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波得莱尔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用大数定律去保障小概率事件——看全民保障的不作为不代表不可为。
现代保险学是建立在概率论和大数定律的基础上的,根据大数法则的定律,承保的危险单位愈多,损失概率的偏差愈小,反之,承保的危险单位愈少,损失概率的偏差愈大。因此,保险人运用大数法则就可以比较精确地预测危险,合理地厘定保险费率。对于小民来说,建立一种全民保险机制可以免除因个人意外而导致庞大的不可负担的开支,毕竟,有意外的人还是少数。这就是统筹对个人的保障意义,你不会因为个人意外而破产。而作为一项社会保险的医保、养老、失业保险、全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全民保障在我们有了个十多亿的人口更加可能,甚至还会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
1。首先看养老保险与社保中的养老保险,很多商业机构都很热衷于推销养老及人寿保险,也就是基于有利可图。养老保险实际上就是金融复利和投资的运用问题,就是那今天社保政策改变前的个人帐户养老金系数来看,即使叫嚷造成巨大亏空的1/120的个人帐户养老金系数,虽然看似8%的投资回报率。但按现在2%的一年定期利率加上6%的实际通货膨胀保值,如果按国家以前的对通货膨胀的保值政策,不用投资即可保持平衡。而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正是政府基建等支出扩张而开动印刷机而带来的控制在适度的货币扩张。所以国家即使给予社保基金通膨保值也不吃亏。总不能像现在连通膨率的点数都赚不回来吧?更何况拥有1917亿社保基金这么庞大资源在资本市场简直可以说是航空母舰,想不兴风作浪都难。如果拥有这样的条件年收益率不在8%以上,简直可以说是用脚在操作(2005年荷兰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为18%,英国铁路养老基金投资品种从印象派绘画到中国瓷器到唐三彩等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使基金的年收益率长期达到了13。1%)。
所以几万亿的社保个人账户亏空是源自社保资金的挪用和管理不善,而不是便宜百姓造成的。而现在新的社保政策的出台就是要弥补这万亿的个人账户赤字以免保险基金破产,但却是采用损害个人利益基础上的。按以前旧条例:企业缴纳8%,个人缴纳5%。员工个人账户为缴费工资的11%,剩余的2%计入共济基金;而按照现在新条例:企业缴纳10%,个人缴纳8%,员工个人账户为缴费工资的8%,剩余的10%计入共济基金。就是说本来企业给予个人的福利部分全部被剥夺了。至于其他的不合理之处,因为本文太多的问题要谈论,所以就不在这一个问题上纠缠下去了。
2。医疗保险与失业保险的“全民免费制度”到底可不可行?
有关部门在回答为何不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时主要观点有:
1.缺钱
2.像印度1949年就建立的那种“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是低水平的,如果在中国当今社会依样建立这么一个低水平的全民保障制度百姓不满意;建立高水平,无法做得来。
正好看到共鸣上有魏雅华的一篇妙文,与俺一样异曲同工从商业可行的角度切换到应用到社会的可行,下面是魏雅华的分析:
分析是以统计数字最为齐全的“2003城乡医疗总开支”为基础。2003年城乡居民用于医疗保健上的总开支(即包括个人及政府补贴的总花费)为4263。1亿,其中城市居民为:3370亿,农村仅为:893。2亿。当年政府医疗卫生总财政开支为:864。5亿(占24649。9亿财政总开支的3。5%)。
3370亿城市居民总开支除以5。23亿城市人口,则人均花费为644元/年。而当时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缴费额是1116元/人(原保险政策是雇主与雇员共同交纳)。
波得认为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我们缴费的基数远远大于实际需要的金额。这也印证了我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有庞大的工作人口(与国外很多女方辞职操持家务不同,国内双职工是普遍现象),就好比一个潜力巨大的保险市场,而由政府机构去垄断经营,想亏都很难。
然后上文继续分析:“现有2。56亿就业人口,平均每人要负担的不工作的家属为0。9人,如果从业者在多花人均648。1元/每年就可实现城市全部人口的全部医疗,如果对家属这部分国家补贴90%,则国家每年多投入131。11亿元。而对于农村人口,2003年893。2亿除以农村人口7。7亿则2003年人均农村医疗花费为116元/年。如果农村80%由国家补贴,则需国家额外投入406。6亿。那么农村人口与城市家属两项的补贴总额为537。7亿元,而2003年的财政支的医疗卫生总支出为864。5亿,足够支付这个数。”
所以人民应当感谢魏雅华的精辟分析,是我们清楚了实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到底有多远距离,而到到财政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现在,我们有足够的底气才实行全民医保这个全民的伟大理想。至于失业保险及全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与全民医保问题来比更是小儿科了。
(二)零和博弈原理----看官方制定和监督游戏规则的必要性。
零和博弈是指一... -->>
(一)用大数定律去保障小概率事件——看全民保障的不作为不代表不可为。
现代保险学是建立在概率论和大数定律的基础上的,根据大数法则的定律,承保的危险单位愈多,损失概率的偏差愈小,反之,承保的危险单位愈少,损失概率的偏差愈大。因此,保险人运用大数法则就可以比较精确地预测危险,合理地厘定保险费率。对于小民来说,建立一种全民保险机制可以免除因个人意外而导致庞大的不可负担的开支,毕竟,有意外的人还是少数。这就是统筹对个人的保障意义,你不会因为个人意外而破产。而作为一项社会保险的医保、养老、失业保险、全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全民保障在我们有了个十多亿的人口更加可能,甚至还会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
1。首先看养老保险与社保中的养老保险,很多商业机构都很热衷于推销养老及人寿保险,也就是基于有利可图。养老保险实际上就是金融复利和投资的运用问题,就是那今天社保政策改变前的个人帐户养老金系数来看,即使叫嚷造成巨大亏空的1/120的个人帐户养老金系数,虽然看似8%的投资回报率。但按现在2%的一年定期利率加上6%的实际通货膨胀保值,如果按国家以前的对通货膨胀的保值政策,不用投资即可保持平衡。而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正是政府基建等支出扩张而开动印刷机而带来的控制在适度的货币扩张。所以国家即使给予社保基金通膨保值也不吃亏。总不能像现在连通膨率的点数都赚不回来吧?更何况拥有1917亿社保基金这么庞大资源在资本市场简直可以说是航空母舰,想不兴风作浪都难。如果拥有这样的条件年收益率不在8%以上,简直可以说是用脚在操作(2005年荷兰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为18%,英国铁路养老基金投资品种从印象派绘画到中国瓷器到唐三彩等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使基金的年收益率长期达到了13。1%)。
所以几万亿的社保个人账户亏空是源自社保资金的挪用和管理不善,而不是便宜百姓造成的。而现在新的社保政策的出台就是要弥补这万亿的个人账户赤字以免保险基金破产,但却是采用损害个人利益基础上的。按以前旧条例:企业缴纳8%,个人缴纳5%。员工个人账户为缴费工资的11%,剩余的2%计入共济基金;而按照现在新条例:企业缴纳10%,个人缴纳8%,员工个人账户为缴费工资的8%,剩余的10%计入共济基金。就是说本来企业给予个人的福利部分全部被剥夺了。至于其他的不合理之处,因为本文太多的问题要谈论,所以就不在这一个问题上纠缠下去了。
2。医疗保险与失业保险的“全民免费制度”到底可不可行?
有关部门在回答为何不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时主要观点有:
1.缺钱
2.像印度1949年就建立的那种“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是低水平的,如果在中国当今社会依样建立这么一个低水平的全民保障制度百姓不满意;建立高水平,无法做得来。
正好看到共鸣上有魏雅华的一篇妙文,与俺一样异曲同工从商业可行的角度切换到应用到社会的可行,下面是魏雅华的分析:
分析是以统计数字最为齐全的“2003城乡医疗总开支”为基础。2003年城乡居民用于医疗保健上的总开支(即包括个人及政府补贴的总花费)为4263。1亿,其中城市居民为:3370亿,农村仅为:893。2亿。当年政府医疗卫生总财政开支为:864。5亿(占24649。9亿财政总开支的3。5%)。
3370亿城市居民总开支除以5。23亿城市人口,则人均花费为644元/年。而当时基本医疗保险人均缴费额是1116元/人(原保险政策是雇主与雇员共同交纳)。
波得认为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我们缴费的基数远远大于实际需要的金额。这也印证了我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有庞大的工作人口(与国外很多女方辞职操持家务不同,国内双职工是普遍现象),就好比一个潜力巨大的保险市场,而由政府机构去垄断经营,想亏都很难。
然后上文继续分析:“现有2。56亿就业人口,平均每人要负担的不工作的家属为0。9人,如果从业者在多花人均648。1元/每年就可实现城市全部人口的全部医疗,如果对家属这部分国家补贴90%,则国家每年多投入131。11亿元。而对于农村人口,2003年893。2亿除以农村人口7。7亿则2003年人均农村医疗花费为116元/年。如果农村80%由国家补贴,则需国家额外投入406。6亿。那么农村人口与城市家属两项的补贴总额为537。7亿元,而2003年的财政支的医疗卫生总支出为864。5亿,足够支付这个数。”
所以人民应当感谢魏雅华的精辟分析,是我们清楚了实现理想与现实之间到底有多远距离,而到到财政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现在,我们有足够的底气才实行全民医保这个全民的伟大理想。至于失业保险及全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与全民医保问题来比更是小儿科了。
(二)零和博弈原理----看官方制定和监督游戏规则的必要性。
零和博弈是指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