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百户也能有自己的武装家丁 (1/2)
笔下文学 www.bxwxx.com,锦衣杀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0057)
为什么余力钧会对家丁如此的敏感?主要是在在明末军队里面,家丁的情况,的确是太普遍了。钱粮被拖欠得太久,发放的数量又不足,将领当然不可能发给每一个人。很显然,那些不是将领心腹的人,肯定是无法及时的拿到钱粮的。换言之,想要及时的拿到钱粮,就得成为将领的心腹,成为将领的“自己人”。
毫无疑问,这样的做法,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有一小部分人,紧紧的围绕在将领的周围,成为将领的心腹。他们基本上,只听命于自己的直接上司,对朝廷又或者是兵部的命令,置若罔闻了。这就肯定形成了小规模的私兵集团。久而久之,以将领为核心的武装家丁就出现了。他们完全是将领的私人武装力量。
要说武装家丁的集大成者,当然非李成梁莫属了。这个深受万历皇帝重新的边关统帅,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钱财,组建了足足八千人的武装家丁,而且全部都是骑兵,战斗力超猛。连原来的戚家军的一部分,都变成了李成梁的私兵。
正是由于这支强大的武装家丁的存在,在李成梁活着的时候,边关基本上没有谁敢对他说个不字的。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听到李成梁的名字,绝对是要闻之色变的。那时候的努尔哈赤,就是李成梁的一条狗,叫他往东不敢往西,叫他关门不敢抓鸡。
后世的研究可以证明,李成梁是带了一个很坏的头,开创了明末将领拥兵自重的先例。在他之后,其他的边关将领,都纷纷开始将最精锐的部队,变成自己的私人武装。到万历四十四年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说,没有私人家丁的边关将领,已经不存在了。他们给自己的私兵队伍挑选素质最好的人选,配备最精良的装备,优先保证钱粮供应,严重的危害到了整体明军的存在。
就是巡抚、总理、总督之类的文官,麾下也有很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武装家丁。好像后来的陈奇瑜、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等人,身边都有几百,甚至是几千的私兵队伍。至于左良玉、吴三桂等人,就更加不用说了。没办法,你要是没有这些武装家丁作为后盾,你根本就无法指挥别的部队。
在宁夏镇,巡抚李懋桧至少有一千的私兵,总兵官李国臻的私兵人数,也肯定不会少于一千人。其他的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什么的,只要是有办法豢养私兵的,谁不愿意拥有只听命于自己的武装?宁夏镇如此混乱,没有这样一支队伍,谁能放心睡觉?恐怕脑袋掉了都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就是卫指挥使邓如柏也有数百的家丁,昨天出现的骑兵队伍就是他的部分私兵。其他的九个卫指挥使,当然也有自己的武装家丁。千户彭峰也有部分的家丁,只是数量远远没有邓如柏多,装备也没有邓如柏的家丁好,战斗力没有那么强罢了。至于千户以下,根本掌握不到多余的钱粮,自然不可能出现私兵了。
朝廷当然不希望出现普遍的家丁现象,这很容易造成尾大不掉,拥兵自重,甚至是武装割据的局面。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发展为唐末的藩镇割据,天下大乱。但是,朝廷也没有根治私兵的办法。你没有足够的钱粮去填补所有的窟窿,不能发放所有士卒的钱粮,那只有默许这样的行为发生。
久而久之,朝廷就不得不承认了私人家丁的合法存在,甚至在发放钱粮的时候,还特别照顾到这些家丁。这样一来,武装家丁就完全合法化了。只要是稍微有点权力,有点门路的将领,都拼命的发展壮大自己的家丁队伍。基本上,明末稍微精锐一点的军队,都是各个将领的私人家丁而已。当然,关宁铁骑除外。
幸好,朝廷文官集团还掌握着至关重要的粮饷,在一定的程度上,死死的遏制了私兵规模的壮大。由于粮饷受到限制,将领的私兵规模,不可能无限的扩大。在李成梁之后,拥有最多武装家丁的将领,也不会超过三千人。就单个的将领来说,对朝廷还不能构成致命的威胁,武装割据的局面,倒是没有出现。
“算了,家丁就家丁吧。”
余力钧内心默默的叹了一口气,没有说什么。
家丁就家丁了,反正都司空见惯了。很多人想要做家丁,都没有资格呢。别人挑选家丁的时候,还得优中选优,百里挑一呢。他余力钧本人是镇抚,当然不会主动的去给徐兴夏当家丁,但是,下面的士卒,那就难说了。每天半斤肉,馒头米饭管饱的待遇,足够吸引很多人了。何况,还有其他一些额外的... -->>
(0057)
为什么余力钧会对家丁如此的敏感?主要是在在明末军队里面,家丁的情况,的确是太普遍了。钱粮被拖欠得太久,发放的数量又不足,将领当然不可能发给每一个人。很显然,那些不是将领心腹的人,肯定是无法及时的拿到钱粮的。换言之,想要及时的拿到钱粮,就得成为将领的心腹,成为将领的“自己人”。
毫无疑问,这样的做法,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有一小部分人,紧紧的围绕在将领的周围,成为将领的心腹。他们基本上,只听命于自己的直接上司,对朝廷又或者是兵部的命令,置若罔闻了。这就肯定形成了小规模的私兵集团。久而久之,以将领为核心的武装家丁就出现了。他们完全是将领的私人武装力量。
要说武装家丁的集大成者,当然非李成梁莫属了。这个深受万历皇帝重新的边关统帅,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钱财,组建了足足八千人的武装家丁,而且全部都是骑兵,战斗力超猛。连原来的戚家军的一部分,都变成了李成梁的私兵。
正是由于这支强大的武装家丁的存在,在李成梁活着的时候,边关基本上没有谁敢对他说个不字的。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听到李成梁的名字,绝对是要闻之色变的。那时候的努尔哈赤,就是李成梁的一条狗,叫他往东不敢往西,叫他关门不敢抓鸡。
后世的研究可以证明,李成梁是带了一个很坏的头,开创了明末将领拥兵自重的先例。在他之后,其他的边关将领,都纷纷开始将最精锐的部队,变成自己的私人武装。到万历四十四年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说,没有私人家丁的边关将领,已经不存在了。他们给自己的私兵队伍挑选素质最好的人选,配备最精良的装备,优先保证钱粮供应,严重的危害到了整体明军的存在。
就是巡抚、总理、总督之类的文官,麾下也有很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武装家丁。好像后来的陈奇瑜、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等人,身边都有几百,甚至是几千的私兵队伍。至于左良玉、吴三桂等人,就更加不用说了。没办法,你要是没有这些武装家丁作为后盾,你根本就无法指挥别的部队。
在宁夏镇,巡抚李懋桧至少有一千的私兵,总兵官李国臻的私兵人数,也肯定不会少于一千人。其他的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什么的,只要是有办法豢养私兵的,谁不愿意拥有只听命于自己的武装?宁夏镇如此混乱,没有这样一支队伍,谁能放心睡觉?恐怕脑袋掉了都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就是卫指挥使邓如柏也有数百的家丁,昨天出现的骑兵队伍就是他的部分私兵。其他的九个卫指挥使,当然也有自己的武装家丁。千户彭峰也有部分的家丁,只是数量远远没有邓如柏多,装备也没有邓如柏的家丁好,战斗力没有那么强罢了。至于千户以下,根本掌握不到多余的钱粮,自然不可能出现私兵了。
朝廷当然不希望出现普遍的家丁现象,这很容易造成尾大不掉,拥兵自重,甚至是武装割据的局面。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发展为唐末的藩镇割据,天下大乱。但是,朝廷也没有根治私兵的办法。你没有足够的钱粮去填补所有的窟窿,不能发放所有士卒的钱粮,那只有默许这样的行为发生。
久而久之,朝廷就不得不承认了私人家丁的合法存在,甚至在发放钱粮的时候,还特别照顾到这些家丁。这样一来,武装家丁就完全合法化了。只要是稍微有点权力,有点门路的将领,都拼命的发展壮大自己的家丁队伍。基本上,明末稍微精锐一点的军队,都是各个将领的私人家丁而已。当然,关宁铁骑除外。
幸好,朝廷文官集团还掌握着至关重要的粮饷,在一定的程度上,死死的遏制了私兵规模的壮大。由于粮饷受到限制,将领的私兵规模,不可能无限的扩大。在李成梁之后,拥有最多武装家丁的将领,也不会超过三千人。就单个的将领来说,对朝廷还不能构成致命的威胁,武装割据的局面,倒是没有出现。
“算了,家丁就家丁吧。”
余力钧内心默默的叹了一口气,没有说什么。
家丁就家丁了,反正都司空见惯了。很多人想要做家丁,都没有资格呢。别人挑选家丁的时候,还得优中选优,百里挑一呢。他余力钧本人是镇抚,当然不会主动的去给徐兴夏当家丁,但是,下面的士卒,那就难说了。每天半斤肉,馒头米饭管饱的待遇,足够吸引很多人了。何况,还有其他一些额外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