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完美主母被评论区教做人(穿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 但除了建议废后的折子外,弹劾隆恩伯府的折子也跟着飞到了御前,甚至连江澜也没有逃过,他纵容家人侵占民田的事被人翻了出来,大家才发现,一向清廉自许的江大人,居然在老家有良田百倾。要知道江澜可是贫寒子弟,当年是靠着母亲和两个姐姐做针线才供他一路科举的。
“皇上要废了方氏,哀家拦不住,但绝不能立江氏为后,”郭太后神情郑重,一字一顿道。
建昭帝对于谁当皇后根本没所谓,但他也没糊涂到因为楚珣无礼便迁怒方皇后的地步。何况紧随废后折子的还有对隆恩伯府和江澜的弹劾。江澜可是江贵妃一族最有出自息的一个了。建昭帝也有意将他提上来,将来给晋王做个帮手。
可这人才升了通政司没多久,就叫人揭了他在老家侵占民田的事。还是证据确凿。若细论起来,百倾良田在朝中大臣之中真的是极清廉的了,奈何他姓江,还是江贵妃的江,“朕没有要废后的意思,母后也不必猜朕的心思。”
想到早朝时那群大臣个个卯足了精神的各抒己见,直到后来开始唇枪舌剑,建昭帝就一阵儿头疼,他都想继续称病不朝,将所有的事丢给宋旭涛了,但这次的事事关两位皇子,他又不能交给宋旭涛。
他从下垂的眼皮下瞟了郭太后一眼,意有所指道,“朕看有人希望朝廷里越乱越好。”
郭太后却像没听见他最后那句,她的心思还在建昭帝前头的话上。
不废后最好。楚珣本就不是皇帝看中的人选,如今又出了这样的事,算是立储无望了。
那么楚琙最理所当然的一位了,郭太后心里一松,颔首道,“哀家也不是非要保方氏,唉,珣儿成了这副样子,她也确实脱不了干系。只是若废了她,宫里实在没有可以接任的人选。”
郭太后也不看建昭帝的脸色,如一位爱絮叨的老太太般,自顾自说着,“我不是嫌弃江氏的出身,说起来我的出身又能比她高贵多少?只是她身后的那个娘家实在是提不起来。前头那个江保俊,虽然他把罪名都担下了,可他一个连二十都没有的孩子,哪里敢抬手就要了人家几条性命?江涛真的毫不知情?”
提起这个建昭帝也颇有些无语。在他记忆里,就没见过郭家人飞扬跋扈过,后来的方家大概因着自己不喜爱方皇后的缘故,行事也极为低调,只有江家,从被接到洛阳开始,大大小小的事情就没消停过,尤其是这几年,京城里但凡赚钱的生意,就没有江家人不插手的。
郭太后覤了一眼建昭帝的脸色,“这贫人乍富,贪婪一些也是常见的,但我听闻江家人的手已经伸到朝堂里了,吏部简直就是他们江家的钱袋子,从八品到四品,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前阵子桂西知府的人选定了下来,可江涛一句话就给否了,搞得现在那边的缺都空着。”
还有这样的事?建昭帝稀疏的眉毛拧到了一起,“母后怎么知道这些的?”
这个时候还先来质问自己,郭太后没好气的瞪了建昭帝一眼,“因为我不聋不瞎,不想做个无知的深宫妇人!”若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可能将建昭帝一个默默无闻的皇子推上那个位置?
建昭帝被母亲怼的无话可说,他最初的一批支持者,还是郭太后通过自己的父兄帮自己拉拢的。即便是他做了皇帝,郭太后也没有将宫外的人手撤了,建昭帝也没有刻意过问过,毕竟他们是亲母子,这世上最不可能背叛他的就是自己的母亲。她舍不得那些权力,他就睁只眼闭只眼好了,只当是对郭太后的回报。
“吏部如今乱成这个样子了么?”建昭帝觉得郭太后有些危言耸听,他相信宋旭涛的忠心和能力,也觉得沈迈没有那个胆子。想到沈迈家里那一摊子烂事,建昭帝又犹豫了。
郭太后抚额,“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即便是宋阁老本事再大,他也只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哪里管得了那么细?这官场上最擅长的就瞒上不瞒下,底下人不想让他知道的事,他还真未必能看明白。”
“不说别的,沈尚书家的那些破事,他事前知道吗?”郭太后又是一刀,她已经收到确切的消息,沈迈是晋王的人。知道了这个,郭太后恨不得将沈迈给撕了,当然她更想将宋旭涛给骂一顿,看看他都用的是些什么人?
“母后说的是,恒臣也有力有未逮之时,我已经准了沈迈回乡养病,他的职位先由左侍郎黄栩安暂代吧,至于那个沈三,”一切都是因为他所起,若不是他,哪会让自己这么烦心,建昭帝想想就生气,“流配三千里,到琼州去算了。”
什么起因过程真相如何建昭帝懒得听下头禀报,沈栖连死了两个老婆是真,岳家出告也是真,搞掉了亲爹的尚书之位也是真,弄得自己心烦不已更是千真万确,没杀他就是格外开恩了。
郭太后自然不会为沈栖求情,作为女人,没人会对一个爱打老婆的男人有好感,竟然还是两榜进士,这就够给国朝丢脸了,要不是琼州也是荒蛮之地,郭太后都想将他扔到辽东开荒去。
“晋王也是不容易,才刚去吏部还没学到什么呢,”郭太后幽幽一叹,“现在吏部群龙无首,隆恩伯又和吏部夹缠不清的,我瞧着倒不如给孩子挪挪地方,礼部就挺好的,如今的礼部尚书是宋恒臣的同年,让他带一带晋王,想是不会错的。”
若是以前,但凡郭太后提起晋王,建昭帝必然会心生警惕,但这半年可能是老二并没像她期待的那样优秀,更可能是因为晋王行事越来越有章法,郭太后的态度明显变了许多,这让建昭帝愿意和她说上几句。何况今天郭太后的话确实也是在为晋王着想,再想想这几日弹劾隆恩伯的折子,建昭帝不由点头,“母后说的是,朕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段丙和的儿子今日代他递了折子乞骸骨,说是前日段丙和中风了。”
建昭帝也觉得晋王挺倒霉的,摊上那么一个外家还不算。才去吏部观政,吏部尚书就要致仕了。刚想换到礼部,礼部尚竟然喝多了中了风。不然明年就是春闱了,晋王去了礼部,正好可以借着春闱在士子里刷一刷名望。
第97章v章
九十七、
礼部尚书段丙和中风还是自己的手笔呢,郭太后的震惊之情依然发自内心,“我记得段尚书年纪还没有宋李二人大呢,这是怎么了?”
建昭帝有些无奈的将段丙和中风的缘故说了,“朕派了太医过去看了,说是不重,但只怕以后会不良于言。”
礼部尚书说话不利索了,还怎么见下属?
“没想到咱们母子还好好的呢,这批老臣居然一个个都要退下来了。转眼间便是物是人非了啊,”
郭太后的唏嘘里带上了些真情实感,尤其是段丙和,若不是需要他给闻渊让路,她也不会让人给他下药了。
建昭帝的心情也低落起来,他的身体还不如段丙和呢,年纪也比段丙和年轻不了几岁,“是啊,儿子这身体,也不知道还能再撑几年。”
近一年来他已经隐隐有所感觉,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了,这也是为什么他听到方皇后害田贵人小产之时会那么生气了。宫中还有妃嫔能怀上身孕,是他还没老的证明。
可最终他被耍了,想出这个计策的人居然还是他最宠爱的贵妃。
若不是还有晋王在,建昭帝对江贵妃的处置绝不只是收回协理六宫之权了。
“那礼部你准备让谁去啊?还是让左侍郎顶上去?”郭太后漫不经心道。
这个问题建昭帝刚和宋旭涛商量过,只是他提的两个人建昭帝都不怎么满意。尤其是刚出了沈迈的事,建昭帝突然有些信不过宋旭涛的眼光了。当然他也问了李显壬的意见,结果这位次辅还是以前的那副老样子,要么含糊其词,要么说一堆废话。
这就让他对宋旭涛更有些不满了。当他不知道为什么李显壬这种老油条这么多年还稳坐次辅之位么?不就是因为他的这位宋首辅不容人吗?就怕弄个精明强干次辅和他分庭抗礼。但他这么做,岂不是在变相说明,他并不信任自己他的全心倚重。
“我一直没想好谁比较合适,”建昭帝不满意宋旭涛的人选,偏他自己对臣下也不是那么了解,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出让他满意的人来。
“选不出来就让内阁那几个多费费心,堂堂的大宗伯还能没人愿意做?”郭太后端起茶抿了一口,“倒是另一桩事,前阵子沈家被打死的那个媳妇的娘家母亲入宫晋见,说话的时候我才知道她娘家表兄竟然是闻渊闻学士。唉,没想到他们表兄妹生的还挺像的,没想到那可怜的常氏还是闻学士的外甥女。这大晋啊,说起来很大,可有时候还真是挺小的。”
建昭帝颔首,他从来不会觉得郭太后和他说的话只是在闲话家常,“唔,确实,母后不说我也没听说过常家竟然和闻渊还连着这样的亲。”
“唉,自打闻学士的妻子没了之后,他府上再无人入宫,我只知道他一直在翰林院做掌院学士,竟再也没见过他了。记得以前朱太后和你皇兄对他的品性和文章都极为嘉许。”
若是宣诚太子顺利登基,闻渊肯定是要入阁的。
自己这个宣诚太子的小跟班,又怎么会不知道闻渊呢?这些年他一直将人扔在翰林院,不就是因为他那个皇兄吗?
“哀家和你提他,是想着若是哪日珩儿正位东宫,就让闻渊做太子太傅,”郭太后语气诚恳,“珩儿的性子,身边应该有像闻大人那样忠直的人时时提点。”
<divstyle="text-align:center;">
nbsp; 但除了建议废后的折子外,弹劾隆恩伯府的折子也跟着飞到了御前,甚至连江澜也没有逃过,他纵容家人侵占民田的事被人翻了出来,大家才发现,一向清廉自许的江大人,居然在老家有良田百倾。要知道江澜可是贫寒子弟,当年是靠着母亲和两个姐姐做针线才供他一路科举的。
“皇上要废了方氏,哀家拦不住,但绝不能立江氏为后,”郭太后神情郑重,一字一顿道。
建昭帝对于谁当皇后根本没所谓,但他也没糊涂到因为楚珣无礼便迁怒方皇后的地步。何况紧随废后折子的还有对隆恩伯府和江澜的弹劾。江澜可是江贵妃一族最有出自息的一个了。建昭帝也有意将他提上来,将来给晋王做个帮手。
可这人才升了通政司没多久,就叫人揭了他在老家侵占民田的事。还是证据确凿。若细论起来,百倾良田在朝中大臣之中真的是极清廉的了,奈何他姓江,还是江贵妃的江,“朕没有要废后的意思,母后也不必猜朕的心思。”
想到早朝时那群大臣个个卯足了精神的各抒己见,直到后来开始唇枪舌剑,建昭帝就一阵儿头疼,他都想继续称病不朝,将所有的事丢给宋旭涛了,但这次的事事关两位皇子,他又不能交给宋旭涛。
他从下垂的眼皮下瞟了郭太后一眼,意有所指道,“朕看有人希望朝廷里越乱越好。”
郭太后却像没听见他最后那句,她的心思还在建昭帝前头的话上。
不废后最好。楚珣本就不是皇帝看中的人选,如今又出了这样的事,算是立储无望了。
那么楚琙最理所当然的一位了,郭太后心里一松,颔首道,“哀家也不是非要保方氏,唉,珣儿成了这副样子,她也确实脱不了干系。只是若废了她,宫里实在没有可以接任的人选。”
郭太后也不看建昭帝的脸色,如一位爱絮叨的老太太般,自顾自说着,“我不是嫌弃江氏的出身,说起来我的出身又能比她高贵多少?只是她身后的那个娘家实在是提不起来。前头那个江保俊,虽然他把罪名都担下了,可他一个连二十都没有的孩子,哪里敢抬手就要了人家几条性命?江涛真的毫不知情?”
提起这个建昭帝也颇有些无语。在他记忆里,就没见过郭家人飞扬跋扈过,后来的方家大概因着自己不喜爱方皇后的缘故,行事也极为低调,只有江家,从被接到洛阳开始,大大小小的事情就没消停过,尤其是这几年,京城里但凡赚钱的生意,就没有江家人不插手的。
郭太后覤了一眼建昭帝的脸色,“这贫人乍富,贪婪一些也是常见的,但我听闻江家人的手已经伸到朝堂里了,吏部简直就是他们江家的钱袋子,从八品到四品,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前阵子桂西知府的人选定了下来,可江涛一句话就给否了,搞得现在那边的缺都空着。”
还有这样的事?建昭帝稀疏的眉毛拧到了一起,“母后怎么知道这些的?”
这个时候还先来质问自己,郭太后没好气的瞪了建昭帝一眼,“因为我不聋不瞎,不想做个无知的深宫妇人!”若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可能将建昭帝一个默默无闻的皇子推上那个位置?
建昭帝被母亲怼的无话可说,他最初的一批支持者,还是郭太后通过自己的父兄帮自己拉拢的。即便是他做了皇帝,郭太后也没有将宫外的人手撤了,建昭帝也没有刻意过问过,毕竟他们是亲母子,这世上最不可能背叛他的就是自己的母亲。她舍不得那些权力,他就睁只眼闭只眼好了,只当是对郭太后的回报。
“吏部如今乱成这个样子了么?”建昭帝觉得郭太后有些危言耸听,他相信宋旭涛的忠心和能力,也觉得沈迈没有那个胆子。想到沈迈家里那一摊子烂事,建昭帝又犹豫了。
郭太后抚额,“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即便是宋阁老本事再大,他也只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哪里管得了那么细?这官场上最擅长的就瞒上不瞒下,底下人不想让他知道的事,他还真未必能看明白。”
“不说别的,沈尚书家的那些破事,他事前知道吗?”郭太后又是一刀,她已经收到确切的消息,沈迈是晋王的人。知道了这个,郭太后恨不得将沈迈给撕了,当然她更想将宋旭涛给骂一顿,看看他都用的是些什么人?
“母后说的是,恒臣也有力有未逮之时,我已经准了沈迈回乡养病,他的职位先由左侍郎黄栩安暂代吧,至于那个沈三,”一切都是因为他所起,若不是他,哪会让自己这么烦心,建昭帝想想就生气,“流配三千里,到琼州去算了。”
什么起因过程真相如何建昭帝懒得听下头禀报,沈栖连死了两个老婆是真,岳家出告也是真,搞掉了亲爹的尚书之位也是真,弄得自己心烦不已更是千真万确,没杀他就是格外开恩了。
郭太后自然不会为沈栖求情,作为女人,没人会对一个爱打老婆的男人有好感,竟然还是两榜进士,这就够给国朝丢脸了,要不是琼州也是荒蛮之地,郭太后都想将他扔到辽东开荒去。
“晋王也是不容易,才刚去吏部还没学到什么呢,”郭太后幽幽一叹,“现在吏部群龙无首,隆恩伯又和吏部夹缠不清的,我瞧着倒不如给孩子挪挪地方,礼部就挺好的,如今的礼部尚书是宋恒臣的同年,让他带一带晋王,想是不会错的。”
若是以前,但凡郭太后提起晋王,建昭帝必然会心生警惕,但这半年可能是老二并没像她期待的那样优秀,更可能是因为晋王行事越来越有章法,郭太后的态度明显变了许多,这让建昭帝愿意和她说上几句。何况今天郭太后的话确实也是在为晋王着想,再想想这几日弹劾隆恩伯的折子,建昭帝不由点头,“母后说的是,朕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段丙和的儿子今日代他递了折子乞骸骨,说是前日段丙和中风了。”
建昭帝也觉得晋王挺倒霉的,摊上那么一个外家还不算。才去吏部观政,吏部尚书就要致仕了。刚想换到礼部,礼部尚竟然喝多了中了风。不然明年就是春闱了,晋王去了礼部,正好可以借着春闱在士子里刷一刷名望。
第97章v章
九十七、
礼部尚书段丙和中风还是自己的手笔呢,郭太后的震惊之情依然发自内心,“我记得段尚书年纪还没有宋李二人大呢,这是怎么了?”
建昭帝有些无奈的将段丙和中风的缘故说了,“朕派了太医过去看了,说是不重,但只怕以后会不良于言。”
礼部尚书说话不利索了,还怎么见下属?
“没想到咱们母子还好好的呢,这批老臣居然一个个都要退下来了。转眼间便是物是人非了啊,”
郭太后的唏嘘里带上了些真情实感,尤其是段丙和,若不是需要他给闻渊让路,她也不会让人给他下药了。
建昭帝的心情也低落起来,他的身体还不如段丙和呢,年纪也比段丙和年轻不了几岁,“是啊,儿子这身体,也不知道还能再撑几年。”
近一年来他已经隐隐有所感觉,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了,这也是为什么他听到方皇后害田贵人小产之时会那么生气了。宫中还有妃嫔能怀上身孕,是他还没老的证明。
可最终他被耍了,想出这个计策的人居然还是他最宠爱的贵妃。
若不是还有晋王在,建昭帝对江贵妃的处置绝不只是收回协理六宫之权了。
“那礼部你准备让谁去啊?还是让左侍郎顶上去?”郭太后漫不经心道。
这个问题建昭帝刚和宋旭涛商量过,只是他提的两个人建昭帝都不怎么满意。尤其是刚出了沈迈的事,建昭帝突然有些信不过宋旭涛的眼光了。当然他也问了李显壬的意见,结果这位次辅还是以前的那副老样子,要么含糊其词,要么说一堆废话。
这就让他对宋旭涛更有些不满了。当他不知道为什么李显壬这种老油条这么多年还稳坐次辅之位么?不就是因为他的这位宋首辅不容人吗?就怕弄个精明强干次辅和他分庭抗礼。但他这么做,岂不是在变相说明,他并不信任自己他的全心倚重。
“我一直没想好谁比较合适,”建昭帝不满意宋旭涛的人选,偏他自己对臣下也不是那么了解,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出让他满意的人来。
“选不出来就让内阁那几个多费费心,堂堂的大宗伯还能没人愿意做?”郭太后端起茶抿了一口,“倒是另一桩事,前阵子沈家被打死的那个媳妇的娘家母亲入宫晋见,说话的时候我才知道她娘家表兄竟然是闻渊闻学士。唉,没想到他们表兄妹生的还挺像的,没想到那可怜的常氏还是闻学士的外甥女。这大晋啊,说起来很大,可有时候还真是挺小的。”
建昭帝颔首,他从来不会觉得郭太后和他说的话只是在闲话家常,“唔,确实,母后不说我也没听说过常家竟然和闻渊还连着这样的亲。”
“唉,自打闻学士的妻子没了之后,他府上再无人入宫,我只知道他一直在翰林院做掌院学士,竟再也没见过他了。记得以前朱太后和你皇兄对他的品性和文章都极为嘉许。”
若是宣诚太子顺利登基,闻渊肯定是要入阁的。
自己这个宣诚太子的小跟班,又怎么会不知道闻渊呢?这些年他一直将人扔在翰林院,不就是因为他那个皇兄吗?
“哀家和你提他,是想着若是哪日珩儿正位东宫,就让闻渊做太子太傅,”郭太后语气诚恳,“珩儿的性子,身边应该有像闻大人那样忠直的人时时提点。”
<divstyle="text-align: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