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艾戈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前年国庆小长假偕妻子去合肥游玩,计划是品尝徽派小吃、听听黄梅戏,小吃倒是尝到了一些,黄梅戏却始终没能听见,我们很不甘心,找到了黄梅剧团所在地,被告知假日期间没有演出,我们很觉得悻悻然,只好在剧团附近的一间庙宇盘桓了一个上午。此去合肥之前,我一直以为作为黄梅戏之乡,一定是满街尽是黄梅腔呢,没想到叫人大失所望。这件事情我一直记在心里,老在听说一些小剧种逐步的走向消亡,诸多有识之士奔走呼号,要抢救和保护这些传统文化,为什么这么好的休闲时光,在黄梅戏之乡竟然找不到几场演出呢?既可以发扬传统文化,又能够赚些银两,何乐而不为呢?我为他们想了种种理由,或者是没有票房?或者是演出亏本?或者是演员们趁着黄金周大好时光也去旅游去了?一直没想明白。
读过一些旧时掌故,知道早年的戏班子多会跑码头赶场子,尤其是逢年遇节更是演出的大好时机,即使是名伶大角,也照样跟着拜码头,谓之跑江湖。据说,秦香玉当年就是游走于豫陕甘一带,唱红了黄土高原,成就了一代豫剧名伶。津门有一位杨姓相声演员,他说文革时期自己偷偷出去划锅,这是行话,就是用白沙在地下划一道圈圈,自己在里面演出,把行人逗过来,这凭的是本事,要想办法把观众逗乐,愿意将口袋里的人民币掏出来给你,这位仁兄说,就这样偷偷摸摸的演出,收入也能聊补无米之炊,一家老少好几口子人从来没有饿过肚子。我想,杨氏后来成为名角,这样一段经历有着相当大的作用的,后来其子小杨氏也小有名气,与乃父深入民间的演出的经历是不无关系的。我们不难看出,早年的各个小剧种,是没有现在演出的排场的,他们就像欧洲吉普赛人的大篷车一样,走哪在哪歇,逢集遇市,搭起舞台就唱,那时候,做个演员是很辛苦的。但是,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苦练技艺,迎合观众,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剧目,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大师。这里面最著名的当属相声演员侯宝林,其早年就是北京天桥撂场子,经历过人生的酸甜苦辣,终于成为一代笑星,还被聘为北京大学的客座教授呢。任何一门艺术,他只有根植于平民百姓当中,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才会具有生命力,才不会出现所谓的传统文化的消亡。作为舞台艺术形式,只有不断的演出,培养出广大的受众,你就是想叫他消亡恐怕都不可能的。比如当年的徽班进京,称的上是不远千里而来,在八大胡同附近安营扎寨,诞生了具有完整表演体系的京剧艺术。演员这种特殊的职业,也决定了他们必须牺牲正常人的休息时间,利用广大人民的工余时光,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创造出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首先是娱乐了别人,而后才能唱红自己。记得前几年我在浙江一个小镇上小住,晚上经常有小剧团公开演出,供大家免费欣赏,费用由一些办理婚丧嫁娶的人家负担。一般演的都是连本戏,接连演出好几天,可以说是观者如潮。这种犹如当年唱堂会的方式,即保留一些老的观众,也培养了一些新的观众,当时我就在想,这些传统的小剧种所以几百年来经久不衰,就在于他深深的根植于老百姓中间,据一些老戏迷讲,现在国内一些著名的演员就是从这些小剧团里唱出来的。
&nbs... -->>
大前年国庆小长假偕妻子去合肥游玩,计划是品尝徽派小吃、听听黄梅戏,小吃倒是尝到了一些,黄梅戏却始终没能听见,我们很不甘心,找到了黄梅剧团所在地,被告知假日期间没有演出,我们很觉得悻悻然,只好在剧团附近的一间庙宇盘桓了一个上午。此去合肥之前,我一直以为作为黄梅戏之乡,一定是满街尽是黄梅腔呢,没想到叫人大失所望。这件事情我一直记在心里,老在听说一些小剧种逐步的走向消亡,诸多有识之士奔走呼号,要抢救和保护这些传统文化,为什么这么好的休闲时光,在黄梅戏之乡竟然找不到几场演出呢?既可以发扬传统文化,又能够赚些银两,何乐而不为呢?我为他们想了种种理由,或者是没有票房?或者是演出亏本?或者是演员们趁着黄金周大好时光也去旅游去了?一直没想明白。
读过一些旧时掌故,知道早年的戏班子多会跑码头赶场子,尤其是逢年遇节更是演出的大好时机,即使是名伶大角,也照样跟着拜码头,谓之跑江湖。据说,秦香玉当年就是游走于豫陕甘一带,唱红了黄土高原,成就了一代豫剧名伶。津门有一位杨姓相声演员,他说文革时期自己偷偷出去划锅,这是行话,就是用白沙在地下划一道圈圈,自己在里面演出,把行人逗过来,这凭的是本事,要想办法把观众逗乐,愿意将口袋里的人民币掏出来给你,这位仁兄说,就这样偷偷摸摸的演出,收入也能聊补无米之炊,一家老少好几口子人从来没有饿过肚子。我想,杨氏后来成为名角,这样一段经历有着相当大的作用的,后来其子小杨氏也小有名气,与乃父深入民间的演出的经历是不无关系的。我们不难看出,早年的各个小剧种,是没有现在演出的排场的,他们就像欧洲吉普赛人的大篷车一样,走哪在哪歇,逢集遇市,搭起舞台就唱,那时候,做个演员是很辛苦的。但是,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苦练技艺,迎合观众,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剧目,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大师。这里面最著名的当属相声演员侯宝林,其早年就是北京天桥撂场子,经历过人生的酸甜苦辣,终于成为一代笑星,还被聘为北京大学的客座教授呢。任何一门艺术,他只有根植于平民百姓当中,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才会具有生命力,才不会出现所谓的传统文化的消亡。作为舞台艺术形式,只有不断的演出,培养出广大的受众,你就是想叫他消亡恐怕都不可能的。比如当年的徽班进京,称的上是不远千里而来,在八大胡同附近安营扎寨,诞生了具有完整表演体系的京剧艺术。演员这种特殊的职业,也决定了他们必须牺牲正常人的休息时间,利用广大人民的工余时光,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创造出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首先是娱乐了别人,而后才能唱红自己。记得前几年我在浙江一个小镇上小住,晚上经常有小剧团公开演出,供大家免费欣赏,费用由一些办理婚丧嫁娶的人家负担。一般演的都是连本戏,接连演出好几天,可以说是观者如潮。这种犹如当年唱堂会的方式,即保留一些老的观众,也培养了一些新的观众,当时我就在想,这些传统的小剧种所以几百年来经久不衰,就在于他深深的根植于老百姓中间,据一些老戏迷讲,现在国内一些著名的演员就是从这些小剧团里唱出来的。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