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穿越之我是耿精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七月,骄阳似火都已经不足以形容现在的天气,简直就好似在面前摆上了一个火炉不断的烘烤着。今年的夏天感觉十分的反常,这样的天气已经持续了有一个多月,田里的庄稼已经开始缺水,若是再不赶紧的下一场雨,这一季的水稻就一定是要减产的了,不仅仅是水稻,其他的作物也差不多。唯一只得庆幸的是,前几年不断的兴修水力,在投入的海量的人力物力之后,几个主要的平原地区的灌溉系统已经大有改善,因此这些庄稼最多也就是减产,而不会绝收。
有吕宋岛的粮食支持,加上已经大规模推广番薯等高产作物,即便福建今年闹起了旱灾,也不难对付过去,像以前的那种饿死人的情况是不会再出现了。耿精忠接到下面的汇报,安排了一下预备抗旱的命令之后,也就没有继续关注了,他现在可没本事来一场人工降雨,也真的是可惜没那个条件,不然的话,他就成了百姓们眼中的龙王爷了。
外面天气炎热,连未来学堂也都放了一个月的暑假,马尾军也暂停了训练,整个福建的节奏都慢下来了很多。耿精忠自己也是泡在自己的书房里。现在的书房是经过了改造的,就像是想代的“空调房”一样。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空调”,但古人也有许多低碳、环保的纳凉避暑之所。比如先秦时期的“窟室”、汉代“清凉殿”……
我们的祖先就是聪明,以往除了用扇子,还不断研究出降温设施。在汉代。能工巧匠已经研制出“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其取凉效果非常可观。《西京杂记》卷一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战”。想象中它的拨风原理应该是利用叶轮的旋转形成风源,即在巨轮上安上七个叶片,一人摇动手柄,七个叶轮飞速旋转,空气被搅动起来产生凉风。
到唐代,长安等地出现一种供人们消暑的“凉屋”。这“凉屋”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使凉气进入屋子。唐诗人张仲素有《杂曲歌辞.宫中乐》一诗咏:“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说的就是这种利用“水循环”建成的“凉屋”。
宋代,在开封出现的“凉殿”比唐朝的“凉屋”更豪华。“凉殿”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还在蓄水池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使冷风带香,芬芳满室,其降温效果之好犹如进入冬天。科学不断进步,前明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对当时纳凉有精彩的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不难看出,前明时候的消暑技术又前进了一步,而且巧妙利用地理优势,也不乏科学道理。古代的“凉屋”、“凉殿”和“霍都别墅”比起后世密不透风的“空调房”来。实际上降温效果更好、空气更清新、也更符合环保理念。
中午吃完午饭,耿精忠便直接来到了自己专用的“空调”书房里看着书。聚精会神中,丝毫没有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待到敲门声响起。耿精忠菜感觉到不寻常。自己的书房是严禁别人进入与打扰的,今天的门口居然出现了那么多人。“谁?”耿精忠问道。
“回王爷,是属下,李总参谋长等也都在,有重大事情要向王爷汇报!”耿精忠并没有开门,姚启圣就站在门外回应道。
耿精忠也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气氛,也意识到有大事发生,于是站起身来把门打开。这一开门。嚯,自己麾下极大谋臣全都到齐了,道:“来的这么齐,看来事情不小啊!”说完,将还没有完全打开的大门继续拉开,然后说道:“都进来吧,我这没有椅子,你们就都将就一下吧。”
“谢王爷!”几人一进屋,立马就感觉到了房间里比外面要两凉爽很多。姚启圣等也没有隐瞒,直接开口就道:“禀王爷,朝廷撤藩;了!”
“嗯?”耿精忠一惊,这的确是个大消息,虽然这早就在自己的预料之中,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在耿精忠的记忆中好像还要等上一年半到两年,历史上好像是在康熙十二年年底才开始的,这直接就提早了一年半多。“事情怎么会这么突然,事先为何一点预兆和风声都没有?”
“回王爷,是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的折子被康熙通过了,尚可喜想要其长子安达公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但是康熙准其归老辽东,但朝廷却以尚之信跋扈难制,下令正式开始撤藩,也就是一并裁撤三藩。”李光地连忙回道,这则消息是京城的阿厚最新飞鸽传信过来的,不会有假。最近天气炎热,李光地一直就呆在马尾军营,刚好姚启圣也在那里,两人得到消息碰了个头之后,就立马来找耿精忠了。
 ... -->>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七月,骄阳似火都已经不足以形容现在的天气,简直就好似在面前摆上了一个火炉不断的烘烤着。今年的夏天感觉十分的反常,这样的天气已经持续了有一个多月,田里的庄稼已经开始缺水,若是再不赶紧的下一场雨,这一季的水稻就一定是要减产的了,不仅仅是水稻,其他的作物也差不多。唯一只得庆幸的是,前几年不断的兴修水力,在投入的海量的人力物力之后,几个主要的平原地区的灌溉系统已经大有改善,因此这些庄稼最多也就是减产,而不会绝收。
有吕宋岛的粮食支持,加上已经大规模推广番薯等高产作物,即便福建今年闹起了旱灾,也不难对付过去,像以前的那种饿死人的情况是不会再出现了。耿精忠接到下面的汇报,安排了一下预备抗旱的命令之后,也就没有继续关注了,他现在可没本事来一场人工降雨,也真的是可惜没那个条件,不然的话,他就成了百姓们眼中的龙王爷了。
外面天气炎热,连未来学堂也都放了一个月的暑假,马尾军也暂停了训练,整个福建的节奏都慢下来了很多。耿精忠自己也是泡在自己的书房里。现在的书房是经过了改造的,就像是想代的“空调房”一样。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空调”,但古人也有许多低碳、环保的纳凉避暑之所。比如先秦时期的“窟室”、汉代“清凉殿”……
我们的祖先就是聪明,以往除了用扇子,还不断研究出降温设施。在汉代。能工巧匠已经研制出“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其取凉效果非常可观。《西京杂记》卷一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战”。想象中它的拨风原理应该是利用叶轮的旋转形成风源,即在巨轮上安上七个叶片,一人摇动手柄,七个叶轮飞速旋转,空气被搅动起来产生凉风。
到唐代,长安等地出现一种供人们消暑的“凉屋”。这“凉屋”一般傍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水中凉气缓缓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使凉气进入屋子。唐诗人张仲素有《杂曲歌辞.宫中乐》一诗咏:“江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说的就是这种利用“水循环”建成的“凉屋”。
宋代,在开封出现的“凉殿”比唐朝的“凉屋”更豪华。“凉殿”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还在蓄水池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使冷风带香,芬芳满室,其降温效果之好犹如进入冬天。科学不断进步,前明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对当时纳凉有精彩的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不难看出,前明时候的消暑技术又前进了一步,而且巧妙利用地理优势,也不乏科学道理。古代的“凉屋”、“凉殿”和“霍都别墅”比起后世密不透风的“空调房”来。实际上降温效果更好、空气更清新、也更符合环保理念。
中午吃完午饭,耿精忠便直接来到了自己专用的“空调”书房里看着书。聚精会神中,丝毫没有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待到敲门声响起。耿精忠菜感觉到不寻常。自己的书房是严禁别人进入与打扰的,今天的门口居然出现了那么多人。“谁?”耿精忠问道。
“回王爷,是属下,李总参谋长等也都在,有重大事情要向王爷汇报!”耿精忠并没有开门,姚启圣就站在门外回应道。
耿精忠也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气氛,也意识到有大事发生,于是站起身来把门打开。这一开门。嚯,自己麾下极大谋臣全都到齐了,道:“来的这么齐,看来事情不小啊!”说完,将还没有完全打开的大门继续拉开,然后说道:“都进来吧,我这没有椅子,你们就都将就一下吧。”
“谢王爷!”几人一进屋,立马就感觉到了房间里比外面要两凉爽很多。姚启圣等也没有隐瞒,直接开口就道:“禀王爷,朝廷撤藩;了!”
“嗯?”耿精忠一惊,这的确是个大消息,虽然这早就在自己的预料之中,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在耿精忠的记忆中好像还要等上一年半到两年,历史上好像是在康熙十二年年底才开始的,这直接就提早了一年半多。“事情怎么会这么突然,事先为何一点预兆和风声都没有?”
“回王爷,是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的折子被康熙通过了,尚可喜想要其长子安达公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但是康熙准其归老辽东,但朝廷却以尚之信跋扈难制,下令正式开始撤藩,也就是一并裁撤三藩。”李光地连忙回道,这则消息是京城的阿厚最新飞鸽传信过来的,不会有假。最近天气炎热,李光地一直就呆在马尾军营,刚好姚启圣也在那里,两人得到消息碰了个头之后,就立马来找耿精忠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