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红颜风华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彼时我深恨薛延陀,神志并不算完全清醒,觉得他们也不像是良善之人,就离开了。不知为何,那时心中只剩下一个执念——不断地往南行。跋涉数千里之后,竟然来到了幽州城外。因伤势加重之故,我昏倒在路旁,后来被师父所救,带回家中治伤照顾。药王当时正在师父家中做客,替我诊治开方,才将我救了过来。”
听到此处,李暇玉禁不住喟叹道:“能与药王相交者绝非寻常人,不知这位先生尊姓大名?”虽说已经是师徒关系,但这位先生无疑亦是谢琰的救命恩人。此等恩情便是对方不求报答,也应当时刻牢记在心中。换而言之,若是没有这位先生,谢琰可能早就不治身亡了。而她可能穷其一生,也无法寻得他的踪迹,更可能连他埋骨荒野亦是毫无所知。
“先生之名讳,大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罢。出身博陵崔氏,时任幽州刺史——”谢琰尚未说完,李家姊弟二人便瞪大双目,不约而同地惊道:“崔子竟!!”就连染娘听见这个名字,也歪着小脑袋,试图在半睡半醒之间想起这究竟是何人。
谢琰禁不住低低地笑出声来:“果然,咱们家素来尊敬子竟先生,你们对他亦是知之甚深,一猜便能猜中。此番能拜先生为师,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李家姊弟连连颔首,眼中都闪烁着好奇,竟一时将其他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一心追问起崔子竟来:“子竟先生究竟是何等样貌?何等性情?可是长髯飘飘的美髯公?可曾见过子竟先生写字作画?可曾见过子竟先生的家眷?听说那位王夫人才是茶楼茶肆的开设者,果真如此么?”
一连串问题砸过来,谢琰险些有些招架不住,于是只能作答:“先生不喜蓄须,看起来不足而立年纪,更像是一位年轻狂放的文士,而非堂堂三品服紫高官。他的性情比较随意,随性而为,风骨斐然,令人望之便心生尊重。至于写字作画,这些时日先生也教了我一些技巧,改日再告知你们罢。师母为人淡泊平静,茶楼茶肆确实是她所开设,不过她并不擅长茶道,尤擅行商。她所赚取的资财,不仅为先生的政务所用也通常用于开设学堂。而且,她亦是先生的智囊之一。”
说起崔家人,恐怕一日一夜也说不完。谢琰便又转移了话题,提及了他所遗忘的那些前事。李暇玉遂从他们当年在夏州长泽县城相遇时说起,一直说到染娘出世,她搬救兵北上相救,结果二人却生生分离。关于后续的报仇雪恨之事,她也简单地提起了前前后后的布置,说到最后李袭誉的下场,依旧觉得大快人心。李遐龄时不时也补充几句,将他所知之事亦完完整整地讲出来。
听罢这些,谢琰亦是微微拧起眉:“我曾听先生提过此案,却不料原来受害之人便是自己。李袭誉此人,真是成也‘教子有方’,败也‘教子有方’。犹记得,先生曾说过,他教导子孙之时,还曾传出许多逸闻,在士林之中颇有贤名。却原来,到底不过是个伪君子罢了。不过,虽则咱们是苦主,他也已经身死,但他还有一兄任桂州都督,不得不防。”虽然听闻其兄李袭志平定岭南、政务清明,亦是有才有德文武双全的名士,但有其弟的先例,无论如何亦应当谨慎一些。
“李袭志一直在岭南,已经任桂州都督二十余年,应当不可能将手伸到长安或者北疆来。”李暇玉回道,“后来我奉召入京,受到皇后殿下召见。殿下嫡出的义阳小公主噩梦受惊,不得安眠,日渐衰弱。我便奉命效仿鄂国公与胡国公为先帝镇守驱邪的旧事,守护在小公主身侧。故而,这些时日常来往于宫中,也逐渐得到圣人、皇后殿下与小公主的信任。原本我还有些苦恼,待小公主痊愈之后,该如何辞去此事往漠北寻你。如今大概也不必烦恼了。”
她本来便将义阳小公主当成另一个自己,亦有心好生守护她长大。同时,她也怜惜杜皇后的慈母心肠,不欲教她担心牵挂,反倒令病势越发沉重。如今心中不必再因谢琰而觉得左右为难,更不必煎熬痛苦,不知不觉间,她亦更坚定了守护皇后母女的信念。此外,为了圆前世那段记忆的未竟之愿,她亦有不少事需要留在长安继续完成。
提及帝后与义阳小公主时,谢琰似有些惊讶,随即笑道:“原来咱们定敏郡君的凛然之气,居然已经能够镇压邪祟了,当真是厉害得很。师父之前给了我一封信,让我呈给圣人。我正想着是否要去一趟他本家中,请崔尚书代为转交。如今却不需如此了,只需烦劳定敏郡君面圣便是了。”
李暇玉轻嗔地斜了他一眼:“还不赶紧将信匣给我?”而后,她又听见远处传来的更鼓声,这才发觉眼下已经是卯时初了,而她却依旧精神奕奕,毫无任何睡意:“说来,子竟先生之父崔尚书与咱们也颇有渊源。既然你家来了,又成了子竟先生的弟子,便是实打实的晚辈,理应上门去拜访才是。此外,契苾何力与执失思力两位将军对你多有提携,也应当择日拜访。慕容姊夫与十娘姊姊所在的军府离长安不远,表兄如今也在他麾下,改日骑马去探望他们罢。”
细细数起来,便是在这陌生而又熟悉的长安城中,他们也有许多亲眷友人。与灵州相比,关系亲近的人家丝毫不少,只是可惜祖父祖母与秋娘都不在而已。更何况,还有谢家——想到此,她不免又有些疑惑地望向淡定非常的谢琰:“三郎,你怎么不问问我谢家本宗之事?”按理说,他不应该对自己的家人也十分思念么?
谢琰挑起眉:“该说的事,你自然都会说。不该说的事,我又为何要知晓?”而且,听李暇玉姊弟俩说起旧事,他似乎已经许多年不曾与家人来往。唯一曾出现的,亦不过是在他成婚之时赶到灵州的大兄而已。由此可见,他应当早年便与家人产生了分歧,故而年幼的时候便离家外出,后来在李家落脚,便再度拥有了家人。
李暇玉禁不住一笑,又道:“大兄由明经入仕,如今已经是弘文馆的正字。因着阿家与二兄二嫂都来了长安,大兄便在隔壁的延康坊赁了一座宅子。原本我和染娘也搬进去住了几日,不过因生活习性不同之故起了些龃龉,索性便搬回了自家的宅子中。”她轻描淡写地将那次冲突略了过去,李遐龄忍不住哼了一声以示不满。
谢琰扫了两人一眼,笑了笑:“既然生活习性不同,又何必勉强住在一处?往后只管自在一些便是,且我这样的病人,是受不得半点委屈的。”如此冠冕堂皇地说完后,他沉吟片刻:“不过,到底是一家人,待会儿咱们便往延康坊走一趟罢。”
“我已经遣人去延康坊送了消息,大兄应当正在往这里赶过来。”李暇玉回道,“咱们且听听大兄如何安排罢,免得惊扰了阿家——阿家最近身体略有些不适,应当不适合如此大喜大悲。”那位阿家若听闻这个消息,心中还不知会作何感想。当然,她也不想行小人之道,将她认定儿子已死,又命她们母女戴孝等事告诉谢琰。这些事应当由谢璞来说,才显得最为公道公平。
“如此甚好。”谢琰便道,垂首再看怀中,染娘已经不知不觉睡熟了。于是,他便小心翼翼地将女儿放入李暇玉怀里:“阿玉,你一夜奔劳应当已经很是疲惫了,不如且回里间去稍作歇息罢?我与玉郎尚能撑得住,由我们来招待大兄便是了。”
“也好。”李暇玉回道。待会儿要去谢家,夜里还需入宫,她确实应当养精蓄锐才是。于是,她警告地望了李遐龄一眼后,便抱着染娘进去了。
此时,仆婢们已经陆续送来了一些新鲜吃食,换下那些早已凉透的清淡小食。李遐龄饮了一口温热的酪浆,眯起眼,决定还是听阿姊的话。然而,坐在他对面的谢琰却微微勾起嘴角,眉眼中带着他熟悉的笑意,压低声音,几乎轻得听不见:“玉郎,你是否有许多话想与我说?莫急,咱们一边等大兄过来,一边用些吃食垫一垫,一边——慢慢说罢。”
☆、第一百七十二章再往谢家
因着不想惊动李暇玉之故,谢琰与李遐龄便又吩咐仆婢去外堂设了一席。接着,二人就悄悄离开了内堂,前去外堂用朝食并等待谢璞。李暇玉听闻他们的动静,略作思索之后也并未多说什么。横竖她的姿态已经很是明显,又何必多管其他事?再者,身为阿弟为阿姊出头亦是理所应当的不是?
李遐龄原原本本地将他所知的诸事说尽后,望着垂目静思的谢琰,禁不住又补充道:“姊夫,我可是半点也没有添油加醋,只是说出事实而已。阿姊最为在意的便是姊夫与染娘,若是世母没有犯她这两大忌讳,便是私下如奴婢一般侍奉世母,她也从未有过任何怨言。然而,这两桩事又如何能让人忍得下来?”
“我知晓你们姊弟的心性,绝不屑于耍弄这种心机。”谢琰淡淡一笑,几乎不假思索便脱口而出,“安心罢,你这样说来,我似乎也依稀忆起了母亲的一些性情。以她的偏执,发生这种事亦在意料之中。不过,只要想到万一我当真身死塞外,阿玉与染娘便会遭她如此对待,我亦是有些心寒。”
当年他娶阿玉的时候,定然亦想过往后当如何令母亲接受此事。当然,若是百般相劝之后,她亦实在不能接受,他们成婚也符合律法。除去所谓的“不孝”的指摘,她又能使出什么光明正大的手段来逼迫他们和离?虽然仅仅只是这样的指责,便已经足够教人齿冷,已经足够教家宅不宁了。
“姊夫如今不适合多思所虑,莫要多想。”李遐龄给他倒了一杯温热的酪浆,“车到山前必有路,自然会有法子转圜的。且谢家大兄大嫂都是心性极佳的好人,有他们从中规劝,想来谢家世母也不至于做出太离谱的事来。何况,阿姊如今亦算是京城中炙手可热的官眷之一。为了振兴陈郡谢氏,不令圣人、皇后殿下生恶,谢家世母怎么也该给她一两分颜面才是。”
“你不知晓她的性情,方会说出这般的言辞。”谢琰禁不住苦笑一声,“我却隐约觉得,阿玉若越是能干,她便越是不会满意。以她的脾性,若是不喜一人,便瞧着处处都不喜。更何况阿玉如今虽是儿媳,却身负四品诰命,她无法掌控阿玉的日常生活,心中恐怕更是不舒服得很。故而,才一直将她拘在身边,美其名曰要磨一磨她的性情。”
倘若能用分辨道理就能说服母亲,当年或许他也不会断然离家出走了;倘若用母子情分就能打动母亲,这么些年或许他也不会从不直接与阳夏老宅写信联系了。然而,如今同在京城,抬头不见低头见,怎么也不可能绕过去。
就在两人沉默着用朝食时,外头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来人几乎是连奔带跑,一路疾行而来。见到端坐在堂内的谢琰之后,他竟是禁不住热泪盈眶,扶着门久久无法言语,只能哽咽道:“实在太好了……三郎……你平安无事,实在是太好了……等了这么久,终究等到你归来了……可算是等到了……”
谢琰起身,朝着眼前这位隐约觉得有些熟悉的男子端正地行了一礼:“大兄这些年亦辛劳了。且坐下罢。”李遐龄亦是起身行礼,并上前扶着谢璞,将他请入席中:“谢家大兄一路赶来,想来应当尚未用朝食罢?用些热汤面,发一发寒气,免得受凉。”他礼数周到,以主人的身份待客,倒让谢琰看着觉得格外新鲜。
于是,三人复又坐下。谢璞仔细端详谢琰,不免松了口气:“说实话,若不是弟妹一直坚持你定会安然无事,就连我都快要绝望了。所幸你确实及时归来了,想必这些年也历经艰辛。身上可有什么伤?可需继续调养?莫要急着继续出仕,先将身子养好了再说罢。伤在胸前,想来都大伤元气,确实需要仔细养身才是。”
谢琰便将他得了离魂之症之事简单地说了,又道:“我如今虽为折冲都尉,但吏部尚未安排正经的职缺,想来也不会那么容易有合适的空缺。且先找寻药王诊治施针,其他事日后再说罢。且我也想多陪伴元娘与染娘一段时日。”
“如此甚好。”谢璞轻轻颔首,迟疑片刻,便又道,“咱们一家已经十来年不曾团聚。虽则阿娘此前坚信你已经身故,欲令弟妹与染娘替你戴孝,最后不欢而散——不过,我觉着你如今归来倒是一个转圜的好时机。瞧见你活生生地立在眼前之后,阿娘便是心中存着再大的郁怒,说不得也会喜极而散。三郎,且随着我归家一趟罢。至于是否需要住在一处,全由你与弟妹决定便是。”
“住不住在一处另说,我确实该去拜见阿娘。”谢琰点头道,“不过,便是此番的郁怒消解了,过不了多久,阿娘想必还会想起我离家出走又擅自娶妻的旧事,说不得还会生出更大的气怒来。到时候,便有劳阿兄与阿嫂替我们说几句好话了。”
“那自是当然。”谢璞道。既然已经定下来归家之事,他便又使人去弘文馆告了假,再让仆从去谢宅通报小王氏将诸事准备妥当。兄弟俩遂安心地坐下来,与李遐龄漫谈着其他事,诸如长安城中如今出名的士子与文会等。仿佛倘若不去多想此后归家会遇上的种种事,一切便能顺利一般。
同时,内堂之中,稍作歇息的李暇玉很快便起了身。她刻意命婢女给染娘穿上了大红的夹袄,将她妆扮得格外喜庆。而她自己亦是一身耀眼的火红,任晴娘与雨娘细细地与她施了脂粉,贴上花钿,看上去端的是又精神又优雅华美。那插戴在鸦发中的金镶玉步摇、红宝攒花钗朵、栩栩如生的赤玉梅花簪,颈项上的璎珞圈,手腕上成串的虾须镯,更是绚烂之极。
当她牵着染娘缓步行至外堂时,谢琰禁不住眼前一亮,含笑起身相迎:“娘子与染娘都已经装扮妥当,我这一身是否与你们不太合衬?”他身着浅青色的窄袖圆领袍,浑身上下朴素之极,只有腰间那枚玉环为饰。
“耶耶。”染娘瞧见他时,便立即上前几步,拽住他的袍角不放。她微微嘟起嘴唇,似乎还是觉得心中不安稳,非得将自家耶耶拽在手心里才能安心。
见此情状,李暇玉浅浅一笑:“染娘醒来之后便四处寻你,唯恐之前不过是一场梦。我劝了许久,她才相信你如今正在外堂。且让她将你当成纸鸢,一直拽着你罢。否则,她恐怕要时时都盯着你呢。至于衣衫,挤了一夜确实不能穿了。幸得我自灵州而来时,还带了不少与你做的新衣衫。你便回内堂去,换一身新衣再走罢。”
“染娘,耶耶去换衣衫,你先跟着阿娘用些朝食。耶耶很快便回来了,待会儿再牵着你如何?”谢琰便好言好语地与女儿商量。染娘犹疑片刻,微微点头答应了。而谢璞瞧着父女二人,眼眶亦有些发红。染娘侧首望见他之后,乖巧地上前行礼,唤“世父”,又欢欢喜喜地来到李遐龄身侧,唤着“舅父”。
见女儿犹如小圆球一般蹒跚着走开,似乎并不十分留恋,谢琰心中着实有几分失落。李暇玉禁不住轻嗔道:“还愣在此处做甚么?赶紧去换衣衫罢。且你在担心什么呢?染娘是咱们的女儿,她还能唤别人耶耶不成?”她亦是想不到,谢琰居然会吃谢璞与李遐龄的醋。看来,当上耶耶之后,他平日里那些聪敏机变确实都不知抛到何处去了。
谢琰一步三回头地离开,染娘似是感觉到他流连的目光,抬起眼冲他甜甜笑了笑。这位傻耶耶立即便眉开眼笑,大步流星地走了。他拿出了军营中换装的速度,很快便... -->>
“彼时我深恨薛延陀,神志并不算完全清醒,觉得他们也不像是良善之人,就离开了。不知为何,那时心中只剩下一个执念——不断地往南行。跋涉数千里之后,竟然来到了幽州城外。因伤势加重之故,我昏倒在路旁,后来被师父所救,带回家中治伤照顾。药王当时正在师父家中做客,替我诊治开方,才将我救了过来。”
听到此处,李暇玉禁不住喟叹道:“能与药王相交者绝非寻常人,不知这位先生尊姓大名?”虽说已经是师徒关系,但这位先生无疑亦是谢琰的救命恩人。此等恩情便是对方不求报答,也应当时刻牢记在心中。换而言之,若是没有这位先生,谢琰可能早就不治身亡了。而她可能穷其一生,也无法寻得他的踪迹,更可能连他埋骨荒野亦是毫无所知。
“先生之名讳,大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罢。出身博陵崔氏,时任幽州刺史——”谢琰尚未说完,李家姊弟二人便瞪大双目,不约而同地惊道:“崔子竟!!”就连染娘听见这个名字,也歪着小脑袋,试图在半睡半醒之间想起这究竟是何人。
谢琰禁不住低低地笑出声来:“果然,咱们家素来尊敬子竟先生,你们对他亦是知之甚深,一猜便能猜中。此番能拜先生为师,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李家姊弟连连颔首,眼中都闪烁着好奇,竟一时将其他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一心追问起崔子竟来:“子竟先生究竟是何等样貌?何等性情?可是长髯飘飘的美髯公?可曾见过子竟先生写字作画?可曾见过子竟先生的家眷?听说那位王夫人才是茶楼茶肆的开设者,果真如此么?”
一连串问题砸过来,谢琰险些有些招架不住,于是只能作答:“先生不喜蓄须,看起来不足而立年纪,更像是一位年轻狂放的文士,而非堂堂三品服紫高官。他的性情比较随意,随性而为,风骨斐然,令人望之便心生尊重。至于写字作画,这些时日先生也教了我一些技巧,改日再告知你们罢。师母为人淡泊平静,茶楼茶肆确实是她所开设,不过她并不擅长茶道,尤擅行商。她所赚取的资财,不仅为先生的政务所用也通常用于开设学堂。而且,她亦是先生的智囊之一。”
说起崔家人,恐怕一日一夜也说不完。谢琰便又转移了话题,提及了他所遗忘的那些前事。李暇玉遂从他们当年在夏州长泽县城相遇时说起,一直说到染娘出世,她搬救兵北上相救,结果二人却生生分离。关于后续的报仇雪恨之事,她也简单地提起了前前后后的布置,说到最后李袭誉的下场,依旧觉得大快人心。李遐龄时不时也补充几句,将他所知之事亦完完整整地讲出来。
听罢这些,谢琰亦是微微拧起眉:“我曾听先生提过此案,却不料原来受害之人便是自己。李袭誉此人,真是成也‘教子有方’,败也‘教子有方’。犹记得,先生曾说过,他教导子孙之时,还曾传出许多逸闻,在士林之中颇有贤名。却原来,到底不过是个伪君子罢了。不过,虽则咱们是苦主,他也已经身死,但他还有一兄任桂州都督,不得不防。”虽然听闻其兄李袭志平定岭南、政务清明,亦是有才有德文武双全的名士,但有其弟的先例,无论如何亦应当谨慎一些。
“李袭志一直在岭南,已经任桂州都督二十余年,应当不可能将手伸到长安或者北疆来。”李暇玉回道,“后来我奉召入京,受到皇后殿下召见。殿下嫡出的义阳小公主噩梦受惊,不得安眠,日渐衰弱。我便奉命效仿鄂国公与胡国公为先帝镇守驱邪的旧事,守护在小公主身侧。故而,这些时日常来往于宫中,也逐渐得到圣人、皇后殿下与小公主的信任。原本我还有些苦恼,待小公主痊愈之后,该如何辞去此事往漠北寻你。如今大概也不必烦恼了。”
她本来便将义阳小公主当成另一个自己,亦有心好生守护她长大。同时,她也怜惜杜皇后的慈母心肠,不欲教她担心牵挂,反倒令病势越发沉重。如今心中不必再因谢琰而觉得左右为难,更不必煎熬痛苦,不知不觉间,她亦更坚定了守护皇后母女的信念。此外,为了圆前世那段记忆的未竟之愿,她亦有不少事需要留在长安继续完成。
提及帝后与义阳小公主时,谢琰似有些惊讶,随即笑道:“原来咱们定敏郡君的凛然之气,居然已经能够镇压邪祟了,当真是厉害得很。师父之前给了我一封信,让我呈给圣人。我正想着是否要去一趟他本家中,请崔尚书代为转交。如今却不需如此了,只需烦劳定敏郡君面圣便是了。”
李暇玉轻嗔地斜了他一眼:“还不赶紧将信匣给我?”而后,她又听见远处传来的更鼓声,这才发觉眼下已经是卯时初了,而她却依旧精神奕奕,毫无任何睡意:“说来,子竟先生之父崔尚书与咱们也颇有渊源。既然你家来了,又成了子竟先生的弟子,便是实打实的晚辈,理应上门去拜访才是。此外,契苾何力与执失思力两位将军对你多有提携,也应当择日拜访。慕容姊夫与十娘姊姊所在的军府离长安不远,表兄如今也在他麾下,改日骑马去探望他们罢。”
细细数起来,便是在这陌生而又熟悉的长安城中,他们也有许多亲眷友人。与灵州相比,关系亲近的人家丝毫不少,只是可惜祖父祖母与秋娘都不在而已。更何况,还有谢家——想到此,她不免又有些疑惑地望向淡定非常的谢琰:“三郎,你怎么不问问我谢家本宗之事?”按理说,他不应该对自己的家人也十分思念么?
谢琰挑起眉:“该说的事,你自然都会说。不该说的事,我又为何要知晓?”而且,听李暇玉姊弟俩说起旧事,他似乎已经许多年不曾与家人来往。唯一曾出现的,亦不过是在他成婚之时赶到灵州的大兄而已。由此可见,他应当早年便与家人产生了分歧,故而年幼的时候便离家外出,后来在李家落脚,便再度拥有了家人。
李暇玉禁不住一笑,又道:“大兄由明经入仕,如今已经是弘文馆的正字。因着阿家与二兄二嫂都来了长安,大兄便在隔壁的延康坊赁了一座宅子。原本我和染娘也搬进去住了几日,不过因生活习性不同之故起了些龃龉,索性便搬回了自家的宅子中。”她轻描淡写地将那次冲突略了过去,李遐龄忍不住哼了一声以示不满。
谢琰扫了两人一眼,笑了笑:“既然生活习性不同,又何必勉强住在一处?往后只管自在一些便是,且我这样的病人,是受不得半点委屈的。”如此冠冕堂皇地说完后,他沉吟片刻:“不过,到底是一家人,待会儿咱们便往延康坊走一趟罢。”
“我已经遣人去延康坊送了消息,大兄应当正在往这里赶过来。”李暇玉回道,“咱们且听听大兄如何安排罢,免得惊扰了阿家——阿家最近身体略有些不适,应当不适合如此大喜大悲。”那位阿家若听闻这个消息,心中还不知会作何感想。当然,她也不想行小人之道,将她认定儿子已死,又命她们母女戴孝等事告诉谢琰。这些事应当由谢璞来说,才显得最为公道公平。
“如此甚好。”谢琰便道,垂首再看怀中,染娘已经不知不觉睡熟了。于是,他便小心翼翼地将女儿放入李暇玉怀里:“阿玉,你一夜奔劳应当已经很是疲惫了,不如且回里间去稍作歇息罢?我与玉郎尚能撑得住,由我们来招待大兄便是了。”
“也好。”李暇玉回道。待会儿要去谢家,夜里还需入宫,她确实应当养精蓄锐才是。于是,她警告地望了李遐龄一眼后,便抱着染娘进去了。
此时,仆婢们已经陆续送来了一些新鲜吃食,换下那些早已凉透的清淡小食。李遐龄饮了一口温热的酪浆,眯起眼,决定还是听阿姊的话。然而,坐在他对面的谢琰却微微勾起嘴角,眉眼中带着他熟悉的笑意,压低声音,几乎轻得听不见:“玉郎,你是否有许多话想与我说?莫急,咱们一边等大兄过来,一边用些吃食垫一垫,一边——慢慢说罢。”
☆、第一百七十二章再往谢家
因着不想惊动李暇玉之故,谢琰与李遐龄便又吩咐仆婢去外堂设了一席。接着,二人就悄悄离开了内堂,前去外堂用朝食并等待谢璞。李暇玉听闻他们的动静,略作思索之后也并未多说什么。横竖她的姿态已经很是明显,又何必多管其他事?再者,身为阿弟为阿姊出头亦是理所应当的不是?
李遐龄原原本本地将他所知的诸事说尽后,望着垂目静思的谢琰,禁不住又补充道:“姊夫,我可是半点也没有添油加醋,只是说出事实而已。阿姊最为在意的便是姊夫与染娘,若是世母没有犯她这两大忌讳,便是私下如奴婢一般侍奉世母,她也从未有过任何怨言。然而,这两桩事又如何能让人忍得下来?”
“我知晓你们姊弟的心性,绝不屑于耍弄这种心机。”谢琰淡淡一笑,几乎不假思索便脱口而出,“安心罢,你这样说来,我似乎也依稀忆起了母亲的一些性情。以她的偏执,发生这种事亦在意料之中。不过,只要想到万一我当真身死塞外,阿玉与染娘便会遭她如此对待,我亦是有些心寒。”
当年他娶阿玉的时候,定然亦想过往后当如何令母亲接受此事。当然,若是百般相劝之后,她亦实在不能接受,他们成婚也符合律法。除去所谓的“不孝”的指摘,她又能使出什么光明正大的手段来逼迫他们和离?虽然仅仅只是这样的指责,便已经足够教人齿冷,已经足够教家宅不宁了。
“姊夫如今不适合多思所虑,莫要多想。”李遐龄给他倒了一杯温热的酪浆,“车到山前必有路,自然会有法子转圜的。且谢家大兄大嫂都是心性极佳的好人,有他们从中规劝,想来谢家世母也不至于做出太离谱的事来。何况,阿姊如今亦算是京城中炙手可热的官眷之一。为了振兴陈郡谢氏,不令圣人、皇后殿下生恶,谢家世母怎么也该给她一两分颜面才是。”
“你不知晓她的性情,方会说出这般的言辞。”谢琰禁不住苦笑一声,“我却隐约觉得,阿玉若越是能干,她便越是不会满意。以她的脾性,若是不喜一人,便瞧着处处都不喜。更何况阿玉如今虽是儿媳,却身负四品诰命,她无法掌控阿玉的日常生活,心中恐怕更是不舒服得很。故而,才一直将她拘在身边,美其名曰要磨一磨她的性情。”
倘若能用分辨道理就能说服母亲,当年或许他也不会断然离家出走了;倘若用母子情分就能打动母亲,这么些年或许他也不会从不直接与阳夏老宅写信联系了。然而,如今同在京城,抬头不见低头见,怎么也不可能绕过去。
就在两人沉默着用朝食时,外头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来人几乎是连奔带跑,一路疾行而来。见到端坐在堂内的谢琰之后,他竟是禁不住热泪盈眶,扶着门久久无法言语,只能哽咽道:“实在太好了……三郎……你平安无事,实在是太好了……等了这么久,终究等到你归来了……可算是等到了……”
谢琰起身,朝着眼前这位隐约觉得有些熟悉的男子端正地行了一礼:“大兄这些年亦辛劳了。且坐下罢。”李遐龄亦是起身行礼,并上前扶着谢璞,将他请入席中:“谢家大兄一路赶来,想来应当尚未用朝食罢?用些热汤面,发一发寒气,免得受凉。”他礼数周到,以主人的身份待客,倒让谢琰看着觉得格外新鲜。
于是,三人复又坐下。谢璞仔细端详谢琰,不免松了口气:“说实话,若不是弟妹一直坚持你定会安然无事,就连我都快要绝望了。所幸你确实及时归来了,想必这些年也历经艰辛。身上可有什么伤?可需继续调养?莫要急着继续出仕,先将身子养好了再说罢。伤在胸前,想来都大伤元气,确实需要仔细养身才是。”
谢琰便将他得了离魂之症之事简单地说了,又道:“我如今虽为折冲都尉,但吏部尚未安排正经的职缺,想来也不会那么容易有合适的空缺。且先找寻药王诊治施针,其他事日后再说罢。且我也想多陪伴元娘与染娘一段时日。”
“如此甚好。”谢璞轻轻颔首,迟疑片刻,便又道,“咱们一家已经十来年不曾团聚。虽则阿娘此前坚信你已经身故,欲令弟妹与染娘替你戴孝,最后不欢而散——不过,我觉着你如今归来倒是一个转圜的好时机。瞧见你活生生地立在眼前之后,阿娘便是心中存着再大的郁怒,说不得也会喜极而散。三郎,且随着我归家一趟罢。至于是否需要住在一处,全由你与弟妹决定便是。”
“住不住在一处另说,我确实该去拜见阿娘。”谢琰点头道,“不过,便是此番的郁怒消解了,过不了多久,阿娘想必还会想起我离家出走又擅自娶妻的旧事,说不得还会生出更大的气怒来。到时候,便有劳阿兄与阿嫂替我们说几句好话了。”
“那自是当然。”谢璞道。既然已经定下来归家之事,他便又使人去弘文馆告了假,再让仆从去谢宅通报小王氏将诸事准备妥当。兄弟俩遂安心地坐下来,与李遐龄漫谈着其他事,诸如长安城中如今出名的士子与文会等。仿佛倘若不去多想此后归家会遇上的种种事,一切便能顺利一般。
同时,内堂之中,稍作歇息的李暇玉很快便起了身。她刻意命婢女给染娘穿上了大红的夹袄,将她妆扮得格外喜庆。而她自己亦是一身耀眼的火红,任晴娘与雨娘细细地与她施了脂粉,贴上花钿,看上去端的是又精神又优雅华美。那插戴在鸦发中的金镶玉步摇、红宝攒花钗朵、栩栩如生的赤玉梅花簪,颈项上的璎珞圈,手腕上成串的虾须镯,更是绚烂之极。
当她牵着染娘缓步行至外堂时,谢琰禁不住眼前一亮,含笑起身相迎:“娘子与染娘都已经装扮妥当,我这一身是否与你们不太合衬?”他身着浅青色的窄袖圆领袍,浑身上下朴素之极,只有腰间那枚玉环为饰。
“耶耶。”染娘瞧见他时,便立即上前几步,拽住他的袍角不放。她微微嘟起嘴唇,似乎还是觉得心中不安稳,非得将自家耶耶拽在手心里才能安心。
见此情状,李暇玉浅浅一笑:“染娘醒来之后便四处寻你,唯恐之前不过是一场梦。我劝了许久,她才相信你如今正在外堂。且让她将你当成纸鸢,一直拽着你罢。否则,她恐怕要时时都盯着你呢。至于衣衫,挤了一夜确实不能穿了。幸得我自灵州而来时,还带了不少与你做的新衣衫。你便回内堂去,换一身新衣再走罢。”
“染娘,耶耶去换衣衫,你先跟着阿娘用些朝食。耶耶很快便回来了,待会儿再牵着你如何?”谢琰便好言好语地与女儿商量。染娘犹疑片刻,微微点头答应了。而谢璞瞧着父女二人,眼眶亦有些发红。染娘侧首望见他之后,乖巧地上前行礼,唤“世父”,又欢欢喜喜地来到李遐龄身侧,唤着“舅父”。
见女儿犹如小圆球一般蹒跚着走开,似乎并不十分留恋,谢琰心中着实有几分失落。李暇玉禁不住轻嗔道:“还愣在此处做甚么?赶紧去换衣衫罢。且你在担心什么呢?染娘是咱们的女儿,她还能唤别人耶耶不成?”她亦是想不到,谢琰居然会吃谢璞与李遐龄的醋。看来,当上耶耶之后,他平日里那些聪敏机变确实都不知抛到何处去了。
谢琰一步三回头地离开,染娘似是感觉到他流连的目光,抬起眼冲他甜甜笑了笑。这位傻耶耶立即便眉开眼笑,大步流星地走了。他拿出了军营中换装的速度,很快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