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重生之爵门嫡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风是可以忍受的?她也只能这么想才能心里舒服些。
于珊此次前往西北守边关,本来身边有春香、青英和青晴三个大丫鬟,荷花被于珊留在了谢府为她看院子,而荷花的卖身契她本想三天回门的时候给于老太太,可又一想不合规矩,索性托了木蓝蓝照看,她与木蓝蓝有一个月的‘战友’情谊,在了解了她婆母这人之后,也愿意相信她。
临行前,木蓝蓝曾交代过,西北谢府由来已久,而且是自成府邸,虽说奴仆不多,可也都是能干的,这京城谢府的丫头去了,能不能与她们合得来还要另说,最主要的是鲜少有留的住的,所以私下里建议于珊莫要带太多丫鬟,万事自给自足、亲力亲为才好。
这都是木蓝蓝的经验之谈、肺腑之言,绝对没有苛待儿媳难为儿媳,让儿媳妇劳心劳力的私心。
这若是旁人,自然是会误会了木蓝蓝,可于珊不是不识好歹的。边关二十年,木蓝蓝保养的很好,唯有一双手,隐隐有了茧子,而听下人说,木蓝蓝当初带到西北的丫鬟,一个也没有留下,据说多是死于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虽然会让人生病,但夺去那么多人的性命却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她也能听出她木蓝蓝的好意,一来是提醒她注意西北谢府,二来也是给她轻车便骑找理由和台阶罢了。
于珊在征求过谢昆的意见后,果如木蓝蓝所愿,只点了春香和青英两个丫头。
怎知谢老太太硬要她将青晴带上,说什么,万一有孕,身边也好有个得用的人。谢老太太的心思明白的写在脸上,青晴是个未嫁未育的女孩,于珊若是有孕,她能帮什么忙!再说了,眼下太后辞世,朝堂上下守孝一年,最起码一年的时间,于珊不可能有孕了,那青晴跟着去做什么?
不过,这一个月以来,因于珊与木蓝蓝明里暗里与谢老太太和齐氏作对,让谢老太太对于珊已经不满,尤其不满的是,于珊竟然还想跟着谢昆离京。这京城谢府,被于珊和木蓝蓝乱掺和,许多事都失了条理,谢老太太一方面觉得于珊离京能减轻木蓝蓝的助力,另一方面又不甘心于珊闹腾够了京城就去西北逍遥,索性继续拿青晴恶心于珊。
于珊也知道谢老太太对她的不满,索性青晴这点子小事也不再反抗她,所以,于珊离京之时,身边带了三个丫鬟。
只是青晴的运气不太好,在离京不足百里的时候,这丫头就水土不服……想当初,于珊听到这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怀疑青英。因为只有青英曾在西北谢府带过,而这病因又与木蓝蓝所说的如此相似,这让于珊不得不怀疑青英。可青英好似并不知道于珊的怀疑,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这让等着青英坦白相告的于珊相当郁闷。只是不管怎么说,这给了她遣派青英回京的借口。
有句话说的好,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青晴自觉身子不好,不等于珊开口,便自行求去。初时于珊还不想放,摆出长者赐不能辞的架势,诚心诚意地挽留青晴。青晴却是病怕了,坚决求去,于是在离京约一百五十里的时候,谢昆遣了一队小兵护送青晴回到了京城。
所以,等到了绥城,于珊的身边便只有春香和青英两个丫头。
于珊撑开车帘,打量良久后才确认车外所站之人是舒朗。她倒是没有想到,兜兜转转,舒朗还是成了绥城的护城将军,唯一不同的,就是他的娘子不是佳仪公主而是于静。
是夜,谢昆和于珊接受了舒朗的邀请,简单的收拾了一番,便到舒府做客,于珊做梦也想不到,在舒府她见了一个她以为这辈子都无缘再见的‘情敌’——于倩。
想当初,于倩被老太太打发到了尼姑庵,官方的理由当然是为失了孩子的赵氏祈福,只是这一祈福就祈祷了四年之久,愣是从十三岁的豆蔻芳华,守到了十七岁的大龄剩女。这些年,于老太太并不是没有派人去尼姑庵接过于倩,可是于倩不肯回来,说什么边关正在打仗,她要为边关战死的将士祈福,还像模像样的做了牌子,日夜祷告。
老太太虽然不相信她有这么高的品德,可因为二房里,于昭澈自认为被于倩小瞧了,所以从不提及于倩;赵氏整日忙着学习管家,又心痛腹中曾经的男婴,所以有些不能面对于倩;至于许姨娘和于福则因为没有于倩和于静的压制,日子也舒坦了不少,巴不得于倩不回府。所以二房上上下下都是尽量忽视了于倩的存在。
老太太这一辈子,最讨厌的就是做下讨人嫌,四处不得好的事,眼见二房上下不愿意,于倩也不愿意,索性任由于倩留在了尼姑庵,只是每月里为尼姑庵捐些香油钱,托主持多多照顾于倩罢了。
于珊是不会主动看望于倩的,因为按照于倩的性子,只会认为于珊对她说的任何劝诫的话,都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耀武扬威。所以,慢慢的,于倩这个敢爱敢恨的女子,就淡出了于珊的记忆,虽然有一大部分的于珊刻意去忘记。
于珊从来没想过,再次见到于倩会是在这个地方,这一刻,于倩给她的感觉,仿佛是个阴魂不散的幽灵一样;这一刻,她曾经对于倩的钦佩烟消云散。于珊知道,这是因为心态不一样了。
当初她对谢昆还不曾动情,所以对勇敢无畏、敢爱敢恨的于倩心存一份着敬意,可是此时此刻,她已经对自己的所有物动情动心,婴儿尚且护怀,旁人对你的东西虎视眈眈,你若还能生出钦佩之情,相让之心,那才是真真的白痴,而于珊这辈子最不想做的,就是接着白痴。
所以,于珊看着于倩的眼神,就多了几分审视,也多了几分探究。她一点也不关心于倩是怎么离了尼姑庵主持的看管到达西北的,心里也十分清楚于倩千里迢迢赶到绥城候着她与谢昆是什么目的,可是她所关心的只是于倩准备如何达成自己的目的。
于倩这一辈子,就谢昆这一个心结,碰一碰都流血的心结,像于珊这么知命认命的人,自认不具有揣测这种人心理的能力。
相对于于珊的严正以待,于倩却彻底收敛了锋芒,整个人都透出一种大慈大悲的怜悯之心,她大大方方地站在于珊面前,扶着微微显怀的于静,轻轻说:“听闻二妹有了身孕,我这个做大姐的也无甚好送的,便请主持开光了一个平安符为她送来,倒是想不到,能有缘再见到四妹妹。”
于倩的声音柔和温暖,仿佛曾经在静安堂凄厉的喊着‘我哪里比不过于珊’的女子已经彻底消散了。于珊在于倩的眼里看不到情、欲,哪怕谢昆就站在于倩的面前,于倩也是一副无动于衷的表情,仿佛年少的荒唐事一场过雨云烟。
只是,谁也不是傻子,谁又瞒的过谁,曾经以命相拼的目标,岂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不过是自欺欺人!
却说春香站在于珊身后,嘴角轻轻翘了翘,恭恭敬敬地请安到:“大小姐,将军夫人。”春香终于还是学会了隐藏自己的不屑,也与于珊一般面无表情。
于珊也冲着于倩轻轻点头,身上渐渐形成的富贵之气直逼的于倩缩了眼里的散漫。她漫不经心的一笑,说:“大姐姐果真是姐妹情深。”
春香在于珊的背后微微一笑,自动补充了于珊剩下的话,‘深到为了一己私欲算计陷害自己的姐妹,上赶着叫自己的妹妹姐姐的地步!’
于倩轻笑道:“都是自家姐妹,应该的。”而实际上,于倩看着于珊,心里的恼恨怎么都压不下去,她扶着于静的那只手,几乎掐进了于静的肉里,也幸亏于静是喜怒不形于色的,才没有立即甩开于倩的手。于静只是瞥了于倩一眼,没有说话。
谢昆与青英两人,他们也只是觉得于珊的情绪不对,至于是见到姐姐高兴的还是因为曾经与于倩闹过不愉快不高兴的,他们都看不透。
谢昆和青英猜不透,于静却能猜到于珊对于倩只怕是没了耐心,也是,若是有谁没皮没脸地惦记她的东西,她也不会给胆敢伸手之人留面子。她虽然嘴上不能说她的亲姐姐没皮没脸,可实际上于倩的处事就是给旁人这样一种印象,而最主要的是,她年幼时口是心非的本事也愈发的强了。十二三岁的强势,已经完全被她身上的慈悲所掩盖。
于静想着如此虚伪的于倩,心里有些不舒坦了,她不着痕迹地抽出了被于倩搀扶的手臂,走到于珊的身边,说:“四妹妹,四年没见,祖父祖母可都还好?”
舒朗见到自己妻子的反应,总算是察觉到不对了,他站在谢昆的身边轻轻皱了皱眉头。
本来舒朗是个粗心的人,是不会发现任何不对的。可是将心比心,当初他从西北退居绥城的时候,他与大哥那么自制的人,见面也忍不住红了眼眶。都说女子的感情薄如水,他原本是不信的,可眼见于家三姐妹,时隔四年再见,却对彼此都是这副不咸不淡的模样,说句心里话,他觉得她们薄情了些,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是针对这件事。
况且,于倩先于珊三天到达的绥城,京城于老爵爷和于老太太好不好,他的妻子为什么不问大姑姐?这很明显就是没话找话说的节奏。
在这方面,舒朗是冤枉于静了。他因为避嫌,并不常与于倩见面,自然是不知道于倩来了舒府,除了当天给了于静一个平安符之外,并不外出。她不仅不外出,还在客房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战死的将士名字,她每日里念经诵佛的祷告……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雨天美眉的又一个地雷,么么哒~~
☆、第151章1:
谢昆作为最重要的当事人,对眼前这状况却是云里雾里的。他从头到尾都不知道于倩心仪于他,也不知道于倩曾经为了能与他在一起,经历了什么。当然,照着谢昆怕麻烦的性格,就算知道了,心里也升不起一星半点的感动,说不定还要怨怪于倩的到来影响了他与于珊的夫妻感情。
可是很显然,于倩并不这么认为,所以她千里迢迢的,从京城奔赴绥城,赔上一生再赌一局,赢则得偿所愿,输则一败涂地。
四年前,于府的那场闹剧,在外并没有传开只言片语。于倩明面上是为连失两子的赵氏祈福去了,外人虽然不能理解于倩的做法,但被于爵府的势力压着,也愿意昧着良心夸赞于倩一句有孝心。
可是对那些知道太子和太子妃被赐婚内、幕的小姐夫人来说,于倩的孝心就是个笑话,因为他们都以为于倩是因为构陷自家姐妹才被于老太太送到了尼姑庵。所以她们对于倩是不屑怜悯的,于倩也成了各家夫人教育自家女儿的反面案例,看看,这就是心术不正的后果,不仅空为旁人做嫁衣,而且一辈子都毁了。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出入尼姑庵的乡野村妇多了,慢慢的,百姓纷纷赞叹尼姑庵里住着一位天仙样的女子,不仅有孝心,更是大慈悲胸怀,谁家有病有灾,这活菩萨总愿意施舍一丝半点的助益,而不求一丁点的回报,这尊天线一样的活菩萨自然就是于倩。
于倩在尼姑庵又没有花销,光明正大的拿着于府的补贴装好人。受益人因多是乡野村妇,这些人只看得见眼前的既得利益,所以她们也想不到,她们对于倩的正面评价,就是于倩想要的回报。
一开始只是底层的人谈论倒也没什么,左右影响不到于爵府的判断。可这些传言传啊传的就传到了知道于倩被罚□□的各家夫人耳朵里,她们自然是嗤笑一声,不屑一顾。可这两年,于府富贵滔天,于大少爷娶了唯一的公主,于二小姐嫁了武状元,于四小姐嫁了谢府继承人,连养女于楠也成了太子妃……这一场场的富贵下来,让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尽皆转了口风。
慢慢地,这些的夫人小姐的,再说起于倩就多了几分怜惜,私下里都议论,这处罚对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来说严苛了些。一开始他们对于倩的怜惜还有所保留,现在直接将于倩说成了于府巴结讨好太子妃的牺牲品,当然她们敢这么说的前提是于倩不仅没有对于楠引起实际的伤害,还变相的给予了于楠一场泼天的富贵,而这泼天富贵,正式她们所求的。
所以,在这么一群不清楚于倩真正心思的人的推动下,于倩在尼姑庵的四年,不仅没有坏了名声,还赚了一点贤名。在她耐住寂寞,日夜为边关将士祈福这件事传出后,于倩在京城获得了不浅的声望,虽然也有些许声音说于倩是装的,但这并不影响大势,于倩在京城还是一枚含苞待放等人折的娇俏玫瑰。若是于倩肯知足,两年前随着老太太回爵府,这会未尝说不到好的亲事。
风是可以忍受的?她也只能这么想才能心里舒服些。
于珊此次前往西北守边关,本来身边有春香、青英和青晴三个大丫鬟,荷花被于珊留在了谢府为她看院子,而荷花的卖身契她本想三天回门的时候给于老太太,可又一想不合规矩,索性托了木蓝蓝照看,她与木蓝蓝有一个月的‘战友’情谊,在了解了她婆母这人之后,也愿意相信她。
临行前,木蓝蓝曾交代过,西北谢府由来已久,而且是自成府邸,虽说奴仆不多,可也都是能干的,这京城谢府的丫头去了,能不能与她们合得来还要另说,最主要的是鲜少有留的住的,所以私下里建议于珊莫要带太多丫鬟,万事自给自足、亲力亲为才好。
这都是木蓝蓝的经验之谈、肺腑之言,绝对没有苛待儿媳难为儿媳,让儿媳妇劳心劳力的私心。
这若是旁人,自然是会误会了木蓝蓝,可于珊不是不识好歹的。边关二十年,木蓝蓝保养的很好,唯有一双手,隐隐有了茧子,而听下人说,木蓝蓝当初带到西北的丫鬟,一个也没有留下,据说多是死于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虽然会让人生病,但夺去那么多人的性命却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她也能听出她木蓝蓝的好意,一来是提醒她注意西北谢府,二来也是给她轻车便骑找理由和台阶罢了。
于珊在征求过谢昆的意见后,果如木蓝蓝所愿,只点了春香和青英两个丫头。
怎知谢老太太硬要她将青晴带上,说什么,万一有孕,身边也好有个得用的人。谢老太太的心思明白的写在脸上,青晴是个未嫁未育的女孩,于珊若是有孕,她能帮什么忙!再说了,眼下太后辞世,朝堂上下守孝一年,最起码一年的时间,于珊不可能有孕了,那青晴跟着去做什么?
不过,这一个月以来,因于珊与木蓝蓝明里暗里与谢老太太和齐氏作对,让谢老太太对于珊已经不满,尤其不满的是,于珊竟然还想跟着谢昆离京。这京城谢府,被于珊和木蓝蓝乱掺和,许多事都失了条理,谢老太太一方面觉得于珊离京能减轻木蓝蓝的助力,另一方面又不甘心于珊闹腾够了京城就去西北逍遥,索性继续拿青晴恶心于珊。
于珊也知道谢老太太对她的不满,索性青晴这点子小事也不再反抗她,所以,于珊离京之时,身边带了三个丫鬟。
只是青晴的运气不太好,在离京不足百里的时候,这丫头就水土不服……想当初,于珊听到这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怀疑青英。因为只有青英曾在西北谢府带过,而这病因又与木蓝蓝所说的如此相似,这让于珊不得不怀疑青英。可青英好似并不知道于珊的怀疑,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这让等着青英坦白相告的于珊相当郁闷。只是不管怎么说,这给了她遣派青英回京的借口。
有句话说的好,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青晴自觉身子不好,不等于珊开口,便自行求去。初时于珊还不想放,摆出长者赐不能辞的架势,诚心诚意地挽留青晴。青晴却是病怕了,坚决求去,于是在离京约一百五十里的时候,谢昆遣了一队小兵护送青晴回到了京城。
所以,等到了绥城,于珊的身边便只有春香和青英两个丫头。
于珊撑开车帘,打量良久后才确认车外所站之人是舒朗。她倒是没有想到,兜兜转转,舒朗还是成了绥城的护城将军,唯一不同的,就是他的娘子不是佳仪公主而是于静。
是夜,谢昆和于珊接受了舒朗的邀请,简单的收拾了一番,便到舒府做客,于珊做梦也想不到,在舒府她见了一个她以为这辈子都无缘再见的‘情敌’——于倩。
想当初,于倩被老太太打发到了尼姑庵,官方的理由当然是为失了孩子的赵氏祈福,只是这一祈福就祈祷了四年之久,愣是从十三岁的豆蔻芳华,守到了十七岁的大龄剩女。这些年,于老太太并不是没有派人去尼姑庵接过于倩,可是于倩不肯回来,说什么边关正在打仗,她要为边关战死的将士祈福,还像模像样的做了牌子,日夜祷告。
老太太虽然不相信她有这么高的品德,可因为二房里,于昭澈自认为被于倩小瞧了,所以从不提及于倩;赵氏整日忙着学习管家,又心痛腹中曾经的男婴,所以有些不能面对于倩;至于许姨娘和于福则因为没有于倩和于静的压制,日子也舒坦了不少,巴不得于倩不回府。所以二房上上下下都是尽量忽视了于倩的存在。
老太太这一辈子,最讨厌的就是做下讨人嫌,四处不得好的事,眼见二房上下不愿意,于倩也不愿意,索性任由于倩留在了尼姑庵,只是每月里为尼姑庵捐些香油钱,托主持多多照顾于倩罢了。
于珊是不会主动看望于倩的,因为按照于倩的性子,只会认为于珊对她说的任何劝诫的话,都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耀武扬威。所以,慢慢的,于倩这个敢爱敢恨的女子,就淡出了于珊的记忆,虽然有一大部分的于珊刻意去忘记。
于珊从来没想过,再次见到于倩会是在这个地方,这一刻,于倩给她的感觉,仿佛是个阴魂不散的幽灵一样;这一刻,她曾经对于倩的钦佩烟消云散。于珊知道,这是因为心态不一样了。
当初她对谢昆还不曾动情,所以对勇敢无畏、敢爱敢恨的于倩心存一份着敬意,可是此时此刻,她已经对自己的所有物动情动心,婴儿尚且护怀,旁人对你的东西虎视眈眈,你若还能生出钦佩之情,相让之心,那才是真真的白痴,而于珊这辈子最不想做的,就是接着白痴。
所以,于珊看着于倩的眼神,就多了几分审视,也多了几分探究。她一点也不关心于倩是怎么离了尼姑庵主持的看管到达西北的,心里也十分清楚于倩千里迢迢赶到绥城候着她与谢昆是什么目的,可是她所关心的只是于倩准备如何达成自己的目的。
于倩这一辈子,就谢昆这一个心结,碰一碰都流血的心结,像于珊这么知命认命的人,自认不具有揣测这种人心理的能力。
相对于于珊的严正以待,于倩却彻底收敛了锋芒,整个人都透出一种大慈大悲的怜悯之心,她大大方方地站在于珊面前,扶着微微显怀的于静,轻轻说:“听闻二妹有了身孕,我这个做大姐的也无甚好送的,便请主持开光了一个平安符为她送来,倒是想不到,能有缘再见到四妹妹。”
于倩的声音柔和温暖,仿佛曾经在静安堂凄厉的喊着‘我哪里比不过于珊’的女子已经彻底消散了。于珊在于倩的眼里看不到情、欲,哪怕谢昆就站在于倩的面前,于倩也是一副无动于衷的表情,仿佛年少的荒唐事一场过雨云烟。
只是,谁也不是傻子,谁又瞒的过谁,曾经以命相拼的目标,岂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不过是自欺欺人!
却说春香站在于珊身后,嘴角轻轻翘了翘,恭恭敬敬地请安到:“大小姐,将军夫人。”春香终于还是学会了隐藏自己的不屑,也与于珊一般面无表情。
于珊也冲着于倩轻轻点头,身上渐渐形成的富贵之气直逼的于倩缩了眼里的散漫。她漫不经心的一笑,说:“大姐姐果真是姐妹情深。”
春香在于珊的背后微微一笑,自动补充了于珊剩下的话,‘深到为了一己私欲算计陷害自己的姐妹,上赶着叫自己的妹妹姐姐的地步!’
于倩轻笑道:“都是自家姐妹,应该的。”而实际上,于倩看着于珊,心里的恼恨怎么都压不下去,她扶着于静的那只手,几乎掐进了于静的肉里,也幸亏于静是喜怒不形于色的,才没有立即甩开于倩的手。于静只是瞥了于倩一眼,没有说话。
谢昆与青英两人,他们也只是觉得于珊的情绪不对,至于是见到姐姐高兴的还是因为曾经与于倩闹过不愉快不高兴的,他们都看不透。
谢昆和青英猜不透,于静却能猜到于珊对于倩只怕是没了耐心,也是,若是有谁没皮没脸地惦记她的东西,她也不会给胆敢伸手之人留面子。她虽然嘴上不能说她的亲姐姐没皮没脸,可实际上于倩的处事就是给旁人这样一种印象,而最主要的是,她年幼时口是心非的本事也愈发的强了。十二三岁的强势,已经完全被她身上的慈悲所掩盖。
于静想着如此虚伪的于倩,心里有些不舒坦了,她不着痕迹地抽出了被于倩搀扶的手臂,走到于珊的身边,说:“四妹妹,四年没见,祖父祖母可都还好?”
舒朗见到自己妻子的反应,总算是察觉到不对了,他站在谢昆的身边轻轻皱了皱眉头。
本来舒朗是个粗心的人,是不会发现任何不对的。可是将心比心,当初他从西北退居绥城的时候,他与大哥那么自制的人,见面也忍不住红了眼眶。都说女子的感情薄如水,他原本是不信的,可眼见于家三姐妹,时隔四年再见,却对彼此都是这副不咸不淡的模样,说句心里话,他觉得她们薄情了些,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是针对这件事。
况且,于倩先于珊三天到达的绥城,京城于老爵爷和于老太太好不好,他的妻子为什么不问大姑姐?这很明显就是没话找话说的节奏。
在这方面,舒朗是冤枉于静了。他因为避嫌,并不常与于倩见面,自然是不知道于倩来了舒府,除了当天给了于静一个平安符之外,并不外出。她不仅不外出,还在客房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战死的将士名字,她每日里念经诵佛的祷告……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雨天美眉的又一个地雷,么么哒~~
☆、第151章1:
谢昆作为最重要的当事人,对眼前这状况却是云里雾里的。他从头到尾都不知道于倩心仪于他,也不知道于倩曾经为了能与他在一起,经历了什么。当然,照着谢昆怕麻烦的性格,就算知道了,心里也升不起一星半点的感动,说不定还要怨怪于倩的到来影响了他与于珊的夫妻感情。
可是很显然,于倩并不这么认为,所以她千里迢迢的,从京城奔赴绥城,赔上一生再赌一局,赢则得偿所愿,输则一败涂地。
四年前,于府的那场闹剧,在外并没有传开只言片语。于倩明面上是为连失两子的赵氏祈福去了,外人虽然不能理解于倩的做法,但被于爵府的势力压着,也愿意昧着良心夸赞于倩一句有孝心。
可是对那些知道太子和太子妃被赐婚内、幕的小姐夫人来说,于倩的孝心就是个笑话,因为他们都以为于倩是因为构陷自家姐妹才被于老太太送到了尼姑庵。所以她们对于倩是不屑怜悯的,于倩也成了各家夫人教育自家女儿的反面案例,看看,这就是心术不正的后果,不仅空为旁人做嫁衣,而且一辈子都毁了。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出入尼姑庵的乡野村妇多了,慢慢的,百姓纷纷赞叹尼姑庵里住着一位天仙样的女子,不仅有孝心,更是大慈悲胸怀,谁家有病有灾,这活菩萨总愿意施舍一丝半点的助益,而不求一丁点的回报,这尊天线一样的活菩萨自然就是于倩。
于倩在尼姑庵又没有花销,光明正大的拿着于府的补贴装好人。受益人因多是乡野村妇,这些人只看得见眼前的既得利益,所以她们也想不到,她们对于倩的正面评价,就是于倩想要的回报。
一开始只是底层的人谈论倒也没什么,左右影响不到于爵府的判断。可这些传言传啊传的就传到了知道于倩被罚□□的各家夫人耳朵里,她们自然是嗤笑一声,不屑一顾。可这两年,于府富贵滔天,于大少爷娶了唯一的公主,于二小姐嫁了武状元,于四小姐嫁了谢府继承人,连养女于楠也成了太子妃……这一场场的富贵下来,让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尽皆转了口风。
慢慢地,这些的夫人小姐的,再说起于倩就多了几分怜惜,私下里都议论,这处罚对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来说严苛了些。一开始他们对于倩的怜惜还有所保留,现在直接将于倩说成了于府巴结讨好太子妃的牺牲品,当然她们敢这么说的前提是于倩不仅没有对于楠引起实际的伤害,还变相的给予了于楠一场泼天的富贵,而这泼天富贵,正式她们所求的。
所以,在这么一群不清楚于倩真正心思的人的推动下,于倩在尼姑庵的四年,不仅没有坏了名声,还赚了一点贤名。在她耐住寂寞,日夜为边关将士祈福这件事传出后,于倩在京城获得了不浅的声望,虽然也有些许声音说于倩是装的,但这并不影响大势,于倩在京城还是一枚含苞待放等人折的娇俏玫瑰。若是于倩肯知足,两年前随着老太太回爵府,这会未尝说不到好的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