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重生之将门弱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等到人来了,太子不无得意地向奏章上一摆手:“这是父皇给本宫的,让本宫批阅回复。”
众人都纷纷惊呼:“啊呀!太子殿下!这是皇上将国事交予太子了!”
“恭喜太子殿下!贺喜太子殿下!皇上终于完全属意殿下了!”……
听着这一声声祝贺,太子缓缓地出了一口长气,真不容易啊!这么多年,这么多担忧,现在终于能替父皇阅览奏章,准奏国事了!这就是半个皇帝!他真实地感到他一只脚已经踏在了那皇座前的脚踏上,再有一步,他就是坐在那个位子上的人了。
一个幕僚问道:“皇帝可说了什么让太子如何审阅的话?”
太子不在意地说:“父皇觉得只要民不暴。。乱,死多少人都没什么。”
幕僚回答:“既然这样,就更好办了。太子只需细察各地有关匪情的奏章,将其报给皇上,听皇上的旨意,其他的,不就全凭太子之意处理了吗?”
太子点头:“正是。你们把这消息散出去,让那边也清醒清醒。”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呀!”
不多时,满朝野都知道了皇帝已将全部奏章交予太子批复,太子俨然为监国,有了生杀之权!一时,对太子巴结的人骤然大增,吕府门前也车马如龙。
众人都来对吕老太傅表示庆贺,吕老太傅笑眯眯地接待了所有的人,可是到了后堂,却没了笑容。他面对着墙上的一副字沉思良久,才迟缓地对人说:“去给太子妃传个信,让她劝太子悠着点。”
门人答应下来离开了。
可是吕老太傅并没有动弹,依然面壁。
他得到过多次消息,太子虽然遣散了后宫,可是对太子妃极为不敬。太子妃的规劝太子怎么可能听?但是他只想通过太子妃传递这个口信,不想让人特地去告诫太子,会显得吕家无条件地支持太子。怎么可能无条件?条件是太子妃怀孕!吕老太傅此时只能等待,不能做别的要求了。太子都没有后宫了,他还能要求什么?
吕老太傅叹了口气,低声道:“竖子不足与谋啊!”这是史记项羽本纪里的一句话,吕老太傅深深后悔当初选了太子为孙女婿,真该挑三皇子!可是当初,皇后在正宫坐镇,太子是得皇帝亲教的长子,怎么看都是日后的皇帝。谁能看出太子如此自作聪明心胸狭隘!现今,虽然太子开始理事,吕老太傅却真的担心起来:“竖子,竖子……”
三皇子门下有些人借故不来了。
叶大公子又焦灼了,对三皇子说:“这十分不妙啊!皇上可并没有让你审阅奏章。”
三皇子一点也不理会叶大公子的担忧:“幸亏没让!我还不得烦死?”
沈卓心中有些打鼓,可嘴上还是说:“就是看看奏章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叶大公子生气:“武将出身就是不知轻重,看奏章就是正式参与国事了!皇上这是头一次明确表示太子开始接任皇帝的政事了!”
沈卓嘴上说道:“没有那么严重吧?”但是已经暗自决定去看看沈汶,商量一下对策。
叶大公子生气:“还不严重?非得他登基了才严重?!”
三皇子哼声:“登基又怎么样?他还敢大开杀戒?”
叶大公子着急:“你就是凭着有镇北侯,万一镇北侯明哲保身,到时候不护着你可怎么办?”
沈卓忙说:“喂,别把我父亲说得那么胆小好不好?”
叶大公子看沈卓道:“你父亲见过三皇子殿下,表示过亲近吗?他为他的大女儿的婚事向皇帝求过婚吗?太子若是真下杀手,他敢出来说个不字吗?”
三皇子忙说:“沈侯是边境武将,怎能涉身朝事?他本来不该那么做的。”
沈卓知道这是叶大公子在逼着自己表态,如果没有沈汶以前的点拨,这时候可千万不能接茬。但沈卓知道自己一家与太子已经不共戴天了,日后只能是你死我活,现在要全力挺三皇子,就说道:“如果三皇子遭人加害,我们沈家定不会袖手旁观!”他记得沈汶说在梦里他是与三皇子死在一处的,说出这种话也没什么困难。
叶大公子心头一沉,冷热交替出了一身汗!这是暗示镇北侯绝对不会放弃三皇子了呀!太子对三皇子必然赶尽杀绝,那时镇北侯就会动兵相助,这么看来,无论太子是不是承担了国事,谁胜谁负还得另说着了。虽然这是可喜之处,但是如果武将介入朝政,助三皇子登基,就怎么也逃不过一个“篡”字,千古遭人指摘!当初李世民杀太子李元吉,囚父皇,自己登位,就是有了后面的盛世,也无法抹去他德行上的污点。他容太子的旧臣魏征对他那么百般挑剔,何尝不是被迫低头,要向天下人做出个贤明的样子。魏征死后,他郁怒难消,亲手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可见他多憋屈。
如果三皇子走到这一步上,叶家就是保全了,可世代清白的名声,就跟“篡贼”之称连在一起了……叶大公子心头混乱,含糊地点头道:“这还差不多。”
三皇子拍了拍沈卓的肩膀说:“你们真拿我当兄弟!”
沈卓笑着说:“错了,该是未来的妹夫。”
三皇子哈哈一笑,也不否认,可接着叹气道:“说实话,要不是为了这么多人,我一走了之就是了。”要娶沈湘,就得光明正大,不能自己逃避,也不能带着个女子流亡天涯,得让自己的朋友和她的亲人都有一份平安。
他这是要裹挟着我妹妹私奔吗?那怎么成?!沈卓忙回拍三皇子的肩头说:“你要坚持住!”就知道这位动不动就想放弃斗争。
叶大公子也心惊胆战地说:“对,现在可不能退下,不然的话,谁都别想活了。”
叶大公子心情矛盾地回到府中,去找了父亲,把沈卓的话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小声说:“父亲,这么看来,镇北侯志在必得,日后举兵逼宫都可能。”
叶中书皱着眉,捻着胡须,思索了好久才说:“最好不要走到那一步。”
叶大公子连忙点头说:“是呀,我也明白这个道理!那样的话,就是三皇子继了位,也名不正言不顺,史留骂名,天下不稳哪。可是现在,如果不倚兵权,太子已然正式参政,皇帝近些年身体有衰老之相,万一太子登位……”
叶中书又是好久没有说话,然后才慢慢地说:“让人这段时间上奏折,痛陈那些太子幕下官员的贪污之弊,建议加强边防,急奏灾区之险情,盼京城支援粮谷……而且,奏折里要写些不能让皇上看到的事,比如说太子专权独断,有架空皇上之心……”
叶大公子不解地说:“这些都是会被太子压下不报的,奏也白奏。”
叶中书唇边一丝冷意,“白奏也要奏!还要让人多多启奏,同样的意思奏章改头换面,要投十几,二十几次!”
叶大公子明白了,小声说:“爹是想让太子不耐……”
叶中书点头说:“无论如何,皇上还没有死,甚至不能称其为老迈昏庸,只是因为对灾情感到疲惫,才让太子帮一把手。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心安。”
叶大公子头都要点断了:“爹,您真太聪明了!”
叶中书微叹道:“什么叫聪明?一山不容二虎,王不见王,自古如此……”
几天后,几百里以外的严氏书院,严敬在给人几乎与叶中书同样的指示:“这段时间,将我们以往收集的那些太子幕下官吏之贪污腐化行为,统统上奏!有些,要明确指出他们的靠山是吕氏,是太子!”
一个门生焦急地问:“上奏之人必然招太子报复。”
严敬坚定地说:“就是牺牲几个人,也要全力上书!此时不争日后更难!太子参政理事,如果不惹起皇帝疑心,减弱其势,后面他就会得寸进尺,权力更大。趁他脚跟未稳,要马上全力打击!”他接着又想起季文昭所说的沿途所见和那高人预见的北戎进犯,接着说:“还要让人大力上书增兵!给镇北侯军饷!就是不能每日一书,也要连篇累牍,几日一书。不收到认同之语,就要接着写!反复陈说,不厌其烦!被撤了官,也要送书喊冤,指明是太子狭私报复,置江山百姓不顾!尽情谩骂,不必隐晦!”……
隐居已久的柳老官人,颤巍巍地把自己的儿子叫到了案前,说道:“我原来不想再惹这些事,当初,就是因为我没管住自己的嘴,给我家险些带来没顶之灾。可是现在,若是太子成事,镇北侯一家难保……”
柳大官人急忙问:“爹的意思是?”
柳老官人小声说:“你要去拜访下我的那些学生,多年没有走动,人情都生疏了……”
很快,太子就发现奏折如雪片而来,有许多是弹劾吕氏门下官员贪污腐败、横行乡里,再有就是什么要求加军费给镇北侯的,或者是为灾区要粮救急,其中还有指名道姓说自己坏话的……这些奏折中有的是实情实据,有的语言诛心,用心险恶!太子自然不会把这些上呈给皇帝,就连那几个字的总结单子上,也不能如实说明这些奏章的内容,只能含糊其中心思想。为了避免皇上日后突然有了兴趣,回头翻阅奏章,太子还将那些言语过于恶毒明了的奏章全部毁去了。
他自然不知道皇帝当政时奏折会有多少,只道是该差不多才是。不一月,经太子手被歪曲总结的奏章已有了几千份,被销毁的也有了几百。他让自己的亲信更改了从接收奏章到传递到自己手里的全部宫中记录,以免露出痕迹。那些抨击了他的官员都被免职罢官,因为不能用他们写了冒犯太子的奏章作为缘由,只能给他们胡编乱造些无中生有的罪名,弄得这些人又一起喊冤告状。可惜这些奏折不属于民乱范围内,太子是不会给皇帝看的,许多他看过后就一笑让人拿去烧了。
&... -->>
等到人来了,太子不无得意地向奏章上一摆手:“这是父皇给本宫的,让本宫批阅回复。”
众人都纷纷惊呼:“啊呀!太子殿下!这是皇上将国事交予太子了!”
“恭喜太子殿下!贺喜太子殿下!皇上终于完全属意殿下了!”……
听着这一声声祝贺,太子缓缓地出了一口长气,真不容易啊!这么多年,这么多担忧,现在终于能替父皇阅览奏章,准奏国事了!这就是半个皇帝!他真实地感到他一只脚已经踏在了那皇座前的脚踏上,再有一步,他就是坐在那个位子上的人了。
一个幕僚问道:“皇帝可说了什么让太子如何审阅的话?”
太子不在意地说:“父皇觉得只要民不暴。。乱,死多少人都没什么。”
幕僚回答:“既然这样,就更好办了。太子只需细察各地有关匪情的奏章,将其报给皇上,听皇上的旨意,其他的,不就全凭太子之意处理了吗?”
太子点头:“正是。你们把这消息散出去,让那边也清醒清醒。”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呀!”
不多时,满朝野都知道了皇帝已将全部奏章交予太子批复,太子俨然为监国,有了生杀之权!一时,对太子巴结的人骤然大增,吕府门前也车马如龙。
众人都来对吕老太傅表示庆贺,吕老太傅笑眯眯地接待了所有的人,可是到了后堂,却没了笑容。他面对着墙上的一副字沉思良久,才迟缓地对人说:“去给太子妃传个信,让她劝太子悠着点。”
门人答应下来离开了。
可是吕老太傅并没有动弹,依然面壁。
他得到过多次消息,太子虽然遣散了后宫,可是对太子妃极为不敬。太子妃的规劝太子怎么可能听?但是他只想通过太子妃传递这个口信,不想让人特地去告诫太子,会显得吕家无条件地支持太子。怎么可能无条件?条件是太子妃怀孕!吕老太傅此时只能等待,不能做别的要求了。太子都没有后宫了,他还能要求什么?
吕老太傅叹了口气,低声道:“竖子不足与谋啊!”这是史记项羽本纪里的一句话,吕老太傅深深后悔当初选了太子为孙女婿,真该挑三皇子!可是当初,皇后在正宫坐镇,太子是得皇帝亲教的长子,怎么看都是日后的皇帝。谁能看出太子如此自作聪明心胸狭隘!现今,虽然太子开始理事,吕老太傅却真的担心起来:“竖子,竖子……”
三皇子门下有些人借故不来了。
叶大公子又焦灼了,对三皇子说:“这十分不妙啊!皇上可并没有让你审阅奏章。”
三皇子一点也不理会叶大公子的担忧:“幸亏没让!我还不得烦死?”
沈卓心中有些打鼓,可嘴上还是说:“就是看看奏章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叶大公子生气:“武将出身就是不知轻重,看奏章就是正式参与国事了!皇上这是头一次明确表示太子开始接任皇帝的政事了!”
沈卓嘴上说道:“没有那么严重吧?”但是已经暗自决定去看看沈汶,商量一下对策。
叶大公子生气:“还不严重?非得他登基了才严重?!”
三皇子哼声:“登基又怎么样?他还敢大开杀戒?”
叶大公子着急:“你就是凭着有镇北侯,万一镇北侯明哲保身,到时候不护着你可怎么办?”
沈卓忙说:“喂,别把我父亲说得那么胆小好不好?”
叶大公子看沈卓道:“你父亲见过三皇子殿下,表示过亲近吗?他为他的大女儿的婚事向皇帝求过婚吗?太子若是真下杀手,他敢出来说个不字吗?”
三皇子忙说:“沈侯是边境武将,怎能涉身朝事?他本来不该那么做的。”
沈卓知道这是叶大公子在逼着自己表态,如果没有沈汶以前的点拨,这时候可千万不能接茬。但沈卓知道自己一家与太子已经不共戴天了,日后只能是你死我活,现在要全力挺三皇子,就说道:“如果三皇子遭人加害,我们沈家定不会袖手旁观!”他记得沈汶说在梦里他是与三皇子死在一处的,说出这种话也没什么困难。
叶大公子心头一沉,冷热交替出了一身汗!这是暗示镇北侯绝对不会放弃三皇子了呀!太子对三皇子必然赶尽杀绝,那时镇北侯就会动兵相助,这么看来,无论太子是不是承担了国事,谁胜谁负还得另说着了。虽然这是可喜之处,但是如果武将介入朝政,助三皇子登基,就怎么也逃不过一个“篡”字,千古遭人指摘!当初李世民杀太子李元吉,囚父皇,自己登位,就是有了后面的盛世,也无法抹去他德行上的污点。他容太子的旧臣魏征对他那么百般挑剔,何尝不是被迫低头,要向天下人做出个贤明的样子。魏征死后,他郁怒难消,亲手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可见他多憋屈。
如果三皇子走到这一步上,叶家就是保全了,可世代清白的名声,就跟“篡贼”之称连在一起了……叶大公子心头混乱,含糊地点头道:“这还差不多。”
三皇子拍了拍沈卓的肩膀说:“你们真拿我当兄弟!”
沈卓笑着说:“错了,该是未来的妹夫。”
三皇子哈哈一笑,也不否认,可接着叹气道:“说实话,要不是为了这么多人,我一走了之就是了。”要娶沈湘,就得光明正大,不能自己逃避,也不能带着个女子流亡天涯,得让自己的朋友和她的亲人都有一份平安。
他这是要裹挟着我妹妹私奔吗?那怎么成?!沈卓忙回拍三皇子的肩头说:“你要坚持住!”就知道这位动不动就想放弃斗争。
叶大公子也心惊胆战地说:“对,现在可不能退下,不然的话,谁都别想活了。”
叶大公子心情矛盾地回到府中,去找了父亲,把沈卓的话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小声说:“父亲,这么看来,镇北侯志在必得,日后举兵逼宫都可能。”
叶中书皱着眉,捻着胡须,思索了好久才说:“最好不要走到那一步。”
叶大公子连忙点头说:“是呀,我也明白这个道理!那样的话,就是三皇子继了位,也名不正言不顺,史留骂名,天下不稳哪。可是现在,如果不倚兵权,太子已然正式参政,皇帝近些年身体有衰老之相,万一太子登位……”
叶中书又是好久没有说话,然后才慢慢地说:“让人这段时间上奏折,痛陈那些太子幕下官员的贪污之弊,建议加强边防,急奏灾区之险情,盼京城支援粮谷……而且,奏折里要写些不能让皇上看到的事,比如说太子专权独断,有架空皇上之心……”
叶大公子不解地说:“这些都是会被太子压下不报的,奏也白奏。”
叶中书唇边一丝冷意,“白奏也要奏!还要让人多多启奏,同样的意思奏章改头换面,要投十几,二十几次!”
叶大公子明白了,小声说:“爹是想让太子不耐……”
叶中书点头说:“无论如何,皇上还没有死,甚至不能称其为老迈昏庸,只是因为对灾情感到疲惫,才让太子帮一把手。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心安。”
叶大公子头都要点断了:“爹,您真太聪明了!”
叶中书微叹道:“什么叫聪明?一山不容二虎,王不见王,自古如此……”
几天后,几百里以外的严氏书院,严敬在给人几乎与叶中书同样的指示:“这段时间,将我们以往收集的那些太子幕下官吏之贪污腐化行为,统统上奏!有些,要明确指出他们的靠山是吕氏,是太子!”
一个门生焦急地问:“上奏之人必然招太子报复。”
严敬坚定地说:“就是牺牲几个人,也要全力上书!此时不争日后更难!太子参政理事,如果不惹起皇帝疑心,减弱其势,后面他就会得寸进尺,权力更大。趁他脚跟未稳,要马上全力打击!”他接着又想起季文昭所说的沿途所见和那高人预见的北戎进犯,接着说:“还要让人大力上书增兵!给镇北侯军饷!就是不能每日一书,也要连篇累牍,几日一书。不收到认同之语,就要接着写!反复陈说,不厌其烦!被撤了官,也要送书喊冤,指明是太子狭私报复,置江山百姓不顾!尽情谩骂,不必隐晦!”……
隐居已久的柳老官人,颤巍巍地把自己的儿子叫到了案前,说道:“我原来不想再惹这些事,当初,就是因为我没管住自己的嘴,给我家险些带来没顶之灾。可是现在,若是太子成事,镇北侯一家难保……”
柳大官人急忙问:“爹的意思是?”
柳老官人小声说:“你要去拜访下我的那些学生,多年没有走动,人情都生疏了……”
很快,太子就发现奏折如雪片而来,有许多是弹劾吕氏门下官员贪污腐败、横行乡里,再有就是什么要求加军费给镇北侯的,或者是为灾区要粮救急,其中还有指名道姓说自己坏话的……这些奏折中有的是实情实据,有的语言诛心,用心险恶!太子自然不会把这些上呈给皇帝,就连那几个字的总结单子上,也不能如实说明这些奏章的内容,只能含糊其中心思想。为了避免皇上日后突然有了兴趣,回头翻阅奏章,太子还将那些言语过于恶毒明了的奏章全部毁去了。
他自然不知道皇帝当政时奏折会有多少,只道是该差不多才是。不一月,经太子手被歪曲总结的奏章已有了几千份,被销毁的也有了几百。他让自己的亲信更改了从接收奏章到传递到自己手里的全部宫中记录,以免露出痕迹。那些抨击了他的官员都被免职罢官,因为不能用他们写了冒犯太子的奏章作为缘由,只能给他们胡编乱造些无中生有的罪名,弄得这些人又一起喊冤告状。可惜这些奏折不属于民乱范围内,太子是不会给皇帝看的,许多他看过后就一笑让人拿去烧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