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如水剑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能抵达。”
“再说‘精、气、神’三宝。精,即肉体凡胎,与先天之气交感,成先天精元,分雌雄两性。生为雄,则曰先天阳元;生为雌,则曰先天阴元。气,道书写作‘炁’,有先天之气、后天之气之分。先天之气,封藏于眉关‘天心穴’内,非后天之气不能引动;后天之气,既呼吸之气,呼接天根、吸接地根,绵绵若存,最终归于先天。神,三魂七魄聚为神,精、气可加固之,亦可损毁之。故此,睡眠聚精、呼吸养气、意念炼神。”
“然而‘精、气、神’三者虽分,却贴合一处,存则具存,亡则具亡。精为气母、又为神舍,却不能自生。精一诞世、便自动损耗,需摄食外物作为补充。因此种种生灵之间,才会相残相食,以互补精元。若精元不能及时补充,便如冰块置于烈阳之下,终会渐渐消融。一旦精自消亡,气便散去,神亦无所居,肉体凡胎便会迅速腐朽、归为尘土。”
安国观观主柯慎行点了点头:“公孙真人所言,确也能自圆其说。我辈修道之人,想明白其中关窍、便也不难,倒也不必说得这般琐碎。只是依你所言,若新入观的道童,便如何‘练气养气’?如何‘坐圆守静’?六个阶段如修炼有成,特征又是什么?”
长源真人笑道:“道友发问,皆指在了关键之处,我便代公孙道兄回答!
‘练气养气’之法,无非呼吸吐纳,姿势可坐、可立、可卧。先呼一口废气,如剥茧抽丝、渐渐而尽;再吸一口清气,如环手缠丝、缓缓而足。气足便停,不吸不呼,心中默诵经文或数字。待觉气闷,便张口将废弃呼出,仍如抽丝……如此勤练日久,后天之气便会自生,积少成多,便可渐成气候。”
“至于‘坐圆守静’之法,各观却都大同小异。我以为,要与练气之法同步进行、相辅相成。具体而言,便是眼观鼻、鼻观心、心守意、意生感、感而悟、悟得智、智御形、形载气!如此几遍,便可入‘定心’之境。然后再与练气之法融为一处。无论‘坐圆守静’四层境界、还是‘练气养气’五步成法,每层境界之间、每步成法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而是前后交叠、回环往复。”
“筑基阶段,后天之气将贯通任督二脉、出现“小周天循环”,积蓄足量后天之气,凡胎渐能辟谷。
炼精化气阶段,凡胎为药炉,后天之气为炉火,采一道先天精元炼为丹母,开始封炉、炼药、止火,融炼成丹。
炼气化神阶段,先天之气破出,与后天之气交缠合一,出现“大周天循环”,凡胎全为先天精元之气,滋养成丹,化为圣胎。
炼神还虚阶段,圣胎长成元神,体内更无杂气,元神可自天门出,离体成仙,隐显莫测,变化无穷。”
“至于后面的‘炼虚合道’‘道归无极’两个阶段,几乎无典籍可考,只有一卷古竹简上记载过。六个阶段便是六道大关,每一关又可按修炼程度分为‘入门、初成、小成、大成、登顶、圆满’六等。六六三十六,正合天罡之数。前四个阶段、每到大成之时,凡胎便要经历一次‘伐毛洗髓’。”
“我师傅罗浮真人曾说过,炼神还虚阶段修炼至圆满,便要面临雷罚。若扛得过,便可一步登仙,上九霄、入仙籍;若扛不过,身死道消!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公孙真人、长源真人陆续阐述完毕后,台上一众道士鸦雀无声。过得许久,鲁雍真人清了清嗓子,才打破这尴尬的寂静:“若两位道友所言无误,那我只能算是筑基阶段入门了。”说完,轻松一笑。
延唐观观主邓仁杰沮丧道:“我十多岁入道,如今年过花甲,却刚贯通任督二脉不久,小周天循环尚且生涩非常,勉强算是筑基阶段大成。看来以后要常来上清观这边走动了。”
公孙真人拱手笑道:“道友客气了,贫道欢迎之至!”
开元观观主段安平苦笑道:“我那早几年驾鹤西去的师傅,只是热衷外丹之道,于内丹修行却着实粗浅,教到我们手上的、便更少了。方才听吴天师说,外丹之道还有些用处。我也五十多岁的人,只会些炼丹念经的事情,不如一条道路走到黑,请吴天师给咱点拨点拨!”
吴天师此刻心中也正暗暗感慨:自己三十岁上,才由外丹转向内丹之道。或许是错过了最佳的筑基之期,如今年近百岁之龄,却也刚刚达到炼气化神初成的境地!虽足以自傲,但在有生之年,已经没有登仙的可能了。
这时又听到有道友发问,吴天师才从沉思中抬起头,淡淡笑道:“这位道友既然执意要问,我便妄言几句。我道门外丹之道,其实源于阴阳家和方士。汉朝淮南子一时兴起,召集天下著名方士探讨长生之道、方才试着开炉炼丹。到汉末张天师创五斗米道,外丹之道便慢慢传开,至魏晋时终于狂热。”
福唐观观主黄临泉也有些意兴阑珊:“老人家!这些咱们都清楚的。不妨言归正传,只说说外丹之道便可。”
吴天师笑道:“年纪大了,是有些啰嗦。其实外丹之道,本是先秦巫医治病的法子。丹药、丹药,当以丹为形、药为本。是药皆有毒性,若药不对症,于身体尚且有损无益。而外丹之道又如何炼丹?金银铜铁、玉石水银,百无禁忌地放进去,肉体凡胎,如何能承受得住?所以,大凡是吃颗金丹就一步登仙的说法,多半都荒诞不经。”
凌空观观主伍玺拱手道:“吴天师,我们观中却是不同,内丹、外丹均有修习。对于偏重一面的看法,我便都不认同。只是千余年来,就没有一条兼收并蓄的修道之途吗?”
吴天师抚了抚颌下白须:“这位道友所言不错,外丹之道也并非全无用处。若以内丹之道,修习至炼神还虚大成,元神已可离体、凡胎也经过伐毛洗髓。这时世间道人炼的一些金丹,大可以拿来嚼着吃。不仅不会被毒死,反而对扛住雷罚有好处。”
段安平、伍玺听罢,皆是一脸苦闷。黄临泉想了想道:“公孙真人,今夜这么多道友,都是乘兴而来,想要在这‘翠云丹会’上,找出一条精进修行之途。却被你们几位前辈几番慷慨陈词,把路全堵死了。唉!以前是眼前模糊,看不清更远的路途。这回眼前倒是清楚了,看到的却是万丈深渊……”
公孙真人点着头、淡淡笑道:“我道门传承已千余载!从来没有一种法子,能叫人人得道成仙。但一代一代道门前辈不断求索,替我们填平了多少陷阱、扫清了多少弯路?哪一代修道之人,都是踩着上一代的身体往前走的。今日有幸邀得诸位,是想告诉大家,即便我们这代做不到,但我们的弟子、弟子的弟子们,总会冒出来一些惊才绝艳之辈。只要我们不断匡正修道之途,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走下去,这些道门后人,便能达到我们都到不了的高度!”
台上众道友人听罢,无不心潮起伏、久久说不出话来。
过了很久,坐在上首的鲁雍道人,才第一个站起来,向站在下首的公孙真人拱手拜下。台上其他道友见到这一幕,便也纷纷起身,向着公孙真人拱手深深拜下……
新月如钩,长天寂寂。城池如兽,灯火寥寥。公孙真人转过身去,望向黢黑的夜景,眼角微湿。有些模糊的枝叶间,他仿佛看见了那道舞剑少年的身影,挥斩迅疾,剑意凛凛……
那是道门的希望啊!
能抵达。”
“再说‘精、气、神’三宝。精,即肉体凡胎,与先天之气交感,成先天精元,分雌雄两性。生为雄,则曰先天阳元;生为雌,则曰先天阴元。气,道书写作‘炁’,有先天之气、后天之气之分。先天之气,封藏于眉关‘天心穴’内,非后天之气不能引动;后天之气,既呼吸之气,呼接天根、吸接地根,绵绵若存,最终归于先天。神,三魂七魄聚为神,精、气可加固之,亦可损毁之。故此,睡眠聚精、呼吸养气、意念炼神。”
“然而‘精、气、神’三者虽分,却贴合一处,存则具存,亡则具亡。精为气母、又为神舍,却不能自生。精一诞世、便自动损耗,需摄食外物作为补充。因此种种生灵之间,才会相残相食,以互补精元。若精元不能及时补充,便如冰块置于烈阳之下,终会渐渐消融。一旦精自消亡,气便散去,神亦无所居,肉体凡胎便会迅速腐朽、归为尘土。”
安国观观主柯慎行点了点头:“公孙真人所言,确也能自圆其说。我辈修道之人,想明白其中关窍、便也不难,倒也不必说得这般琐碎。只是依你所言,若新入观的道童,便如何‘练气养气’?如何‘坐圆守静’?六个阶段如修炼有成,特征又是什么?”
长源真人笑道:“道友发问,皆指在了关键之处,我便代公孙道兄回答!
‘练气养气’之法,无非呼吸吐纳,姿势可坐、可立、可卧。先呼一口废气,如剥茧抽丝、渐渐而尽;再吸一口清气,如环手缠丝、缓缓而足。气足便停,不吸不呼,心中默诵经文或数字。待觉气闷,便张口将废弃呼出,仍如抽丝……如此勤练日久,后天之气便会自生,积少成多,便可渐成气候。”
“至于‘坐圆守静’之法,各观却都大同小异。我以为,要与练气之法同步进行、相辅相成。具体而言,便是眼观鼻、鼻观心、心守意、意生感、感而悟、悟得智、智御形、形载气!如此几遍,便可入‘定心’之境。然后再与练气之法融为一处。无论‘坐圆守静’四层境界、还是‘练气养气’五步成法,每层境界之间、每步成法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而是前后交叠、回环往复。”
“筑基阶段,后天之气将贯通任督二脉、出现“小周天循环”,积蓄足量后天之气,凡胎渐能辟谷。
炼精化气阶段,凡胎为药炉,后天之气为炉火,采一道先天精元炼为丹母,开始封炉、炼药、止火,融炼成丹。
炼气化神阶段,先天之气破出,与后天之气交缠合一,出现“大周天循环”,凡胎全为先天精元之气,滋养成丹,化为圣胎。
炼神还虚阶段,圣胎长成元神,体内更无杂气,元神可自天门出,离体成仙,隐显莫测,变化无穷。”
“至于后面的‘炼虚合道’‘道归无极’两个阶段,几乎无典籍可考,只有一卷古竹简上记载过。六个阶段便是六道大关,每一关又可按修炼程度分为‘入门、初成、小成、大成、登顶、圆满’六等。六六三十六,正合天罡之数。前四个阶段、每到大成之时,凡胎便要经历一次‘伐毛洗髓’。”
“我师傅罗浮真人曾说过,炼神还虚阶段修炼至圆满,便要面临雷罚。若扛得过,便可一步登仙,上九霄、入仙籍;若扛不过,身死道消!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公孙真人、长源真人陆续阐述完毕后,台上一众道士鸦雀无声。过得许久,鲁雍真人清了清嗓子,才打破这尴尬的寂静:“若两位道友所言无误,那我只能算是筑基阶段入门了。”说完,轻松一笑。
延唐观观主邓仁杰沮丧道:“我十多岁入道,如今年过花甲,却刚贯通任督二脉不久,小周天循环尚且生涩非常,勉强算是筑基阶段大成。看来以后要常来上清观这边走动了。”
公孙真人拱手笑道:“道友客气了,贫道欢迎之至!”
开元观观主段安平苦笑道:“我那早几年驾鹤西去的师傅,只是热衷外丹之道,于内丹修行却着实粗浅,教到我们手上的、便更少了。方才听吴天师说,外丹之道还有些用处。我也五十多岁的人,只会些炼丹念经的事情,不如一条道路走到黑,请吴天师给咱点拨点拨!”
吴天师此刻心中也正暗暗感慨:自己三十岁上,才由外丹转向内丹之道。或许是错过了最佳的筑基之期,如今年近百岁之龄,却也刚刚达到炼气化神初成的境地!虽足以自傲,但在有生之年,已经没有登仙的可能了。
这时又听到有道友发问,吴天师才从沉思中抬起头,淡淡笑道:“这位道友既然执意要问,我便妄言几句。我道门外丹之道,其实源于阴阳家和方士。汉朝淮南子一时兴起,召集天下著名方士探讨长生之道、方才试着开炉炼丹。到汉末张天师创五斗米道,外丹之道便慢慢传开,至魏晋时终于狂热。”
福唐观观主黄临泉也有些意兴阑珊:“老人家!这些咱们都清楚的。不妨言归正传,只说说外丹之道便可。”
吴天师笑道:“年纪大了,是有些啰嗦。其实外丹之道,本是先秦巫医治病的法子。丹药、丹药,当以丹为形、药为本。是药皆有毒性,若药不对症,于身体尚且有损无益。而外丹之道又如何炼丹?金银铜铁、玉石水银,百无禁忌地放进去,肉体凡胎,如何能承受得住?所以,大凡是吃颗金丹就一步登仙的说法,多半都荒诞不经。”
凌空观观主伍玺拱手道:“吴天师,我们观中却是不同,内丹、外丹均有修习。对于偏重一面的看法,我便都不认同。只是千余年来,就没有一条兼收并蓄的修道之途吗?”
吴天师抚了抚颌下白须:“这位道友所言不错,外丹之道也并非全无用处。若以内丹之道,修习至炼神还虚大成,元神已可离体、凡胎也经过伐毛洗髓。这时世间道人炼的一些金丹,大可以拿来嚼着吃。不仅不会被毒死,反而对扛住雷罚有好处。”
段安平、伍玺听罢,皆是一脸苦闷。黄临泉想了想道:“公孙真人,今夜这么多道友,都是乘兴而来,想要在这‘翠云丹会’上,找出一条精进修行之途。却被你们几位前辈几番慷慨陈词,把路全堵死了。唉!以前是眼前模糊,看不清更远的路途。这回眼前倒是清楚了,看到的却是万丈深渊……”
公孙真人点着头、淡淡笑道:“我道门传承已千余载!从来没有一种法子,能叫人人得道成仙。但一代一代道门前辈不断求索,替我们填平了多少陷阱、扫清了多少弯路?哪一代修道之人,都是踩着上一代的身体往前走的。今日有幸邀得诸位,是想告诉大家,即便我们这代做不到,但我们的弟子、弟子的弟子们,总会冒出来一些惊才绝艳之辈。只要我们不断匡正修道之途,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走下去,这些道门后人,便能达到我们都到不了的高度!”
台上众道友人听罢,无不心潮起伏、久久说不出话来。
过了很久,坐在上首的鲁雍道人,才第一个站起来,向站在下首的公孙真人拱手拜下。台上其他道友见到这一幕,便也纷纷起身,向着公孙真人拱手深深拜下……
新月如钩,长天寂寂。城池如兽,灯火寥寥。公孙真人转过身去,望向黢黑的夜景,眼角微湿。有些模糊的枝叶间,他仿佛看见了那道舞剑少年的身影,挥斩迅疾,剑意凛凛……
那是道门的希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