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大家请我当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洪承畴所率官兵有四万余人,而城外义军列阵人数为一万三千余人,官兵人数为义军的三倍有余。
不过,张顺丝毫不慌。等到官兵行至城墙二里左右,在城上等待已久的李十安便命城上的炮手开始点炮轰击城外官兵。
这城上的火炮却不是往日义军所用的“黄金炮”和“野战炮”,更是正儿八经的红夷大炮。
分别是缴获于京营的十门“守铳”和曹文诏部的十门“攻铳”。
那“守铳”重两千斤,弹重十五斤,而那“攻铳”则重三千六百斤,弹重十五斤。这两种红夷大炮皆可借助城墙高度,发射实心弹达二三里,能够轻轻松松覆盖了当面官兵的阵型。
其实这红夷大炮虽然能够射远,到了这个距离几乎没有多少准头了,只能依靠炮手的经验进行盲射。
好在第一轮设计,义军运气不错,二十发炮弹里面有三五发击中了官兵。
巨大的冲击力,瞬间将阻拦在自己面前的人体打成了七八块肉块,一连穿透了二十余人乃止。
官兵顿时骚乱起来,虽然秦兵久处边地,和“套寇”“海寇”“松寇”三大寇交手较多,战斗力较强,可是他们也没有遇到过火力如此凶残的对手啊!
甚至有一枚炮弹不幸的击中了阵型外面的偏厢车上,顿时把那架坚木制成又蒙了牛皮的偏厢车打个稀烂。
木屑飞溅起来,如同箭支一般钉在附近士卒的铠甲之上。有个别不幸之人,不意被伤了面目,捂着脸翻倒在地上,惨叫不已。
洪承畴一看不好,连忙下令道:“命令炮手将红夷大炮推进,进行还击!”
原来这一次洪承畴为了消灭“顺贼”也做好了攻城的准备。陕西四镇重型红夷大炮很少,他便向其他边镇借来了火炮、炮手和工匠,前前后后凑够了二十门红夷大炮才肯出战。
这二十门红夷大炮皆能发射十斤铁子,重四千斤至六千斤不等。为了运输这些大型火器,洪承畴命士卒给每门炮配备了二十头牛进行牵引。
莫要小看这些“攻铳”口径小于义军火炮,其倍径却在二十四至二十八之间,炮壁又厚,能够强装药,射程威力更胜义军手中的“守铳”和“攻铳”。
随即,官兵红夷大炮建立阵地,便对准洛阳城进行发射。硕大的炮弹拉着狼烟,先后向洛阳城袭来。
大多数都撞到了洛阳城城墙之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和沉闷的撞击声。
那清脆的碎裂声乃是击碎了洛阳城墙的包砖;而那沉闷的撞击声则是撞入到洛阳城墙之上,被夯土吸附了动力而发出的声音。
在巨大的冲击力作用下,张顺脚下的厚重的城墙好像也抖了一抖。
张顺有几分担心的向张都督、韩霖问道:“这城墙没事儿吧?会不会被官兵击毁了?”
“没事儿,天主会保佑我们!”那张都督和韩霖尚未来得及回答,高一志连忙用他那怪异的口音向张顺保证道。“这些火炮不怕坚固的石头,就怕夯实的土壤,土壤能够吸附它们的力量!”
张顺听了心中稍安,有连忙下令李十安对城外官兵进行射击。
由于遥远的距离,其实红夷大炮也难以发挥太大的作用。不但义军往往一轮射击有时候还打不中几个人;而官兵的反击,往往还都胡乱的落在洛阳城墙各个部位,除了蹭破一点包砖之外,并无太大的威胁。
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兵逐渐接近了义军,城上的红夷大炮火力更加猛烈了,而城下官兵的红夷大炮亦开始试着向义军红夷大炮阵地进行射击压制了。
这时候,义军亦早按捺不住,开始向官兵逼近。等行至百余步,双方战斗一触即发。
一声令下,双方不约而同的端起了鸟铳,拉开了弓箭,向对方倾泻起弹丸、箭矢来。
秦兵善使弓箭者极多,一时间箭如雨下,遮天蔽日,义军吃了不小的亏。有不少士卒身上插满了箭支,如同刺猬一般。有的被射中了要害,当场仰面倒地不起。
好在义军在前番击败陈奇瑜以后,又缴获了不少鸟铳,同时曹文诏部的加入,更是带进了不少鸟铳手。
张顺将这些人选拔编制为一处,分为三列。义军一声令下,这些人轮番射击,连续不绝,顿时官兵也被射倒了一片。
官兵和尽量简化远程输出,以鸟铳、弓箭为主要手段的义军不同。等到鸟铳、弓箭射击完毕之后,官兵再度急行二三十步,然后又拿出快枪、三眼铳、弗朗机等火器,密密麻麻的射击起来。
密集如雨的弹丸倾泻在义军阵型上,顿时不少义军当场中弹。好在义军衣甲齐全,这些火器以发射霰弹为主,威力颇弱,没有取得想象中的战果。
不过,张顺倒因此惊出了一身冷汗。若是义军衣甲不全,恐怕只这一轮射击,便会遭受到惨重的伤亡。
第257章火炮与车营
战车是明代一种非常复古的军事器械,由于火器的大量使用,以及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威胁,在明中期以后又再度“复活”了。
明代战车五花八门,有运输用的辎重车,有防御用的屏风车,也有攻城用的各式冲车、盛油引火车、云梯车以及临冲吕公车,但是最常用的还是野战用的正厢车和偏厢车。
特别是偏厢车相对于正厢车来说,少了半边挡板,轻巧了许多,更得将士喜爱。
明代自朱元璋开国之初,便以精锐的长枪手纵横天下,追赶的曾经天下无敌手的蒙古铁骑抱头鼠窜,凄凄惨惨逃回了漠北苦寒之地以后,精锐步兵一直是明代的军事传统。
但是随着王朝的延续,军政日渐腐朽,朝廷越来越有心无力的应对卷土重来的蒙古骑兵的骚扰,以战车作为主要战法的车营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车营虽然看起来与春秋战国时代的好像差不多,其实战术思想完全不同。
明末名将孙承宗在他的《车营叩答合编》中就提出来“火以车习,车以火用”的思想。
其他将领使用战车的情况大体上也大同小异,和孙承宗相差无几。
皆是将辎重粮草以及铠甲武器等物资载在车上,将士挽车而行。“行则纵为阵,止则横为营”。遇敌则以车为城,以火炮、火铳为御,以少击多,无有不破。是以,有人将明军的车营称之为“有足之城。”
五省总督洪承畴在延绥、陕西等地任职多年,久于边事,更是对车营。
这一次攻打洛阳城,他便列出了一个四万人的大型车阵。且阵中容阵,大阵套小阵,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张顺在城上望去,也不由心神震动。整整四万人的大型方阵,以偏厢车为城墙,又以小型空心方阵将大型方阵整齐划一的分割成数十块区域,远远望去和一座移动的小县城毫无区别。
再加上“城内”旗帜如林,士卒如蚁,看起来更是震撼人心。
不仅仅张顺,城上其他将领、文臣、士卒更是脸色大变,相顾失色。
当官兵部分士卒脱离“城池”,和义军接战半晌,战况不利,便又轻松退回到“城池”之中的时候,张顺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词来“以城攻城”。
五... -->>
洪承畴所率官兵有四万余人,而城外义军列阵人数为一万三千余人,官兵人数为义军的三倍有余。
不过,张顺丝毫不慌。等到官兵行至城墙二里左右,在城上等待已久的李十安便命城上的炮手开始点炮轰击城外官兵。
这城上的火炮却不是往日义军所用的“黄金炮”和“野战炮”,更是正儿八经的红夷大炮。
分别是缴获于京营的十门“守铳”和曹文诏部的十门“攻铳”。
那“守铳”重两千斤,弹重十五斤,而那“攻铳”则重三千六百斤,弹重十五斤。这两种红夷大炮皆可借助城墙高度,发射实心弹达二三里,能够轻轻松松覆盖了当面官兵的阵型。
其实这红夷大炮虽然能够射远,到了这个距离几乎没有多少准头了,只能依靠炮手的经验进行盲射。
好在第一轮设计,义军运气不错,二十发炮弹里面有三五发击中了官兵。
巨大的冲击力,瞬间将阻拦在自己面前的人体打成了七八块肉块,一连穿透了二十余人乃止。
官兵顿时骚乱起来,虽然秦兵久处边地,和“套寇”“海寇”“松寇”三大寇交手较多,战斗力较强,可是他们也没有遇到过火力如此凶残的对手啊!
甚至有一枚炮弹不幸的击中了阵型外面的偏厢车上,顿时把那架坚木制成又蒙了牛皮的偏厢车打个稀烂。
木屑飞溅起来,如同箭支一般钉在附近士卒的铠甲之上。有个别不幸之人,不意被伤了面目,捂着脸翻倒在地上,惨叫不已。
洪承畴一看不好,连忙下令道:“命令炮手将红夷大炮推进,进行还击!”
原来这一次洪承畴为了消灭“顺贼”也做好了攻城的准备。陕西四镇重型红夷大炮很少,他便向其他边镇借来了火炮、炮手和工匠,前前后后凑够了二十门红夷大炮才肯出战。
这二十门红夷大炮皆能发射十斤铁子,重四千斤至六千斤不等。为了运输这些大型火器,洪承畴命士卒给每门炮配备了二十头牛进行牵引。
莫要小看这些“攻铳”口径小于义军火炮,其倍径却在二十四至二十八之间,炮壁又厚,能够强装药,射程威力更胜义军手中的“守铳”和“攻铳”。
随即,官兵红夷大炮建立阵地,便对准洛阳城进行发射。硕大的炮弹拉着狼烟,先后向洛阳城袭来。
大多数都撞到了洛阳城城墙之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和沉闷的撞击声。
那清脆的碎裂声乃是击碎了洛阳城墙的包砖;而那沉闷的撞击声则是撞入到洛阳城墙之上,被夯土吸附了动力而发出的声音。
在巨大的冲击力作用下,张顺脚下的厚重的城墙好像也抖了一抖。
张顺有几分担心的向张都督、韩霖问道:“这城墙没事儿吧?会不会被官兵击毁了?”
“没事儿,天主会保佑我们!”那张都督和韩霖尚未来得及回答,高一志连忙用他那怪异的口音向张顺保证道。“这些火炮不怕坚固的石头,就怕夯实的土壤,土壤能够吸附它们的力量!”
张顺听了心中稍安,有连忙下令李十安对城外官兵进行射击。
由于遥远的距离,其实红夷大炮也难以发挥太大的作用。不但义军往往一轮射击有时候还打不中几个人;而官兵的反击,往往还都胡乱的落在洛阳城墙各个部位,除了蹭破一点包砖之外,并无太大的威胁。
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兵逐渐接近了义军,城上的红夷大炮火力更加猛烈了,而城下官兵的红夷大炮亦开始试着向义军红夷大炮阵地进行射击压制了。
这时候,义军亦早按捺不住,开始向官兵逼近。等行至百余步,双方战斗一触即发。
一声令下,双方不约而同的端起了鸟铳,拉开了弓箭,向对方倾泻起弹丸、箭矢来。
秦兵善使弓箭者极多,一时间箭如雨下,遮天蔽日,义军吃了不小的亏。有不少士卒身上插满了箭支,如同刺猬一般。有的被射中了要害,当场仰面倒地不起。
好在义军在前番击败陈奇瑜以后,又缴获了不少鸟铳,同时曹文诏部的加入,更是带进了不少鸟铳手。
张顺将这些人选拔编制为一处,分为三列。义军一声令下,这些人轮番射击,连续不绝,顿时官兵也被射倒了一片。
官兵和尽量简化远程输出,以鸟铳、弓箭为主要手段的义军不同。等到鸟铳、弓箭射击完毕之后,官兵再度急行二三十步,然后又拿出快枪、三眼铳、弗朗机等火器,密密麻麻的射击起来。
密集如雨的弹丸倾泻在义军阵型上,顿时不少义军当场中弹。好在义军衣甲齐全,这些火器以发射霰弹为主,威力颇弱,没有取得想象中的战果。
不过,张顺倒因此惊出了一身冷汗。若是义军衣甲不全,恐怕只这一轮射击,便会遭受到惨重的伤亡。
第257章火炮与车营
战车是明代一种非常复古的军事器械,由于火器的大量使用,以及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威胁,在明中期以后又再度“复活”了。
明代战车五花八门,有运输用的辎重车,有防御用的屏风车,也有攻城用的各式冲车、盛油引火车、云梯车以及临冲吕公车,但是最常用的还是野战用的正厢车和偏厢车。
特别是偏厢车相对于正厢车来说,少了半边挡板,轻巧了许多,更得将士喜爱。
明代自朱元璋开国之初,便以精锐的长枪手纵横天下,追赶的曾经天下无敌手的蒙古铁骑抱头鼠窜,凄凄惨惨逃回了漠北苦寒之地以后,精锐步兵一直是明代的军事传统。
但是随着王朝的延续,军政日渐腐朽,朝廷越来越有心无力的应对卷土重来的蒙古骑兵的骚扰,以战车作为主要战法的车营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车营虽然看起来与春秋战国时代的好像差不多,其实战术思想完全不同。
明末名将孙承宗在他的《车营叩答合编》中就提出来“火以车习,车以火用”的思想。
其他将领使用战车的情况大体上也大同小异,和孙承宗相差无几。
皆是将辎重粮草以及铠甲武器等物资载在车上,将士挽车而行。“行则纵为阵,止则横为营”。遇敌则以车为城,以火炮、火铳为御,以少击多,无有不破。是以,有人将明军的车营称之为“有足之城。”
五省总督洪承畴在延绥、陕西等地任职多年,久于边事,更是对车营。
这一次攻打洛阳城,他便列出了一个四万人的大型车阵。且阵中容阵,大阵套小阵,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张顺在城上望去,也不由心神震动。整整四万人的大型方阵,以偏厢车为城墙,又以小型空心方阵将大型方阵整齐划一的分割成数十块区域,远远望去和一座移动的小县城毫无区别。
再加上“城内”旗帜如林,士卒如蚁,看起来更是震撼人心。
不仅仅张顺,城上其他将领、文臣、士卒更是脸色大变,相顾失色。
当官兵部分士卒脱离“城池”,和义军接战半晌,战况不利,便又轻松退回到“城池”之中的时候,张顺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词来“以城攻城”。
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