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李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对了!这就是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你的用意。”停了一下,她又说:“一郎,我还有句话,你姑且先记着。如果有什么祸水,自是由我而起;我曾向你说过,宁死不跟李六,可是现在我又不这么想了,若是牺牲了我,可以让十五郎脱出一场杀身大祸,就是火坑我也只好跳了!到那时候,一郎!你可要替我说句公道话,替我洗刷——我不甘负心!”
她的清冷如冰雪的风姿,在肃穆中蕴藏着无限的哀怨,而声音是平静的;那样从容就义般的勇气,使郑徽从心底泛起尊敬,面临着这样郑重的托付,他不敢以泛泛的游词,作毫无作用的安慰;敛一敛衣襟,双手笼入衣袖,拱在身前,庄容答道:“素娘,果真有那一天,我郑徽决不埋没你的义行!”
“这我就放心了!”素娘的脸上,绽出微笑,令人想到春风拂过,冰河解冻的光景。
第二遍金钟又响了,郑徽匆匆作别;入闱以后,领卷归座,好久都静不下心来——韦庆度、素娘,还有那个被韦庆度描绘得丑陋不堪的李六,如走马灯一般,交替着出现在他的脑中。
忽然,有一个小小的纸团,很准确地落在他的面前,抬头一看,韦庆度已越过他的身边,向主司座前走去,有所请示;这是故意找机会跟他通信,随即把那纸团打开,上面写着八个字:“时不君予!何事观望?”
郑徽接受了警告,抛开杂念,定一定神思,开始研究题目。
这第二场试是策问——正式的礼部试,第三场才是策问;第一场帖经,第二场杂文。私试不考记诵之学的帖经,所以第三场试变成第二场试——杂文及诗赋,看人的才华词藻,策问则是考验经济学问;当时的开元之治,超越文景,媲美贞观,大唐皇朝的兴盛富庶,正被推展至颠峰状态,自宫廷至士庶,无不以追求精神及物质的享受为生命的最大目的,因而陶冶性灵的诗篇,特别为时所重,名句一出,家弦户诵。而在进士试中,亦以杂文的诗赋,为及第的关键,但策问毕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真知实学,所以真正有抱负的举子,都愿意在这一场考试中,一逞雄才。
照例,进士试策问五道,所问的不外乎纯理论的“经义”考问史实的“征事”批判现实政治的“时务”或者发抒政治理想的“方略”这天,主司于玄之所出的五道题,两道属于经义,三道属于时务。郑徽平日做学问,在经史之间,倾心于后者,对于经——“大经”的礼记、春秋、左传“中经”的诗、周礼、仪礼“小经”的易、尚书、公羊、谷梁,因为与性格不相近,并无深刻的研究,所以那两道经义题,只是敷衍成篇,并不出色。
在时务题上,他稍微想一想,便觉得大可发挥。三道时务题,一道问“治道”一道问“民生疾苦”一道问“税法”郑徽的父亲,在常州是勤求民隐的好官,他耳濡目染,对于民生疾苦,亦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同时,他又生长在东南财赋之区,徭役地税,素来熟悉;江淮出盐,扬州则是海内第一个商业中心,所以对于盐税、关税的征收情形,也很清楚。这样“民生疾苦”和“税法”两策,在他便毫无困难了。
困难的是“治道”一问,这题目太大了,该从何说起呢?
他想起“徒法无以自行”这句名言,从而掌握了“得人则治”这四个字,作为立论的主旨,这个“人”自然该是宰相。
自贞观以来,唐朝建立了一个传统,相权极重,皇帝的命,不经宰相的同意,不但无效,而且无法执行。所以宰相贤能,则天下大治,这有历史可以证明:太宗朝没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以及长孙无忌、诸遂良等等,不可能有贞观之治;本朝没有姚崇、卢怀慎、宋、韩休、张九龄等等,亦不可能有开元之治。
然而自开元二十四年起,远声色、绝贷利,能够极力规谏皇帝的张九龄,被李林甫与高力士排挤走了。
郑徽想起了韦庆度痛斥李林甫为奸臣时的愤慨,也想起了他父亲前年自京师述职回常州,说起李林甫专权,在他觐见皇帝之先,威胁他报喜不报忧时的感叹!
于是,他的全篇的构思,自然而然地完成了,第一段,提出“得人则治”的观点;第二段,征引大唐开国以来贤相的治绩以支持他的观点;第三段,用反笔进一层申论,如果小人在位,蔽欺天子,下情不能上达,上意不能下宣,政风败坏,粉饰升平,以致闾里之间,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则不但无以慰黎庶望治之心,而且辜负了圣明拔擢之恩;然后,产生最后一段结论:治道无他,亲贤远佞,慎选才德兼备,器度恢宏,能持大体而又敢于犯颜直谏的人来掌国柄而已。
才思敏捷的郑徽,不但已想好了“治道”一策的大意,甚至腹稿都有了;但下笔的时候,他却又不免踌躇。
所踌躇的,只因为记起了“多书贾祸”这句话。对策的第三段虽用假设的语气,但明眼人一望而知,是在指斥李林甫;最后一段结论,正面立言而意在言外,也是指李林甫。大唐开国以来,天子都有纳谏的雅量,甚至连武后亦不例外,这是国运所以隆盛的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天子如此,大臣自然也如此——可是,那是在魏征的时代,宋的时代,张九龄的时代,而现在是李林甫的时代。
他知道,如果他的文字有可取之处,必将流传出去;流传到李林甫耳中,必将恼恨、报复。这是一场私试并无实质的利益,而多言可能贾祸,然则徒逞口舌之快,岂非太不聪明?
但他又不甘于缄默,这样一个可以借题发挥的好机会,硬要封住嘴不说话,有如骨鲠在喉那样叫人感到不舒服。
左思右想,委决不下;时已近午,他决定先去吃了饭再说。
走到廊下,与韦庆度劈面相遇,两人站住脚交谈。彼此都关心着对方,韦庆度关心他白白耽误了时间,五道策问怕不能如限交卷;即使赶了出来,也怕没有从容推敲的时间,不够精彩。
他告诉韦庆度不必担心,经义两策,已经完成;时务之题,亦有了腹稿,有一下午的工夫,便可交卷。但他为韦庆度所担心的——李六将不利于他的消息,却踌躇着不敢出口。
“素娘跟你说些什么?”
韦... -->>
“对了!这就是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你的用意。”停了一下,她又说:“一郎,我还有句话,你姑且先记着。如果有什么祸水,自是由我而起;我曾向你说过,宁死不跟李六,可是现在我又不这么想了,若是牺牲了我,可以让十五郎脱出一场杀身大祸,就是火坑我也只好跳了!到那时候,一郎!你可要替我说句公道话,替我洗刷——我不甘负心!”
她的清冷如冰雪的风姿,在肃穆中蕴藏着无限的哀怨,而声音是平静的;那样从容就义般的勇气,使郑徽从心底泛起尊敬,面临着这样郑重的托付,他不敢以泛泛的游词,作毫无作用的安慰;敛一敛衣襟,双手笼入衣袖,拱在身前,庄容答道:“素娘,果真有那一天,我郑徽决不埋没你的义行!”
“这我就放心了!”素娘的脸上,绽出微笑,令人想到春风拂过,冰河解冻的光景。
第二遍金钟又响了,郑徽匆匆作别;入闱以后,领卷归座,好久都静不下心来——韦庆度、素娘,还有那个被韦庆度描绘得丑陋不堪的李六,如走马灯一般,交替着出现在他的脑中。
忽然,有一个小小的纸团,很准确地落在他的面前,抬头一看,韦庆度已越过他的身边,向主司座前走去,有所请示;这是故意找机会跟他通信,随即把那纸团打开,上面写着八个字:“时不君予!何事观望?”
郑徽接受了警告,抛开杂念,定一定神思,开始研究题目。
这第二场试是策问——正式的礼部试,第三场才是策问;第一场帖经,第二场杂文。私试不考记诵之学的帖经,所以第三场试变成第二场试——杂文及诗赋,看人的才华词藻,策问则是考验经济学问;当时的开元之治,超越文景,媲美贞观,大唐皇朝的兴盛富庶,正被推展至颠峰状态,自宫廷至士庶,无不以追求精神及物质的享受为生命的最大目的,因而陶冶性灵的诗篇,特别为时所重,名句一出,家弦户诵。而在进士试中,亦以杂文的诗赋,为及第的关键,但策问毕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真知实学,所以真正有抱负的举子,都愿意在这一场考试中,一逞雄才。
照例,进士试策问五道,所问的不外乎纯理论的“经义”考问史实的“征事”批判现实政治的“时务”或者发抒政治理想的“方略”这天,主司于玄之所出的五道题,两道属于经义,三道属于时务。郑徽平日做学问,在经史之间,倾心于后者,对于经——“大经”的礼记、春秋、左传“中经”的诗、周礼、仪礼“小经”的易、尚书、公羊、谷梁,因为与性格不相近,并无深刻的研究,所以那两道经义题,只是敷衍成篇,并不出色。
在时务题上,他稍微想一想,便觉得大可发挥。三道时务题,一道问“治道”一道问“民生疾苦”一道问“税法”郑徽的父亲,在常州是勤求民隐的好官,他耳濡目染,对于民生疾苦,亦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同时,他又生长在东南财赋之区,徭役地税,素来熟悉;江淮出盐,扬州则是海内第一个商业中心,所以对于盐税、关税的征收情形,也很清楚。这样“民生疾苦”和“税法”两策,在他便毫无困难了。
困难的是“治道”一问,这题目太大了,该从何说起呢?
他想起“徒法无以自行”这句名言,从而掌握了“得人则治”这四个字,作为立论的主旨,这个“人”自然该是宰相。
自贞观以来,唐朝建立了一个传统,相权极重,皇帝的命,不经宰相的同意,不但无效,而且无法执行。所以宰相贤能,则天下大治,这有历史可以证明:太宗朝没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以及长孙无忌、诸遂良等等,不可能有贞观之治;本朝没有姚崇、卢怀慎、宋、韩休、张九龄等等,亦不可能有开元之治。
然而自开元二十四年起,远声色、绝贷利,能够极力规谏皇帝的张九龄,被李林甫与高力士排挤走了。
郑徽想起了韦庆度痛斥李林甫为奸臣时的愤慨,也想起了他父亲前年自京师述职回常州,说起李林甫专权,在他觐见皇帝之先,威胁他报喜不报忧时的感叹!
于是,他的全篇的构思,自然而然地完成了,第一段,提出“得人则治”的观点;第二段,征引大唐开国以来贤相的治绩以支持他的观点;第三段,用反笔进一层申论,如果小人在位,蔽欺天子,下情不能上达,上意不能下宣,政风败坏,粉饰升平,以致闾里之间,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则不但无以慰黎庶望治之心,而且辜负了圣明拔擢之恩;然后,产生最后一段结论:治道无他,亲贤远佞,慎选才德兼备,器度恢宏,能持大体而又敢于犯颜直谏的人来掌国柄而已。
才思敏捷的郑徽,不但已想好了“治道”一策的大意,甚至腹稿都有了;但下笔的时候,他却又不免踌躇。
所踌躇的,只因为记起了“多书贾祸”这句话。对策的第三段虽用假设的语气,但明眼人一望而知,是在指斥李林甫;最后一段结论,正面立言而意在言外,也是指李林甫。大唐开国以来,天子都有纳谏的雅量,甚至连武后亦不例外,这是国运所以隆盛的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天子如此,大臣自然也如此——可是,那是在魏征的时代,宋的时代,张九龄的时代,而现在是李林甫的时代。
他知道,如果他的文字有可取之处,必将流传出去;流传到李林甫耳中,必将恼恨、报复。这是一场私试并无实质的利益,而多言可能贾祸,然则徒逞口舌之快,岂非太不聪明?
但他又不甘于缄默,这样一个可以借题发挥的好机会,硬要封住嘴不说话,有如骨鲠在喉那样叫人感到不舒服。
左思右想,委决不下;时已近午,他决定先去吃了饭再说。
走到廊下,与韦庆度劈面相遇,两人站住脚交谈。彼此都关心着对方,韦庆度关心他白白耽误了时间,五道策问怕不能如限交卷;即使赶了出来,也怕没有从容推敲的时间,不够精彩。
他告诉韦庆度不必担心,经义两策,已经完成;时务之题,亦有了腹稿,有一下午的工夫,便可交卷。但他为韦庆度所担心的——李六将不利于他的消息,却踌躇着不敢出口。
“素娘跟你说些什么?”
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