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送礼
笔下文学 www.bxwxx.com,赤粿粿的真理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送礼有三种状态:寻找关系、维持关系、报答关系。通过剖析这三种状态,便解决了送礼的哲学意义:为何送、送给谁、送什么以及何时送的问题。
一、寻找关系
在江湖上流传着一句话:没关系便要找关系,找到关系就没关系。前三个关系指的是“关系网”最后一个关系指的是“问题”——意指找到了关系办什么事情都方便。送礼又叫送人情,它是编织关系的最直接的工具。
“人情”是一个比硫酸、比镪水的“溶度”更强的物质:一切所谓铁的制度、规矩、原则,都经不起它的腐蚀。“人情”在某种情况下,是另一种等价交换的货币。人情有多重,就能换多大的机会,办多大的事情。中国是一个非常讲人情的社会,所谓“法律不外乎人情”只要人情在,没什么事办不成。人情何来?它的出品单位有许多,亲戚、朋友、同学、老乡、同僚它来自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就算没有这张关系网也不用怕,只要懂得送礼,人情网就会帮你编织成功。
中国人热情好客,喜欢交朋结友、拉亲戚关系,骨子里是因为“朝中有人好办事”“朋友多了路好走”!在中国人的字典里“关系就是生产力”每一个成功学的老师几乎都会灌输这种观念。可见,寻找关系有着深厚的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而这种关系,全靠礼物去开拓。
二、维持关系
在熟人群居的社会,送礼是维持关系的最基本手段。所谓礼尚往来,有来有往、双向交换的送礼构成了中国送礼文化的基础。中国是一个民俗文化相当源远流长的国度,各种传统的、法定的、公共的、私人的节日比比皆是。中国人讲究礼仪,逢年过节送礼成风。端午、中秋、冬至、春节是民间节日;寿诞、婚庆、乔迁、满月等是私人的节日。各种大大小小的节日,成为礼物流通的最好时机。平时可以不见面,但节日得相互走访,礼随人到。关系有多牢,礼物来表态。
经济形态分为两种:一种是商品经济,一种是人情经济。前者指的是有价码的买卖,货币是中介物;后者指的是无价码的交易,人情是中介物。人情经济的盛行,背后是因为潜规则的流行。中国人不喜欢把道理讲死,凡事都有弯转。但凡要转弯,就要付出一点代价。按道理,平等竞争能者胜出;但是只要送了礼,无能者却胜出了。所以,潜规则就是不想讲道理,代价便是送礼。
从最简单的水果篮、到名烟、洋酒、保健品、奢侈品、贵金属,乃至豪宅、美女,一切人类需要的东西,都可能构成人情经济的品类,作为礼物被流通。那些被礼物交换的对象,可能是学位、职位、权位、自由、机会等等。只有当关系被动用了,就要有相应的礼物来报答。这种报答,可能是恩惠在前,送礼在后;也可能是相反:受人钱财,替人消灾。
三、报答关系
中国有句老话,叫礼多人不怪。送礼的人要“师出有名”收礼的人才会“心安理得”徒弟送礼给师傅叫“报师恩”;子女送礼给父母叫“报养育之恩”;下级送礼给上级叫“报知遇之恩”;朋友之间互相送礼叫“维系感情”;情侣之间互相送礼叫“促进感情”
但是,不是什么时候送礼都合适,也不是所有的礼物都会有人收。东汉东莱太守杨震赴昌邑县上任时,受过他恩惠的县令王密为了报答他,夜深送来十斤黄金。杨震不但拒绝了,而且批评说:“我和你相识已久,你这样做,说明你对我的了解还不够。”王密说:“现在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受到责备后,王密羞愧而去。可见,送礼,很讲时机、名堂和对象。
2012/6/20
送礼有三种状态:寻找关系、维持关系、报答关系。通过剖析这三种状态,便解决了送礼的哲学意义:为何送、送给谁、送什么以及何时送的问题。
一、寻找关系
在江湖上流传着一句话:没关系便要找关系,找到关系就没关系。前三个关系指的是“关系网”最后一个关系指的是“问题”——意指找到了关系办什么事情都方便。送礼又叫送人情,它是编织关系的最直接的工具。
“人情”是一个比硫酸、比镪水的“溶度”更强的物质:一切所谓铁的制度、规矩、原则,都经不起它的腐蚀。“人情”在某种情况下,是另一种等价交换的货币。人情有多重,就能换多大的机会,办多大的事情。中国是一个非常讲人情的社会,所谓“法律不外乎人情”只要人情在,没什么事办不成。人情何来?它的出品单位有许多,亲戚、朋友、同学、老乡、同僚它来自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就算没有这张关系网也不用怕,只要懂得送礼,人情网就会帮你编织成功。
中国人热情好客,喜欢交朋结友、拉亲戚关系,骨子里是因为“朝中有人好办事”“朋友多了路好走”!在中国人的字典里“关系就是生产力”每一个成功学的老师几乎都会灌输这种观念。可见,寻找关系有着深厚的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而这种关系,全靠礼物去开拓。
二、维持关系
在熟人群居的社会,送礼是维持关系的最基本手段。所谓礼尚往来,有来有往、双向交换的送礼构成了中国送礼文化的基础。中国是一个民俗文化相当源远流长的国度,各种传统的、法定的、公共的、私人的节日比比皆是。中国人讲究礼仪,逢年过节送礼成风。端午、中秋、冬至、春节是民间节日;寿诞、婚庆、乔迁、满月等是私人的节日。各种大大小小的节日,成为礼物流通的最好时机。平时可以不见面,但节日得相互走访,礼随人到。关系有多牢,礼物来表态。
经济形态分为两种:一种是商品经济,一种是人情经济。前者指的是有价码的买卖,货币是中介物;后者指的是无价码的交易,人情是中介物。人情经济的盛行,背后是因为潜规则的流行。中国人不喜欢把道理讲死,凡事都有弯转。但凡要转弯,就要付出一点代价。按道理,平等竞争能者胜出;但是只要送了礼,无能者却胜出了。所以,潜规则就是不想讲道理,代价便是送礼。
从最简单的水果篮、到名烟、洋酒、保健品、奢侈品、贵金属,乃至豪宅、美女,一切人类需要的东西,都可能构成人情经济的品类,作为礼物被流通。那些被礼物交换的对象,可能是学位、职位、权位、自由、机会等等。只有当关系被动用了,就要有相应的礼物来报答。这种报答,可能是恩惠在前,送礼在后;也可能是相反:受人钱财,替人消灾。
三、报答关系
中国有句老话,叫礼多人不怪。送礼的人要“师出有名”收礼的人才会“心安理得”徒弟送礼给师傅叫“报师恩”;子女送礼给父母叫“报养育之恩”;下级送礼给上级叫“报知遇之恩”;朋友之间互相送礼叫“维系感情”;情侣之间互相送礼叫“促进感情”
但是,不是什么时候送礼都合适,也不是所有的礼物都会有人收。东汉东莱太守杨震赴昌邑县上任时,受过他恩惠的县令王密为了报答他,夜深送来十斤黄金。杨震不但拒绝了,而且批评说:“我和你相识已久,你这样做,说明你对我的了解还不够。”王密说:“现在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受到责备后,王密羞愧而去。可见,送礼,很讲时机、名堂和对象。
201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