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乱世第一名相谢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耐人寻味的任命(第一步)
先来看看,桓冲接掌桓家,是不是就接过了桓温所有的大权呢?没有!在这交接之际,朝廷已经借此削弱了桓家的势力。来瞧瞧桓温死时和桓冲接任时官职的对比(虚衔不列):
桓温: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司马、扬州牧、平北将军、徐兗二州刺史
桓冲:中军将军、都督扬豫江三州诸军事、扬州刺史
这个任命耐人寻味得很:
“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司马、录尚书事”,这些大权都是能够把持朝政的,一个也没给桓冲。只给了桓冲一个中军将军,当然这中军将军再加个扬州刺史,再加桓家的势力,桓冲照样儿有把持朝政的可能,不过比起桓温,可是差了一大截儿了。这个任命应该是谢安和王彪之商议决定的,这时他们俩是尚书省的长官嘛,瞧瞧这里面的手段:我削了你的权,但却让你啥也说不出。因为论起声望和战绩什么的,桓冲远不能跟桓温比,不加给他这些,也没什么不合理。桓冲就是有意见,也只能自个儿往肚子里咽。(我们的朝廷可比司马昱那时候硬气多啦。)
另外,这个任命里有个十分重要的细节,这就是:桓温的徐兖二州刺史,没有给桓冲。朝廷通过这道诏令,把这两州从桓家手里收回了。这是朝廷从桓家收回的第一个方镇(那时惯例,徐兖两州因为地域近,一般只任一个刺史,算一个方镇),在这么大的权力交接中,徐兖两州不算桓家的重头儿戏,桓冲也顾不过来。
但可千万别小看了它,因为这两州是保卫建康的门户,而从这回之后,谢安就以手里这两州为根本,同桓冲周旋,最终使他不得不交出了下游三州的大权。而不久,我们谢玄将军的北府兵就在这兖州建立起来了。这个几乎湮没在史书里的细节,其实对当时来说,可是多么重要啊。
(这里,来描述一个当时的地图,就更清楚些了:先说长江,上游先是梁州和益州,然后沿江而下,是荆州;再沿江而下,到中游,北面是豫州,南面是江州;最后到下游,北面是徐兖二州,南面是包括建康和周围地区的扬州。这几大州,就是当时东晋最重要的几个方镇。)
皇太后训政(第二步)
再来看朝廷的局势,现在是桓冲、谢安、王坦之三人辅佐幼主,王彪之已经老迈,说话不及他们硬气了。但桓冲仍像桓温一样,不敢常住建康,老是过一段儿时间才从姑孰来朝一次。那么大多数的事儿,还是王谢作主,而主要是谢安在说话。在这时,谢安忽然做出了一个十分出人意料的举动,他向大臣们提议,要请崇德皇太后褚蒜子再一次临朝训政!
上一篇里我们说到,皇太后褚蒜子,一共曾临朝四次,这第四次,就是这回。谢安的话音还没落呢,就遭到了王彪之激烈的反对,王彪之不了解谢安想抑制桓冲的心思啊,就在朝堂上引经据典地指责谢安这样做如何如何不合礼法。那时皇室的辈份乱得是一蹋胡涂,算起来,褚蒜子虽是六朝皇太后,但辈份却只是司马曜的从嫂,而且司马曜已经12岁了,王彪之就说,“这难道还用得着从嫂出来训政?”但是,谢安不理他。而且最让王彪之失落的是,朝里的大臣竟然都一致地支持谢安。这些人想啊,这有什么不好?就算说,皇太后一训政,大权就又向谢安倾斜了,那又怎么样?谢安不是那胡涂人,比你们都强吧?他来执政,我们正好过点儿清静日子。再说,我们不支持他,却要支持桓冲来把持朝政?
结果,谢安的声望和为人,在这里又一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大臣们纷纷跟着他一道上表,恭请皇太后再次出来主持大局。王彪之一看叹气,这真是挡不住啊。他也是经历过无数风雨的人了,倒想,算了,琅邪王氏的辉煌时代已经过去,一个家族不可能世世代代和皇室“共天下”吧,现在是人家的时代啦,就别挡人家的路了。
皇太后训政的实质:
其实褚蒜子的这次训政,一方面,是为国家大局考虑,而另一方面,也是皇室和陈郡谢氏达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这事儿俩人肯定事先就商量好了,才由谢安来率群臣上表的。
对于皇室的好处:想想啊,皇室被欺负成这样儿,它需要有人来保护啊,而对褚蒜子来说,这个保护者的人选,谢安比谁都合适。虽然说上回褚蒜子把谢安推向桓温的屠刀时,早不管什么远亲不远亲的,但这个时候,这个远亲可就有点儿作用了。另外,谢安的为人和胆识,让褚蒜子觉得可以依赖,她希望扶植谢家去对付桓家,但谢安又不会像桓温那样欺负皇上,这难道不是很好吗。当然这也是个赌注,等到谢氏做大以后,会不会欺负皇上,也是难说的事儿。但目前来看,却的确是最好的选择啊。
对于谢氏的好处:谢安请皇太后训政,他主要是想抑制桓冲,来实现他稳固国家的长远目标。皇上小啊,万事不知,有事儿还得听桓冲这个辅政大臣的意思,桓冲非要怎么样,谢安也拿他没办法。可皇太后就用不着这样儿,桓冲的话,她可以根本不理。并且除了这个外,在同桓氏的对抗当中,谢家也会一步步地壮大起来,这对谢氏家族,也是十分有好处的。
于是,这个同盟就这么确立,别看谢安一惯悠然自得,但这时下手可是极快的,他心里着急啊,苻坚没准儿什么时候就大举南侵,以东晋现在这局势,非亡国不可,桓温七月死,然后桓冲接任,八月,在谢安的倡议下,崇德太后褚蒜子就临朝训政了。而褚蒜子的训政,一下儿使谢安的举动不再受权力的限制,他真的能够按照他的思路来调整这个国家了……
第二章收回扬州!
让你不能自安(第三步)
这里,来对比一下儿:
桓大司马整人的主要手段是什么?是威慑!再不成那就铲除。
但我们谢太傅呢?同样是达到目的,他的手腕就阴柔了许多。他的一惯思路是:我的目的不是要整人,我就是要办成这件事儿。那怎么使你就范呢?我就让你怎么待着都难受,让你事事不顺,周围的一切都让你控制不了,最后你自己就待不住了,只好把这个位置乖乖地交出来。等这事儿一了,一切都结束,咱们是同僚还是同僚,是朋友还是朋友。所以,不可思议的是,在同桓冲的这一轮较量结束之后,两个人的关系竟是不错的,到后来还携起手来了。这对以后淝水之战的胜利,可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噢。而且,桓冲在临死前,没给任何人留话,却唯独给谢安写了封信,向他诉说自己心里的难处。
不过这都是后话,而现在,桓冲的处境可是十分艰难啊。
本来桓冲也是听了桓温临终的劝告,再加上他自己也不像桓温那样拔扈,暂时并不准备有什么举动的。但是,这天下的事,有因就有果。桓温当时杀了那么多人,别人都瞧在眼里,记在心头,虽然桓温死了,但这些可还都得记在你们桓家的头上,所以桓温当年种下的因,盛世过后,这苦果却得由桓冲来承担。虽然桓家依然势力强大,别人不会太过份,但顶着篡逆家族的头衔儿,这个被猜疑的处境是怎么样也改不了了。
皇太后褚蒜子一训政,就调整了不少在朝的官员,进一步地排挤亲桓势力,让高族一天比一天地更团结。桓冲心里这个不舒服,他知道这都是谢安的主意,也知道他这么干就是冲着自己来的。这一下儿,他心里就更没底了,人家时时刻刻地在想对付你,还不知有什么手段在后面等着呢。可是,造反肯定是不行的,那不造反,他又能怎么办?
而最让他头疼的是,现在高族的团结和得势,弄得他这个本来就是“遥领”的扬州刺史是越来越没法儿当。扬州是个啥地方,是京师重镇(方镇),而且会稽三吴那一带的万顷良田,几乎就是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这里还山清水秀,好几个郡都是司马家皇姓王的封国,高族的逍遥名士们也都喜欢这儿啊,纷纷跑来当太守、内史。这帮王公、大人们,原本就看不上桓家,现在倒好,看桓家势力不如以往了,朝里又是他们的人,于是就更加嚣张,根本不把他这个顶头上司放在眼里。
桓冲心里生气,可又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当年桓温是怎么治他们的,不听话,好,那就逮着你的毛病就上表,威胁司马昱就范,不少人都是这么被处置的,就连王彪之都没躲过去。但现在,这招儿不行啊……你威胁得了谢安吗?而且,虽然这事儿是不是谢安怂恿的不好说,但谢安无疑是在给他们撑腰的。桓冲除了叹气以外,毫无办法,这个本来就像鸡胁一样的扬州,是一天比一天地更加烫手……
收回扬州!(第四步)
桓冲终于自己待不下去,把扬州让出来这件事儿,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谢安以时望辅政,为众望所归,桓冲害怕受到更多的逼迫,于是自请辞去扬州刺史,离开朝廷,请求出任外职。
不过,这里面可有个十分重要的事儿噢。桓冲为什么自会求外任呢?一方面,是被谢安逼的没法儿待下去,而另一方面,桓冲虽然比桓温“谦退”,可也不是这么好欺负的,人家也有自己的打算。
这个事儿就得从一年前桓冲任命时,朝廷不动声色收回徐兖二州说起了。说来也奇怪,当时这徐兖二州就像中了魔咒似的,谁来当刺史,都是还没当多久,就会得个急病然后就丢了命。这里的第一任刺史是刁彝,当了三个月就死了。然后禇蒜子任命了王坦之,这样儿,她可以把谢安和王坦之分开,让谢安在朝里做事儿更加缚不住手脚;而且,让王坦之去领方镇,也正好借太原王氏来迁制一下儿桓家。这个想法本来挺好,结果不成想,王坦之到徐州一年多一点儿,也死在了任上。
(王坦之的死的确是怪可惜,他去世时,才不过四十六岁。值得称赞的是,王坦之是继承了太原王氏一贯的好作风,一直都是个很忠直的人。临终前,他还硬撑着给皇上、谢安和桓冲都写了信,一一嘱托国事。关于自己家的事儿,却一句也没有提起。)
王坦之这一死,徐兖两州又空置了,朝廷正想不好派谁去呢,桓冲却在这时忽然上表,请求外任。呵呵,这很清楚了,那个烫手的热山芋扬州,桓冲是彻底不想要了,谢安想要,那你就拿走吧。桓冲这是看上了徐兖二州啊。这样他离开朝廷,躲谢安远一点儿,图个心里踏实。用个“遥领”的扬州刺史来换徐兖二州,何乐不为呢?有的评论说桓冲这个“让扬之徐”是“义”举,的确,我们后人从国家大局来看,这的确是“义举”啊,不过,偶想当时人家桓冲不该是仅为了“义”,而把扬州让给谢安的。他也是被逼得正没退路,忽然看见了这个油头,就动了心。其实要说那种情势下的争夺,真是很难用“义”或“不义”来评价啊。
反正无论怎样,现在扬州算是收回来了,这时是公元375年。在桓氏统领了12年后,这个下游最重要的、几乎是东晋立国之本的大方镇,终于回到了朝廷手中。褚蒜子一看,自然喜出望外,这样的事居然也能办成!于是立即下旨,诏令尚书仆射谢安,兼领扬州刺史。那么谢安“荆扬相衡,则天下平”的战略,终于在艰难中完成了第一步。而随着扬州刺史的任命,论起在朝中的权势与威望,也再没有人能够同他相提并论了。
第三章收回徐州!
收回徐州!(第五步)
实际上,就像上一篇中所说,桓冲的“让扬之徐”,是在跟朝廷进行一个交换,其结果是,交易双方都认为,不错,划得来,那么这交易就成功了。但是,谢安其实是并不想同桓冲做这个交易的,说白了,就是他不想给桓冲徐兖二州。只是,先能弄回这立国之本的扬州,的确是头等大事,所以他才同意了。他的目的,是要把桓冲请回中游豫州江州去,把下游留给朝廷,我们自己保卫自己,绝不能把朝廷的安危绑在桓冲的腰带上。
而这件事儿,他又分成了好几步:
第一:化强为弱
在桓冲领这两州刺史时,谢安就动了一番脑筋。结果,他居然把历来算作一个方镇的两州给拆开了,徐州和兖州各任命了一个刺史!徐州刺史自然是桓冲,而兖州呢,却任命了桓冲的亲信朱序,就是在淝水之战中向东晋透露前秦内情,后来又大喊“秦军败了”的那位。虽然朱序是桓冲的亲信,但终归不是一个人啊。这样,谢安再收回这两州的时候,对付起来就会容易一些。
第二:物色接班人
要从桓冲手中要徐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合适的继任官员。谢安这个发愁,这个人又得可信任,又得有才能,又得有能平衡各大族关系的身份。不好找啊。正好,这时候司马曜选皇后,谢安就推举了太原王氏王蕴的女儿,桓冲也表示同意(也没准儿,是谢安主动提议选皇后,他正好扶一把太原王氏,以达到下游的势力平衡呢)。于是王皇后就入主后宫。而通过这件事儿,谢安也找到了一位既能担负这重任,而又让他放心的刺史,就是这位王蕴。王蕴也有着太原王氏祖传的忠正,慷慨,有品行,而且他现在是“后父”,自然是朝廷可以信赖的人啊。这下儿谢安心里有了数儿,很快就解决了徐州问题。
第三:简单解决
经过这些准备,这一回谢安的做法,看上去竟然十分简洁,几乎是干脆就免了桓冲的官儿。但有趣的是,他免掉人家这么大的官儿,桓冲居然没有任何不满,而且桓冲离开徐州后,双方就基本进入了相安状态,交往也不太密切了,但从后面来看,他们俩的关系却还很不错。那么倒说明,这件事儿是很和睦地解决的,肯定也是双方商量好了才做的。也说不定这里面有我们无法得知的利益交换呢,比如军备、粮饷什么的,那时候桓家正需要这个呀;或者两人畅谈一番,谢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桓冲本来为人谦退,这时也以大局为重,暂时放弃了家族利益,理解了谢安这么做的苦衷?嗨,不管谢安这个思想工作是怎么做的,或者是用了什么手段,反正最后的结果是,桓冲毫无怨言地交出了徐州,任由谢安处置,安心地去管他自己豫州江州的事儿去了。
第四:督促上任
然后,谢安回头再做王蕴的思想工作,人家王蕴是个讲人品的人,因为自己是皇后的父亲,所以老想去避嫌,说什么也不肯当这么大的官儿。谢安急得没办法,就说,您既然是居“后父”重位,不该这样妄自菲薄,还请先上任吧,这样才对得起陛下对您的看重... -->>
耐人寻味的任命(第一步)
先来看看,桓冲接掌桓家,是不是就接过了桓温所有的大权呢?没有!在这交接之际,朝廷已经借此削弱了桓家的势力。来瞧瞧桓温死时和桓冲接任时官职的对比(虚衔不列):
桓温: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司马、扬州牧、平北将军、徐兗二州刺史
桓冲:中军将军、都督扬豫江三州诸军事、扬州刺史
这个任命耐人寻味得很:
“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司马、录尚书事”,这些大权都是能够把持朝政的,一个也没给桓冲。只给了桓冲一个中军将军,当然这中军将军再加个扬州刺史,再加桓家的势力,桓冲照样儿有把持朝政的可能,不过比起桓温,可是差了一大截儿了。这个任命应该是谢安和王彪之商议决定的,这时他们俩是尚书省的长官嘛,瞧瞧这里面的手段:我削了你的权,但却让你啥也说不出。因为论起声望和战绩什么的,桓冲远不能跟桓温比,不加给他这些,也没什么不合理。桓冲就是有意见,也只能自个儿往肚子里咽。(我们的朝廷可比司马昱那时候硬气多啦。)
另外,这个任命里有个十分重要的细节,这就是:桓温的徐兖二州刺史,没有给桓冲。朝廷通过这道诏令,把这两州从桓家手里收回了。这是朝廷从桓家收回的第一个方镇(那时惯例,徐兖两州因为地域近,一般只任一个刺史,算一个方镇),在这么大的权力交接中,徐兖两州不算桓家的重头儿戏,桓冲也顾不过来。
但可千万别小看了它,因为这两州是保卫建康的门户,而从这回之后,谢安就以手里这两州为根本,同桓冲周旋,最终使他不得不交出了下游三州的大权。而不久,我们谢玄将军的北府兵就在这兖州建立起来了。这个几乎湮没在史书里的细节,其实对当时来说,可是多么重要啊。
(这里,来描述一个当时的地图,就更清楚些了:先说长江,上游先是梁州和益州,然后沿江而下,是荆州;再沿江而下,到中游,北面是豫州,南面是江州;最后到下游,北面是徐兖二州,南面是包括建康和周围地区的扬州。这几大州,就是当时东晋最重要的几个方镇。)
皇太后训政(第二步)
再来看朝廷的局势,现在是桓冲、谢安、王坦之三人辅佐幼主,王彪之已经老迈,说话不及他们硬气了。但桓冲仍像桓温一样,不敢常住建康,老是过一段儿时间才从姑孰来朝一次。那么大多数的事儿,还是王谢作主,而主要是谢安在说话。在这时,谢安忽然做出了一个十分出人意料的举动,他向大臣们提议,要请崇德皇太后褚蒜子再一次临朝训政!
上一篇里我们说到,皇太后褚蒜子,一共曾临朝四次,这第四次,就是这回。谢安的话音还没落呢,就遭到了王彪之激烈的反对,王彪之不了解谢安想抑制桓冲的心思啊,就在朝堂上引经据典地指责谢安这样做如何如何不合礼法。那时皇室的辈份乱得是一蹋胡涂,算起来,褚蒜子虽是六朝皇太后,但辈份却只是司马曜的从嫂,而且司马曜已经12岁了,王彪之就说,“这难道还用得着从嫂出来训政?”但是,谢安不理他。而且最让王彪之失落的是,朝里的大臣竟然都一致地支持谢安。这些人想啊,这有什么不好?就算说,皇太后一训政,大权就又向谢安倾斜了,那又怎么样?谢安不是那胡涂人,比你们都强吧?他来执政,我们正好过点儿清静日子。再说,我们不支持他,却要支持桓冲来把持朝政?
结果,谢安的声望和为人,在这里又一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大臣们纷纷跟着他一道上表,恭请皇太后再次出来主持大局。王彪之一看叹气,这真是挡不住啊。他也是经历过无数风雨的人了,倒想,算了,琅邪王氏的辉煌时代已经过去,一个家族不可能世世代代和皇室“共天下”吧,现在是人家的时代啦,就别挡人家的路了。
皇太后训政的实质:
其实褚蒜子的这次训政,一方面,是为国家大局考虑,而另一方面,也是皇室和陈郡谢氏达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这事儿俩人肯定事先就商量好了,才由谢安来率群臣上表的。
对于皇室的好处:想想啊,皇室被欺负成这样儿,它需要有人来保护啊,而对褚蒜子来说,这个保护者的人选,谢安比谁都合适。虽然说上回褚蒜子把谢安推向桓温的屠刀时,早不管什么远亲不远亲的,但这个时候,这个远亲可就有点儿作用了。另外,谢安的为人和胆识,让褚蒜子觉得可以依赖,她希望扶植谢家去对付桓家,但谢安又不会像桓温那样欺负皇上,这难道不是很好吗。当然这也是个赌注,等到谢氏做大以后,会不会欺负皇上,也是难说的事儿。但目前来看,却的确是最好的选择啊。
对于谢氏的好处:谢安请皇太后训政,他主要是想抑制桓冲,来实现他稳固国家的长远目标。皇上小啊,万事不知,有事儿还得听桓冲这个辅政大臣的意思,桓冲非要怎么样,谢安也拿他没办法。可皇太后就用不着这样儿,桓冲的话,她可以根本不理。并且除了这个外,在同桓氏的对抗当中,谢家也会一步步地壮大起来,这对谢氏家族,也是十分有好处的。
于是,这个同盟就这么确立,别看谢安一惯悠然自得,但这时下手可是极快的,他心里着急啊,苻坚没准儿什么时候就大举南侵,以东晋现在这局势,非亡国不可,桓温七月死,然后桓冲接任,八月,在谢安的倡议下,崇德太后褚蒜子就临朝训政了。而褚蒜子的训政,一下儿使谢安的举动不再受权力的限制,他真的能够按照他的思路来调整这个国家了……
第二章收回扬州!
让你不能自安(第三步)
这里,来对比一下儿:
桓大司马整人的主要手段是什么?是威慑!再不成那就铲除。
但我们谢太傅呢?同样是达到目的,他的手腕就阴柔了许多。他的一惯思路是:我的目的不是要整人,我就是要办成这件事儿。那怎么使你就范呢?我就让你怎么待着都难受,让你事事不顺,周围的一切都让你控制不了,最后你自己就待不住了,只好把这个位置乖乖地交出来。等这事儿一了,一切都结束,咱们是同僚还是同僚,是朋友还是朋友。所以,不可思议的是,在同桓冲的这一轮较量结束之后,两个人的关系竟是不错的,到后来还携起手来了。这对以后淝水之战的胜利,可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噢。而且,桓冲在临死前,没给任何人留话,却唯独给谢安写了封信,向他诉说自己心里的难处。
不过这都是后话,而现在,桓冲的处境可是十分艰难啊。
本来桓冲也是听了桓温临终的劝告,再加上他自己也不像桓温那样拔扈,暂时并不准备有什么举动的。但是,这天下的事,有因就有果。桓温当时杀了那么多人,别人都瞧在眼里,记在心头,虽然桓温死了,但这些可还都得记在你们桓家的头上,所以桓温当年种下的因,盛世过后,这苦果却得由桓冲来承担。虽然桓家依然势力强大,别人不会太过份,但顶着篡逆家族的头衔儿,这个被猜疑的处境是怎么样也改不了了。
皇太后褚蒜子一训政,就调整了不少在朝的官员,进一步地排挤亲桓势力,让高族一天比一天地更团结。桓冲心里这个不舒服,他知道这都是谢安的主意,也知道他这么干就是冲着自己来的。这一下儿,他心里就更没底了,人家时时刻刻地在想对付你,还不知有什么手段在后面等着呢。可是,造反肯定是不行的,那不造反,他又能怎么办?
而最让他头疼的是,现在高族的团结和得势,弄得他这个本来就是“遥领”的扬州刺史是越来越没法儿当。扬州是个啥地方,是京师重镇(方镇),而且会稽三吴那一带的万顷良田,几乎就是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这里还山清水秀,好几个郡都是司马家皇姓王的封国,高族的逍遥名士们也都喜欢这儿啊,纷纷跑来当太守、内史。这帮王公、大人们,原本就看不上桓家,现在倒好,看桓家势力不如以往了,朝里又是他们的人,于是就更加嚣张,根本不把他这个顶头上司放在眼里。
桓冲心里生气,可又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当年桓温是怎么治他们的,不听话,好,那就逮着你的毛病就上表,威胁司马昱就范,不少人都是这么被处置的,就连王彪之都没躲过去。但现在,这招儿不行啊……你威胁得了谢安吗?而且,虽然这事儿是不是谢安怂恿的不好说,但谢安无疑是在给他们撑腰的。桓冲除了叹气以外,毫无办法,这个本来就像鸡胁一样的扬州,是一天比一天地更加烫手……
收回扬州!(第四步)
桓冲终于自己待不下去,把扬州让出来这件事儿,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谢安以时望辅政,为众望所归,桓冲害怕受到更多的逼迫,于是自请辞去扬州刺史,离开朝廷,请求出任外职。
不过,这里面可有个十分重要的事儿噢。桓冲为什么自会求外任呢?一方面,是被谢安逼的没法儿待下去,而另一方面,桓冲虽然比桓温“谦退”,可也不是这么好欺负的,人家也有自己的打算。
这个事儿就得从一年前桓冲任命时,朝廷不动声色收回徐兖二州说起了。说来也奇怪,当时这徐兖二州就像中了魔咒似的,谁来当刺史,都是还没当多久,就会得个急病然后就丢了命。这里的第一任刺史是刁彝,当了三个月就死了。然后禇蒜子任命了王坦之,这样儿,她可以把谢安和王坦之分开,让谢安在朝里做事儿更加缚不住手脚;而且,让王坦之去领方镇,也正好借太原王氏来迁制一下儿桓家。这个想法本来挺好,结果不成想,王坦之到徐州一年多一点儿,也死在了任上。
(王坦之的死的确是怪可惜,他去世时,才不过四十六岁。值得称赞的是,王坦之是继承了太原王氏一贯的好作风,一直都是个很忠直的人。临终前,他还硬撑着给皇上、谢安和桓冲都写了信,一一嘱托国事。关于自己家的事儿,却一句也没有提起。)
王坦之这一死,徐兖两州又空置了,朝廷正想不好派谁去呢,桓冲却在这时忽然上表,请求外任。呵呵,这很清楚了,那个烫手的热山芋扬州,桓冲是彻底不想要了,谢安想要,那你就拿走吧。桓冲这是看上了徐兖二州啊。这样他离开朝廷,躲谢安远一点儿,图个心里踏实。用个“遥领”的扬州刺史来换徐兖二州,何乐不为呢?有的评论说桓冲这个“让扬之徐”是“义”举,的确,我们后人从国家大局来看,这的确是“义举”啊,不过,偶想当时人家桓冲不该是仅为了“义”,而把扬州让给谢安的。他也是被逼得正没退路,忽然看见了这个油头,就动了心。其实要说那种情势下的争夺,真是很难用“义”或“不义”来评价啊。
反正无论怎样,现在扬州算是收回来了,这时是公元375年。在桓氏统领了12年后,这个下游最重要的、几乎是东晋立国之本的大方镇,终于回到了朝廷手中。褚蒜子一看,自然喜出望外,这样的事居然也能办成!于是立即下旨,诏令尚书仆射谢安,兼领扬州刺史。那么谢安“荆扬相衡,则天下平”的战略,终于在艰难中完成了第一步。而随着扬州刺史的任命,论起在朝中的权势与威望,也再没有人能够同他相提并论了。
第三章收回徐州!
收回徐州!(第五步)
实际上,就像上一篇中所说,桓冲的“让扬之徐”,是在跟朝廷进行一个交换,其结果是,交易双方都认为,不错,划得来,那么这交易就成功了。但是,谢安其实是并不想同桓冲做这个交易的,说白了,就是他不想给桓冲徐兖二州。只是,先能弄回这立国之本的扬州,的确是头等大事,所以他才同意了。他的目的,是要把桓冲请回中游豫州江州去,把下游留给朝廷,我们自己保卫自己,绝不能把朝廷的安危绑在桓冲的腰带上。
而这件事儿,他又分成了好几步:
第一:化强为弱
在桓冲领这两州刺史时,谢安就动了一番脑筋。结果,他居然把历来算作一个方镇的两州给拆开了,徐州和兖州各任命了一个刺史!徐州刺史自然是桓冲,而兖州呢,却任命了桓冲的亲信朱序,就是在淝水之战中向东晋透露前秦内情,后来又大喊“秦军败了”的那位。虽然朱序是桓冲的亲信,但终归不是一个人啊。这样,谢安再收回这两州的时候,对付起来就会容易一些。
第二:物色接班人
要从桓冲手中要徐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合适的继任官员。谢安这个发愁,这个人又得可信任,又得有才能,又得有能平衡各大族关系的身份。不好找啊。正好,这时候司马曜选皇后,谢安就推举了太原王氏王蕴的女儿,桓冲也表示同意(也没准儿,是谢安主动提议选皇后,他正好扶一把太原王氏,以达到下游的势力平衡呢)。于是王皇后就入主后宫。而通过这件事儿,谢安也找到了一位既能担负这重任,而又让他放心的刺史,就是这位王蕴。王蕴也有着太原王氏祖传的忠正,慷慨,有品行,而且他现在是“后父”,自然是朝廷可以信赖的人啊。这下儿谢安心里有了数儿,很快就解决了徐州问题。
第三:简单解决
经过这些准备,这一回谢安的做法,看上去竟然十分简洁,几乎是干脆就免了桓冲的官儿。但有趣的是,他免掉人家这么大的官儿,桓冲居然没有任何不满,而且桓冲离开徐州后,双方就基本进入了相安状态,交往也不太密切了,但从后面来看,他们俩的关系却还很不错。那么倒说明,这件事儿是很和睦地解决的,肯定也是双方商量好了才做的。也说不定这里面有我们无法得知的利益交换呢,比如军备、粮饷什么的,那时候桓家正需要这个呀;或者两人畅谈一番,谢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桓冲本来为人谦退,这时也以大局为重,暂时放弃了家族利益,理解了谢安这么做的苦衷?嗨,不管谢安这个思想工作是怎么做的,或者是用了什么手段,反正最后的结果是,桓冲毫无怨言地交出了徐州,任由谢安处置,安心地去管他自己豫州江州的事儿去了。
第四:督促上任
然后,谢安回头再做王蕴的思想工作,人家王蕴是个讲人品的人,因为自己是皇后的父亲,所以老想去避嫌,说什么也不肯当这么大的官儿。谢安急得没办法,就说,您既然是居“后父”重位,不该这样妄自菲薄,还请先上任吧,这样才对得起陛下对您的看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