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明末金手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当崇祯,发现几个皇子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融洽,甚至隐隐分成了几个派系之后,他真的觉悟了。
以后不管多么辛苦,都要陪陪他们才行……几次接触,并且特意带着他们出去玩耍了几次之后,父子那种非常纯粹的亲情,他才能够切实的感受得到。
回想自己小时候,几个皇子之间互相提防,父子之间甚至都要玩小心机,这日子过得……若是当初自己和皇兄的感情也像现在他们一样,那该多好啊……
崇祯依然忙着他的强国大业,顺带着忙着当一个好父亲。
他却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次次改革,为下面的人带来越来越多的好处的时候,也让他们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造反什么的,或许是没有,毕竟他们就如同一根绳上的蚂蚱。且不说自己只怕没有这个能力继续改革下去,只说若是造反推翻了崇祯,谁来当皇帝这点却是谁也不能有个结论。
大家最后才觉得,君主立宪制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他可以保证皇帝没有多少权力的情况下,依然存在,却不能够随意对他们生杀予夺。享受到了这样的便利,他们自然希望获得更大的便利。
人心是没有底线的,有了利益,就会希望它能够最大化。想要争取更多的利益,就如同《日报》宣传的那个叫做英格兰国家的立宪制度一样。若是能够更进一步那就最好不过,只是他们又担心会触怒崇祯,要知道他手中掌握着军权,一旦觉得国会会威胁到他的家族和自身利益,甚至会直接动用军队,恢复过去的独裁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也不是不好,至少他们依然是受益者,但是享受过国会的议员的权利和便利之后,谁还想回到过去?
“学习那英格兰国家,闹场革命吧!不要多,只要能够把大部分的军权,至少限制陛下不能随便动用军权,那就是我们的胜利。同时,监督党什么的不要最好,被人监视着让人非常不爽。学习一下多党并立,竞争上位的模式来组阁治政,这样才比较符合我们的利益!”身为徐达后人的徐应,在一次秘密的聚会上,那么对聚会的人说到。
为了避开锦衣卫的监控,他们也是费劲了各种心思,才好不容易有了这次秘密聚会。不仅地点非常隐蔽,而且来这里的模式也是非常的隐蔽,至少不必担心会被锦衣卫发现。
大明毕竟不是共和国,共和国是在废墟之中建立,张弘斌高坐钓鱼台,把一切都掌控在手中。凭借着穿越者的视角,果断让百姓识字并且最大限度的得到了他们的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就是他的武器,就是他的依靠。通过百姓,他划出了一条道道,愿意跟着他走这条路的,可以大富大贵,不愿意的则会被道路两侧的百姓给活活打死。
所以,不管是什么阶级,都没办法绕开这条道道,只能乖乖在这条道路上,获取属于他们自己的利益。
大明不同,大明依然保留着封建地主,保留着勋贵和士绅阶级。甚至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一部分新兴资产阶级。
大明祖宗舆论攻势,但对百姓的呵护还是差了许多。这或许可以说是财政不允许,当然也是崇祯以这个时代人的眼光,根本看不出要如何才能够掌握住百姓的心,如何让百姓团结在自己的身边。
没有了百姓,自然就不能划出一条道道。没有了道道的约束,这些特权阶级甚至本身还有借助百姓的能力的情况下,他们自然是想要怎么搞都可以。
比如,闹一场革命什么的。
最糟糕的是,崇祯一直没有贯彻落实好教育的普及,百姓的识字率太低。故而就算不断借助报纸来宣布各种政令,但很多人不清楚写的是什么,结果官府或者士绅就成为了最终解释权的所有人。
故而,他们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百姓说不得未必能够在这些政令之中获益,甚至会吃亏。比如王安石变法,他的初衷是对的,而且变法的条令真的贯彻下去也可以达到让大宋变强的目的。但是他识人不明,看一百个人有九十九个是看错的,选了一大堆自私自利的弟子帮他落实变法,结果弟子们中饱私囊,把原本好的政令变成了自私自利的手段,搞得最后变法失败了。
如今大明也一样,处于一种很微妙的状态。
百姓知道自己富裕了,但怎么富裕的,他们不清楚。他们不识字,只知道是官老爷让他们富裕了。至于和皇帝有没有关系,官老爷不说,他们也看不懂报纸,所以不知道!
这样的情况下,谁来限制特权阶级?
大明的革命种子,已经不知不觉萌芽,却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开出灿烂的花朵。
/> 当崇祯,发现几个皇子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融洽,甚至隐隐分成了几个派系之后,他真的觉悟了。
以后不管多么辛苦,都要陪陪他们才行……几次接触,并且特意带着他们出去玩耍了几次之后,父子那种非常纯粹的亲情,他才能够切实的感受得到。
回想自己小时候,几个皇子之间互相提防,父子之间甚至都要玩小心机,这日子过得……若是当初自己和皇兄的感情也像现在他们一样,那该多好啊……
崇祯依然忙着他的强国大业,顺带着忙着当一个好父亲。
他却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次次改革,为下面的人带来越来越多的好处的时候,也让他们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造反什么的,或许是没有,毕竟他们就如同一根绳上的蚂蚱。且不说自己只怕没有这个能力继续改革下去,只说若是造反推翻了崇祯,谁来当皇帝这点却是谁也不能有个结论。
大家最后才觉得,君主立宪制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他可以保证皇帝没有多少权力的情况下,依然存在,却不能够随意对他们生杀予夺。享受到了这样的便利,他们自然希望获得更大的便利。
人心是没有底线的,有了利益,就会希望它能够最大化。想要争取更多的利益,就如同《日报》宣传的那个叫做英格兰国家的立宪制度一样。若是能够更进一步那就最好不过,只是他们又担心会触怒崇祯,要知道他手中掌握着军权,一旦觉得国会会威胁到他的家族和自身利益,甚至会直接动用军队,恢复过去的独裁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也不是不好,至少他们依然是受益者,但是享受过国会的议员的权利和便利之后,谁还想回到过去?
“学习那英格兰国家,闹场革命吧!不要多,只要能够把大部分的军权,至少限制陛下不能随便动用军权,那就是我们的胜利。同时,监督党什么的不要最好,被人监视着让人非常不爽。学习一下多党并立,竞争上位的模式来组阁治政,这样才比较符合我们的利益!”身为徐达后人的徐应,在一次秘密的聚会上,那么对聚会的人说到。
为了避开锦衣卫的监控,他们也是费劲了各种心思,才好不容易有了这次秘密聚会。不仅地点非常隐蔽,而且来这里的模式也是非常的隐蔽,至少不必担心会被锦衣卫发现。
大明毕竟不是共和国,共和国是在废墟之中建立,张弘斌高坐钓鱼台,把一切都掌控在手中。凭借着穿越者的视角,果断让百姓识字并且最大限度的得到了他们的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就是他的武器,就是他的依靠。通过百姓,他划出了一条道道,愿意跟着他走这条路的,可以大富大贵,不愿意的则会被道路两侧的百姓给活活打死。
所以,不管是什么阶级,都没办法绕开这条道道,只能乖乖在这条道路上,获取属于他们自己的利益。
大明不同,大明依然保留着封建地主,保留着勋贵和士绅阶级。甚至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一部分新兴资产阶级。
大明祖宗舆论攻势,但对百姓的呵护还是差了许多。这或许可以说是财政不允许,当然也是崇祯以这个时代人的眼光,根本看不出要如何才能够掌握住百姓的心,如何让百姓团结在自己的身边。
没有了百姓,自然就不能划出一条道道。没有了道道的约束,这些特权阶级甚至本身还有借助百姓的能力的情况下,他们自然是想要怎么搞都可以。
比如,闹一场革命什么的。
最糟糕的是,崇祯一直没有贯彻落实好教育的普及,百姓的识字率太低。故而就算不断借助报纸来宣布各种政令,但很多人不清楚写的是什么,结果官府或者士绅就成为了最终解释权的所有人。
故而,他们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百姓说不得未必能够在这些政令之中获益,甚至会吃亏。比如王安石变法,他的初衷是对的,而且变法的条令真的贯彻下去也可以达到让大宋变强的目的。但是他识人不明,看一百个人有九十九个是看错的,选了一大堆自私自利的弟子帮他落实变法,结果弟子们中饱私囊,把原本好的政令变成了自私自利的手段,搞得最后变法失败了。
如今大明也一样,处于一种很微妙的状态。
百姓知道自己富裕了,但怎么富裕的,他们不清楚。他们不识字,只知道是官老爷让他们富裕了。至于和皇帝有没有关系,官老爷不说,他们也看不懂报纸,所以不知道!
这样的情况下,谁来限制特权阶级?
大明的革命种子,已经不知不觉萌芽,却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开出灿烂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