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重生之爵门嫡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你不说,永远也说不清楚。别的先不说,你脸上这道疤,总要跟他们说清楚的,不然等回了京……”
“我的事不用你管!”
谢昆听了也不生气,反正每次提到他脸上的伤疤,他就是这个态度:“准你一天假,你自己想一想吧。”
谢昆走后,于华突地泄了气,他伸直腿,直直的躺了下去,半晌他伸出手,摸索着脸上的凹凸不平的伤疤,心里一阵难过,并不是因为自己容貌受损难过,而是他知道,这条疤刻在他脸上,就如同刻在了在意他的人的心上。
四年前,杨姨娘初冬入府,不足半月就传出了孕事。
于华初时并不在意,若是于昭轩不碰杨思瑶,就不会这么急切地让她进府了。可随着年关将近,传出孕事不久的杨姨娘,肚子竟是鼓了起来。于华便是再不晓事,也知道三个月之内绝对不会显怀的道理。杨姨娘的肚子越来越大,于华的表情就越来越阴沉。
于华是住在华院的,那段时间,老爵爷养病也没心抓几个孙子的功课,所以并没有人发现于华的反常。
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跑到了于昭轩的书房,质问与他。
于昭轩被老爵爷和老太太架空了,没了本钱外出设宴,但在家里喝喝小酒还是没问题的。他自负才名,每日里就酒作诗,日子过得也潇洒。
“我已经有一个孩子给你母亲让了路,难不成还要搭上一个?”
这话对于昭轩来说,只是一句话;对于华来说却无异于晴天霹雳。
于昭轩这句话,解开了于华心里的一连串的疑惑——为什么徐姨娘因为于珊、于安死了,于简不仅没有报复他,反倒处处礼让与他?于简既然怀疑他出的手,那就是说徐姨娘是枉死的,既然是枉死为什么没有人继续查?为什么兰苑上上下下的丫鬟婆子一个也没有留下?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为什么他的好‘姨母’甘愿入府为妾。
他原先不深查徐姨娘的死,只是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他不探查杨思瑶为什么急匆匆入府为妾,是因为,既然是妾侍,那也牵扯不到他。可等他真的知道缘由的时候,他有些接受不了。
于华受到的冲击太大,一时忍不住,凭着一股子蛮力,狠狠地将微醉的于昭轩打了一顿,直打的于昭轩鼻青脸肿,于昭轩才养好的身子,再次吐了血。
等下人觉得书房动静不对,强闯进去的时候,只看到于华血红的眼和地上浑身是血的于昭轩。
老爵爷顾不得装病,急急地赶过去的时候,于昭轩已经被抬走了,而于华还没回神。
“华哥。”老爵爷的声音放得很轻。
“祖父?”
“你……随我去宗祠。”
于华便老老实实的起了身,跟着老爵爷到了于府宗祠。一老一少双双跪在列宗列宗牌位前,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话。
四年已过,于华对当时的话都只有模模糊糊的印象,他记得自己义愤填膺,祖父的声音却安稳豁达,唯有最后一句至今响在他的心底:“华哥,子不言父过,更枉论出手教训生身父亲,此乃大不孝!”
于华的跪在阴冷的宗祠里,一跪就是五天,等被抬出来时,意识已经模糊。
再次醒来,他连夜翻墙进了静安堂,悄无声息地进了于珊的院子,与于珊说了几句话。
“哥哥,若你想走,便走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府上诸事,你尽可放心,我与祖父祖母还有弟弟都会好好的,绝不会让人欺负了。”
于华就这样背着于珊的祝福与承诺,收拾了细软和几身冬衣,当夜叛逃离家。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打开于府大门的时候,老爵爷和老太太就站在他的身后,目送他离开,没有挽留。
作者有话要说:哎!俺昨天晚上从六点出头,坐在电脑前一直坐到了十一点,愣是一个字也没写出来,因为俺转不过来!!
若是第二卷第三卷连起来看,肯定有些生硬的,亲们忍忍吧~~俺真的尽力啦~~骗人小狗的~~
ps:这情节是定稿是就想好的,可真正写的时候,才觉得俺心狠了,边哭边写的作者也就只有我一个了!果然是我泪点太低了嘛……
☆、第82章:
于华离开京城,一路直奔西北,他要去从军,投奔谢爵爷。他现在的状态,着实不适合与于昭轩生活在一个屋檐底下,别人还有个外祖家,可对于华来说,杨府还不如于府。
时已入冬,天气一天坏过一天,更何况是环境恶劣的大西北。十岁的于华赶了将近两个月的路才入了大西北的边境。
冬天是西北流匪横行的时节,一些吃不饱穿不暖的良民多在冬季入伙。于华孤身一身,身上穿的虽不是绫罗绸缎,但面容清俊,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个富家小哥,这样的于华,对西北地区的流匪来说,那就是只小肥羊,便是他身上果真没有银钱,也不耽误绑架勒索。
相对来说,于华的运气不错,一路上没有碰到真正的流匪,只在初入西北的时候碰上了四个刚入伙的新人。于华五岁开始习武,底子打的牢,他迅速出手,轻而易举地制服四个骨瘦如柴的成年人。可坏就坏在,他初入西北,虽是性子磨的冷厉了些,但到底不够心狠,手上也干干净净的,不曾沾过人命,担心人生地不熟的惹了是非,便放过了这四人。
你放过他们,他们却不肯放过你。其中一人从后背上掏抽出一柄大刀,照着于华的后背就砍了上去。于华听到背后的风声,回身去看,眼睛顿时眯了起来,前身后仰的同时,伸腿去踢来人。那时于华身量不高,一脚踢在来人的膝盖上,来人跪倒在地,刀离手,正砍在了于华的脸上,从左耳至嘴角划了一道。
于华骨子里就不是善人,他恼怒不已,拾起刀将四人尽皆杀死,一个活口没有留。可是这会再果决心狠,也不能让他的脸完好如初。没有大夫、没有药加上环境甚差,于华本来不深的伤口,愣是留下了一条从左耳一直延伸到嘴角的伤疤。
也是于华福大命大,多了这一条疤痕,破坏了他的俊秀面容,加上于华心情奇差,眼神阴狠,对着谁都有以命相博的架势,流匪见他孤身一身,没什么油水可捞,也就当做看不见他,放他直驱西北军营。
于华身心俱疲,眼瞅着就到了军营了,愣是病倒在了。好在时有巡查兵,发现了他,见他的穿着长相均不似蛮夷之人,便将他带回了军营请了军医,只是软禁着,不能四处跑。
于华在军营养了一个月的身子,第一个发现于华的,是谢洪。
谢天亮在京城接了爵位,就带着谢昆、谢洪启程回西北。他本有心留下两个哥陪在谢老爵爷和谢老太太身边的,但是谢老爵爷本着坑死人不偿命的心态说了这么一句话:“洪哥再留在京城,就废了!”
于是,谢爵爷就决定带着谢洪走,可又不能有所偏颇,就将谢昆也带走了。
谢洪到了西北,整日窝在西北的谢府唉声叹气,让他从军,他也不肯。谢天亮觉得他年纪还小,也不强迫他,只是督促着他习武,反正离了京城那花花地,他再纨绔也没地使。
谢洪巴不得轻松些,只是偶尔无聊了会到军营的外沿转悠一圈。
这天,他听说在军营门口救了个十岁出头吵着闹着要从军的少年,他一时好奇是谁这么缺心眼,就偷偷流进了军营,发现了被软禁的于华。
谢爵爷坚决不允许于华参军,你一个一等爵爷的继承人,来当个小兵小将的,圣上那里就没个想头?再说于华年纪太小且不曾吃过苦头,哪里受得住。可于华拖着病体铁了心的要从军,谢爵爷犟不过他,一边安抚他养病,一边给于老爵爷递信,顺便上了折子。
要不怎么说君心难测,谢爵爷接回的折子上,只有一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力透纸背‘准!’。
谢爵爷十五就入了边关,领兵打仗没问题,但对人肚子里的弯弯钩钩看不透。这事谢爵爷跟谢昆一提,谢昆就看明白了。圣上忌惮谢府,最放心的是于府。于华孤身一身来边关,甭管... -->>
“你不说,永远也说不清楚。别的先不说,你脸上这道疤,总要跟他们说清楚的,不然等回了京……”
“我的事不用你管!”
谢昆听了也不生气,反正每次提到他脸上的伤疤,他就是这个态度:“准你一天假,你自己想一想吧。”
谢昆走后,于华突地泄了气,他伸直腿,直直的躺了下去,半晌他伸出手,摸索着脸上的凹凸不平的伤疤,心里一阵难过,并不是因为自己容貌受损难过,而是他知道,这条疤刻在他脸上,就如同刻在了在意他的人的心上。
四年前,杨姨娘初冬入府,不足半月就传出了孕事。
于华初时并不在意,若是于昭轩不碰杨思瑶,就不会这么急切地让她进府了。可随着年关将近,传出孕事不久的杨姨娘,肚子竟是鼓了起来。于华便是再不晓事,也知道三个月之内绝对不会显怀的道理。杨姨娘的肚子越来越大,于华的表情就越来越阴沉。
于华是住在华院的,那段时间,老爵爷养病也没心抓几个孙子的功课,所以并没有人发现于华的反常。
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跑到了于昭轩的书房,质问与他。
于昭轩被老爵爷和老太太架空了,没了本钱外出设宴,但在家里喝喝小酒还是没问题的。他自负才名,每日里就酒作诗,日子过得也潇洒。
“我已经有一个孩子给你母亲让了路,难不成还要搭上一个?”
这话对于昭轩来说,只是一句话;对于华来说却无异于晴天霹雳。
于昭轩这句话,解开了于华心里的一连串的疑惑——为什么徐姨娘因为于珊、于安死了,于简不仅没有报复他,反倒处处礼让与他?于简既然怀疑他出的手,那就是说徐姨娘是枉死的,既然是枉死为什么没有人继续查?为什么兰苑上上下下的丫鬟婆子一个也没有留下?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为什么他的好‘姨母’甘愿入府为妾。
他原先不深查徐姨娘的死,只是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他不探查杨思瑶为什么急匆匆入府为妾,是因为,既然是妾侍,那也牵扯不到他。可等他真的知道缘由的时候,他有些接受不了。
于华受到的冲击太大,一时忍不住,凭着一股子蛮力,狠狠地将微醉的于昭轩打了一顿,直打的于昭轩鼻青脸肿,于昭轩才养好的身子,再次吐了血。
等下人觉得书房动静不对,强闯进去的时候,只看到于华血红的眼和地上浑身是血的于昭轩。
老爵爷顾不得装病,急急地赶过去的时候,于昭轩已经被抬走了,而于华还没回神。
“华哥。”老爵爷的声音放得很轻。
“祖父?”
“你……随我去宗祠。”
于华便老老实实的起了身,跟着老爵爷到了于府宗祠。一老一少双双跪在列宗列宗牌位前,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话。
四年已过,于华对当时的话都只有模模糊糊的印象,他记得自己义愤填膺,祖父的声音却安稳豁达,唯有最后一句至今响在他的心底:“华哥,子不言父过,更枉论出手教训生身父亲,此乃大不孝!”
于华的跪在阴冷的宗祠里,一跪就是五天,等被抬出来时,意识已经模糊。
再次醒来,他连夜翻墙进了静安堂,悄无声息地进了于珊的院子,与于珊说了几句话。
“哥哥,若你想走,便走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府上诸事,你尽可放心,我与祖父祖母还有弟弟都会好好的,绝不会让人欺负了。”
于华就这样背着于珊的祝福与承诺,收拾了细软和几身冬衣,当夜叛逃离家。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打开于府大门的时候,老爵爷和老太太就站在他的身后,目送他离开,没有挽留。
作者有话要说:哎!俺昨天晚上从六点出头,坐在电脑前一直坐到了十一点,愣是一个字也没写出来,因为俺转不过来!!
若是第二卷第三卷连起来看,肯定有些生硬的,亲们忍忍吧~~俺真的尽力啦~~骗人小狗的~~
ps:这情节是定稿是就想好的,可真正写的时候,才觉得俺心狠了,边哭边写的作者也就只有我一个了!果然是我泪点太低了嘛……
☆、第82章:
于华离开京城,一路直奔西北,他要去从军,投奔谢爵爷。他现在的状态,着实不适合与于昭轩生活在一个屋檐底下,别人还有个外祖家,可对于华来说,杨府还不如于府。
时已入冬,天气一天坏过一天,更何况是环境恶劣的大西北。十岁的于华赶了将近两个月的路才入了大西北的边境。
冬天是西北流匪横行的时节,一些吃不饱穿不暖的良民多在冬季入伙。于华孤身一身,身上穿的虽不是绫罗绸缎,但面容清俊,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个富家小哥,这样的于华,对西北地区的流匪来说,那就是只小肥羊,便是他身上果真没有银钱,也不耽误绑架勒索。
相对来说,于华的运气不错,一路上没有碰到真正的流匪,只在初入西北的时候碰上了四个刚入伙的新人。于华五岁开始习武,底子打的牢,他迅速出手,轻而易举地制服四个骨瘦如柴的成年人。可坏就坏在,他初入西北,虽是性子磨的冷厉了些,但到底不够心狠,手上也干干净净的,不曾沾过人命,担心人生地不熟的惹了是非,便放过了这四人。
你放过他们,他们却不肯放过你。其中一人从后背上掏抽出一柄大刀,照着于华的后背就砍了上去。于华听到背后的风声,回身去看,眼睛顿时眯了起来,前身后仰的同时,伸腿去踢来人。那时于华身量不高,一脚踢在来人的膝盖上,来人跪倒在地,刀离手,正砍在了于华的脸上,从左耳至嘴角划了一道。
于华骨子里就不是善人,他恼怒不已,拾起刀将四人尽皆杀死,一个活口没有留。可是这会再果决心狠,也不能让他的脸完好如初。没有大夫、没有药加上环境甚差,于华本来不深的伤口,愣是留下了一条从左耳一直延伸到嘴角的伤疤。
也是于华福大命大,多了这一条疤痕,破坏了他的俊秀面容,加上于华心情奇差,眼神阴狠,对着谁都有以命相博的架势,流匪见他孤身一身,没什么油水可捞,也就当做看不见他,放他直驱西北军营。
于华身心俱疲,眼瞅着就到了军营了,愣是病倒在了。好在时有巡查兵,发现了他,见他的穿着长相均不似蛮夷之人,便将他带回了军营请了军医,只是软禁着,不能四处跑。
于华在军营养了一个月的身子,第一个发现于华的,是谢洪。
谢天亮在京城接了爵位,就带着谢昆、谢洪启程回西北。他本有心留下两个哥陪在谢老爵爷和谢老太太身边的,但是谢老爵爷本着坑死人不偿命的心态说了这么一句话:“洪哥再留在京城,就废了!”
于是,谢爵爷就决定带着谢洪走,可又不能有所偏颇,就将谢昆也带走了。
谢洪到了西北,整日窝在西北的谢府唉声叹气,让他从军,他也不肯。谢天亮觉得他年纪还小,也不强迫他,只是督促着他习武,反正离了京城那花花地,他再纨绔也没地使。
谢洪巴不得轻松些,只是偶尔无聊了会到军营的外沿转悠一圈。
这天,他听说在军营门口救了个十岁出头吵着闹着要从军的少年,他一时好奇是谁这么缺心眼,就偷偷流进了军营,发现了被软禁的于华。
谢爵爷坚决不允许于华参军,你一个一等爵爷的继承人,来当个小兵小将的,圣上那里就没个想头?再说于华年纪太小且不曾吃过苦头,哪里受得住。可于华拖着病体铁了心的要从军,谢爵爷犟不过他,一边安抚他养病,一边给于老爵爷递信,顺便上了折子。
要不怎么说君心难测,谢爵爷接回的折子上,只有一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力透纸背‘准!’。
谢爵爷十五就入了边关,领兵打仗没问题,但对人肚子里的弯弯钩钩看不透。这事谢爵爷跟谢昆一提,谢昆就看明白了。圣上忌惮谢府,最放心的是于府。于华孤身一身来边关,甭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