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回到大明当才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弼案重审的日子还没有确定前,张大少爷早早就上奏朝廷,请求把关在天牢里的熊廷弼和王化贞转移到东厂牢房关押,预防有人利用天牢看守相对宽松的机会,和王化贞取得联络串供——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张大少爷对镇抚司大牢住着那位神秘莫测的燕大侠印象深刻,所以即便对镇抚司大牢都不是那么放心,也只有把王化贞关进魏忠贤直接掌管的东厂大牢,请拜把子大哥肖传亲自盯着,张大少爷才能稍微安心。可张大少爷实在太低估了站在王化贞背后那一伙人暗底下的实力,他的报告打上去也不知道遇到了什么麻烦,在朝廷各大衙门里转来转去,足足用了三天时间得到批准实行,在此之间,王化贞究竟和外界取得了多少联系,掌握了多少信息和串联了多少供词,那就只有天知道了。为此,张大少爷虽然没少大发脾气,可也无可奈何,毕竟自古以来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还是位卑职微的张大少爷没有足够实力能一手遮天。
重审前的交锋不只一次,依张大少爷的意思,为了预防夜长梦多,建议把重审的日期定在四月十五,这样王化贞即便想耍新花招,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可熊廷弼的老对头、兼三朝老臣左副都御史杨渊却坚决反对,理由是熊廷弼案事关重大,不能草率行事,应该把重审时期订在五月底或者六月初,而且杨渊还提出,要把已经告老还乡的叶向高从老家传来,作为证人参与庭审,并以此和张大少爷据理力争,互不相让。
对于杨渊的险恶用心,张大少爷心知肚明——叶向高是什么地方的人?福建福州!等老得快要走不动路的叶向高从福州赶到京城,估计秋决大典都要开始了,而且叶向高还当过八年的独相和十二年的首辅,门生弟子遍天下,真的让他来到京城,他以前那些门生弟子群龙有首,还不一窝蜂的向张大少爷开炮啊?所以张大少爷当机立断,立即放弃了牵连叶向高的打算,借口叶向高并未实际涉入辽东战事,坚决反对叶向高出堂做证。并且宣称熊廷弼蒙冤一事已是证据确凿,无需另传其他证人,只需王化贞和熊廷弼当堂对质即可。
张大少爷和杨渊都各有道理,自然是争得不可开交,最后脾气火暴的张大少爷差点和杨渊当场打起来。最后是外号油泥鳅的刑部尚书李养正站出来和稀泥,劝双方各退一步,劝说杨渊放弃让叶向高出堂做证的打算,劝说张大少爷宽限重审时间,最后建议把重审时间定在四月二十五,让熊廷弼和王化贞在刑部大堂当面对质,如果不能定案,再商议另传证人一事。面对这个建议,杨渊低头盘算了许久,终于点头同意,而张大少爷同样也眼珠乱转的盘算许久,终于也是点头同意——不过议定之后张大少爷离开刑部大堂时,连家都没回,直接就去了东厂找到肖传,又通过肖传找到东厂的几个掌班和领班,一千两银子砸出去,很快就拿到了东厂密探监视杨渊的所有记录备份…………
………………
紧张的暗中布置和安排进行中,十几天的时间很快过去,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五重审的日子。清晨天还亮,张大少爷就领着仆人张石头、小铺子和临时师爷陆万龄来到了刑部大堂,着手准备重审事宜,可到得刑部大堂外一看,张大少爷才发现情况不妙——大堂外面竟然是人山人海,挤满了来看热闹的京城百姓,拥挤得差不多是水泄不通。张大少爷不由冷笑,“不错嘛,看不出杨渊那个老东西还挺有头脑的嘛,知道内阁司礼监已经倒向我这一边,居然就想到了利用民间舆论来牵制我,让我不敢放手直接为熊廷弼脱罪。”
“张年兄,你是主审官,可以命令关门密审,不让百姓围观审问。”临时狗头军师陆万龄建议道。张大少爷有些心动,可稍一转念,张大少爷又冷笑说道:“不用,君子袒蛋蛋,小人常兮兮,我如果下令关门密审,他们肯定会散播谣言,说我故意包庇熊廷弼,所以才做贼心虚,倒不如这么光明正大的开门公审。”话虽如此,外表忠厚内心奸诈的张大少爷还是把小铺子叫到了面前,在他耳朵边吩咐道:“小铺子,你马上回家去,把咱们家里的男仆人和你在街面上的朋友叫来一同观审,到时候如此如此……,等事情成了,我有重赏!”
派出了小铺子,张大少爷又把张石头留在刑部大堂门外,这才和陆万龄绕到后门,从刑部的后门进到了刑部后堂。到得后堂一看,英国公张惟贤、大理寺卿周应秋和地头蛇刑部尚书李养正都已经在场,还有东厂派来监审的太监也来了——大概是魏忠贤故意照顾,派来的这个太监正好是和张大少爷关系不错的宋金,只有这场重审案中最大的危险因素杨渊还没有到场。张大少爷无奈,只好一边和几个陪审官虚伪客套,一边等待杨渊到来。
左等右等,眼看辰时正的开堂时间就要到了,可杨渊还是不见踪影。最后宋金沉不住气了,发话道:“诸位大人,杨大人怠到现在还没来,我们总不能一直等下去吧?依咱家看,我们现在就升堂吧,杨大人怠慢公务的事,咱家会如实向皇上和九千岁禀报的。”李养正和周应秋一起点头称是,张惟贤也没有意见,只有张大少爷心知必然有异,却毫不畏惧,只是点头笑道:“宋公公所言极是,我们升堂吧。”
“威武——!”伴随着刑部大堂衙役的长喝与刑杖顿地声,张大少爷身着六品官袍,手捧尚方宝剑,大模大样的坐到了‘明镜高悬’的横匾之下,儒生打扮的陆万龄站在张大少爷的背后,张惟贤、李养正和周应秋分座两侧,东厂监审太监宋金则笑嘻嘻的坐到了大堂右面。各自坐定,张大少爷提起檀木惊堂木猛的一拍,喝道:“将犯官王化贞、熊廷弼押上堂来!”
“慢着!”不等在场的刑部主事答应,大堂外的人群中忽然响起了杨渊的声音。人群涌动,又干又瘦的杨渊从人群中挤进堂来,向张大少爷和宋金等人拱手笑道:“张大人,张国公,周大人李大人,还有宋公公,实在抱歉,下官来晚了。”
“杨大人,这可是皇上钦点、九千岁关心的泼天大案,你怎么现在才来?”宋金冷冷的说道:“你最好给咱家一个合情合理的交代,否则的话,咱家现在就可以免了你的审判官差事。”
“宋公公,实在不好意思,真的是有差事耽搁了。”杨渊又是作揖又是拱手,解释道:“事情是这样,今天本来下官早就来了,可轿子到了半道上,忽然被人拦住,那个百姓手捧状子跪在下官的轿前,要告一名朝廷官员——而且还是告今天在场的一名官员,所告内容也和今天的案子有关!下官觉得事关重大,所以就耽搁了。”
“拦轿告状?还是告在场的一名官员?告谁啊?”宋金不动声色的问道。杨渊笑笑,直起身体往张大少爷一指,大声说道:“就是告张大人,告我们这位主审的张大人!”
“呼——!”大堂外的百姓一阵骚动,个个惊讶不已——主审官在开堂第一天就被人告了,这在大明朝可绝对算得上开天辟地的第一次。咱们的张大少爷则面色平静,微笑着问道:“哦,原来是告我啊?那么杨大人,那个告状的人是什么人?又告我什么呢?”
“告状的人,自称是被你驱逐出府的仆人,姓康名良。”杨渊朗声叫道:“他告你和今天过堂的犯官熊廷弼有亲眷关系,却隐瞒不报!怀疑你在堂审之时将徇私舞弊,执法不公!”
“我和熊廷弼有亲眷关系?”张大少爷仿佛很惊讶的问道:“我和熊廷弼有什么亲眷关系?”
杨渊大声答道:“根据那个告状人的口供,你是熊廷弼的女婿!”
弼案重审的日子还没有确定前,张大少爷早早就上奏朝廷,请求把关在天牢里的熊廷弼和王化贞转移到东厂牢房关押,预防有人利用天牢看守相对宽松的机会,和王化贞取得联络串供——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张大少爷对镇抚司大牢住着那位神秘莫测的燕大侠印象深刻,所以即便对镇抚司大牢都不是那么放心,也只有把王化贞关进魏忠贤直接掌管的东厂大牢,请拜把子大哥肖传亲自盯着,张大少爷才能稍微安心。可张大少爷实在太低估了站在王化贞背后那一伙人暗底下的实力,他的报告打上去也不知道遇到了什么麻烦,在朝廷各大衙门里转来转去,足足用了三天时间得到批准实行,在此之间,王化贞究竟和外界取得了多少联系,掌握了多少信息和串联了多少供词,那就只有天知道了。为此,张大少爷虽然没少大发脾气,可也无可奈何,毕竟自古以来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还是位卑职微的张大少爷没有足够实力能一手遮天。
重审前的交锋不只一次,依张大少爷的意思,为了预防夜长梦多,建议把重审的日期定在四月十五,这样王化贞即便想耍新花招,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可熊廷弼的老对头、兼三朝老臣左副都御史杨渊却坚决反对,理由是熊廷弼案事关重大,不能草率行事,应该把重审时期订在五月底或者六月初,而且杨渊还提出,要把已经告老还乡的叶向高从老家传来,作为证人参与庭审,并以此和张大少爷据理力争,互不相让。
对于杨渊的险恶用心,张大少爷心知肚明——叶向高是什么地方的人?福建福州!等老得快要走不动路的叶向高从福州赶到京城,估计秋决大典都要开始了,而且叶向高还当过八年的独相和十二年的首辅,门生弟子遍天下,真的让他来到京城,他以前那些门生弟子群龙有首,还不一窝蜂的向张大少爷开炮啊?所以张大少爷当机立断,立即放弃了牵连叶向高的打算,借口叶向高并未实际涉入辽东战事,坚决反对叶向高出堂做证。并且宣称熊廷弼蒙冤一事已是证据确凿,无需另传其他证人,只需王化贞和熊廷弼当堂对质即可。
张大少爷和杨渊都各有道理,自然是争得不可开交,最后脾气火暴的张大少爷差点和杨渊当场打起来。最后是外号油泥鳅的刑部尚书李养正站出来和稀泥,劝双方各退一步,劝说杨渊放弃让叶向高出堂做证的打算,劝说张大少爷宽限重审时间,最后建议把重审时间定在四月二十五,让熊廷弼和王化贞在刑部大堂当面对质,如果不能定案,再商议另传证人一事。面对这个建议,杨渊低头盘算了许久,终于点头同意,而张大少爷同样也眼珠乱转的盘算许久,终于也是点头同意——不过议定之后张大少爷离开刑部大堂时,连家都没回,直接就去了东厂找到肖传,又通过肖传找到东厂的几个掌班和领班,一千两银子砸出去,很快就拿到了东厂密探监视杨渊的所有记录备份…………
………………
紧张的暗中布置和安排进行中,十几天的时间很快过去,转眼就到了四月二十五重审的日子。清晨天还亮,张大少爷就领着仆人张石头、小铺子和临时师爷陆万龄来到了刑部大堂,着手准备重审事宜,可到得刑部大堂外一看,张大少爷才发现情况不妙——大堂外面竟然是人山人海,挤满了来看热闹的京城百姓,拥挤得差不多是水泄不通。张大少爷不由冷笑,“不错嘛,看不出杨渊那个老东西还挺有头脑的嘛,知道内阁司礼监已经倒向我这一边,居然就想到了利用民间舆论来牵制我,让我不敢放手直接为熊廷弼脱罪。”
“张年兄,你是主审官,可以命令关门密审,不让百姓围观审问。”临时狗头军师陆万龄建议道。张大少爷有些心动,可稍一转念,张大少爷又冷笑说道:“不用,君子袒蛋蛋,小人常兮兮,我如果下令关门密审,他们肯定会散播谣言,说我故意包庇熊廷弼,所以才做贼心虚,倒不如这么光明正大的开门公审。”话虽如此,外表忠厚内心奸诈的张大少爷还是把小铺子叫到了面前,在他耳朵边吩咐道:“小铺子,你马上回家去,把咱们家里的男仆人和你在街面上的朋友叫来一同观审,到时候如此如此……,等事情成了,我有重赏!”
派出了小铺子,张大少爷又把张石头留在刑部大堂门外,这才和陆万龄绕到后门,从刑部的后门进到了刑部后堂。到得后堂一看,英国公张惟贤、大理寺卿周应秋和地头蛇刑部尚书李养正都已经在场,还有东厂派来监审的太监也来了——大概是魏忠贤故意照顾,派来的这个太监正好是和张大少爷关系不错的宋金,只有这场重审案中最大的危险因素杨渊还没有到场。张大少爷无奈,只好一边和几个陪审官虚伪客套,一边等待杨渊到来。
左等右等,眼看辰时正的开堂时间就要到了,可杨渊还是不见踪影。最后宋金沉不住气了,发话道:“诸位大人,杨大人怠到现在还没来,我们总不能一直等下去吧?依咱家看,我们现在就升堂吧,杨大人怠慢公务的事,咱家会如实向皇上和九千岁禀报的。”李养正和周应秋一起点头称是,张惟贤也没有意见,只有张大少爷心知必然有异,却毫不畏惧,只是点头笑道:“宋公公所言极是,我们升堂吧。”
“威武——!”伴随着刑部大堂衙役的长喝与刑杖顿地声,张大少爷身着六品官袍,手捧尚方宝剑,大模大样的坐到了‘明镜高悬’的横匾之下,儒生打扮的陆万龄站在张大少爷的背后,张惟贤、李养正和周应秋分座两侧,东厂监审太监宋金则笑嘻嘻的坐到了大堂右面。各自坐定,张大少爷提起檀木惊堂木猛的一拍,喝道:“将犯官王化贞、熊廷弼押上堂来!”
“慢着!”不等在场的刑部主事答应,大堂外的人群中忽然响起了杨渊的声音。人群涌动,又干又瘦的杨渊从人群中挤进堂来,向张大少爷和宋金等人拱手笑道:“张大人,张国公,周大人李大人,还有宋公公,实在抱歉,下官来晚了。”
“杨大人,这可是皇上钦点、九千岁关心的泼天大案,你怎么现在才来?”宋金冷冷的说道:“你最好给咱家一个合情合理的交代,否则的话,咱家现在就可以免了你的审判官差事。”
“宋公公,实在不好意思,真的是有差事耽搁了。”杨渊又是作揖又是拱手,解释道:“事情是这样,今天本来下官早就来了,可轿子到了半道上,忽然被人拦住,那个百姓手捧状子跪在下官的轿前,要告一名朝廷官员——而且还是告今天在场的一名官员,所告内容也和今天的案子有关!下官觉得事关重大,所以就耽搁了。”
“拦轿告状?还是告在场的一名官员?告谁啊?”宋金不动声色的问道。杨渊笑笑,直起身体往张大少爷一指,大声说道:“就是告张大人,告我们这位主审的张大人!”
“呼——!”大堂外的百姓一阵骚动,个个惊讶不已——主审官在开堂第一天就被人告了,这在大明朝可绝对算得上开天辟地的第一次。咱们的张大少爷则面色平静,微笑着问道:“哦,原来是告我啊?那么杨大人,那个告状的人是什么人?又告我什么呢?”
“告状的人,自称是被你驱逐出府的仆人,姓康名良。”杨渊朗声叫道:“他告你和今天过堂的犯官熊廷弼有亲眷关系,却隐瞒不报!怀疑你在堂审之时将徇私舞弊,执法不公!”
“我和熊廷弼有亲眷关系?”张大少爷仿佛很惊讶的问道:“我和熊廷弼有什么亲眷关系?”
杨渊大声答道:“根据那个告状人的口供,你是熊廷弼的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