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无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管事儿一瘫,齐侯就知道,吴纠这个责罚,看起来并不重,而且十分仁义,但是正好狠狠戳在了管事儿的伤口上,简直是快准狠。
齐侯哈哈一笑,说:“二哥的心眼儿,当真太善了呢,如此,就这般计较罢,还不去领罚?”
齐侯说到最后,眼神一沉,语气也跟着沉下来,变得冷飕飕的,邑官和管事儿顿时就害怕了,连忙叩头,口称谢恩……
很快的,邑官和管事儿就退出去了,齐侯笑着说:“二哥,你可真能耐。”
吴纠则是拱手说:“君上谬赞了,也就一般罢。”
齐侯听他“谦虚”,忍不住一笑,说:“就数二哥鬼点子多。”
两个人没成想去灾区看一趟,还解决了城里的一个恶/霸,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儿,很快院子里就传来一阵阵杖责的声音,邑官哎呦哎呦的,那管事儿则是汪汪汪的,听得吴纠挑了挑眉。
齐侯和吴纠来这里,其实并非是处理恶/霸的,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来查看灾/情。
中午用了午膳,等邑官也领了责罚,之后齐侯就把邑官重新叫过来,准备问问他灾/情的事情,一同跟来的周甫和石速也在旁边旁听,毕竟他们也是来体察灾/情的,好回去之后有所应对。
邑官挨了杖,疼的不行,行刑的人可不是邑官/府上的,而是跟着齐侯一同前来的虎贲军,这些虎贲军都是临淄城中精挑细选的精兵,打起人来不手软,而且天天在齐宫之中,也不怕别人报复,所以下手没有一点儿放水。
如此一来,邑官疼的脸色煞白,走起路来都一瘸一拐的,跪下来还好点儿,就跪在地上等着齐侯发落。
齐侯说:“孤这次与大司徒前来,便是亲自看看赈灾的情况,如今你倒是回禀回禀,都做了什么事儿,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做,银钱和粮食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邑官早就知道大司徒要来,不过没想到齐侯也来了,他是有所准备的,早就让府上的文书准备了一个对策,全都写在简牍上,如今便把简牍呈上去,然后倒背如流的说起来。
齐侯拿起简牍一看,好家伙,别看这边邑穷困,不怎么出彩,倒是这邑官竟然政绩累累啊,简直比工作狂的吴纠做的事儿还要多。
邑官标榜自己的赈灾作为,除了发放赈灾粮食,舍粥这些基本的作为之外,邑官在简牍上还写着,他组/织了不少难/民,把那些流离失所,吃不上饭,住不上房的难/民全都集/合起来,收留到府邸里,给那些难/民好吃好喝,然后组/织那些难/民开垦荒置的农田,以防来年的粮食收成锐减,还组/织难/民去抢险救灾,堵崩裂的河床等等。
齐侯看着,心中就冷笑了一声,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可是齐侯和吴纠早上起来,冒着大暴雨去重灾区的时候,只看到了临淄城中遣来的军兵,冒着大雨在堵河床,搬运坍塌的残垣,抢救被埋的难/民,并没有看到当地的官兵。
而且之前那个难/民老者也说了,最近很多外乡人过来,想要将他们的亲人的尸首带走,不过他们为什么只是找难/民去挖尸体,而不是找当地的官/员,可想而知原因,必然是因为当地的官/员不管,因此那些外乡人才出此下策,给难/民一些钱,好把自己亲人的尸体挖出来。
齐侯看了一眼文书,交给吴纠去看,吴纠看了,听着邑官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这仿佛是个演讲大赛,说的简直气壮山河,慷慨激昂。
吴纠忍不住打断那邑官的话,说:“审大人所说的组/织难/民,不会就是您府上那管事儿假借偷粮食为借口,将难/民骗来做苦力罢?”
邑官一听,赶紧说:“不不不,绝不是,绝不是,是……是小人提/供住宿的房舍,还有吃食,一日三餐管饱,那些难/民是心甘情愿,去灾区赈灾的。”
吴纠笑了笑,并没有反驳,也没有说什么,只是低头又看。
邑官赶紧又说:“小人还严格吩咐了守城的士兵,让他们绝对不可阻拦难/民进城,不许将任何一个难/民拦在城外。”
很多地方的官/员都是严格控/制自己的城门的,不许难/民进入,尤其是灾/祸的时候,绝对不许其他地方的难/民进入自己的管辖范围,一方面是因为难/民太多,影响功绩,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难/民往往携带一些疾病,毕竟死了很多人,身上可能携带着某些容易传播的疾病,如果进了城,很可能就蔓延开来,因此很多当地官/员都不让难/民进城。
这一点邑官的确是做到了,因为他们进城的时候,城门口的守城根本什么都不看,只是躲在楼子下面避雨,压根不管。
吴纠随即才说:“审大人这功绩和作为,当真了不得啊了不得了,如此这样一番做下来,怎么如今边邑里还是难/民成群,按照这个治理,灾/情应该早就得到了控/制,怎么城里还是如此荒凉不堪?”
>
管事儿一瘫,齐侯就知道,吴纠这个责罚,看起来并不重,而且十分仁义,但是正好狠狠戳在了管事儿的伤口上,简直是快准狠。
齐侯哈哈一笑,说:“二哥的心眼儿,当真太善了呢,如此,就这般计较罢,还不去领罚?”
齐侯说到最后,眼神一沉,语气也跟着沉下来,变得冷飕飕的,邑官和管事儿顿时就害怕了,连忙叩头,口称谢恩……
很快的,邑官和管事儿就退出去了,齐侯笑着说:“二哥,你可真能耐。”
吴纠则是拱手说:“君上谬赞了,也就一般罢。”
齐侯听他“谦虚”,忍不住一笑,说:“就数二哥鬼点子多。”
两个人没成想去灾区看一趟,还解决了城里的一个恶/霸,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儿,很快院子里就传来一阵阵杖责的声音,邑官哎呦哎呦的,那管事儿则是汪汪汪的,听得吴纠挑了挑眉。
齐侯和吴纠来这里,其实并非是处理恶/霸的,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来查看灾/情。
中午用了午膳,等邑官也领了责罚,之后齐侯就把邑官重新叫过来,准备问问他灾/情的事情,一同跟来的周甫和石速也在旁边旁听,毕竟他们也是来体察灾/情的,好回去之后有所应对。
邑官挨了杖,疼的不行,行刑的人可不是邑官/府上的,而是跟着齐侯一同前来的虎贲军,这些虎贲军都是临淄城中精挑细选的精兵,打起人来不手软,而且天天在齐宫之中,也不怕别人报复,所以下手没有一点儿放水。
如此一来,邑官疼的脸色煞白,走起路来都一瘸一拐的,跪下来还好点儿,就跪在地上等着齐侯发落。
齐侯说:“孤这次与大司徒前来,便是亲自看看赈灾的情况,如今你倒是回禀回禀,都做了什么事儿,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做,银钱和粮食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邑官早就知道大司徒要来,不过没想到齐侯也来了,他是有所准备的,早就让府上的文书准备了一个对策,全都写在简牍上,如今便把简牍呈上去,然后倒背如流的说起来。
齐侯拿起简牍一看,好家伙,别看这边邑穷困,不怎么出彩,倒是这邑官竟然政绩累累啊,简直比工作狂的吴纠做的事儿还要多。
邑官标榜自己的赈灾作为,除了发放赈灾粮食,舍粥这些基本的作为之外,邑官在简牍上还写着,他组/织了不少难/民,把那些流离失所,吃不上饭,住不上房的难/民全都集/合起来,收留到府邸里,给那些难/民好吃好喝,然后组/织那些难/民开垦荒置的农田,以防来年的粮食收成锐减,还组/织难/民去抢险救灾,堵崩裂的河床等等。
齐侯看着,心中就冷笑了一声,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可是齐侯和吴纠早上起来,冒着大暴雨去重灾区的时候,只看到了临淄城中遣来的军兵,冒着大雨在堵河床,搬运坍塌的残垣,抢救被埋的难/民,并没有看到当地的官兵。
而且之前那个难/民老者也说了,最近很多外乡人过来,想要将他们的亲人的尸首带走,不过他们为什么只是找难/民去挖尸体,而不是找当地的官/员,可想而知原因,必然是因为当地的官/员不管,因此那些外乡人才出此下策,给难/民一些钱,好把自己亲人的尸体挖出来。
齐侯看了一眼文书,交给吴纠去看,吴纠看了,听着邑官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这仿佛是个演讲大赛,说的简直气壮山河,慷慨激昂。
吴纠忍不住打断那邑官的话,说:“审大人所说的组/织难/民,不会就是您府上那管事儿假借偷粮食为借口,将难/民骗来做苦力罢?”
邑官一听,赶紧说:“不不不,绝不是,绝不是,是……是小人提/供住宿的房舍,还有吃食,一日三餐管饱,那些难/民是心甘情愿,去灾区赈灾的。”
吴纠笑了笑,并没有反驳,也没有说什么,只是低头又看。
邑官赶紧又说:“小人还严格吩咐了守城的士兵,让他们绝对不可阻拦难/民进城,不许将任何一个难/民拦在城外。”
很多地方的官/员都是严格控/制自己的城门的,不许难/民进入,尤其是灾/祸的时候,绝对不许其他地方的难/民进入自己的管辖范围,一方面是因为难/民太多,影响功绩,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难/民往往携带一些疾病,毕竟死了很多人,身上可能携带着某些容易传播的疾病,如果进了城,很可能就蔓延开来,因此很多当地官/员都不让难/民进城。
这一点邑官的确是做到了,因为他们进城的时候,城门口的守城根本什么都不看,只是躲在楼子下面避雨,压根不管。
吴纠随即才说:“审大人这功绩和作为,当真了不得啊了不得了,如此这样一番做下来,怎么如今边邑里还是难/民成群,按照这个治理,灾/情应该早就得到了控/制,怎么城里还是如此荒凉不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