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淡云513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近日,重温旧体俞平伯散文选集,让窃更深感悟其文神思邈远之意、及凝炼绝妙的写作手法之长。他的散文语言灵活、精美无伦,给人有种音乐之美感。其古典诗词的造诣,几乎篇篇有所引用。想必,与他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古文化的熏陶分不开。

    俞平伯乃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红学家、也是研究古典诗词曲专家。1900年出生于苏州,童年与曾祖父一起度过。原籍却是浙江省德清县。出身于旧中国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高祖父、曾祖父、父亲分别为清朝举人、经学大师、及晚清探花。其母是名门之女亦工诗文,这些给予俞平伯从小奠定了雄厚的旧学基础和扎实的诗文底蕴。特别是二十年代,他以创作抒情散文著名,喜欢亲身感受和体验写人、写梦、写自然景色等。辛亥革命后,他接受了新学教育,以至成为“五四”以来的文坛骁将。他知识渊博、兴趣广泛。曾与朱自清共泛秦淮河,并各作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此文是他最享盛誉的代表作之一。

    在文中,微妙地渲染朦胧中虚幻的意境,抒写出玄妙而伤感的心情。真实细腻地写出了他夜泛秦淮河时“浅浅的醉”和“空空的惆怅”之心。并以自己其境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写出其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情景与迷眩的神情。在黛粉香之中,自始至终描写于“模糊的”、“朦胧的”、“轻晕着的”只是力图读者去感受当时的气氛,并回味那颇为兴奋的心情,这样借此表达他自己的情感。可想他的文学功底的雄厚与扎实。这与朱自清同名散文中朴实而工细的素描、和超脱于秦淮河之上的观察与欣赏,显然意蕴和感受截然不同。他专达给读者的是朦胧的恍惚之感和不离不着的况味。他既有雄浑、酣畅;亦有委婉、含蓄;更有广采博取、兼容并包之长。细细品读,仿佛让人们感觉此时与作者同泛秦淮河、而消受于浆声灯影中。其实属一种享受,让人久久回味。

    如果说,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描写是个“醉”眼朦胧景色,那么,西湖的六月十八夜描写的是倦眼朦胧中的景色。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是在观世音菩萨的生日前夜,在夜深人倦而自然朦胧之中所作。在他笔下描写了一年一度的美景良辰是这般:“西湖的画舫不如秦淮河的美丽;只今宵一律妆点以温明的灯饰,嘹亮的声歌,在群山互拥,孤月中天,上下莹澈,四顾空灵的湖上,这样的穿梭走动,也觉别具丰致,决不弱于她的姊妹们。”“这时的光景是非常清晰,待到月挂中天“湖心悄且冷;四岸浮动着的歌声人语,灯火的微芒,合拢来却晕成一个繁热的光圈儿围裹着它。我们的心因此也不落于全寂,如平时夜泛的光景;只是伴着少一半的兴奋,多一半的怅惘,软软地跳动着。”此时的俞平伯已半倦意,到后来疲惫不堪,至此,他所渲染的似梦非梦的朦胧之情、之景圆满完成。

    其实,他说梦、写梦只不过是以梦作喻,委曲含蓄表达其意。总之,俞平伯非是浑浑噩噩,以说梦为消遣者,只是借梦抒发难以诉说的内心深处的思索和情绪。有许多梦境所描写之处,其发泄了他对愤世嫉俗之意。这些与当时和人生是有紧密联系的。正如他在中年一文中所认识:何为人生归途而言之:“当遥指青山是我们的归路,不免感到轻微的战栗,可是走的近了,空翠渐减,终于到了某一点,不见遥青,只见平淡无奇的道路树石,憧憬既已消释了,我们遂坦然长住。所谓某一点原是很难确定的,假如有,那就是中年。”这段平淡文字,却委实说出他所行走和停驻的种种心情也,并让人感悟人生之道:年轻时,总惶惶着老之将至,及到跟前才定心于安,慢慢细嚼味觉年龄之段种种好处。年龄会平定你的心急,代之以顺其自然的宽厚,会让你懂得体味与珍惜先前漠视的细节,年龄或可说是一捧文火,于缓慢里煨制出生命的高汤。俞平伯接着又说出了更妙的话来他说:“不新鲜原不是讨厌,所以这种把戏未始不可以看下去,但在另一方面,说非看不可,或者没有得看,就要跳脚拍手,以至于投河觅井。这个,我真觉得不必。”说得好不快意,他能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如此的豁达幽默,怎能不让人热爱?如此绚丽多彩的诗章,怎能又不让我喜欢?

    俞平伯有许多文章,读来很耐人寻味,表达情感力度委婉而雅致。特别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比较合理,如复辞与重叠的应用,增强了语调的和谐、和散文的美感。有时带有方言的语句。读来颇有绕口,但倍感亲切。或许受旧学教育影响,难免略带古典文风,却有文字生命力。我想,正是众多喜欢他作品之一。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