理。此时阿斗也想起来,诸葛亮六出祁山,实际上每一次带的人马都不会很多,而且每次诸葛亮都是打算着速战速决,一旦战事不利或者陷入胶着,立刻退兵。只有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才打算来一个持久战,在渭水南岸屯田,但是天不遂人愿,那一次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
当初刘邦曾经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夺了雍州。想想那时候的刘邦好像没有为粮食发愁。不过那主要是因为刘邦奇袭建功,镇守用关中的章邯无能,败得太快了。而且这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使用一次就够了,第二次就不灵了,曹丕绝对会防备刘备用这一招。
如今这种情况,无论是司马懿还是曹真,乃至雍州刺史郭淮,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特别是司马懿,及其难对付,可以预见到,进攻雍州将是一个持久战。而若想打一场短期内的战斗,唯一的方法就是派一路奇兵出子午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长安。长安若是丢失,曹军也只能退回关东了。不过这危险性太大了!
阿斗微微的吸了口气,开口道:“父皇,若是粮食完全可以供给我大军,这伐魏就容易多了。关于这粮食的问题,孩儿早有定计。”
“说来听听。”刘备眼睛一亮。
“孩儿根据匠神鲁班的笔记,造出一物,一为木牛,一为流马,可解决运送粮食不便的问题。”
“真的?竟然有此奇物,此物在何处?”刘备好奇的问道。
“就在儿臣府上,儿臣马上命人送来。”
“不必了,我随你一起去看看吧。”刘备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
木牛流马说白了就是运东西的车辆车辆。不过跟一般的运输的车子比起来,木牛与流马的制造工艺更为复杂。
木牛流马充分的利用了助力机构,在里面有轮轴之类的东西,人推动的时候,里面的齿轮与轮轴转动,利用杠杆原理来节省力量。在加上设计的时候就改变了木牛流马的重心和轴承,使得木牛流马向前的惯性会大大的增强,从而达到前进时候省力的目的。
其实这木牛流马用的还是轮子。要想像真正的牛马那样依靠四蹄行走,则需要液压装置,这在三国时代,根本是不可能出现的。
刘备也是农家出身,对于推车这样的事情也算是手到擒来,于是刘备亲自试了试木牛流马,果然非常省力。
“好!这可真是好东西!有此神物相助,蜀道上粮食的运送至少能够节省一半的时间!”刘备轻轻的叹道,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的喜色,而后,刘备脸上的喜色又化为了忧愁。
“父皇,这木牛流马可有什么不妥之处么?”阿斗小心翼翼的开口问道。
“这木牛流马并无不妥之处,只是朕又想起了另一件事。”
“父皇想起了何事?”
“公嗣,若是我们真的占领了雍州,这凉州之地该如何处置?”
“这还不简单,曹操想必不会在凉州布置太多的兵马,我们只需要万余人,应该能扫平凉州。”阿斗答道。
“羌族之人该如何对付?”刘备接着问道。
“马超将军在羌人中颇有威望,有马将军在,害怕羌人不成?”阿斗说道。
“那西域又如何?”
“我大汉朝一直有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到时候我们占据凉州,这西域都护府自然归我们管辖,父皇只需派一人去担任西域长史即可!”
“公嗣,你想的太简单了。凉州人好勇斗狠,羌人更是不服我大汉官职,多年来叛乱不断。若是在我们与曹丕大战之时,这凉州羌人从我们背后袭之,该当如何是好?所以这出兵雍州,险阻重重啊!”刘备轻轻叹息道。
此时阿斗真的有些佩服刘备了,刘备这人能够成为一方诸侯,绝非偶然。在阿斗的印象当中,刘备并没有太大的才能,可是现在看看,刘备想的是面面俱到,至少自己没有将凉州的问题想的如此透彻。
三国时代的凉州与西域并不像现在这么荒凉,在三国时代,西域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新疆是绿树成荫,到处都是树木,非常适于人生活。跟现在比起来,西北并不能算是一个苦寒之地。
可是这凉州人性子野,不喜欢服从管教。特别是一些汉人与羌人的混血儿,更是如此。西汉的时候,都城是长安,对凉州的控制还算是非常不错,但是到了东汉时候,都城设在了洛阳,这就使得中央对于凉州和西域的控制越来越微弱,也是因此,凉州叛乱不断。
为了凉州和西域,东汉朝廷不得不每每派兵镇压,这也涌现出了一批英雄人物,比如这班超班定远,马援马伏波,都是在西北打出了名堂。
到了汉末,凉州的叛乱更加频繁。比如这韩遂就曾经参加国凉州羌族的叛乱,而董卓也是依靠着平叛而发迹的。哪怕是后来曹操占据了凉州,叛乱依然不止,几乎每一年都有人判断,最近的一次就是建安二十四年的武威颜俊、张掖和鸾、酒泉黄华、西平麹演这四人联合叛乱,使得杨阜不得不退回长安,从而让出了金城以西的凉州地域。
而刘备担心的就是凉州,特别是羌族。
要知道如今羌族人可不少,而且根据刘备的了解,羌王彻里吉早已经接受了曹魏朝廷的封爵,若是刘备攻雍州,在关键时候这些羌族人在背后给刘备一刀子,那可不好受。同时,这凉州也不好管理,若是占领了凉州,连年平叛会牵制刘备不少的兵力。而若是不管凉州,听之任之,那也不行,毕竟这凉州是雍州的后花园,不容有失。
对于凉州的羌人,阿斗暂时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方法。前世的时候,对于大清朝来说,西北也是一块心病。自从清兵入关以后,西北就一直不太平。像是康熙年间吴三桂叛乱,西北有份参与;准格尔叛乱,西北也有份参与;雍正年间西北叛乱,雍州皇帝累着裤腰带从牙缝里挤钱助年羹尧平叛,到了乾隆年间,大小和卓弄得乾隆时焦头烂额;而后百余年里,西北回族每年都有叛乱。
中国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是发生在南北朝时期,所以在南北朝之前,帝王对于少数民族的治理一般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是剿,二是和。所谓的剿,自然就是打仗;而和,主要就是和亲,或者说是以利诱之。可是这两种手段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三国时代英才辈出,但是三国时代的人毕竟还是有着他的时代局限性的。所以在面对少数民族的问题上,无论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又或者是诸葛亮、庞统、司马懿等人,还是跳不出来三国时代的局限性。
不过阿斗则不一样,阿斗来于后世的清朝,而清朝能以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华夏二百余年,其民族政策在中国古代也算是比较成功的,所以当阿斗静下心来慢慢琢磨的时候,还真让阿斗琢磨到了一些东西。
p; “呵呵,父皇,如此一来,我军必将全军覆没!”
“此话怎讲?”刘备开口问道。
“父皇,这数百里的联营是有利有弊。你看这一带,解释崎岖之山道,草木茂盛,而父皇你偏偏将军营放在深山密林当中,到时候那陆逊只需要一把火,这数百里的联营必然会化为灰烬!”阿斗说着,将石子向前一推,接着道:“到时来陆逊领兵沿江而上乘胜追击,我军这十几万人,能有两三成安然回川,已经是万幸了!”
刘备倒吸了一口冷气,冷汗从额头上渗出,良久,刘备口中喃喃说道:“陆逊应该不会想到这一点吧!”
“父皇,兵者乃是国之大事,岂能以‘应该’二字判断!既然儿臣都能想到,那江东能人异士无数,岂能想不到此处!”
“这……”刘备犹豫起来。此时,刘备原本爆棚的信心被严重的打击掉,没想到前些日子自己琢磨了半天的战略方针,竟然就被阿斗这么简单的几句给攻破,而且还弄了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此时,旁边的阿斗也发现了刘备的异样。没想到自己最里面说出的夷陵之战就能将刘备打击城这个样子。见到刘备颇受打击,阿斗心中也有些不忍。于是阿斗急忙安慰道:“其实父皇完全可以进攻关中。这关中沃野千里,昔日高祖也是凭着这关中之地与项羽中原,最后定鼎天下的。”
“关中?哎……取关中,难啊!”刘备叹了口气。
“有何难处?”阿斗开口问道。
“公嗣,若是攻荆州,我们可以从长江运粮到永安,可是若是攻雍州的话,可就是完全需要通过陆地运粮了。蜀道艰难,成都的粮食想要运到雍州,十成中能余下五成就要谢天谢地了!就算我出二十万大军伐魏,至少需要十万民夫运粮方可!”刘备开口说道。
“父皇,这汉中这些年来不是积攒了不少的粮食么?”
“不错,汉中的粮食足以支撑三十万大军一年使用。可是这雍州地域广阔,加上我们若是进攻雍州,曹丕必然会派大军来援,这一战说不定会打上个三五年。而汉中的粮食只够支撑一年,等到了一年之后,我前线将士则无粮可用!”刘备开口道。
刘备说的非常在理。此时阿斗也想起来,诸葛亮六出祁山,实际上每一次带的人马都不会很多,而且每次诸葛亮都是打算着速战速决,一旦战事不利或者陷入胶着,立刻退兵。只有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才打算来一个持久战,在渭水南岸屯田,但是天不遂人愿,那一次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
当初刘邦曾经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夺了雍州。想想那时候的刘邦好像没有为粮食发愁。不过那主要是因为刘邦奇袭建功,镇守用关中的章邯无能,败得太快了。而且这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使用一次就够了,第二次就不灵了,曹丕绝对会防备刘备用这一招。
如今这种情况,无论是司马懿还是曹真,乃至雍州刺史郭淮,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特别是司马懿,及其难对付,可以预见到,进攻雍州将是一个持久战。而若想打一场短期内的战斗,唯一的方法就是派一路奇兵出子午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长安。长安若是丢失,曹军也只能退回关东了。不过这危险性太大了!
阿斗微微的吸了口气,开口道:“父皇,若是粮食完全可以供给我大军,这伐魏就容易多了。关于这粮食的问题,孩儿早有定计。”
“说来听听。”刘备眼睛一亮。
“孩儿根据匠神鲁班的笔记,造出一物,一为木牛,一为流马,可解决运送粮食不便的问题。”
“真的?竟然有此奇物,此物在何处?”刘备好奇的问道。
“就在儿臣府上,儿臣马上命人送来。”
“不必了,我随你一起去看看吧。”刘备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
木牛流马说白了就是运东西的车辆车辆。不过跟一般的运输的车子比起来,木牛与流马的制造工艺更为复杂。
木牛流马充分的利用了助力机构,在里面有轮轴之类的东西,人推动的时候,里面的齿轮与轮轴转动,利用杠杆原理来节省力量。在加上设计的时候就改变了木牛流马的重心和轴承,使得木牛流马向前的惯性会大大的增强,从而达到前进时候省力的目的。
其实这木牛流马用的还是轮子。要想像真正的牛马那样依靠四蹄行走,则需要液压装置,这在三国时代,根本是不可能出现的。
刘备也是农家出身,对于推车这样的事情也算是手到擒来,于是刘备亲自试了试木牛流马,果然非常省力。
“好!这可真是好东西!有此神物相助,蜀道上粮食的运送至少能够节省一半的时间!”刘备轻轻的叹道,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的喜色,而后,刘备脸上的喜色又化为了忧愁。
“父皇,这木牛流马可有什么不妥之处么?”阿斗小心翼翼的开口问道。
“这木牛流马并无不妥之处,只是朕又想起了另一件事。”
“父皇想起了何事?”
“公嗣,若是我们真的占领了雍州,这凉州之地该如何处置?”
“这还不简单,曹操想必不会在凉州布置太多的兵马,我们只需要万余人,应该能扫平凉州。”阿斗答道。
“羌族之人该如何对付?”刘备接着问道。
“马超将军在羌人中颇有威望,有马将军在,害怕羌人不成?”阿斗说道。
“那西域又如何?”
“我大汉朝一直有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到时候我们占据凉州,这西域都护府自然归我们管辖,父皇只需派一人去担任西域长史即可!”
“公嗣,你想的太简单了。凉州人好勇斗狠,羌人更是不服我大汉官职,多年来叛乱不断。若是在我们与曹丕大战之时,这凉州羌人从我们背后袭之,该当如何是好?所以这出兵雍州,险阻重重啊!”刘备轻轻叹息道。
此时阿斗真的有些佩服刘备了,刘备这人能够成为一方诸侯,绝非偶然。在阿斗的印象当中,刘备并没有太大的才能,可是现在看看,刘备想的是面面俱到,至少自己没有将凉州的问题想的如此透彻。
三国时代的凉州与西域并不像现在这么荒凉,在三国时代,西域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新疆是绿树成荫,到处都是树木,非常适于人生活。跟现在比起来,西北并不能算是一个苦寒之地。
可是这凉州人性子野,不喜欢服从管教。特别是一些汉人与羌人的混血儿,更是如此。西汉的时候,都城是长安,对凉州的控制还算是非常不错,但是到了东汉时候,都城设在了洛阳,这就使得中央对于凉州和西域的控制越来越微弱,也是因此,凉州叛乱不断。
为了凉州和西域,东汉朝廷不得不每每派兵镇压,这也涌现出了一批英雄人物,比如这班超班定远,马援马伏波,都是在西北打出了名堂。
到了汉末,凉州的叛乱更加频繁。比如这韩遂就曾经参加国凉州羌族的叛乱,而董卓也是依靠着平叛而发迹的。哪怕是后来曹操占据了凉州,叛乱依然不止,几乎每一年都有人判断,最近的一次就是建安二十四年的武威颜俊、张掖和鸾、酒泉黄华、西平麹演这四人联合叛乱,使得杨阜不得不退回长安,从而让出了金城以西的凉州地域。
而刘备担心的就是凉州,特别是羌族。
要知道如今羌族人可不少,而且根据刘备的了解,羌王彻里吉早已经接受了曹魏朝廷的封爵,若是刘备攻雍州,在关键时候这些羌族人在背后给刘备一刀子,那可不好受。同时,这凉州也不好管理,若是占领了凉州,连年平叛会牵制刘备不少的兵力。而若是不管凉州,听之任之,那也不行,毕竟这凉州是雍州的后花园,不容有失。
对于凉州的羌人,阿斗暂时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方法。前世的时候,对于大清朝来说,西北也是一块心病。自从清兵入关以后,西北就一直不太平。像是康熙年间吴三桂叛乱,西北有份参与;准格尔叛乱,西北也有份参与;雍正年间西北叛乱,雍州皇帝累着裤腰带从牙缝里挤钱助年羹尧平叛,到了乾隆年间,大小和卓弄得乾隆时焦头烂额;而后百余年里,西北回族每年都有叛乱。
中国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是发生在南北朝时期,所以在南北朝之前,帝王对于少数民族的治理一般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是剿,二是和。所谓的剿,自然就是打仗;而和,主要就是和亲,或者说是以利诱之。可是这两种手段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三国时代英才辈出,但是三国时代的人毕竟还是有着他的时代局限性的。所以在面对少数民族的问题上,无论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又或者是诸葛亮、庞统、司马懿等人,还是跳不出来三国时代的局限性。
不过阿斗则不一样,阿斗来于后世的清朝,而清朝能以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华夏二百余年,其民族政策在中国古代也算是比较成功的,所以当阿斗静下心来慢慢琢磨的时候,还真让阿斗琢磨到了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