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乱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蒙古轻骑兵人数虽多,但眼睁睁地看着木桥成型,士气尽失,稍一接触,便即往西边逃窜,彻底放弃了阻止武卫军团过河的打算。
张凤仪又令舟桥部队架设另外两座木桥,一直到第二日,武卫军团及郑嘉栋部全部过了黄河,继续往北行军。
蒙古诸部根本挡不住武卫军团的兵锋,三日后,骑步军一部一马当先,突入空无一人的鹿城,掌握了这块战略要地。
刚进入鹿城,张凤仪就接到了林纯鸿的亲笔信。
亲笔信用火漆封住,火漆上印着数字“477”。张凤仪的心扑通扑通地乱跳,一时双手居然有些颤抖,差点连信封都撕不开。
这个家伙居然偷偷跑到了东胜城!477代表东胜府,张凤仪在武备学堂进修过三个月,对此当然知道得一清二楚。
好不容易撕开信封,张凤仪摊开信,一字一句地慢慢往下读:
林纯鸿首先盛赞张凤仪之功,称张凤仪率军作战两月有余,劳苦功高,拓地千里,功绩直追卫青霍去病。
功绩直追卫青霍去病?张凤仪撇嘴腹诽,两个多月,拓地千里倒是不假,但杀死的蒙古人不超过两千,怎么可能比得上卫青霍去病?这家伙,还真是虚伪!
张凤仪接着往下读,林纯鸿说道,占据鹿城后,西路大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就此结束,至于前期拟定的占据湖城(今巴彦淖尔)之目标,暂时放弃。
紧接着,林纯鸿大倒苦水,声称陕西新领之地,基础还不牢固,无法支撑对广袤草原的经营。至于朔州,经营虽久,但苦于地方狭小、转运艰难,也无法支撑。
目前最好的策略就是维护东胜至鹿城的交通线,确保鹿城的安全,将鹿城作为整个荆州经营草原的前进基地,获取草原上的财货及战马,慢慢慑服蒙古人的心,数年之后,再将草原纳入直接管辖之地。
又是老一套!话说得这么漂亮,还不是命令武卫军团遂行保护交通线及守城的职责!
张凤仪一眼看穿了林纯鸿的用意,心里大为不满,忍不住暗斥。
林纯鸿接着说道:要收蒙古人的心,非得恩威并施不可。威,自然由武卫军团来实施,对骚扰补给线的蒙古人,该杀的杀,该奴役的奴役,绝不能手软。同时,武卫军团可在鹿城周边活动,行动过激点也无伤大局,毕竟,鹿城的棱堡,还需要大量的劳力及粮草,能从草原上获取,乃上上之策。至于恩,就不劳武卫军团费心了,自有派遣的行政官员实施。
张凤仪对林纯鸿鄙夷不已,不就是命令我抓捕奴隶,抢掠粮草么,还说得山路十八弯的,他倒不嫌累!
不过,张凤仪继续往下读,却不停地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
林纯鸿在信中说道,目前鹿城以西的草原上,聚集了鄂尔多斯诸部、达拉特部、乌拉特部,人口足足超过百万。只要武卫军团牢牢地钉在鹿城,蒙古诸部绝不敢跨过鹿城一步。
如此狭小的地盘,承载如此众多的人口,不出意外,蒙古诸部将互相残杀,武卫军团当坐收渔翁之利。
还是一如既往地奸诈!张凤仪笑得非常开心。
好像不太放心张凤仪会止住兵锋似的,林纯鸿婆婆妈妈地说道:草原辽阔无比,占据鹿城,仅仅只是第一步,往后要打的仗多如牛毛,万不可一时冲动,而松动整个草原战略!
“戒之,戒之!”
一连两个“戒之”,亲笔信就此结束,末尾,有林纯鸿的签名,还盖着星拱楼的大印!
这个大印猩红、刺眼,让张凤仪越看越不顺眼,恨不得将大印从纸上抹去。
按照荆州方面的规矩,用了印,代表着法律地位。也就是说,这是命令,张凤仪必须按令行事,不得违抗。
张凤仪对遵令行事倒没意见,最让她纠结的是,用了印的亲笔信,必须交由军政官入档。
作为林纯鸿给她写的第一封亲笔信,她想自己保存下来,留作纪念。
张凤仪想来想去,最终把心一横,自己对自己说道:就当事情多忘了这档事,还真会出大事?
张凤仪又将亲笔信看了数遍,刚把亲笔信压入箱底,结果亲卫就报告,军政总管求见。
张凤仪气恼万分,这个军政官还真是烦人,鼻子比狗还灵,这么快就来索要!我还没有看完呢!
对!就说自己还未看完!
张凤仪拿定了主意,令军政总管进来。结果,军政总管丝毫不提亲笔信一事,絮絮叨叨地拿着军功、军纪等事说个不停。
足足半个时辰之后,军政总管方才离去。
张凤仪松了口气,暗自道:“原来不是来索要亲笔信的!”
不过,张凤仪所不知道的是,军政总管对她和林纯鸿之间的瓜葛一清二楚,这次前来的目的,的确是想将亲笔信归档,但是,他见张凤仪没有主动交出来的意思,索性也就不提此事,卖了他心目中的主母一个人情!
第六百三十三章禁卫军
不说张凤仪令武卫军团四处出击,到处掳掠牧民,将蒙古诸部逐出鹿城百里之外;也不说盛坤山放弃驱赶西土默特部,调转马头回到三娘子城,与多尔衮大军遥遥对峙于三娘子城和乌兰察布一线,只说山东德州南郊,足足一个军的人马往来驰骋,对练得热火朝天。
这批人马,自然是禁卫军。
禁卫军以孙应元总兵为军指挥使,以周遇吉为军副指挥使,中官陈奎为监军,下领三个营,将近七千多人。与荆州军类似,禁卫军中一营领五哨,一哨领五队……
禁卫军兵员大部分来自于山东,其中的骨干皆经历了抵挡鞑子入侵之战,再加上自古齐鲁多豪杰,相比较荆州军初募之兵,禁卫军的兵员素质有有过之而无不及。
禁卫军中的军官皆着板甲,士兵们却穿着皮甲。按照陈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工部正在加紧压制板甲,最终会让每个人都披上板甲!
板甲黑亮黑亮的,几乎与荆州军一模一样。这些板甲自然不是来自于湖广的工坊,而是由朝廷自制。板甲的技术说穿了也不稀奇,无非就是借用水车的强力进行冷轧,汉人中,能工巧匠车载斗量,一旦朝廷重视,什么建水车,利用水车冷轧,都不是什么难题。
唯有制作钢弩的材料,工部的工匠始终不知,所以禁卫军中未装备钢弩,而以复合弓代替。孙应元和周遇吉这两个老兵油子非常清楚地知道,复合弓的准确度虽不如钢弩,但其射速要比钢弩快得多,用在战场上,战斗力一点也不弱于钢弩。
陈奎对荆州军非常了解,一语道破了玄机:荆州军非不愿装备复合弓,实属不能也。毕竟,钢弩的制作成本比复合弓低得多。
除了编制、甲装与荆州军神似外,禁卫军就连战术也师从荆州军,非常强调长短兵器的配合及战团的应用。
另外,宋学朱巡抚山东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从山东划出万亩良田,作为禁卫军的勋田,?
?励士兵杀敌报效朝廷,因此,禁卫军的士气高昂,兵丁们训练非常刻苦。
这支军队,除了实战经验还有所不足外,足以称得上朝廷最为精锐的部队。
孙应元和周遇吉费尽心机想把禁卫军拉到前线历练,但一直未曾如愿。毕竟,杨嗣昌、宋学朱另起炉灶组建禁卫军,有着自身的政治考量,不到时机,哪能胡乱将禁卫军推到前线?
战争乃政治的外延,显然,以汉人的智慧早已洞悉,哪能像倭寇一般总是打没脑子的仗?
不过,禁卫军并未等太久,崇祯十三年的... -->>
蒙古轻骑兵人数虽多,但眼睁睁地看着木桥成型,士气尽失,稍一接触,便即往西边逃窜,彻底放弃了阻止武卫军团过河的打算。
张凤仪又令舟桥部队架设另外两座木桥,一直到第二日,武卫军团及郑嘉栋部全部过了黄河,继续往北行军。
蒙古诸部根本挡不住武卫军团的兵锋,三日后,骑步军一部一马当先,突入空无一人的鹿城,掌握了这块战略要地。
刚进入鹿城,张凤仪就接到了林纯鸿的亲笔信。
亲笔信用火漆封住,火漆上印着数字“477”。张凤仪的心扑通扑通地乱跳,一时双手居然有些颤抖,差点连信封都撕不开。
这个家伙居然偷偷跑到了东胜城!477代表东胜府,张凤仪在武备学堂进修过三个月,对此当然知道得一清二楚。
好不容易撕开信封,张凤仪摊开信,一字一句地慢慢往下读:
林纯鸿首先盛赞张凤仪之功,称张凤仪率军作战两月有余,劳苦功高,拓地千里,功绩直追卫青霍去病。
功绩直追卫青霍去病?张凤仪撇嘴腹诽,两个多月,拓地千里倒是不假,但杀死的蒙古人不超过两千,怎么可能比得上卫青霍去病?这家伙,还真是虚伪!
张凤仪接着往下读,林纯鸿说道,占据鹿城后,西路大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就此结束,至于前期拟定的占据湖城(今巴彦淖尔)之目标,暂时放弃。
紧接着,林纯鸿大倒苦水,声称陕西新领之地,基础还不牢固,无法支撑对广袤草原的经营。至于朔州,经营虽久,但苦于地方狭小、转运艰难,也无法支撑。
目前最好的策略就是维护东胜至鹿城的交通线,确保鹿城的安全,将鹿城作为整个荆州经营草原的前进基地,获取草原上的财货及战马,慢慢慑服蒙古人的心,数年之后,再将草原纳入直接管辖之地。
又是老一套!话说得这么漂亮,还不是命令武卫军团遂行保护交通线及守城的职责!
张凤仪一眼看穿了林纯鸿的用意,心里大为不满,忍不住暗斥。
林纯鸿接着说道:要收蒙古人的心,非得恩威并施不可。威,自然由武卫军团来实施,对骚扰补给线的蒙古人,该杀的杀,该奴役的奴役,绝不能手软。同时,武卫军团可在鹿城周边活动,行动过激点也无伤大局,毕竟,鹿城的棱堡,还需要大量的劳力及粮草,能从草原上获取,乃上上之策。至于恩,就不劳武卫军团费心了,自有派遣的行政官员实施。
张凤仪对林纯鸿鄙夷不已,不就是命令我抓捕奴隶,抢掠粮草么,还说得山路十八弯的,他倒不嫌累!
不过,张凤仪继续往下读,却不停地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
林纯鸿在信中说道,目前鹿城以西的草原上,聚集了鄂尔多斯诸部、达拉特部、乌拉特部,人口足足超过百万。只要武卫军团牢牢地钉在鹿城,蒙古诸部绝不敢跨过鹿城一步。
如此狭小的地盘,承载如此众多的人口,不出意外,蒙古诸部将互相残杀,武卫军团当坐收渔翁之利。
还是一如既往地奸诈!张凤仪笑得非常开心。
好像不太放心张凤仪会止住兵锋似的,林纯鸿婆婆妈妈地说道:草原辽阔无比,占据鹿城,仅仅只是第一步,往后要打的仗多如牛毛,万不可一时冲动,而松动整个草原战略!
“戒之,戒之!”
一连两个“戒之”,亲笔信就此结束,末尾,有林纯鸿的签名,还盖着星拱楼的大印!
这个大印猩红、刺眼,让张凤仪越看越不顺眼,恨不得将大印从纸上抹去。
按照荆州方面的规矩,用了印,代表着法律地位。也就是说,这是命令,张凤仪必须按令行事,不得违抗。
张凤仪对遵令行事倒没意见,最让她纠结的是,用了印的亲笔信,必须交由军政官入档。
作为林纯鸿给她写的第一封亲笔信,她想自己保存下来,留作纪念。
张凤仪想来想去,最终把心一横,自己对自己说道:就当事情多忘了这档事,还真会出大事?
张凤仪又将亲笔信看了数遍,刚把亲笔信压入箱底,结果亲卫就报告,军政总管求见。
张凤仪气恼万分,这个军政官还真是烦人,鼻子比狗还灵,这么快就来索要!我还没有看完呢!
对!就说自己还未看完!
张凤仪拿定了主意,令军政总管进来。结果,军政总管丝毫不提亲笔信一事,絮絮叨叨地拿着军功、军纪等事说个不停。
足足半个时辰之后,军政总管方才离去。
张凤仪松了口气,暗自道:“原来不是来索要亲笔信的!”
不过,张凤仪所不知道的是,军政总管对她和林纯鸿之间的瓜葛一清二楚,这次前来的目的,的确是想将亲笔信归档,但是,他见张凤仪没有主动交出来的意思,索性也就不提此事,卖了他心目中的主母一个人情!
第六百三十三章禁卫军
不说张凤仪令武卫军团四处出击,到处掳掠牧民,将蒙古诸部逐出鹿城百里之外;也不说盛坤山放弃驱赶西土默特部,调转马头回到三娘子城,与多尔衮大军遥遥对峙于三娘子城和乌兰察布一线,只说山东德州南郊,足足一个军的人马往来驰骋,对练得热火朝天。
这批人马,自然是禁卫军。
禁卫军以孙应元总兵为军指挥使,以周遇吉为军副指挥使,中官陈奎为监军,下领三个营,将近七千多人。与荆州军类似,禁卫军中一营领五哨,一哨领五队……
禁卫军兵员大部分来自于山东,其中的骨干皆经历了抵挡鞑子入侵之战,再加上自古齐鲁多豪杰,相比较荆州军初募之兵,禁卫军的兵员素质有有过之而无不及。
禁卫军中的军官皆着板甲,士兵们却穿着皮甲。按照陈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工部正在加紧压制板甲,最终会让每个人都披上板甲!
板甲黑亮黑亮的,几乎与荆州军一模一样。这些板甲自然不是来自于湖广的工坊,而是由朝廷自制。板甲的技术说穿了也不稀奇,无非就是借用水车的强力进行冷轧,汉人中,能工巧匠车载斗量,一旦朝廷重视,什么建水车,利用水车冷轧,都不是什么难题。
唯有制作钢弩的材料,工部的工匠始终不知,所以禁卫军中未装备钢弩,而以复合弓代替。孙应元和周遇吉这两个老兵油子非常清楚地知道,复合弓的准确度虽不如钢弩,但其射速要比钢弩快得多,用在战场上,战斗力一点也不弱于钢弩。
陈奎对荆州军非常了解,一语道破了玄机:荆州军非不愿装备复合弓,实属不能也。毕竟,钢弩的制作成本比复合弓低得多。
除了编制、甲装与荆州军神似外,禁卫军就连战术也师从荆州军,非常强调长短兵器的配合及战团的应用。
另外,宋学朱巡抚山东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从山东划出万亩良田,作为禁卫军的勋田,?
?励士兵杀敌报效朝廷,因此,禁卫军的士气高昂,兵丁们训练非常刻苦。
这支军队,除了实战经验还有所不足外,足以称得上朝廷最为精锐的部队。
孙应元和周遇吉费尽心机想把禁卫军拉到前线历练,但一直未曾如愿。毕竟,杨嗣昌、宋学朱另起炉灶组建禁卫军,有着自身的政治考量,不到时机,哪能胡乱将禁卫军推到前线?
战争乃政治的外延,显然,以汉人的智慧早已洞悉,哪能像倭寇一般总是打没脑子的仗?
不过,禁卫军并未等太久,崇祯十三年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