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匪夷所思的现象——宫廷秘闻篇 (2/2)
笔下文学 www.bxwxx.com,世界未解之谜全知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院逝世,年仅36岁。当晚,她的遗体在查尔斯王子和她两个姐妹的护送下由专机运送回英国。
戴安娜遇难事件使英法两国为之震惊,巴黎警方迅速对戴妃死因展开调查。最初,人们认为是狗仔队的追赶直接导致了车祸,戴安娜的死使媒体与记者成为人们指责的对象。戴安娜早就指责过英国媒体对她的骚扰,这次车祸可以说又是为躲避记者追踪超速驾驶而造成的。更令人气愤的是,车祸发生后,记者没有对伤者进行及时抢救,反而忙于拍照抢镜头。就这样,与戴安娜遇难车祸有关的九名摄影记者和一名报社摩托车手受到控告。最后,法院最高上诉法院作出判决,宣布这九名摄影记者和一名摩托车手杀人罪名不成立。但在另外一起诉讼中,这九名摄影记者仍需接受侵犯隐私指控调查,因为他们在车祸发生后对车内拍照已触及人的隐私权。
1999年,法国地方法院裁定造成车祸的原因是司机保罗酒后开车以及超速驾驶,当时,保罗体内每公升血液酒精含量达到1.75克。但后来,不断有人证实保罗早已戒酒,开车当晚并没有喝酒。
2006年,英国警方以“交通意外,司机亨利·保罗酒后超速驾驶所致”这一调查结果,将此案终结。十多年来,戴安娜的死亡原因一直广受怀疑。而那场车祸虽几经调查,仍然留下不少疑点,很多人不相信那仅仅只是一场车祸。
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85%的英国人相信戴安娜死于谋杀。而谋杀论的具体说法更是五花八门。有人提出,是地雷制造商策划的谋杀,因为地雷制造商们痛恨戴安娜积极推动的全球禁雷运动,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当然,更普遍的一种说法是,英国王室对戴安娜我行我素的行事方式早就心怀不满,而戴安娜却不想作出任何改变。
戴安娜男友多迪的父亲穆罕默德·法耶兹曾公开表示,这是一场忠于皇室的人策划的阴谋,并斥资5000万美元捉拿凶手。这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坚信,是英国军情六处的特工杀害了戴安娜。当年在车祸现场,曾发现戴安娜手上带着一枚黄金钻戒。法耶兹向外界透露,戴安娜和自己的爱子多迪已经准备订婚,戒指是多迪送给戴妃的订婚礼物。法耶兹还宣称,当时戴安娜很可能已经怀孕,有人害怕将成为英国王位继承人的威廉王子会有一个有着伊斯兰血统的弟弟或妹妹,使王室的血统不再纯正,因而采取了谋杀措施。穆罕默德·法耶兹曾要求法庭传唤菲利普亲王出庭,并以书面质询方式要求女王作证,但遭到拒绝。
那些坚信戴安娜是被谋杀的人,指出戴安娜的遗体在法国未经验尸就作了防腐处理,目的就是为了掩饰怀孕的证据。验尸最终在英国伦敦富勒姆殡仪馆举行,经理罗伯特·汤森见证了整个验尸过程,但他否认戴安娜当时已怀孕。
除了怀孕问题外,司机亨利·保罗的血样和真实身份,一直以来也是疑云重重,成为谋杀论者质疑的焦点。有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亨利·保罗竟然是英、法两国情报机关的双料特工。那会不会是保罗受命与戴安娜和多迪同归于尽呢?
戴安娜王妃的车祸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呢?还是说它仅仅是一场车祸呢?一定有人知道真相,但不知道这个谜何时才能解开。
十三围城中的那些事儿——权力斗争篇
■古罗马政治家苏拉隐退之谜
古罗马执政官苏拉出身社会底层,费尽心血登上权力的最高峰以后,却突然宣布辞职,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隐居到他的一座海滨别墅里。
谁不想拥有最高的权力而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誉?谁不想居万人之上,君临天下?然而,在古罗马,就有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急流勇退,放弃了权力。这个人就是古代罗马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苏拉。他在通过奋斗夺得最高权力以后,却又自愿放弃,归隐海滨,成为一介平民。苏拉的突然引退,一直是千百年来人们感兴趣的问题。
公元前138年,苏拉出生于古罗马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他自幼喜爱文艺,善于交际,拥有远大的志向,却一直怀才不遇。30岁之后,他的人生时来运转,经济状况大为好转。后来,他投身军队,参加战争。由于勇敢善战,又富有谋略,他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民族英雄。
在苏拉50岁的时候,东方的本都国王反叛,元老院决定出兵东方。但在军队统帅人选一事上,苏拉与马略竞争激烈。苏拉在元老院的支持下当选为执政官,后又经过与马略的两次斗争,终于建立了他的独裁统治。苏拉的权力欲很强,为了终身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他不惜践踏民主传统,强奸民意,威慑元老院,最后终于取得终身独裁官职位,集立法、行政、司法、经济、军事等大权于一身,达到人生辉煌的顶峰。苏拉为了确保自己的终身独裁统治,进行了种种“宪政改革”。他取消了民众大会的否决权,削减了保民官的权限,把自己的大量亲信安插在元老院。可以说,在这个时候的罗马,苏拉就是一切,整个国家都是他的。
然而,令人不可理解的是,苏拉在取得终身独裁官的第三年,突然宣布隐退,放弃了一切权力,最后竟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回到他的一座海滨别墅隐居,从此与世无争,成为一个谜一样的人。他曾经为争夺最高权力赴汤蹈火,甚至不惜以道德的堕落、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生命为代价。而正当他的权势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自愿放弃了这种最高权力,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引退的原因,苏拉本人没有说,他只是静静地隐居在海滨。据说,当他决定放弃最高权力的时候,曾在广场上发表过一次演说。他在演说中提出,如果有人质问他的话,他愿意说明辞职的原因。可是,在那种情况下,绝不会有人敢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质问他。苏拉辞职以后,一个青年曾当面辱骂他。苏拉竟然默默忍受了这个青年的辱骂,但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青年将使以后任何一个掌握这个权力的人都不会放弃它了。”
由于苏拉本人并没有说明引退的原因,人们纷纷猜测。有人说他在三年独裁统治后突然良心发现,还政于民是明智之举;有人说他是由于改革遇到阻力,成功无望而急流勇退;有人说是他在满足权力欲望后厌倦战争、厌倦权力、厌倦罗马而向往田园生活,才归隐海滨;更有人认为是他患了严重的皮肤病,无法亲理朝政而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政权。种种原因只是人们的猜测,真正答案只有苏拉自己清楚。他既然放弃了权力,就不想再作任何解释了。
苏拉从一个权倾一时的最高权力者到默默无闻的平民,从钩心斗角的宫廷到与世无争的海滨,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转变呢?这其中的滋味,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了。公元前78年,苏拉因肠出血而死去,永远地带走了事情的真相,给后人留下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罗马城是被尼禄所烧吗
尼禄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不仅弑母杀兄,还曾经烧毁了罗马城。然而,据他声称,自己并没有犯下如此罪行,可人民相信他的话吗?
公元64年7月18日,对罗马城来说是个灾难的日子。这天傍晚,在罗马城内圆形竞技场附近,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大竞技场位于台伯河的东岸,在罗马城的西南部,堆满了帐篷等易燃物品。因此,火势一发不可收拾。再加上起火的这几天刮西南风,更是助长火势。当火神吞没大竞技场之后,竟然又往左右延伸出两股火势。左边一股向凯旋大街烧去,接连着的凯旋门、布匿战争与高卢战争纪念牌坊及神殿等,都在刹那间化为乌有。而右边的这股火势,则烧毁了帝国政府官衙以及其他高楼大厦,那些四通八达的街道、商店及民房,也都化为灰烬。结果全城几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大火一连烧了六天七夜,罗马全城皆为焦土。
这一场大火的真正原因一直都是历史悬疑。然而,大多数的人都相信,这是一场人为纵火的案件,而尼禄皇帝是最大的嫌疑者。作为罗马帝国的皇帝,他为什么要放火烧掉自己的城邦呢?这实在让人有些不能相信。但从大火发生时尼禄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的确是唆使纵火的最大嫌疑者。
据当时流行的传闻说,这次大火是尼禄下令放的。尼禄是罗马历史上的一个臭名昭著的暴君,他骄奢无度,弑父杀母,纵情享乐,挥金如土,致使罗马国库积存耗损一空,财政枯竭。他还任意搜刮、没收富人的财产,使得帝国各地和各阶层都对他很不满。
据说,尼禄不喜欢罗马城旧的建筑和那些曲折狭窄的旧街道,想按照自己的意图来重新建造罗马城,扩建自己的皇宫。然而,都城皇宫的周围都住满罗马平民,难以开工建造。因此,尼禄命人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去纵火,以遂其所愿。据说当罗马变成一片火海时,有些人甚至看见他站在高塔上穿着戏装,面对下面一片火海,弹奏着里拉琴,演唱他那关于特洛伊陷落的民谣。
火灾之后,尼禄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了金碧辉煌的“黄金之屋”。在这座“金屋”里,除了宫廷建筑中必不可少的金堆玉砌之外,还有林苑、田园、水榭、浴场、水池和动物园。整个宫殿内部用黄金、宝石和珍珠装饰,餐厅的天花板都是用象牙镶边,尼禄对此十分满意。
火灾发生后,整个罗马城义愤填膺,开始把矛头指向尼禄。尼禄听闻有人怀疑是他暗地纵火,为了不使传言扩大,便宣称这场灾难是基督徒所为。于是,他下令逮捕基督徒,公开地将他们残酷折磨——钉十字架、披兽皮让恶狗咬死、将他们钉上柱子作为蜡烛。但是,尼禄残酷屠杀基督徒的行为最终引起罗马人民的反对。
尼禄在火灾后的言行,非但不能使人信服,反而把更多的纵火疑点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对于尼禄是不是罗马大火的纵火者,历史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认为是尼禄放火烧了罗马城,他描写道:“当大火吞噬城市时,没有人敢去救火,因为有一些人不断发出威胁,不许人们去救火;还有一些人公然到处投火把,他们说自己是奉命这样做的。”这些在大火中行为怪异的人很可能就是尼禄的亲信。另一位历史学家则记载:“几位前任的执政官在自己的庄园上,发现尼禄的侍从拿着麻屑和火把,根本不敢上前捉拿他们。”古罗马的史学家们几乎一致指控是尼禄为了重建罗马城而纵火焚城的。
还有人认为罗马城的火灾是一次天灾,不能因为尼禄是一个品行很差的皇帝,就认定他是罗马大火的纵火犯。
公元68年6月9日,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尼禄自杀身亡。随着尼禄的死去,罗马城的大火成了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了。或许将来有一天人们能从历史的陈迹中找到新的线索,从而解开这个谜。
■彼得大帝遗嘱是真是假
彼得大帝在临死之前拟定了一份俄国发展的蓝图,可这份遗嘱究竟真的是彼得大帝的临终旨意,还是有人杜撰出来的呢?
彼得一世(1672-1725),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沙皇,马克思曾称他“雄才大略”。他在俄国历史上被尊称为“大帝”。他在执政时期(1689-1725),大力倡导改革,积极仿效西欧,使在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非常落后的俄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俄国建立了无数的丰功伟绩。
彼得大帝去世于1725年,几乎从他去世之日开始,欧洲一直谣传他曾经立下了一份长篇的遗嘱,指示他的继承者和子孙们继续他的未竟事业,还特别指明了俄国在未来的数个世纪里,在对外关系和军事用兵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1836年,法国人德奥出版了一本回忆录。这本回忆录的问世在当时引起一阵骚动,而引起骚动的原因则是书中所披露的一份所谓的《彼得大帝统治欧洲的计划》。计划大致是这样的:(1)使俄国长期保持战争状态;(2)罗致人才;(3)参与欧洲事务;(4)瓜分波兰;(5)征服瑞典;(6)王室联姻;(7)与英国结盟通商;(8)沿黑海、波罗的海分向南北扩张;(9)挺进君士坦丁堡与印度;(10)对奥地利行使某种保护;(11)挑动奥地利与欧洲各大国作战;(12)全面统治希腊;(13)利用法奥中的一个制服另一个;(14)征服日耳曼和法国。
德奥为什么能拿到彼得大帝的遗嘱呢?原来,他是伊丽莎白女皇最宠爱的男人,在俄国的宫廷内部享有相当大的特权。他不仅可以随意进出皇宫,还可以任意翻阅历代沙皇的机密档案。据德奥在回忆录中记述:有一年夏天,他在圣彼得堡沙皇别宫内的档案文件中,意外地发现了《彼得大帝统治欧洲的计划》。据说,这份计划书是彼得临终时当做遗嘱留下的。德奥欣喜若狂,马上一字不漏地抄录了一份。1757年,德奥将该抄录件呈献给法王路易十五。这份文件极具价值,而路易十五却没有把它公之于世,不知原因何在。后来,德奥回忆录的出版才使它为世人所瞩目。
可是,这份遗嘱究竟真的是彼得大帝的临终旨意,还是德奥杜撰出来的呢?当事人已经去世,答案也无从知晓。
一般认为,所谓的“彼得大帝遗嘱”只是杜撰出来的。据史料记载,1724年冬,彼得大帝在巡视完芬兰湾后,得了急性肺炎,一病不起。第二年的1月7日下午,彼得大帝预感不久于人世,就想留下遗嘱传位。可仅仅提笔写了“将一切传位”这几个字,他便昏迷过去,于次日凌晨与世长辞。既然他都来不及指定新的皇位继承人,又怎么可能写下这么长的一份有条不紊的文件呢?
在俄国的有关历史记载中,也从未提到过彼得大帝留有任何遗嘱。在德奥披露“计划”后,俄国的历史学家遍寻历代沙皇的档案,始终未能找到“计划”的原件。另据记载,在德奥将《彼得大帝统治欧洲的计划》呈献给路易十五的40年后,一个流亡法国的波兰将军也曾向大革命时期的法国政府提交一份名为《俄罗斯扩张计划概要》的文件,而文件的内容与德奥呈献给路易十五的完全相同。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另有蹊跷?
如果彼得大帝泉下有知,能否为他的后代们揭开这个秘密呢?然而,彼得大帝已经故去了,遗嘱的谜底将是永远无法揭开的。
■法国大革命领袖丹东叛国之谜
丹东为法国大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就是这样一个政府要员,最后却以“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其中的缘由谁又能说得清?
法国大革命时期,欧洲政治局势复杂,诸多不安的因素威胁着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一批波旁王朝的流亡贵族更是勾结国外封建反动势力,伺机颠覆新政权。对此,法国共和政府始终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组建了著名的公安委员会和革命法庭,镇压敌人内外勾结的破坏活动,保卫法兰西共和国的安全。
在国家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情况下,国内的政治斗争却日益尖锐。在复杂的党派政治斗争中,为了彻底打击政敌,执政党对凡持有不同政见的人动辄就扣上“通敌”的帽子。到1793-1794年雅各宾派专政时期,这种政治斗争更是走到了极端,甚至连雅各宾派自己的领袖人物也难以幸免。乔治·雅克·丹东便是其中的牺牲品。
1759年10月26日,丹东生于奥布河畔阿尔西镇一检察官家庭。由于学习法律,丹东早年曾是一位律师。1798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开始参加雅各宾俱乐部,后来被选入议会,曾任著名的科尔得利俱乐部主席、共和政府的司法部长等职,与马拉、罗伯斯庇尔一起并称为雅各宾派的“三巨头”,为拯救共和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1793年6月,雅各宾派取得革命政权后,丹东主张对内实行法治,对外休战议和,提倡宽大和人道。他的这些主张引起激进派罗伯斯庇尔、圣茹斯特等人的不满和反对,致使雅各宾派走向分裂。由于与罗伯斯庇尔派的严重分歧,丹东逐渐变成雅各宾派的右翼,被排挤出救国委员会,回归故里,但不久再次复出。
丹东极力攻击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和社会保安委员会。因此,吉伦特派分子乘机利用丹东势力准备发动政变,阴谋推翻雅各宾派政权。1794年3月30日夜,丹东与德穆兰等人被救国委员会逮捕,被指控勾结米拉波,从王室领取贿金,图谋劫持国王路易十六外逃,与吉伦特派结盟,主张对敌人和解与宽容,与可疑的外国人勾搭,个人财产急剧膨胀……4月5日,丹东以“阴谋恢复君主制颠覆共和国”罪被送上断头台,时年35岁。
丹东一案可说是疑团重重,扑朔迷离。那么,他为什么会被判处通敌叛国的罪名呢?这可能与他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急剧膨胀的个人财富有着密切的关系。
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了颠覆新兴的资产阶级政府,英国政府出钱包庇法国的流亡贵族及特务在法国从事间谍活动,偷取国家机密。早在1798-1790年有人诬陷马拉一案时,丹东就被称为“密探”、“英国间谍”、甘愿“把自己卖给任何一个想收买他的人”等。后经科尔得利俱乐部向各区及制宪会议、市政厅发出为丹东辩解的陈情书,流言蜚语才稍微平息。然而,丹东大批的私人财产却始终为人所怀疑。在1790年底,他还债台高筑。到1791年,他不仅偿还了所有债务,还购置了大片田产及新的住宅,与之前形成鲜明的对比。据说,丹东被捕后,在他的文件中发现了英国外交部给当时在巴黎从事阴谋活动的银行家别尔列格的指令信,要他向信中指定的一些人支付欠款,以作为效忠英国的报酬。人们怀疑丹东即是领取钱款者之一,否则信件怎么会在他手上呢?因此,有人猜测,法庭在最后审判丹东时,认为他曾经与英国勾结,妄图颠覆政府,最终判处他通敌叛国罪。
热月政变后的1803年,一位保皇党人潜回巴黎时被拿破仑当局抓获。他在供词中称,丹东曾经参与劫持路易十六外逃的密谋,并以此向英国人索取高额酬金。后来,另一名保皇党人的回忆录中也有类似于此的记录。1851年公布的米拉波与王室代理人马克公爵的通信中曾提到“丹东收到三万里弗尔”,这更使丹东的名声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是,差不多与此同时,也有人在为丹东辩解。1848年革命前夕,史学家韦尔奥梅精心收集资料,试图证明丹东的财产是取之有道的。著名史学家米什莱在自己的著作《法国革命史》中称丹东是“大革命的天才”、“法国人民的象征”。后来的第二帝国和第三共和国的一些历史学家也纷纷著书撰文,来证明丹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丹东的形象大大改变了,他又重新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丹东究竟是不是英国的间谍?他究竟是否领取过效忠英国的报酬呢?事情已经过去200多年了,可能许多证据已经遗落他处了,这或许将是一段永远无法了结的谜案。
■扑朔迷离的营救尼古拉二世的计划
也许尼古拉二世至死都在谋划逃跑的方案,可保皇分子一次次的营救,为何都以失败告终呢?
1917年3月15日,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签署了退位诏书。同日,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下达了关于逮捕尼古拉及罗曼诺夫家族其他成员的命令。3月21日,沙皇夫妇被捕,他们被押解到皇村,沦为阶下囚。1918年7月16日深夜,乌拉尔州肃反委员会成员尤罗夫斯基奉命将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妻子、五个儿女,还有四个仆役全部枪杀在监所。
从1917年3月21日正式逮捕沙皇到1918年7月16日将他处死,其间整整经历了16个月。在此期间,从俄国的保皇分子到临时政府的头面人物,以及一些外国使节,一直在想方设法营救尼古拉二世。
就在沙皇刚刚被捕之际,临时政府的司法部长、负责领导警卫沙皇工作的克伦斯基便开始同英国大使布坎南秘密接触,传闻他们已经商定将尼古拉二世送到摩尔曼斯克搭乘英国军舰出国。后来,又是克伦斯基做主将尼古拉二世转移到托博尔斯克的。有人认为,把沙皇从这里送境外不那么惹人注目。十月革命胜利后,克伦斯基一伙作鸟兽散。
官方出面搭救尼古拉二世失败后,民间保皇分子的营救活动却更为活跃了。早在沙皇身陷囹圄之初,就有一个名叫马尔科夫第二的人网罗人马,策划闯入皇村劫狱救驾。沙皇被转移到托博尔斯克以后,当地大主教格尔莫根与陆续尾随而来的前宫廷人员、军官及一些外国人策划新的阴谋。据说,一直停泊在城外河中的“圣玛丽亚号”帆船就是供沙皇出逃乘坐的。但是,未等河面解冻,沙皇就被押送到叶卡捷琳堡去了。尼古拉二世被押到叶卡捷琳堡以后,叛军集中兵力围攻该城。当地苏维埃抢在叛乱者救出“皇上”之前执行了死刑,营救沙皇的行动就这样无果而终。
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营救计划全都落空了呢?苏联方面一直强调人民群众在其中的重要性。他们指出,临时政府就是在人民得知消息后群情激愤的情况下放弃送尼古拉二世经摩尔曼斯克出国的计划的。在托博尔斯克,看守的士兵自觉地加强了戒备。后来,他们怀疑潘克拉托夫勾结阴谋者,便主动撤了他的职。在情况紧急时,鄂木斯克一支武装赤卫队赶到托博尔斯克。对此,参加营救活动的前宫廷法语教师、瑞士人日里亚尔叹息不已。
其实,在整个监禁期间并非完全无希望营救尼古拉二世。当时,俄国政局极其混乱,看守卫队几经更换,而长期负责警卫的科贝林斯基和潘克拉托夫对沙皇一家十分同情。只要有人活动,他们很可能会卷入营救行动。即使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监禁也相当松弛。可16个月过去了,保皇分子为什么连一次尝试性的营救行动也没有呢?
很多人都认为,民间保皇分子中有很多人是投机分子,主要是借救驾一事捞取名利,所以不敢冒风险,结果一事无成。可事实上也有不少死心塌地的保皇派,比如许多人不惜花费重金,甚至冒生命危险千里迢迢尾随沙皇来到托博尔斯克,最后却毫无动静,个中缘由,显然有待人们彻底揭开。
于是,有人认为症结在囚犯本身,责怪尼古拉二世优柔寡断,态度消极,甚至被关在皇村时就曾给劫狱的马尔科夫第二传过话,要他暂缓行动。沙皇想由政府安排出国,因为那样既体面又安全。后来,他又一直坚持要选择绝对稳妥可靠的方案。然而,这也是人们的猜测,实际上缺乏确凿的证据。
虽然保皇分子曾经尝试过营救尼古拉二世,但他最终还是死在枪口下,营救活动也就成了历史陈案。至于营救行动为什么没有成功,也就不得而知了。
■希特勒的情妇吉莉·拉包尔因何而死
1931年9月中下旬,一个爆炸性新闻突然在德国纳粹党内迅速传播开来:希特勒的情妇、外甥女,年方23岁的吉莉·拉包尔开枪自杀了。顿时,整个纳粹党内沸沸扬扬,议论纷纷。
阿道夫·希特勒是德国法西斯纳粹党头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号战犯,以他为首的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给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希特勒的一生给人们留下无数的谜题,其中他与自己的亲外甥女吉莉·拉包尔的关系以及最后吉莉的离奇死亡,更是谜题中的谜题,至今仍未被解开。
吉莉·拉包尔是希特勒同父异母的姐姐安吉拉·拉包尔的大女儿,比希特勒小整整20岁。1928年夏天,希特勒在巴伐利亚邦靠近奥地利边境的上萨尔斯堡租用了瓦亨菲尔德别墅,请了他异母姐姐、孀居的安吉拉·拉包尔从维也纳来替他管家。拉包尔太太带来她的两个女儿,吉莉·拉包尔和弗莉德尔。吉莉二十年华,一头金发,面容俊秀,声音悦耳,性格开朗,很讨男人的欢心。希特勒为吉莉的美貌所倾倒,不久就爱上了她。为博取吉莉的欢心,希特勒绞尽脑汁地讨好她。1929年,希特勒在慕尼黑最时髦的摄政王大街租用了一套豪华公寓,他特地将九个房间中的一间单独留给了她。在慕尼黑和整个南德的纳粹党人士中间,不可避免地传开了党的领袖和他外甥女的流言蜚语。一些人劝希特勒不要再在公开场合携带他的年轻情人,希特勒非常生气。有一次因此而发生争吵,他竟解除了伍尔登堡纳粹党区领袖的职务。
从当时看,希特勒是打算同他的外甥女结婚的。但由于希特勒对她的控制欲太强,不准她同任何别的男人一起在公开场合出现,禁止她学音乐、学戏剧等她喜欢的事情,两人经常发生争吵。至于双方的隔阂究竟因何而生,至今仍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这是由于两人相互妒忌,彼此胡乱猜疑的缘故。吉莉对希特勒注意其他女性,尤其是温尼弗雷德·瓦格纳深感不满。希特勒则怀疑吉莉同他的卫士艾米尔·莫里斯关系暧昧,总是限制他们来往。当发现吉莉听任艾米尔·莫里斯向她调情求爱时,希特勒醋性大发,对吉莉暴跳如雷,从此禁止她与异性有任何交往。
1931年9月1日,人们在奥地利维也纳的郊外发现了艾米尔·莫里斯的尸体。据维也纳警方传来的公报说,他是被人用冲锋枪残忍地打死的,身上一共有21个枪眼。得到这个消息后,吉莉·拉包尔彻底地崩溃了。当天,她就准备去维也纳,结果被希特勒蛮横地拒绝了。
1931年9月17日早晨,希特勒有事要去汉堡。临行前,他与吉莉在摄政王大街公寓内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但争执很快就平静下来。于是,希特勒按原计划前往纽伦堡参加一个竞选集会。谁知,刚过纽伦堡,他就接到赫斯的电话,说吉莉已中弹死在自己的房间里。于是,他火速赶回慕尼黑,在半路因超速行驶,而收到一张罚款单。希特勒公寓的佣人回忆说,希特勒冲出拉包尔的卧室时神情沮丧,别的事他们一概不知。
那么,吉莉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事发后,巴伐利亚邦检察官对此案进行了认真调查。法医在验尸时发现,吉莉躺在地板上,靠近睡椅,旁边放着一支6.35毫米口径的手枪,一颗手枪子弹穿透了她的左前胸,直入心脏。经过现场调查,没有发现吉莉鼻子被打断的现象,也没有发现她死前受过强奸,因而判定吉莉是自杀身亡,排除了希特勒的嫌疑。不过,整件事情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简单,特别是艾米尔·莫里斯的死。有人说,是希特勒派人下手杀掉这位情敌。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信检察官的判断。在吉莉死后的许多年中,慕尼黑一直流传着若干吉莉被谋杀的说法。有的说她是被盛怒之下的希特勒枪杀的,有的说是被希姆莱打死的。他们之所以杀死吉莉,目的是要把希特勒和纳粹党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因为希特勒与其外甥女的暧昧关系曾在纳粹党内惹起不少流言蜚语,并已对纳粹党的团结及其领袖的个人声望产生了影响。不仅是希特勒,而且整个纳粹党的处境都非常尴尬。要摆脱困境,唯一的办法是将吉莉杀害。不过,上述说法只是一种逻辑推论,缺乏有力的证据。
即使是那些与希特勒和吉莉都很熟悉而又相信吉莉是自杀的人,他们对吉莉自杀的原因也有不同的解释。希特勒的摄影师霍夫曼认为,吉莉另有所爱。她之所以自杀,是因为她受不了希特勒的专制。希特勒的管家温特尔太太则认为,吉莉是爱希特勒的,她的自杀是失望或灰心丧志所致。也许只有吉莉本人才清楚她究竟因何而死,也许还有希特勒。但即使这些人心中有秘密,他们也早已将它带进了坟墓。
吉莉果真是自杀吗?如果是的话,那她为什么要自杀?如果不是,那又是谁杀害了她?为什么要杀害她?除非发现确凿有力的证据来说明吉莉之死,否则,历史学家们仍无法对这一悬案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
■“国会纵火案”之谜
1933年2月27日晚,坐落在柏林共和广场西侧的国会大厦突然起火,这就是轰动世界的“国会纵火案”。那么,究竟是谁潜入帝国议会大厦并把它付之一炬呢?
在1932年11月的德国选举后,希特勒出任政府总理。但纳粹党在选举中并未获得压倒多数的选票,只占有议会32%的席位。希特勒想实行魏玛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授权法》,重新进行选举。在魏玛共和国的历史上,《授权法》只在1923年经济危机时启用一次。因此,希特勒上台后立即要求总统解散议会,定于1933年3月5日进行重新选举。
当时,德国共产党是议会中第二大党,占有17%的席位,并且坚决反对启动《授权法》。希特勒要想占有议会多数席位,必须将共产党打下去。因此,他大力宣传德国正处于共产党发动革命的关键时刻,只有启动《授权法》才能制止共产党发动革命,否则德国就会处于共产党的恐怖统治中。
国会大厦纵火事件发生后,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就以此为契机,嫁祸于共产党人。案情发生仅半小时,希特勒的得力干将、国会议长兼内务部长戈林就驱车赶到现场,并穷凶极恶地宣称这是共产党发动革命的信号。随后,希特勒也赶到出事地点,并滔滔不绝地对记者说:“这是共产主义者干的!”随着希特勒的一声令下,早有准备的冲锋队员冲进现场,当场抓住了“纵火者”范·德尔·卢贝。
范·德尔·卢贝经过严刑拷打后,承认国会大厦是他纵的火,是为了反对纳粹党。根据《国会纵火法令》,希特勒于3月1日宣布共产党意图暴动,因此为非法。第二天,希特勒党徒按照早已拟定好的名单开始大搜捕。3月3日,德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台尔曼被捕。3月9日,共产国际西欧局负责人、保加利亚共产党主席季米特洛夫等人被捕。紧接着,希特勒又颁布紧急法令,勒令解散除法西斯党以外的一切政党,取缔工会及一切结社、集会。霎时间,白色恐怖笼罩了整个德国。
1933年9月至12月间,“国会纵火案”在莱比锡展开公审。但是,“纵火犯”卢贝在法庭上当众表明,他从不认识季米特洛夫,也从未与其有过任何联系。还有三个抓住卢贝的警察也否认在卢贝身上搜出共产党员的党证。审判的幕后策划者们无可奈何,只好叫纳粹头子戈林和戈培尔出庭作证,但也无济于事,最后不得不宣布季米特洛夫等四人无罪释放,但判处卢贝死刑。不管怎样,纳粹嫁祸于共产党的阴谋还是宣告破产了。
后来,经过专门调查,“国会纵火案”原来是纳粹党人为寻找打击共产党人的借口而导演的一出丑剧。冲锋队长恩斯特等人事前从戈林住宅通向国会大厦的地下秘密通道里运进汽油等易燃物,再唆使卢贝向国会大厦放火。同时,纳粹分子也从秘密通道进入国会大厦,在议会大厅点燃易燃品。顿时,浓烟四起。就当卢贝在国会大厦内四处乱窜的时候,被当做纵火的替罪羊而被抓获,并被诬陷为共产党指派的纵火者。
德国国会纵火案的真相似乎已经清楚了,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这是纳粹分子诬陷共产党的阴谋。但在1962年,一位名叫弗里茨·托比亚斯的法学家在一本名叫《帝国议会大厦纵火案——神话和事实》的书中提出,放火焚烧国会大厦是荷兰青年卢贝一个人单枪匹马干的,他既与纳粹党无关,也与共产党无瓜葛,他是一位无所事事的无政府主义者。在事发的那天晚上,他悄悄地潜入国会大厦,用几根木炭点燃了这座高大的建筑物。在书中,托比亚斯作出这样的结论:这不是一个精心策划的政治预谋,我们必须承认这一令人吃惊的事实。帝国议会大厦纵火案纯属偶发事件,是一个谬误掀起了这轩然大波,并导致以后的迫害浪潮。
托比亚斯的结论引起轩然大波,史学界人士对此议论纷纷。英国、美国、荷兰、联邦德国的一些史学家对此观点表示赞同,而瑞士、法国、联邦德国的另一些史学家则对此结论持否定态度。长期以来,两派史学家争论不休,风波一直没有停息。
由于两派都没有向对方妥协,所以,谁是国会纵火犯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但无论怎样,纳粹分子利用国会纵火案诬陷共产党的阴谋已是不争的事实了,历史也还了德国共产党一个清白。
■法国总统密特朗枪击案之谜
有人竟然刺杀法国总统,此人一定是胆大妄为。可是,如果刺杀总统的是他本人呢?密特朗真的是这样的人吗?
弗朗索瓦·密特朗,1981年至1995年间任法国总统,是法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也可以算得上是法国政坛上的常青树。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其中天文台公园枪击事件,就是他的政治生涯中影响至深却又扑朔迷离的一段经历。
1959年10月15日,《巴黎新闻》头版头条披露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极端殖民主义分子准备暗杀一批主张谈判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的人士,悲剧有可能在明天发生,杀人凶犯别动队已经越过西班牙边境,黑名单已经确定。
当天夜里,当时还是国会参议员的密特朗同几个朋友用完餐后开车回家。路上,一直有一辆黑色轿车跟着他。为了防止意外,他把车快速开到参议院南边的天文台公园,然后从车上跳下来,躲在路边公园的花草丛中。正在这时,他的汽车遭到袭击。事后,在汽车上找到了至少七个弹眼。
第二天,各大报纸都报道了密特朗遇刺一事,人们认为密特朗一定是极端分子所要暗杀的首要人物。一时间,许多人纷纷对他表示慰问,密特朗也因此成了“英雄”。
然而,事情只过了一个星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文台枪击事件竟成了密特朗的一桩政治丑闻。前右翼议员罗贝尔·佩斯凯向记者宣称,这起枪击案是密特朗自己策划、由他一手执行的。他是在核实密特朗已不在车内之后,才让他的同伙阿贝尔·达于龙开枪的。佩斯凯还说,行动前,他曾于10月7日、14日和15日分别三次会见密特朗,共同策划,商定行动路线和方式方法。在佩斯凯的描述之下,天文台事件分明成了密特朗沽名钓誉的“苦肉计”。
而此时此刻,作为当事人的密特朗,除了矢口否认外,拿不出任何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无辜。密特朗说,事发前,佩斯凯确实三次悄悄见过他,但佩斯凯是来告诉他,从可靠消息得知,暗杀名单中密特朗名列榜首,叫他平日要小心提防。佩斯凯还出谋划策:一旦发现汽车被盯梢,千万别往家门口开,因为那里无处躲藏,还是逃往天文台公园比较安全。佩斯凯还要密特朗保守秘密,因为他透露的是机密情报。一旦发生什么事,请求密特朗不要向警察局报告。所以,发生枪击事件后,密特朗真的信守诺言,事先没有告诉任何人,事后也没有告诉警方。因此,现在的密特朗是有苦难言,百口莫辩。
于是,密特朗顿时从一个受害者、“英雄”变成了一个政治骗子,成为政敌攻击的目标。由于密特朗的政治主张一直与戴高乐对立,在1959年1月戴高乐就任第五共和国总统之后,密特朗的政治生涯转入低谷。他先是丢掉了在前七年间历任不同部长的优势,然后还在国民议会选举中丢掉了连选连任11年的议员席位。在1959年4月,他虽然再次当选为参议员,但其政治影响显著变小。这时候出现的“天文台事件”丑闻几乎断送了密特朗的政治前程。
这起离奇古怪的天文台公园枪击案,迄今一直是个没有解开的谜。密特朗认为,有人即便不想置他于死地,至少是想使他名誉扫地。佩斯凯的口气也变来变去,他于1959年11月4日,被指控参加议会爆炸案遭逮捕后几年,坦白天文台事件的幕后策划者是戴高乐派头面人物。不过,他拿不出真凭实据,一般人都不相信他的说法。但同情密特朗的人都认为,此案是戴高乐派的情报部门操纵的,目的在于从政治上消灭第四共和国时期留下来的最危险的对手,而密特朗是首当其冲的人员。
坚强的密特朗并没有向逆境妥协。经过短暂的歇息,他又开始向戴高乐政权提出挑战了。在1962年11月法国的立法选举中,他终于击败戴高乐派的候选人,再次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经过奋斗,1981年,密特朗终于登上总统宝座,实现了自己的政治夙愿。1988年,他再次击败对手,蝉联法国总统。年逾七十的密特朗,经历了40多年的宦海沉浮,终于登上了政治生涯的顶峰,并为自己奠定了在法国历史中的独特地位。1995年,密特朗下台。1996年1月8日,密特朗病逝。
■格瓦拉出走之谜
切·格瓦拉曾被西方媒体称为“红色罗宾汉”、“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拉丁美洲的加里波第”、“尘世的耶稣”,究竟他为何要离开待他不薄的古巴和有着非凡人格魅力的卡斯特罗呢?
切·格瓦拉出生于阿根廷,后来参加古巴革命,成为古巴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领导人。后来他离开古巴前往非洲和拉美开展游击战,最后在玻利维亚遇害。格瓦拉牺牲后,逐渐成为全球青年的时尚偶像,成为理想主义、革命和激情的象征。
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出生在阿根廷罗萨里奥,后来参加了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运动。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格瓦拉被政府宣布为古巴公民,先后担任土地改革委员会工业部主任、国家银行行长和工业部长等重要领导职务,在国际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1965年3月初,格瓦拉在长时间出国访问之后回到古巴。3月15日,他向工业部工作人员汇报自己国外之行的有关情况,这是他在古巴公开场合的最后一次演讲。此后,他就神秘地消失了。一时间国际上众说纷纭,有善意的解释,也有恶意的攻击。直到几个月之后,卡斯特罗在一次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宣读了格瓦拉的告别信之后,谜团才逐渐解开。原来,格瓦拉在1965年4月1日秘密前往刚果,重新开始自己的游击队战士生涯。后来,他转战玻利维亚,直到1967年10月被玻利维亚政府军和美国中情局杀害。
格瓦拉在出走之前,担任古巴的重要领导职务,可谓地位显赫。他为何放弃这一切名利,甘愿投入艰巨而且生死未卜的革命事业中呢?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许多格瓦拉的崇拜者以及研究他生平的学者们。虽然人们对他的出走原因进行了长期的探讨,但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认为,格瓦拉之所以出走是因为他与古巴其他领导人在经济建设和思想建设路线上存在着严重分歧。自新政府成立后,古巴在经济建设和思想建设路线上一直存在着争论。有的人主张不要过度集中,应该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而格瓦拉则强烈主张实行严格的中央集权路线。卡斯特罗虽然一直避免参与这方面的争论,但他的观点却十分矛盾。他有时赞成精神鼓励,有时赞成物质刺激。实际上,卡斯特罗默认和支持的是中央集权路线。因此,格瓦拉对此大失所望。从实际情况看,格瓦拉认同的经济体制在实践中也陷入困境。面对古巴经济的严重困难,他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便产生了愤怒和失望情绪。
有些学者认为,苏联对格瓦拉政策的反对是迫使他出走的因素之一。当时中苏关系破裂,格瓦拉对苏联在一些问题上的做法十分不满。1960年11月格瓦拉访问莫斯科之后便访问了中国。他在中国期间,对中国采取了友好态度,并赞扬了中国的革命经验。赫鲁晓夫对此表示十分不满。另外,赫鲁晓夫不同意格瓦拉和卡斯特罗直接参与拉美各国开展武装革命斗争的政策,并要求卡斯特罗和格瓦拉从拉丁美洲革命中撤出来。不过,无论卡斯特罗,还是格瓦拉,都没有听从赫鲁晓夫的意见。1965年2月,格瓦拉在阿尔及利亚发表了震惊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著名演讲,几乎公开谴责苏联。1965年2月,古苏签订贸易协定,古巴在经济上从属于苏联。尽管苏联援助增多,但古巴又回到单一经济的老路,格瓦拉的工业化和农业化彻底失败。这一切让格瓦拉更加失望,最终导致了他的出走。
此外,也有人认为格瓦拉的革命思想是促使他出走的决定性因素。格瓦拉是个理想主义者,有着“大陆革命”的理想。他的理想是在拉美的某个地方组织一个阵线,以解放整个拉美为己任。从古巴革命胜利开始,他就主张输出革命,并且他认为能担任这个革命实践的领导人只有他自己。另外,与所有的理想主义者一样,格瓦拉为了理想的实现可以不惜放弃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所以,他才放弃一切名利,毫不犹豫地离开古巴,前往生死未卜的战场。
对于格瓦拉出走的原因,人们仍然只是猜测。真正的原因可能只有他本人才能解释,可惜他已经离开人世了。
■水门事件之谜
提起尼克松这个名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第一个走进中国的美国总统,接下来便是另一个家喻户晓的政治丑闻“水门事件”。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它让尼克松“声名在外”。
1972年11月,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获得总统连任。但在就职典礼之后不久,1974年8月8日,尼克松成为第一位辞职的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辞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水门事件”丑闻。
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8日凌晨2点半,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五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
事件被揭发后,尼克松否认他曾参与这起事件。在第一次竞选连任的记者招待会上,他信誓旦旦地向美国公众表示:“白宫班子和本届政府中,没有一个现在受雇用的人卷入这一荒唐事件。”一系列的活动,特别是总统的表演,暂时欺骗了公众。在11月的大选中,尼克松以少有的压倒性优势击败民主党候选人麦戈文,获得连任。
实际上,“水门窃听案”案发之初并未得到媒体足够重视,连审理此案的法官也并未关注这起事件,法庭只是走个过场。但《华盛顿邮报》两个年轻的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似乎嗅出了一些具有报道价值的信息,因为在法院旁听的时候他们亲耳听到有一名嫌犯供职于“中央情报局”,而他们搜索到的一个嫌犯的通讯录上竟然有“白宫”两个字眼。更让人不解的发现是,水门案中的一个嫌犯曾打过很多电话给尼克松的一个竞选办公室。
几天之后,两位记者供职的《华盛顿邮报》头版以醒目标题爆出新闻:“白宫顾问与水门窃贼有染。”此条新闻立即招来白宫强烈不满。但政府反应越强烈,给人的嫌疑越大。在穷追不舍的报道下,高院也决定重审“水门窃听案”。
为了挽回局面,尼克松再次发表声明,表示事先不知道水门事件,事后也没有任何阻挠调查的行为,并为窃听活动辩护,说这些都是为了国家安全,是合法的。在随后对这一案件的继续调查中,尼克松政府里的许多人被陆续揭发出来,并直接涉及尼克松本人。
不久,水门事件委员会掌握了一个新的情况:尼克松从1971年年初起,为了记录与手下的谈话和电话内容,下令在白宫办公室里安装窃听系统。委员会要求尼克松交出有关的录音带和文件资料。尼克松以行政特权为理由拒绝交出,并将事情闹到上诉法院。不料,在经过三星期的考虑后,多数法官认为总统也要受法律的约束,必须交出录音带和文件资料。
1973年10月23日,美国众议院决定由该院司法委员会负责调查、搜集尼克松的罪证,为弹劾尼克松作准备。1974年6月25日,司法委员会决定公布与弹劾尼克松有关的全部证据。7月底,司法委员会陆续通过了三项弹劾尼克松的条款。8月5日,尼克松交出了三盘录音带,有一盘录音带上清楚地记录着水门事件发生后第六天,尼克松指示他的助手,让中央情报局阻挠联邦调查局调查水门事件。这是尼克松掩盖事实真相的铁证。
面对不可避免的弹劾,1974年8月8日晚上,尼克松不得不向全国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因丑闻而中途下台的总统。
不过,“水门事件”的背景至今众说纷纭。尼克松政府的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称,“在水门事件这场悲剧里,有两个主要的谜”。首先是谁、为了什么下令破门而入的?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微不足道的破门偷窃事件,或者按尼克松的说法,这个“三流企图盗窃案”,怎么会发展成为美国政治史上一次最大的丑闻,并最终迫使尼克松辞职的?
2000年1月21日,美国国家档案局首次公开出售导致前总统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录音带。这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人们原本以为“水门事件”终于能够水落石出,但未曾料到,在这盘录音带中,有18.5分钟的内容被尼克松的女秘书罗丝·伍兹故意抹掉了。伍兹在接受调查时,没有解释清楚她为什么要这么做。伍兹已于2005年1月22日去世,生前未向人透露这18.5分钟录音的内容。于是,原本谜一样的“水门事件”更平添了几分神秘,也许这些内容将成为永远的秘密。
院逝世,年仅36岁。当晚,她的遗体在查尔斯王子和她两个姐妹的护送下由专机运送回英国。
戴安娜遇难事件使英法两国为之震惊,巴黎警方迅速对戴妃死因展开调查。最初,人们认为是狗仔队的追赶直接导致了车祸,戴安娜的死使媒体与记者成为人们指责的对象。戴安娜早就指责过英国媒体对她的骚扰,这次车祸可以说又是为躲避记者追踪超速驾驶而造成的。更令人气愤的是,车祸发生后,记者没有对伤者进行及时抢救,反而忙于拍照抢镜头。就这样,与戴安娜遇难车祸有关的九名摄影记者和一名报社摩托车手受到控告。最后,法院最高上诉法院作出判决,宣布这九名摄影记者和一名摩托车手杀人罪名不成立。但在另外一起诉讼中,这九名摄影记者仍需接受侵犯隐私指控调查,因为他们在车祸发生后对车内拍照已触及人的隐私权。
1999年,法国地方法院裁定造成车祸的原因是司机保罗酒后开车以及超速驾驶,当时,保罗体内每公升血液酒精含量达到1.75克。但后来,不断有人证实保罗早已戒酒,开车当晚并没有喝酒。
2006年,英国警方以“交通意外,司机亨利·保罗酒后超速驾驶所致”这一调查结果,将此案终结。十多年来,戴安娜的死亡原因一直广受怀疑。而那场车祸虽几经调查,仍然留下不少疑点,很多人不相信那仅仅只是一场车祸。
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85%的英国人相信戴安娜死于谋杀。而谋杀论的具体说法更是五花八门。有人提出,是地雷制造商策划的谋杀,因为地雷制造商们痛恨戴安娜积极推动的全球禁雷运动,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当然,更普遍的一种说法是,英国王室对戴安娜我行我素的行事方式早就心怀不满,而戴安娜却不想作出任何改变。
戴安娜男友多迪的父亲穆罕默德·法耶兹曾公开表示,这是一场忠于皇室的人策划的阴谋,并斥资5000万美元捉拿凶手。这位年愈古稀的老人坚信,是英国军情六处的特工杀害了戴安娜。当年在车祸现场,曾发现戴安娜手上带着一枚黄金钻戒。法耶兹向外界透露,戴安娜和自己的爱子多迪已经准备订婚,戒指是多迪送给戴妃的订婚礼物。法耶兹还宣称,当时戴安娜很可能已经怀孕,有人害怕将成为英国王位继承人的威廉王子会有一个有着伊斯兰血统的弟弟或妹妹,使王室的血统不再纯正,因而采取了谋杀措施。穆罕默德·法耶兹曾要求法庭传唤菲利普亲王出庭,并以书面质询方式要求女王作证,但遭到拒绝。
那些坚信戴安娜是被谋杀的人,指出戴安娜的遗体在法国未经验尸就作了防腐处理,目的就是为了掩饰怀孕的证据。验尸最终在英国伦敦富勒姆殡仪馆举行,经理罗伯特·汤森见证了整个验尸过程,但他否认戴安娜当时已怀孕。
除了怀孕问题外,司机亨利·保罗的血样和真实身份,一直以来也是疑云重重,成为谋杀论者质疑的焦点。有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亨利·保罗竟然是英、法两国情报机关的双料特工。那会不会是保罗受命与戴安娜和多迪同归于尽呢?
戴安娜王妃的车祸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呢?还是说它仅仅是一场车祸呢?一定有人知道真相,但不知道这个谜何时才能解开。
十三围城中的那些事儿——权力斗争篇
■古罗马政治家苏拉隐退之谜
古罗马执政官苏拉出身社会底层,费尽心血登上权力的最高峰以后,却突然宣布辞职,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隐居到他的一座海滨别墅里。
谁不想拥有最高的权力而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誉?谁不想居万人之上,君临天下?然而,在古罗马,就有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急流勇退,放弃了权力。这个人就是古代罗马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苏拉。他在通过奋斗夺得最高权力以后,却又自愿放弃,归隐海滨,成为一介平民。苏拉的突然引退,一直是千百年来人们感兴趣的问题。
公元前138年,苏拉出生于古罗马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他自幼喜爱文艺,善于交际,拥有远大的志向,却一直怀才不遇。30岁之后,他的人生时来运转,经济状况大为好转。后来,他投身军队,参加战争。由于勇敢善战,又富有谋略,他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民族英雄。
在苏拉50岁的时候,东方的本都国王反叛,元老院决定出兵东方。但在军队统帅人选一事上,苏拉与马略竞争激烈。苏拉在元老院的支持下当选为执政官,后又经过与马略的两次斗争,终于建立了他的独裁统治。苏拉的权力欲很强,为了终身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他不惜践踏民主传统,强奸民意,威慑元老院,最后终于取得终身独裁官职位,集立法、行政、司法、经济、军事等大权于一身,达到人生辉煌的顶峰。苏拉为了确保自己的终身独裁统治,进行了种种“宪政改革”。他取消了民众大会的否决权,削减了保民官的权限,把自己的大量亲信安插在元老院。可以说,在这个时候的罗马,苏拉就是一切,整个国家都是他的。
然而,令人不可理解的是,苏拉在取得终身独裁官的第三年,突然宣布隐退,放弃了一切权力,最后竟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回到他的一座海滨别墅隐居,从此与世无争,成为一个谜一样的人。他曾经为争夺最高权力赴汤蹈火,甚至不惜以道德的堕落、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生命为代价。而正当他的权势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自愿放弃了这种最高权力,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引退的原因,苏拉本人没有说,他只是静静地隐居在海滨。据说,当他决定放弃最高权力的时候,曾在广场上发表过一次演说。他在演说中提出,如果有人质问他的话,他愿意说明辞职的原因。可是,在那种情况下,绝不会有人敢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质问他。苏拉辞职以后,一个青年曾当面辱骂他。苏拉竟然默默忍受了这个青年的辱骂,但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青年将使以后任何一个掌握这个权力的人都不会放弃它了。”
由于苏拉本人并没有说明引退的原因,人们纷纷猜测。有人说他在三年独裁统治后突然良心发现,还政于民是明智之举;有人说他是由于改革遇到阻力,成功无望而急流勇退;有人说是他在满足权力欲望后厌倦战争、厌倦权力、厌倦罗马而向往田园生活,才归隐海滨;更有人认为是他患了严重的皮肤病,无法亲理朝政而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政权。种种原因只是人们的猜测,真正答案只有苏拉自己清楚。他既然放弃了权力,就不想再作任何解释了。
苏拉从一个权倾一时的最高权力者到默默无闻的平民,从钩心斗角的宫廷到与世无争的海滨,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转变呢?这其中的滋味,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了。公元前78年,苏拉因肠出血而死去,永远地带走了事情的真相,给后人留下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罗马城是被尼禄所烧吗
尼禄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不仅弑母杀兄,还曾经烧毁了罗马城。然而,据他声称,自己并没有犯下如此罪行,可人民相信他的话吗?
公元64年7月18日,对罗马城来说是个灾难的日子。这天傍晚,在罗马城内圆形竞技场附近,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大竞技场位于台伯河的东岸,在罗马城的西南部,堆满了帐篷等易燃物品。因此,火势一发不可收拾。再加上起火的这几天刮西南风,更是助长火势。当火神吞没大竞技场之后,竟然又往左右延伸出两股火势。左边一股向凯旋大街烧去,接连着的凯旋门、布匿战争与高卢战争纪念牌坊及神殿等,都在刹那间化为乌有。而右边的这股火势,则烧毁了帝国政府官衙以及其他高楼大厦,那些四通八达的街道、商店及民房,也都化为灰烬。结果全城几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大火一连烧了六天七夜,罗马全城皆为焦土。
这一场大火的真正原因一直都是历史悬疑。然而,大多数的人都相信,这是一场人为纵火的案件,而尼禄皇帝是最大的嫌疑者。作为罗马帝国的皇帝,他为什么要放火烧掉自己的城邦呢?这实在让人有些不能相信。但从大火发生时尼禄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的确是唆使纵火的最大嫌疑者。
据当时流行的传闻说,这次大火是尼禄下令放的。尼禄是罗马历史上的一个臭名昭著的暴君,他骄奢无度,弑父杀母,纵情享乐,挥金如土,致使罗马国库积存耗损一空,财政枯竭。他还任意搜刮、没收富人的财产,使得帝国各地和各阶层都对他很不满。
据说,尼禄不喜欢罗马城旧的建筑和那些曲折狭窄的旧街道,想按照自己的意图来重新建造罗马城,扩建自己的皇宫。然而,都城皇宫的周围都住满罗马平民,难以开工建造。因此,尼禄命人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去纵火,以遂其所愿。据说当罗马变成一片火海时,有些人甚至看见他站在高塔上穿着戏装,面对下面一片火海,弹奏着里拉琴,演唱他那关于特洛伊陷落的民谣。
火灾之后,尼禄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了金碧辉煌的“黄金之屋”。在这座“金屋”里,除了宫廷建筑中必不可少的金堆玉砌之外,还有林苑、田园、水榭、浴场、水池和动物园。整个宫殿内部用黄金、宝石和珍珠装饰,餐厅的天花板都是用象牙镶边,尼禄对此十分满意。
火灾发生后,整个罗马城义愤填膺,开始把矛头指向尼禄。尼禄听闻有人怀疑是他暗地纵火,为了不使传言扩大,便宣称这场灾难是基督徒所为。于是,他下令逮捕基督徒,公开地将他们残酷折磨——钉十字架、披兽皮让恶狗咬死、将他们钉上柱子作为蜡烛。但是,尼禄残酷屠杀基督徒的行为最终引起罗马人民的反对。
尼禄在火灾后的言行,非但不能使人信服,反而把更多的纵火疑点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对于尼禄是不是罗马大火的纵火者,历史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认为是尼禄放火烧了罗马城,他描写道:“当大火吞噬城市时,没有人敢去救火,因为有一些人不断发出威胁,不许人们去救火;还有一些人公然到处投火把,他们说自己是奉命这样做的。”这些在大火中行为怪异的人很可能就是尼禄的亲信。另一位历史学家则记载:“几位前任的执政官在自己的庄园上,发现尼禄的侍从拿着麻屑和火把,根本不敢上前捉拿他们。”古罗马的史学家们几乎一致指控是尼禄为了重建罗马城而纵火焚城的。
还有人认为罗马城的火灾是一次天灾,不能因为尼禄是一个品行很差的皇帝,就认定他是罗马大火的纵火犯。
公元68年6月9日,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尼禄自杀身亡。随着尼禄的死去,罗马城的大火成了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了。或许将来有一天人们能从历史的陈迹中找到新的线索,从而解开这个谜。
■彼得大帝遗嘱是真是假
彼得大帝在临死之前拟定了一份俄国发展的蓝图,可这份遗嘱究竟真的是彼得大帝的临终旨意,还是有人杜撰出来的呢?
彼得一世(1672-1725),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沙皇,马克思曾称他“雄才大略”。他在俄国历史上被尊称为“大帝”。他在执政时期(1689-1725),大力倡导改革,积极仿效西欧,使在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非常落后的俄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俄国建立了无数的丰功伟绩。
彼得大帝去世于1725年,几乎从他去世之日开始,欧洲一直谣传他曾经立下了一份长篇的遗嘱,指示他的继承者和子孙们继续他的未竟事业,还特别指明了俄国在未来的数个世纪里,在对外关系和军事用兵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1836年,法国人德奥出版了一本回忆录。这本回忆录的问世在当时引起一阵骚动,而引起骚动的原因则是书中所披露的一份所谓的《彼得大帝统治欧洲的计划》。计划大致是这样的:(1)使俄国长期保持战争状态;(2)罗致人才;(3)参与欧洲事务;(4)瓜分波兰;(5)征服瑞典;(6)王室联姻;(7)与英国结盟通商;(8)沿黑海、波罗的海分向南北扩张;(9)挺进君士坦丁堡与印度;(10)对奥地利行使某种保护;(11)挑动奥地利与欧洲各大国作战;(12)全面统治希腊;(13)利用法奥中的一个制服另一个;(14)征服日耳曼和法国。
德奥为什么能拿到彼得大帝的遗嘱呢?原来,他是伊丽莎白女皇最宠爱的男人,在俄国的宫廷内部享有相当大的特权。他不仅可以随意进出皇宫,还可以任意翻阅历代沙皇的机密档案。据德奥在回忆录中记述:有一年夏天,他在圣彼得堡沙皇别宫内的档案文件中,意外地发现了《彼得大帝统治欧洲的计划》。据说,这份计划书是彼得临终时当做遗嘱留下的。德奥欣喜若狂,马上一字不漏地抄录了一份。1757年,德奥将该抄录件呈献给法王路易十五。这份文件极具价值,而路易十五却没有把它公之于世,不知原因何在。后来,德奥回忆录的出版才使它为世人所瞩目。
可是,这份遗嘱究竟真的是彼得大帝的临终旨意,还是德奥杜撰出来的呢?当事人已经去世,答案也无从知晓。
一般认为,所谓的“彼得大帝遗嘱”只是杜撰出来的。据史料记载,1724年冬,彼得大帝在巡视完芬兰湾后,得了急性肺炎,一病不起。第二年的1月7日下午,彼得大帝预感不久于人世,就想留下遗嘱传位。可仅仅提笔写了“将一切传位”这几个字,他便昏迷过去,于次日凌晨与世长辞。既然他都来不及指定新的皇位继承人,又怎么可能写下这么长的一份有条不紊的文件呢?
在俄国的有关历史记载中,也从未提到过彼得大帝留有任何遗嘱。在德奥披露“计划”后,俄国的历史学家遍寻历代沙皇的档案,始终未能找到“计划”的原件。另据记载,在德奥将《彼得大帝统治欧洲的计划》呈献给路易十五的40年后,一个流亡法国的波兰将军也曾向大革命时期的法国政府提交一份名为《俄罗斯扩张计划概要》的文件,而文件的内容与德奥呈献给路易十五的完全相同。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另有蹊跷?
如果彼得大帝泉下有知,能否为他的后代们揭开这个秘密呢?然而,彼得大帝已经故去了,遗嘱的谜底将是永远无法揭开的。
■法国大革命领袖丹东叛国之谜
丹东为法国大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就是这样一个政府要员,最后却以“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其中的缘由谁又能说得清?
法国大革命时期,欧洲政治局势复杂,诸多不安的因素威胁着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一批波旁王朝的流亡贵族更是勾结国外封建反动势力,伺机颠覆新政权。对此,法国共和政府始终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组建了著名的公安委员会和革命法庭,镇压敌人内外勾结的破坏活动,保卫法兰西共和国的安全。
在国家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情况下,国内的政治斗争却日益尖锐。在复杂的党派政治斗争中,为了彻底打击政敌,执政党对凡持有不同政见的人动辄就扣上“通敌”的帽子。到1793-1794年雅各宾派专政时期,这种政治斗争更是走到了极端,甚至连雅各宾派自己的领袖人物也难以幸免。乔治·雅克·丹东便是其中的牺牲品。
1759年10月26日,丹东生于奥布河畔阿尔西镇一检察官家庭。由于学习法律,丹东早年曾是一位律师。1798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开始参加雅各宾俱乐部,后来被选入议会,曾任著名的科尔得利俱乐部主席、共和政府的司法部长等职,与马拉、罗伯斯庇尔一起并称为雅各宾派的“三巨头”,为拯救共和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1793年6月,雅各宾派取得革命政权后,丹东主张对内实行法治,对外休战议和,提倡宽大和人道。他的这些主张引起激进派罗伯斯庇尔、圣茹斯特等人的不满和反对,致使雅各宾派走向分裂。由于与罗伯斯庇尔派的严重分歧,丹东逐渐变成雅各宾派的右翼,被排挤出救国委员会,回归故里,但不久再次复出。
丹东极力攻击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和社会保安委员会。因此,吉伦特派分子乘机利用丹东势力准备发动政变,阴谋推翻雅各宾派政权。1794年3月30日夜,丹东与德穆兰等人被救国委员会逮捕,被指控勾结米拉波,从王室领取贿金,图谋劫持国王路易十六外逃,与吉伦特派结盟,主张对敌人和解与宽容,与可疑的外国人勾搭,个人财产急剧膨胀……4月5日,丹东以“阴谋恢复君主制颠覆共和国”罪被送上断头台,时年35岁。
丹东一案可说是疑团重重,扑朔迷离。那么,他为什么会被判处通敌叛国的罪名呢?这可能与他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急剧膨胀的个人财富有着密切的关系。
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了颠覆新兴的资产阶级政府,英国政府出钱包庇法国的流亡贵族及特务在法国从事间谍活动,偷取国家机密。早在1798-1790年有人诬陷马拉一案时,丹东就被称为“密探”、“英国间谍”、甘愿“把自己卖给任何一个想收买他的人”等。后经科尔得利俱乐部向各区及制宪会议、市政厅发出为丹东辩解的陈情书,流言蜚语才稍微平息。然而,丹东大批的私人财产却始终为人所怀疑。在1790年底,他还债台高筑。到1791年,他不仅偿还了所有债务,还购置了大片田产及新的住宅,与之前形成鲜明的对比。据说,丹东被捕后,在他的文件中发现了英国外交部给当时在巴黎从事阴谋活动的银行家别尔列格的指令信,要他向信中指定的一些人支付欠款,以作为效忠英国的报酬。人们怀疑丹东即是领取钱款者之一,否则信件怎么会在他手上呢?因此,有人猜测,法庭在最后审判丹东时,认为他曾经与英国勾结,妄图颠覆政府,最终判处他通敌叛国罪。
热月政变后的1803年,一位保皇党人潜回巴黎时被拿破仑当局抓获。他在供词中称,丹东曾经参与劫持路易十六外逃的密谋,并以此向英国人索取高额酬金。后来,另一名保皇党人的回忆录中也有类似于此的记录。1851年公布的米拉波与王室代理人马克公爵的通信中曾提到“丹东收到三万里弗尔”,这更使丹东的名声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是,差不多与此同时,也有人在为丹东辩解。1848年革命前夕,史学家韦尔奥梅精心收集资料,试图证明丹东的财产是取之有道的。著名史学家米什莱在自己的著作《法国革命史》中称丹东是“大革命的天才”、“法国人民的象征”。后来的第二帝国和第三共和国的一些历史学家也纷纷著书撰文,来证明丹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丹东的形象大大改变了,他又重新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丹东究竟是不是英国的间谍?他究竟是否领取过效忠英国的报酬呢?事情已经过去200多年了,可能许多证据已经遗落他处了,这或许将是一段永远无法了结的谜案。
■扑朔迷离的营救尼古拉二世的计划
也许尼古拉二世至死都在谋划逃跑的方案,可保皇分子一次次的营救,为何都以失败告终呢?
1917年3月15日,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签署了退位诏书。同日,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下达了关于逮捕尼古拉及罗曼诺夫家族其他成员的命令。3月21日,沙皇夫妇被捕,他们被押解到皇村,沦为阶下囚。1918年7月16日深夜,乌拉尔州肃反委员会成员尤罗夫斯基奉命将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妻子、五个儿女,还有四个仆役全部枪杀在监所。
从1917年3月21日正式逮捕沙皇到1918年7月16日将他处死,其间整整经历了16个月。在此期间,从俄国的保皇分子到临时政府的头面人物,以及一些外国使节,一直在想方设法营救尼古拉二世。
就在沙皇刚刚被捕之际,临时政府的司法部长、负责领导警卫沙皇工作的克伦斯基便开始同英国大使布坎南秘密接触,传闻他们已经商定将尼古拉二世送到摩尔曼斯克搭乘英国军舰出国。后来,又是克伦斯基做主将尼古拉二世转移到托博尔斯克的。有人认为,把沙皇从这里送境外不那么惹人注目。十月革命胜利后,克伦斯基一伙作鸟兽散。
官方出面搭救尼古拉二世失败后,民间保皇分子的营救活动却更为活跃了。早在沙皇身陷囹圄之初,就有一个名叫马尔科夫第二的人网罗人马,策划闯入皇村劫狱救驾。沙皇被转移到托博尔斯克以后,当地大主教格尔莫根与陆续尾随而来的前宫廷人员、军官及一些外国人策划新的阴谋。据说,一直停泊在城外河中的“圣玛丽亚号”帆船就是供沙皇出逃乘坐的。但是,未等河面解冻,沙皇就被押送到叶卡捷琳堡去了。尼古拉二世被押到叶卡捷琳堡以后,叛军集中兵力围攻该城。当地苏维埃抢在叛乱者救出“皇上”之前执行了死刑,营救沙皇的行动就这样无果而终。
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营救计划全都落空了呢?苏联方面一直强调人民群众在其中的重要性。他们指出,临时政府就是在人民得知消息后群情激愤的情况下放弃送尼古拉二世经摩尔曼斯克出国的计划的。在托博尔斯克,看守的士兵自觉地加强了戒备。后来,他们怀疑潘克拉托夫勾结阴谋者,便主动撤了他的职。在情况紧急时,鄂木斯克一支武装赤卫队赶到托博尔斯克。对此,参加营救活动的前宫廷法语教师、瑞士人日里亚尔叹息不已。
其实,在整个监禁期间并非完全无希望营救尼古拉二世。当时,俄国政局极其混乱,看守卫队几经更换,而长期负责警卫的科贝林斯基和潘克拉托夫对沙皇一家十分同情。只要有人活动,他们很可能会卷入营救行动。即使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监禁也相当松弛。可16个月过去了,保皇分子为什么连一次尝试性的营救行动也没有呢?
很多人都认为,民间保皇分子中有很多人是投机分子,主要是借救驾一事捞取名利,所以不敢冒风险,结果一事无成。可事实上也有不少死心塌地的保皇派,比如许多人不惜花费重金,甚至冒生命危险千里迢迢尾随沙皇来到托博尔斯克,最后却毫无动静,个中缘由,显然有待人们彻底揭开。
于是,有人认为症结在囚犯本身,责怪尼古拉二世优柔寡断,态度消极,甚至被关在皇村时就曾给劫狱的马尔科夫第二传过话,要他暂缓行动。沙皇想由政府安排出国,因为那样既体面又安全。后来,他又一直坚持要选择绝对稳妥可靠的方案。然而,这也是人们的猜测,实际上缺乏确凿的证据。
虽然保皇分子曾经尝试过营救尼古拉二世,但他最终还是死在枪口下,营救活动也就成了历史陈案。至于营救行动为什么没有成功,也就不得而知了。
■希特勒的情妇吉莉·拉包尔因何而死
1931年9月中下旬,一个爆炸性新闻突然在德国纳粹党内迅速传播开来:希特勒的情妇、外甥女,年方23岁的吉莉·拉包尔开枪自杀了。顿时,整个纳粹党内沸沸扬扬,议论纷纷。
阿道夫·希特勒是德国法西斯纳粹党头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号战犯,以他为首的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给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希特勒的一生给人们留下无数的谜题,其中他与自己的亲外甥女吉莉·拉包尔的关系以及最后吉莉的离奇死亡,更是谜题中的谜题,至今仍未被解开。
吉莉·拉包尔是希特勒同父异母的姐姐安吉拉·拉包尔的大女儿,比希特勒小整整20岁。1928年夏天,希特勒在巴伐利亚邦靠近奥地利边境的上萨尔斯堡租用了瓦亨菲尔德别墅,请了他异母姐姐、孀居的安吉拉·拉包尔从维也纳来替他管家。拉包尔太太带来她的两个女儿,吉莉·拉包尔和弗莉德尔。吉莉二十年华,一头金发,面容俊秀,声音悦耳,性格开朗,很讨男人的欢心。希特勒为吉莉的美貌所倾倒,不久就爱上了她。为博取吉莉的欢心,希特勒绞尽脑汁地讨好她。1929年,希特勒在慕尼黑最时髦的摄政王大街租用了一套豪华公寓,他特地将九个房间中的一间单独留给了她。在慕尼黑和整个南德的纳粹党人士中间,不可避免地传开了党的领袖和他外甥女的流言蜚语。一些人劝希特勒不要再在公开场合携带他的年轻情人,希特勒非常生气。有一次因此而发生争吵,他竟解除了伍尔登堡纳粹党区领袖的职务。
从当时看,希特勒是打算同他的外甥女结婚的。但由于希特勒对她的控制欲太强,不准她同任何别的男人一起在公开场合出现,禁止她学音乐、学戏剧等她喜欢的事情,两人经常发生争吵。至于双方的隔阂究竟因何而生,至今仍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这是由于两人相互妒忌,彼此胡乱猜疑的缘故。吉莉对希特勒注意其他女性,尤其是温尼弗雷德·瓦格纳深感不满。希特勒则怀疑吉莉同他的卫士艾米尔·莫里斯关系暧昧,总是限制他们来往。当发现吉莉听任艾米尔·莫里斯向她调情求爱时,希特勒醋性大发,对吉莉暴跳如雷,从此禁止她与异性有任何交往。
1931年9月1日,人们在奥地利维也纳的郊外发现了艾米尔·莫里斯的尸体。据维也纳警方传来的公报说,他是被人用冲锋枪残忍地打死的,身上一共有21个枪眼。得到这个消息后,吉莉·拉包尔彻底地崩溃了。当天,她就准备去维也纳,结果被希特勒蛮横地拒绝了。
1931年9月17日早晨,希特勒有事要去汉堡。临行前,他与吉莉在摄政王大街公寓内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但争执很快就平静下来。于是,希特勒按原计划前往纽伦堡参加一个竞选集会。谁知,刚过纽伦堡,他就接到赫斯的电话,说吉莉已中弹死在自己的房间里。于是,他火速赶回慕尼黑,在半路因超速行驶,而收到一张罚款单。希特勒公寓的佣人回忆说,希特勒冲出拉包尔的卧室时神情沮丧,别的事他们一概不知。
那么,吉莉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事发后,巴伐利亚邦检察官对此案进行了认真调查。法医在验尸时发现,吉莉躺在地板上,靠近睡椅,旁边放着一支6.35毫米口径的手枪,一颗手枪子弹穿透了她的左前胸,直入心脏。经过现场调查,没有发现吉莉鼻子被打断的现象,也没有发现她死前受过强奸,因而判定吉莉是自杀身亡,排除了希特勒的嫌疑。不过,整件事情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简单,特别是艾米尔·莫里斯的死。有人说,是希特勒派人下手杀掉这位情敌。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信检察官的判断。在吉莉死后的许多年中,慕尼黑一直流传着若干吉莉被谋杀的说法。有的说她是被盛怒之下的希特勒枪杀的,有的说是被希姆莱打死的。他们之所以杀死吉莉,目的是要把希特勒和纳粹党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因为希特勒与其外甥女的暧昧关系曾在纳粹党内惹起不少流言蜚语,并已对纳粹党的团结及其领袖的个人声望产生了影响。不仅是希特勒,而且整个纳粹党的处境都非常尴尬。要摆脱困境,唯一的办法是将吉莉杀害。不过,上述说法只是一种逻辑推论,缺乏有力的证据。
即使是那些与希特勒和吉莉都很熟悉而又相信吉莉是自杀的人,他们对吉莉自杀的原因也有不同的解释。希特勒的摄影师霍夫曼认为,吉莉另有所爱。她之所以自杀,是因为她受不了希特勒的专制。希特勒的管家温特尔太太则认为,吉莉是爱希特勒的,她的自杀是失望或灰心丧志所致。也许只有吉莉本人才清楚她究竟因何而死,也许还有希特勒。但即使这些人心中有秘密,他们也早已将它带进了坟墓。
吉莉果真是自杀吗?如果是的话,那她为什么要自杀?如果不是,那又是谁杀害了她?为什么要杀害她?除非发现确凿有力的证据来说明吉莉之死,否则,历史学家们仍无法对这一悬案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
■“国会纵火案”之谜
1933年2月27日晚,坐落在柏林共和广场西侧的国会大厦突然起火,这就是轰动世界的“国会纵火案”。那么,究竟是谁潜入帝国议会大厦并把它付之一炬呢?
在1932年11月的德国选举后,希特勒出任政府总理。但纳粹党在选举中并未获得压倒多数的选票,只占有议会32%的席位。希特勒想实行魏玛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授权法》,重新进行选举。在魏玛共和国的历史上,《授权法》只在1923年经济危机时启用一次。因此,希特勒上台后立即要求总统解散议会,定于1933年3月5日进行重新选举。
当时,德国共产党是议会中第二大党,占有17%的席位,并且坚决反对启动《授权法》。希特勒要想占有议会多数席位,必须将共产党打下去。因此,他大力宣传德国正处于共产党发动革命的关键时刻,只有启动《授权法》才能制止共产党发动革命,否则德国就会处于共产党的恐怖统治中。
国会大厦纵火事件发生后,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就以此为契机,嫁祸于共产党人。案情发生仅半小时,希特勒的得力干将、国会议长兼内务部长戈林就驱车赶到现场,并穷凶极恶地宣称这是共产党发动革命的信号。随后,希特勒也赶到出事地点,并滔滔不绝地对记者说:“这是共产主义者干的!”随着希特勒的一声令下,早有准备的冲锋队员冲进现场,当场抓住了“纵火者”范·德尔·卢贝。
范·德尔·卢贝经过严刑拷打后,承认国会大厦是他纵的火,是为了反对纳粹党。根据《国会纵火法令》,希特勒于3月1日宣布共产党意图暴动,因此为非法。第二天,希特勒党徒按照早已拟定好的名单开始大搜捕。3月3日,德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台尔曼被捕。3月9日,共产国际西欧局负责人、保加利亚共产党主席季米特洛夫等人被捕。紧接着,希特勒又颁布紧急法令,勒令解散除法西斯党以外的一切政党,取缔工会及一切结社、集会。霎时间,白色恐怖笼罩了整个德国。
1933年9月至12月间,“国会纵火案”在莱比锡展开公审。但是,“纵火犯”卢贝在法庭上当众表明,他从不认识季米特洛夫,也从未与其有过任何联系。还有三个抓住卢贝的警察也否认在卢贝身上搜出共产党员的党证。审判的幕后策划者们无可奈何,只好叫纳粹头子戈林和戈培尔出庭作证,但也无济于事,最后不得不宣布季米特洛夫等四人无罪释放,但判处卢贝死刑。不管怎样,纳粹嫁祸于共产党的阴谋还是宣告破产了。
后来,经过专门调查,“国会纵火案”原来是纳粹党人为寻找打击共产党人的借口而导演的一出丑剧。冲锋队长恩斯特等人事前从戈林住宅通向国会大厦的地下秘密通道里运进汽油等易燃物,再唆使卢贝向国会大厦放火。同时,纳粹分子也从秘密通道进入国会大厦,在议会大厅点燃易燃品。顿时,浓烟四起。就当卢贝在国会大厦内四处乱窜的时候,被当做纵火的替罪羊而被抓获,并被诬陷为共产党指派的纵火者。
德国国会纵火案的真相似乎已经清楚了,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这是纳粹分子诬陷共产党的阴谋。但在1962年,一位名叫弗里茨·托比亚斯的法学家在一本名叫《帝国议会大厦纵火案——神话和事实》的书中提出,放火焚烧国会大厦是荷兰青年卢贝一个人单枪匹马干的,他既与纳粹党无关,也与共产党无瓜葛,他是一位无所事事的无政府主义者。在事发的那天晚上,他悄悄地潜入国会大厦,用几根木炭点燃了这座高大的建筑物。在书中,托比亚斯作出这样的结论:这不是一个精心策划的政治预谋,我们必须承认这一令人吃惊的事实。帝国议会大厦纵火案纯属偶发事件,是一个谬误掀起了这轩然大波,并导致以后的迫害浪潮。
托比亚斯的结论引起轩然大波,史学界人士对此议论纷纷。英国、美国、荷兰、联邦德国的一些史学家对此观点表示赞同,而瑞士、法国、联邦德国的另一些史学家则对此结论持否定态度。长期以来,两派史学家争论不休,风波一直没有停息。
由于两派都没有向对方妥协,所以,谁是国会纵火犯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但无论怎样,纳粹分子利用国会纵火案诬陷共产党的阴谋已是不争的事实了,历史也还了德国共产党一个清白。
■法国总统密特朗枪击案之谜
有人竟然刺杀法国总统,此人一定是胆大妄为。可是,如果刺杀总统的是他本人呢?密特朗真的是这样的人吗?
弗朗索瓦·密特朗,1981年至1995年间任法国总统,是法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也可以算得上是法国政坛上的常青树。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其中天文台公园枪击事件,就是他的政治生涯中影响至深却又扑朔迷离的一段经历。
1959年10月15日,《巴黎新闻》头版头条披露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极端殖民主义分子准备暗杀一批主张谈判解决阿尔及利亚问题的人士,悲剧有可能在明天发生,杀人凶犯别动队已经越过西班牙边境,黑名单已经确定。
当天夜里,当时还是国会参议员的密特朗同几个朋友用完餐后开车回家。路上,一直有一辆黑色轿车跟着他。为了防止意外,他把车快速开到参议院南边的天文台公园,然后从车上跳下来,躲在路边公园的花草丛中。正在这时,他的汽车遭到袭击。事后,在汽车上找到了至少七个弹眼。
第二天,各大报纸都报道了密特朗遇刺一事,人们认为密特朗一定是极端分子所要暗杀的首要人物。一时间,许多人纷纷对他表示慰问,密特朗也因此成了“英雄”。
然而,事情只过了一个星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文台枪击事件竟成了密特朗的一桩政治丑闻。前右翼议员罗贝尔·佩斯凯向记者宣称,这起枪击案是密特朗自己策划、由他一手执行的。他是在核实密特朗已不在车内之后,才让他的同伙阿贝尔·达于龙开枪的。佩斯凯还说,行动前,他曾于10月7日、14日和15日分别三次会见密特朗,共同策划,商定行动路线和方式方法。在佩斯凯的描述之下,天文台事件分明成了密特朗沽名钓誉的“苦肉计”。
而此时此刻,作为当事人的密特朗,除了矢口否认外,拿不出任何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无辜。密特朗说,事发前,佩斯凯确实三次悄悄见过他,但佩斯凯是来告诉他,从可靠消息得知,暗杀名单中密特朗名列榜首,叫他平日要小心提防。佩斯凯还出谋划策:一旦发现汽车被盯梢,千万别往家门口开,因为那里无处躲藏,还是逃往天文台公园比较安全。佩斯凯还要密特朗保守秘密,因为他透露的是机密情报。一旦发生什么事,请求密特朗不要向警察局报告。所以,发生枪击事件后,密特朗真的信守诺言,事先没有告诉任何人,事后也没有告诉警方。因此,现在的密特朗是有苦难言,百口莫辩。
于是,密特朗顿时从一个受害者、“英雄”变成了一个政治骗子,成为政敌攻击的目标。由于密特朗的政治主张一直与戴高乐对立,在1959年1月戴高乐就任第五共和国总统之后,密特朗的政治生涯转入低谷。他先是丢掉了在前七年间历任不同部长的优势,然后还在国民议会选举中丢掉了连选连任11年的议员席位。在1959年4月,他虽然再次当选为参议员,但其政治影响显著变小。这时候出现的“天文台事件”丑闻几乎断送了密特朗的政治前程。
这起离奇古怪的天文台公园枪击案,迄今一直是个没有解开的谜。密特朗认为,有人即便不想置他于死地,至少是想使他名誉扫地。佩斯凯的口气也变来变去,他于1959年11月4日,被指控参加议会爆炸案遭逮捕后几年,坦白天文台事件的幕后策划者是戴高乐派头面人物。不过,他拿不出真凭实据,一般人都不相信他的说法。但同情密特朗的人都认为,此案是戴高乐派的情报部门操纵的,目的在于从政治上消灭第四共和国时期留下来的最危险的对手,而密特朗是首当其冲的人员。
坚强的密特朗并没有向逆境妥协。经过短暂的歇息,他又开始向戴高乐政权提出挑战了。在1962年11月法国的立法选举中,他终于击败戴高乐派的候选人,再次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经过奋斗,1981年,密特朗终于登上总统宝座,实现了自己的政治夙愿。1988年,他再次击败对手,蝉联法国总统。年逾七十的密特朗,经历了40多年的宦海沉浮,终于登上了政治生涯的顶峰,并为自己奠定了在法国历史中的独特地位。1995年,密特朗下台。1996年1月8日,密特朗病逝。
■格瓦拉出走之谜
切·格瓦拉曾被西方媒体称为“红色罗宾汉”、“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拉丁美洲的加里波第”、“尘世的耶稣”,究竟他为何要离开待他不薄的古巴和有着非凡人格魅力的卡斯特罗呢?
切·格瓦拉出生于阿根廷,后来参加古巴革命,成为古巴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领导人。后来他离开古巴前往非洲和拉美开展游击战,最后在玻利维亚遇害。格瓦拉牺牲后,逐渐成为全球青年的时尚偶像,成为理想主义、革命和激情的象征。
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出生在阿根廷罗萨里奥,后来参加了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运动。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格瓦拉被政府宣布为古巴公民,先后担任土地改革委员会工业部主任、国家银行行长和工业部长等重要领导职务,在国际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1965年3月初,格瓦拉在长时间出国访问之后回到古巴。3月15日,他向工业部工作人员汇报自己国外之行的有关情况,这是他在古巴公开场合的最后一次演讲。此后,他就神秘地消失了。一时间国际上众说纷纭,有善意的解释,也有恶意的攻击。直到几个月之后,卡斯特罗在一次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宣读了格瓦拉的告别信之后,谜团才逐渐解开。原来,格瓦拉在1965年4月1日秘密前往刚果,重新开始自己的游击队战士生涯。后来,他转战玻利维亚,直到1967年10月被玻利维亚政府军和美国中情局杀害。
格瓦拉在出走之前,担任古巴的重要领导职务,可谓地位显赫。他为何放弃这一切名利,甘愿投入艰巨而且生死未卜的革命事业中呢?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许多格瓦拉的崇拜者以及研究他生平的学者们。虽然人们对他的出走原因进行了长期的探讨,但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认为,格瓦拉之所以出走是因为他与古巴其他领导人在经济建设和思想建设路线上存在着严重分歧。自新政府成立后,古巴在经济建设和思想建设路线上一直存在着争论。有的人主张不要过度集中,应该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而格瓦拉则强烈主张实行严格的中央集权路线。卡斯特罗虽然一直避免参与这方面的争论,但他的观点却十分矛盾。他有时赞成精神鼓励,有时赞成物质刺激。实际上,卡斯特罗默认和支持的是中央集权路线。因此,格瓦拉对此大失所望。从实际情况看,格瓦拉认同的经济体制在实践中也陷入困境。面对古巴经济的严重困难,他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便产生了愤怒和失望情绪。
有些学者认为,苏联对格瓦拉政策的反对是迫使他出走的因素之一。当时中苏关系破裂,格瓦拉对苏联在一些问题上的做法十分不满。1960年11月格瓦拉访问莫斯科之后便访问了中国。他在中国期间,对中国采取了友好态度,并赞扬了中国的革命经验。赫鲁晓夫对此表示十分不满。另外,赫鲁晓夫不同意格瓦拉和卡斯特罗直接参与拉美各国开展武装革命斗争的政策,并要求卡斯特罗和格瓦拉从拉丁美洲革命中撤出来。不过,无论卡斯特罗,还是格瓦拉,都没有听从赫鲁晓夫的意见。1965年2月,格瓦拉在阿尔及利亚发表了震惊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著名演讲,几乎公开谴责苏联。1965年2月,古苏签订贸易协定,古巴在经济上从属于苏联。尽管苏联援助增多,但古巴又回到单一经济的老路,格瓦拉的工业化和农业化彻底失败。这一切让格瓦拉更加失望,最终导致了他的出走。
此外,也有人认为格瓦拉的革命思想是促使他出走的决定性因素。格瓦拉是个理想主义者,有着“大陆革命”的理想。他的理想是在拉美的某个地方组织一个阵线,以解放整个拉美为己任。从古巴革命胜利开始,他就主张输出革命,并且他认为能担任这个革命实践的领导人只有他自己。另外,与所有的理想主义者一样,格瓦拉为了理想的实现可以不惜放弃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所以,他才放弃一切名利,毫不犹豫地离开古巴,前往生死未卜的战场。
对于格瓦拉出走的原因,人们仍然只是猜测。真正的原因可能只有他本人才能解释,可惜他已经离开人世了。
■水门事件之谜
提起尼克松这个名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第一个走进中国的美国总统,接下来便是另一个家喻户晓的政治丑闻“水门事件”。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它让尼克松“声名在外”。
1972年11月,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获得总统连任。但在就职典礼之后不久,1974年8月8日,尼克松成为第一位辞职的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辞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水门事件”丑闻。
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8日凌晨2点半,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五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
事件被揭发后,尼克松否认他曾参与这起事件。在第一次竞选连任的记者招待会上,他信誓旦旦地向美国公众表示:“白宫班子和本届政府中,没有一个现在受雇用的人卷入这一荒唐事件。”一系列的活动,特别是总统的表演,暂时欺骗了公众。在11月的大选中,尼克松以少有的压倒性优势击败民主党候选人麦戈文,获得连任。
实际上,“水门窃听案”案发之初并未得到媒体足够重视,连审理此案的法官也并未关注这起事件,法庭只是走个过场。但《华盛顿邮报》两个年轻的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似乎嗅出了一些具有报道价值的信息,因为在法院旁听的时候他们亲耳听到有一名嫌犯供职于“中央情报局”,而他们搜索到的一个嫌犯的通讯录上竟然有“白宫”两个字眼。更让人不解的发现是,水门案中的一个嫌犯曾打过很多电话给尼克松的一个竞选办公室。
几天之后,两位记者供职的《华盛顿邮报》头版以醒目标题爆出新闻:“白宫顾问与水门窃贼有染。”此条新闻立即招来白宫强烈不满。但政府反应越强烈,给人的嫌疑越大。在穷追不舍的报道下,高院也决定重审“水门窃听案”。
为了挽回局面,尼克松再次发表声明,表示事先不知道水门事件,事后也没有任何阻挠调查的行为,并为窃听活动辩护,说这些都是为了国家安全,是合法的。在随后对这一案件的继续调查中,尼克松政府里的许多人被陆续揭发出来,并直接涉及尼克松本人。
不久,水门事件委员会掌握了一个新的情况:尼克松从1971年年初起,为了记录与手下的谈话和电话内容,下令在白宫办公室里安装窃听系统。委员会要求尼克松交出有关的录音带和文件资料。尼克松以行政特权为理由拒绝交出,并将事情闹到上诉法院。不料,在经过三星期的考虑后,多数法官认为总统也要受法律的约束,必须交出录音带和文件资料。
1973年10月23日,美国众议院决定由该院司法委员会负责调查、搜集尼克松的罪证,为弹劾尼克松作准备。1974年6月25日,司法委员会决定公布与弹劾尼克松有关的全部证据。7月底,司法委员会陆续通过了三项弹劾尼克松的条款。8月5日,尼克松交出了三盘录音带,有一盘录音带上清楚地记录着水门事件发生后第六天,尼克松指示他的助手,让中央情报局阻挠联邦调查局调查水门事件。这是尼克松掩盖事实真相的铁证。
面对不可避免的弹劾,1974年8月8日晚上,尼克松不得不向全国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因丑闻而中途下台的总统。
不过,“水门事件”的背景至今众说纷纭。尼克松政府的白宫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称,“在水门事件这场悲剧里,有两个主要的谜”。首先是谁、为了什么下令破门而入的?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微不足道的破门偷窃事件,或者按尼克松的说法,这个“三流企图盗窃案”,怎么会发展成为美国政治史上一次最大的丑闻,并最终迫使尼克松辞职的?
2000年1月21日,美国国家档案局首次公开出售导致前总统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录音带。这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人们原本以为“水门事件”终于能够水落石出,但未曾料到,在这盘录音带中,有18.5分钟的内容被尼克松的女秘书罗丝·伍兹故意抹掉了。伍兹在接受调查时,没有解释清楚她为什么要这么做。伍兹已于2005年1月22日去世,生前未向人透露这18.5分钟录音的内容。于是,原本谜一样的“水门事件”更平添了几分神秘,也许这些内容将成为永远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