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大秦之帝国再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赵高前半生被始皇帝压着干不了什么坏事,甚至可以说一直都是战战兢兢地服务着嬴政,深怕有一点逾越的行为惹得性格暴虐的嬴政处罚,因此除了贪财之外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坏名声。
后半生的赵高,他在原版历史上是参与了沙丘之谋。
沙丘之谋的主使人是赵高和李斯,两人篡改了始皇帝的传位诏书,逼迫长公子扶苏自杀,囚禁秦军大将蒙恬,扶立胡亥为帝。
赵高和李斯为什么要篡改诏书?其实都是有差不多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长公子扶苏对于赵高或是李斯都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扶苏对赵高和李斯非常厌恶,扶苏对他们的厌恶才是沙丘之谋的诱因。
扶苏厌恶?那要是扶苏继位为帝了对赵高或是李斯就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赵高是秦王宫的“宦臣”,换句说法就是赵氏赢姓的家奴。当时家奴可以任打任杀,赵高深怕扶苏继位为帝之后不但自己性命不保,可能全家也要灭个满门。他不想死,更不想全家都死,找到机会了自然是要先下手为强,然后篡改诏书让自己的徒弟,也就是始皇帝的第十八子继位为帝。
李斯有偌大名声,曾经因为《谏逐客书》而声名大噪,可是说实话一路以来的官路走得并不平坦。
李斯原先为吕不韦的门客,曾经参与过《吕氏春秋》的著作, 后面秦国朝堂风云变色,秦王嬴政与吕不韦从互相扶持转为针锋相对,李斯此时已经是秦王嬴政的佐僚之一。李斯原为吕不韦门客,时任秦王佐僚,有点想要脱身事外的意思逐渐沉寂,可是也因为这样的选择而被嬴政疏离。
李斯为了重新获得秦王嬴政的信任,找了个机会对秦王嬴政说: “凡是干成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过去秦穆公时虽然很强,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彻底衰落下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秦国才乘机强大起来。现在秦国力量强大。大王贤德,消灭六国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现在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
此便是李斯针对秦国一统天下的第一条策略。既是间各国君臣之计。后面李斯又献策“先灭韩,以恐他国”的计策,终于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得长史之位。两条计策全被采纳,李斯当然继续奋发向上,随后又劝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国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因此而被封为客卿。
一直是到秦王下“逐客书”诏令,伤心欲绝想要回归楚国。回归途中受越想越不甘心,逐写《谏逐客书》上呈秦王嬴政。秦王嬴政看了《谏逐客书》之后幡然悔悟收回逐客的诏令,李斯因此而闻名天下,也因为李斯有师从荀子的原因被封为廷尉。
廷尉在秦国是个什么样的官职?秦国的三公九卿制度下,廷尉便是九卿之一,负责掌管司法审判。沙丘之谋时期,李斯已经当了很久的廷尉,因为执法严厉,也因为几件事情上驳了扶苏的面子,实际上是已经得罪扶苏。
李斯的志向是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丞相,可是一直都未能如愿。始皇帝下诏让扶苏继承帝位,李斯其实也是感到不妙,可是也只是感到不妙而已。并没有祸及满门的危机感。
赵高是对李斯这么说的,他说:“长公子扶苏厌恶我们,一旦他继位,我必然是要满门皆灭,你当丞相的志向可就永远没有机会,不但难以当上丞相。也会有革职下狱的结果。你当廷尉的时候得罪了那么多人,他们肯定会找你算账,恐怕没有走出牢狱的机会了。”
李斯当廷尉的时候确实得罪了非常多的人,会这样是因为始皇帝凡事严厉,他当廷尉自然也是走的严厉路子,怎么可能不得罪人?
赵高见李斯脸上出现惶恐,立即打铁趁热,说道:“既然注定会有悲惨的下场,为什么不冒险搏一把?”,随后带着李斯到始皇帝的车驾,李斯进去立刻闻到香气中难掩的臭味,赵高却是指着始皇帝的尸体:“陛下已经驾崩多日,是我一直在掩盖消息。现在留给你的只有两个选择,我们合谋将胡亥推上帝位,我做我的帝师,你可以当上丞相;或是扶苏继位,我先被满门,在地下等着你片刻之后前来作伴。”
李斯当时是什么心情不好猜测,不过估计是被吓了个半死,惊讶赵高的胆大,也恐惧于妄为。
事实情况是赵高将李斯请进车厢的时候,周边也有精锐甲士围了过来,现实就是李斯一旦拒绝赵高的合谋立刻就要横尸当场。
在合谋不一定能成功却能多活一段时间,拒绝马上就要横尸当场,或许还会因为始皇帝的尸体被发现而造成后续的一系列事情,李斯当时心肯定就乱了。
赵高是一个能说会道且察言观色的人,他接下来又谈到了秦国的江山,说一旦因为继位出现什么问题,秦国内乱是肯定的事情,问李斯舍得辛辛苦苦和呕心沥血就此分崩离裂吗?
可以想象,明明白白说要合谋干坏事,和干了什么事情是为了国家,一样是干那件事情,可是说法不一样,不管是自我催眠还是自欺欺人什么都好,换个说法相对比较容易说服自己。结果不用猜测,是个人都怕死,李斯也不想在车厢之内被杀死之后随便捏造罪名,一边是立刻死,一边是拯救秦国也拯救自己,还能当上梦寐以求的丞相,自然是要拼了。
两人都是跟随始皇帝数十年的人,既然有了决定肯定不是拍拍脑袋马上就干,少不得是拉上更多人,一再商议一再布置,等待真的有把握之后才付之行动。
历史关于赵高和李斯是怎么行事记载得相当模糊,从正史的一些字句,和野史上的一些论调,参与到沙丘之谋的人肯定不少,当时秦国的军队调动也相当频繁,军队拿到的是始皇帝下达的命令。可是真正下令的人绝不是始皇帝,因为始皇帝已经驾崩。
一切布置准备就绪之后,一封从沙丘送往长城... -->>
赵高前半生被始皇帝压着干不了什么坏事,甚至可以说一直都是战战兢兢地服务着嬴政,深怕有一点逾越的行为惹得性格暴虐的嬴政处罚,因此除了贪财之外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坏名声。
后半生的赵高,他在原版历史上是参与了沙丘之谋。
沙丘之谋的主使人是赵高和李斯,两人篡改了始皇帝的传位诏书,逼迫长公子扶苏自杀,囚禁秦军大将蒙恬,扶立胡亥为帝。
赵高和李斯为什么要篡改诏书?其实都是有差不多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长公子扶苏对于赵高或是李斯都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扶苏对赵高和李斯非常厌恶,扶苏对他们的厌恶才是沙丘之谋的诱因。
扶苏厌恶?那要是扶苏继位为帝了对赵高或是李斯就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赵高是秦王宫的“宦臣”,换句说法就是赵氏赢姓的家奴。当时家奴可以任打任杀,赵高深怕扶苏继位为帝之后不但自己性命不保,可能全家也要灭个满门。他不想死,更不想全家都死,找到机会了自然是要先下手为强,然后篡改诏书让自己的徒弟,也就是始皇帝的第十八子继位为帝。
李斯有偌大名声,曾经因为《谏逐客书》而声名大噪,可是说实话一路以来的官路走得并不平坦。
李斯原先为吕不韦的门客,曾经参与过《吕氏春秋》的著作, 后面秦国朝堂风云变色,秦王嬴政与吕不韦从互相扶持转为针锋相对,李斯此时已经是秦王嬴政的佐僚之一。李斯原为吕不韦门客,时任秦王佐僚,有点想要脱身事外的意思逐渐沉寂,可是也因为这样的选择而被嬴政疏离。
李斯为了重新获得秦王嬴政的信任,找了个机会对秦王嬴政说: “凡是干成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过去秦穆公时虽然很强,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彻底衰落下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秦国才乘机强大起来。现在秦国力量强大。大王贤德,消灭六国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现在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
此便是李斯针对秦国一统天下的第一条策略。既是间各国君臣之计。后面李斯又献策“先灭韩,以恐他国”的计策,终于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得长史之位。两条计策全被采纳,李斯当然继续奋发向上,随后又劝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国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因此而被封为客卿。
一直是到秦王下“逐客书”诏令,伤心欲绝想要回归楚国。回归途中受越想越不甘心,逐写《谏逐客书》上呈秦王嬴政。秦王嬴政看了《谏逐客书》之后幡然悔悟收回逐客的诏令,李斯因此而闻名天下,也因为李斯有师从荀子的原因被封为廷尉。
廷尉在秦国是个什么样的官职?秦国的三公九卿制度下,廷尉便是九卿之一,负责掌管司法审判。沙丘之谋时期,李斯已经当了很久的廷尉,因为执法严厉,也因为几件事情上驳了扶苏的面子,实际上是已经得罪扶苏。
李斯的志向是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丞相,可是一直都未能如愿。始皇帝下诏让扶苏继承帝位,李斯其实也是感到不妙,可是也只是感到不妙而已。并没有祸及满门的危机感。
赵高是对李斯这么说的,他说:“长公子扶苏厌恶我们,一旦他继位,我必然是要满门皆灭,你当丞相的志向可就永远没有机会,不但难以当上丞相。也会有革职下狱的结果。你当廷尉的时候得罪了那么多人,他们肯定会找你算账,恐怕没有走出牢狱的机会了。”
李斯当廷尉的时候确实得罪了非常多的人,会这样是因为始皇帝凡事严厉,他当廷尉自然也是走的严厉路子,怎么可能不得罪人?
赵高见李斯脸上出现惶恐,立即打铁趁热,说道:“既然注定会有悲惨的下场,为什么不冒险搏一把?”,随后带着李斯到始皇帝的车驾,李斯进去立刻闻到香气中难掩的臭味,赵高却是指着始皇帝的尸体:“陛下已经驾崩多日,是我一直在掩盖消息。现在留给你的只有两个选择,我们合谋将胡亥推上帝位,我做我的帝师,你可以当上丞相;或是扶苏继位,我先被满门,在地下等着你片刻之后前来作伴。”
李斯当时是什么心情不好猜测,不过估计是被吓了个半死,惊讶赵高的胆大,也恐惧于妄为。
事实情况是赵高将李斯请进车厢的时候,周边也有精锐甲士围了过来,现实就是李斯一旦拒绝赵高的合谋立刻就要横尸当场。
在合谋不一定能成功却能多活一段时间,拒绝马上就要横尸当场,或许还会因为始皇帝的尸体被发现而造成后续的一系列事情,李斯当时心肯定就乱了。
赵高是一个能说会道且察言观色的人,他接下来又谈到了秦国的江山,说一旦因为继位出现什么问题,秦国内乱是肯定的事情,问李斯舍得辛辛苦苦和呕心沥血就此分崩离裂吗?
可以想象,明明白白说要合谋干坏事,和干了什么事情是为了国家,一样是干那件事情,可是说法不一样,不管是自我催眠还是自欺欺人什么都好,换个说法相对比较容易说服自己。结果不用猜测,是个人都怕死,李斯也不想在车厢之内被杀死之后随便捏造罪名,一边是立刻死,一边是拯救秦国也拯救自己,还能当上梦寐以求的丞相,自然是要拼了。
两人都是跟随始皇帝数十年的人,既然有了决定肯定不是拍拍脑袋马上就干,少不得是拉上更多人,一再商议一再布置,等待真的有把握之后才付之行动。
历史关于赵高和李斯是怎么行事记载得相当模糊,从正史的一些字句,和野史上的一些论调,参与到沙丘之谋的人肯定不少,当时秦国的军队调动也相当频繁,军队拿到的是始皇帝下达的命令。可是真正下令的人绝不是始皇帝,因为始皇帝已经驾崩。
一切布置准备就绪之后,一封从沙丘送往长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