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执宰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就在李云天进入宣化城的当天下午,一直紧闭着的宣化城城门打开了。
在城外灾民愕然地注视下,宣化卫的士兵们将一辆辆装满了粮袋的马车赶出了城,在灾民聚集的地方设立了数十个粥棚,正式拉开了宣化城赈济灾民的序幕。
当灾民们排着队领取食物的时候,放赈的士兵告诉他们是宣德帝下诏打开宣化城内原本储存军粮的粮仓赈济他们,可谓皇恩浩荡,使得灾民们纷纷高呼“皇上万岁”。
与此同时,宣化府知府衙门在城内和城外都贴出了告示,告示上说定南将军已经下令,将在灾民和宣化城的百姓中征召管理灾民的人员,像衙门里的官员一样享有俸禄,并且等平定交趾叛乱后举荐政务优异者为官。
除了“征召令”外,告示上还有“开荒归田令”和“以工代赈令”,给那些无所事事的灾民们都找到了活干。
尤其是“开荒归田令”,在灾民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使得灾民们纷纷沸腾了起来,谁也不会想到定南将军竟然会下达这样一条法令,只要在宣化府开垦十亩荒地那么等平定叛军后就能在户籍所在地得到五亩荒地。
田地在古代社会是最为重要的资产,尤其是像交趾这样落后的地区,百姓们更是将田地视为命根子,如今只要开荒就能得到田地,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很显然,李云天此举不单单是要安置这些灾民,同时也是为了收买人心,以及促进交趾的农业发展。
此次交趾的叛乱声势浩大,不少交趾当地的大氏族和土司都涉及到了里面,李云天准备拿他们开刀,将他们的土地分给交趾那些没有参与叛乱的百姓。
如此一来,那些大氏族和土司就失去了支撑他们家业的根基,同时朝廷也会获得那些得到土地百姓的拥戴,可谓一举数得。
开荒归田令和以工代赈令虽说是两个法令,但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简单点来说的话,那就是以工代赈令是开荒归田令的前提:
只有派人从事以工代赈任务的家庭,才能得到在宣化府开荒的权力,按照每个家庭成年男丁的数量分配一块开荒区域。
李云天已经让人紧急从太平府调用农具,并且下令太平府和宣化府的铁匠连夜打造锄头和铁锹,尽可能多的给灾民提供用来干活的农具。
年后,在扬州城竞得了交趾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的那些商贾会把李云天需要的物资运来,里面包括大批的农具和种子,正好可以赶上春耕,使得明军控制的地域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李云天相信,等到那个时候他一定能与叛军达成停战协议,使得交趾的百姓从两年多的战火中脱身而出,恢复一些元气。
除了开仓赈济灾民外,李云天还给李清正出了一口气,教训了宣化城那些囤积居奇的粮商,为了稳定宣化城的民心,他下令官府将宣化仓的粮食以平价卖给城里的百姓。
这使得宣化府居高不下的粮价一夜之间就跌落了下来,宣化城那些高价收购粮食企图屯粮赚取暴利的粮商为此受到了重创。
宣化城的居民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蜂拥到官方的售粮点买粮,在经历了两天的疯狂抢购后,居民们发现官府售粮点依旧堆积了大量的粮食,购粮的欲望顿时消退,使得宣化城度过了恐慌性购粮的风潮。
面对眼前这种糟糕的局势,宣化城的粮商很快就做出了两个不同的选择,一些粮商迅速将粮价调到与官府的标价一样,趁着居民需求量巨大的时机清理手中的存粮。
另外的粮商则死咬着粮价不放,他们认为交趾的战争还要持续很长时间,而宣化仓的粮食是交趾唯一的战备储粮。
因此,他们推断李云天不可能全部用来满足宣化城居民的粮食需求,毕竟交趾其他的州府也缺粮,所以宣化城的粮价很快就会再度涨起来。
可惜的是,这些倒霉的粮商并不知道李云天已经从太平城调粮,满足宣化城百姓的粮食需求一点儿问题也没有,而且明年三月份之前那些获得交趾粮食专营权的商贾会把李云天预定的第一批粮食运来。
只要过了夏天,交趾的粮食压力将得到有力的缓解。
交趾的气候和土壤适合种植水稻,可以一年两熟,明年夏天是收获早稻的时间,这批粮食将解决交趾百姓的吃饭问题。
经此一事,那些赌交趾会继续缺粮的粮商损失惨重,很显然当宣化府的粮食需求达到饱和后,他们的粮食唯有降价,否则难以有吸引力。
一连五天,李云天都在忙碌中度过,他不仅要处理那些灾民的事宜,给灾民划分开荒的地区以及确定以工代赈的工程,而且还要制定征召管理灾民事宜人员的规章... -->>
就在李云天进入宣化城的当天下午,一直紧闭着的宣化城城门打开了。
在城外灾民愕然地注视下,宣化卫的士兵们将一辆辆装满了粮袋的马车赶出了城,在灾民聚集的地方设立了数十个粥棚,正式拉开了宣化城赈济灾民的序幕。
当灾民们排着队领取食物的时候,放赈的士兵告诉他们是宣德帝下诏打开宣化城内原本储存军粮的粮仓赈济他们,可谓皇恩浩荡,使得灾民们纷纷高呼“皇上万岁”。
与此同时,宣化府知府衙门在城内和城外都贴出了告示,告示上说定南将军已经下令,将在灾民和宣化城的百姓中征召管理灾民的人员,像衙门里的官员一样享有俸禄,并且等平定交趾叛乱后举荐政务优异者为官。
除了“征召令”外,告示上还有“开荒归田令”和“以工代赈令”,给那些无所事事的灾民们都找到了活干。
尤其是“开荒归田令”,在灾民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使得灾民们纷纷沸腾了起来,谁也不会想到定南将军竟然会下达这样一条法令,只要在宣化府开垦十亩荒地那么等平定叛军后就能在户籍所在地得到五亩荒地。
田地在古代社会是最为重要的资产,尤其是像交趾这样落后的地区,百姓们更是将田地视为命根子,如今只要开荒就能得到田地,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很显然,李云天此举不单单是要安置这些灾民,同时也是为了收买人心,以及促进交趾的农业发展。
此次交趾的叛乱声势浩大,不少交趾当地的大氏族和土司都涉及到了里面,李云天准备拿他们开刀,将他们的土地分给交趾那些没有参与叛乱的百姓。
如此一来,那些大氏族和土司就失去了支撑他们家业的根基,同时朝廷也会获得那些得到土地百姓的拥戴,可谓一举数得。
开荒归田令和以工代赈令虽说是两个法令,但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简单点来说的话,那就是以工代赈令是开荒归田令的前提:
只有派人从事以工代赈任务的家庭,才能得到在宣化府开荒的权力,按照每个家庭成年男丁的数量分配一块开荒区域。
李云天已经让人紧急从太平府调用农具,并且下令太平府和宣化府的铁匠连夜打造锄头和铁锹,尽可能多的给灾民提供用来干活的农具。
年后,在扬州城竞得了交趾商业专营权和采矿权的那些商贾会把李云天需要的物资运来,里面包括大批的农具和种子,正好可以赶上春耕,使得明军控制的地域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李云天相信,等到那个时候他一定能与叛军达成停战协议,使得交趾的百姓从两年多的战火中脱身而出,恢复一些元气。
除了开仓赈济灾民外,李云天还给李清正出了一口气,教训了宣化城那些囤积居奇的粮商,为了稳定宣化城的民心,他下令官府将宣化仓的粮食以平价卖给城里的百姓。
这使得宣化府居高不下的粮价一夜之间就跌落了下来,宣化城那些高价收购粮食企图屯粮赚取暴利的粮商为此受到了重创。
宣化城的居民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蜂拥到官方的售粮点买粮,在经历了两天的疯狂抢购后,居民们发现官府售粮点依旧堆积了大量的粮食,购粮的欲望顿时消退,使得宣化城度过了恐慌性购粮的风潮。
面对眼前这种糟糕的局势,宣化城的粮商很快就做出了两个不同的选择,一些粮商迅速将粮价调到与官府的标价一样,趁着居民需求量巨大的时机清理手中的存粮。
另外的粮商则死咬着粮价不放,他们认为交趾的战争还要持续很长时间,而宣化仓的粮食是交趾唯一的战备储粮。
因此,他们推断李云天不可能全部用来满足宣化城居民的粮食需求,毕竟交趾其他的州府也缺粮,所以宣化城的粮价很快就会再度涨起来。
可惜的是,这些倒霉的粮商并不知道李云天已经从太平城调粮,满足宣化城百姓的粮食需求一点儿问题也没有,而且明年三月份之前那些获得交趾粮食专营权的商贾会把李云天预定的第一批粮食运来。
只要过了夏天,交趾的粮食压力将得到有力的缓解。
交趾的气候和土壤适合种植水稻,可以一年两熟,明年夏天是收获早稻的时间,这批粮食将解决交趾百姓的吃饭问题。
经此一事,那些赌交趾会继续缺粮的粮商损失惨重,很显然当宣化府的粮食需求达到饱和后,他们的粮食唯有降价,否则难以有吸引力。
一连五天,李云天都在忙碌中度过,他不仅要处理那些灾民的事宜,给灾民划分开荒的地区以及确定以工代赈的工程,而且还要制定征召管理灾民事宜人员的规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