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明末金手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张弘斌准备出发的这段期间,朝廷的首辅又换了一个。
实际上崇祯年的首辅经常会被撤换,十七年间更换了二十多次首辅,最长的是温体仁,也不过是官居首辅四年整。而且他的存在不是说明他多么有才华,而是因为温体仁不是东林党,更代表着浙党,乃是崇祯牵制东林党的一个棋子。
上一任首辅被撤换的原因,是给不出一个可以有效遏制甚至剿灭救世军,乃至于所有流寇的办法。
但是新一任的首辅,同样给不出一个治本的手段,但治标的手段给出了一个,故而好歹是保住了首辅的身份。他的手段就是:让山西的新军加快剿匪本地的匪患,然后再前往陕西剿匪。给他们的时间是一年多,而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对陕西进行全方面的封锁,不给任何人出,也不给任何人入,任何资源不许进入陕西,同时陕西所有的物资都不能够卖给外省。
这就是真正的釜底抽薪,新首府就是打算用这样的手段,来断绝陕西贼人的粮草补给。尤其是救世军,救世军已经是标准的反贼,比贼人要高级一些。而身为反贼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有地盘,如今的西安府就是救世军的地盘。
用这样的釜底抽薪手段,其结果就是张弘斌必须要为自己治下的百姓想办法筹措粮草,否则先不说朝廷大军会不会去剿灭他,只说他忙于治下百姓的叛乱,只怕就已经是应接不暇了。哪怕没有叛乱,只说这粮草供应不足,只怕一年多的时间里,救世军也得元气大伤,到时候朝廷天兵天将一到,救世军就算再强也必然会土崩瓦解。
崇祯对于这个制度而导致的后果多少有些不忍,他知道这样一来陕西的流寇会加大对陕西百姓的劫掠,好好的一个陕西必然会生灵涂炭。但首辅的计策也的确没什么问题,尤其他也提及,若是流寇没有吃食,说不定会与救世军火并,到时候说不定不需要朝廷大军,救世军也会被自己人给杀了。
考虑到大范围的好处,崇祯也只能答应了这个策略的实施。他不知道的是,张弘斌通过邸报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大肆在西安府宣传朝廷已经抛弃了陕西的传闻,以邸报消息为凭,顿时让那些摇摆不定的朝廷死忠份子,彻底投靠到了自己的麾下。谁都不是傻瓜,朝廷不要自己了,自己若还抱着死忠的态度,那结果出了死也没什么结果了。
至于粮草,新作物高产不挑地,最多浪费一些肥力,张弘斌刚想发展地方沼气,用沼气的残料来作为农家肥肥地。同时也推行紫花苜蓿的种植,这玩意是优秀的牧草,也可以制作成青储料保存,最重要的是它和黄豆一样都是植物界的叛徒,具有肥地的功效。
这一切自然会由各地的农业部门来负责,独立于地方政府的这些机构,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可以独立专门的负责一个方面的事务。否则以前都是县令负责处理,其结果就是顾得了这个,那个又顾不过来,一个不好下面的小吏偷工减料中饱私囊,还不太好发现。
至于物资问题,所谓的禁令在大明朝向来都是只能够挡得住那些一般的百姓和商人,对上真正有实力的文人和士绅,这样的禁令其实一点作用都没有。君不见禁海令下达了那么多年,这海上的大明商船还是一大堆?
江浙一带,有条件的大商人,谁家没有几艘海船,说不定违制的都不知道有多少,谁人不知道海贸的利润大,也正是因为知道,才会鼓励自己支持的东林党,不断以祖宗家法的借口,维持禁海制度,确保不会有别人跟自己抢这块蛋糕。
张弘斌这边已经开始和长安的老牌士绅进行合作组建商会,其结果就是金钱买路人脉通路,再加上山西那边还有张弘武私下照应一二,一切物资自然就顺畅无比,想要买多少就可以买多少进来,想要运多少出去,就可以运多少出去。
资金方面,张弘斌仅仅靠着这一府之地,其产生的税费以及相当于五分之一个大明江山的年总税收。
最大的收入,自然是商税,大明对商人太过优渥,收的商税尤其是针对奢侈品的税可谓是低的可怜。张弘斌这边却是专门设置了一道道的税收标准,以及审核制度,提出消费税概念,尤其针对奢侈品。对于粮食、钢铁、硝石这些必须的物资,则提供免税甚至退税的优待。如此,税收上不去,那才真是见鬼了。
把家的事情安排好,张弘斌让王二和曹文诏带着五百亲卫以及五千精锐,便是浩浩荡荡前去约定的会盟地点。
会盟地点在平凉府的灵台县,此地界于平凉府、西安府、凤翔府和庆阳府四府之地的交界处,最适合东西南北的义军进行会盟。对于张弘斌来说,这里作为会盟地点同样是最理想的,他不希望任何流寇在自己的地盘里面会盟。
只是到别的州府进行会盟,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重中之重,为此张弘斌甚至还特别征调了两万人在平凉府与西安府的交界处,等待着信号就杀过来支援自己。否则天知道这次所谓的会盟,是不是针对自己的一次杀局?
越过西安府进入平凉府,给人的感觉就是从一个世界进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n... -->>
在张弘斌准备出发的这段期间,朝廷的首辅又换了一个。
实际上崇祯年的首辅经常会被撤换,十七年间更换了二十多次首辅,最长的是温体仁,也不过是官居首辅四年整。而且他的存在不是说明他多么有才华,而是因为温体仁不是东林党,更代表着浙党,乃是崇祯牵制东林党的一个棋子。
上一任首辅被撤换的原因,是给不出一个可以有效遏制甚至剿灭救世军,乃至于所有流寇的办法。
但是新一任的首辅,同样给不出一个治本的手段,但治标的手段给出了一个,故而好歹是保住了首辅的身份。他的手段就是:让山西的新军加快剿匪本地的匪患,然后再前往陕西剿匪。给他们的时间是一年多,而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对陕西进行全方面的封锁,不给任何人出,也不给任何人入,任何资源不许进入陕西,同时陕西所有的物资都不能够卖给外省。
这就是真正的釜底抽薪,新首府就是打算用这样的手段,来断绝陕西贼人的粮草补给。尤其是救世军,救世军已经是标准的反贼,比贼人要高级一些。而身为反贼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有地盘,如今的西安府就是救世军的地盘。
用这样的釜底抽薪手段,其结果就是张弘斌必须要为自己治下的百姓想办法筹措粮草,否则先不说朝廷大军会不会去剿灭他,只说他忙于治下百姓的叛乱,只怕就已经是应接不暇了。哪怕没有叛乱,只说这粮草供应不足,只怕一年多的时间里,救世军也得元气大伤,到时候朝廷天兵天将一到,救世军就算再强也必然会土崩瓦解。
崇祯对于这个制度而导致的后果多少有些不忍,他知道这样一来陕西的流寇会加大对陕西百姓的劫掠,好好的一个陕西必然会生灵涂炭。但首辅的计策也的确没什么问题,尤其他也提及,若是流寇没有吃食,说不定会与救世军火并,到时候说不定不需要朝廷大军,救世军也会被自己人给杀了。
考虑到大范围的好处,崇祯也只能答应了这个策略的实施。他不知道的是,张弘斌通过邸报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大肆在西安府宣传朝廷已经抛弃了陕西的传闻,以邸报消息为凭,顿时让那些摇摆不定的朝廷死忠份子,彻底投靠到了自己的麾下。谁都不是傻瓜,朝廷不要自己了,自己若还抱着死忠的态度,那结果出了死也没什么结果了。
至于粮草,新作物高产不挑地,最多浪费一些肥力,张弘斌刚想发展地方沼气,用沼气的残料来作为农家肥肥地。同时也推行紫花苜蓿的种植,这玩意是优秀的牧草,也可以制作成青储料保存,最重要的是它和黄豆一样都是植物界的叛徒,具有肥地的功效。
这一切自然会由各地的农业部门来负责,独立于地方政府的这些机构,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可以独立专门的负责一个方面的事务。否则以前都是县令负责处理,其结果就是顾得了这个,那个又顾不过来,一个不好下面的小吏偷工减料中饱私囊,还不太好发现。
至于物资问题,所谓的禁令在大明朝向来都是只能够挡得住那些一般的百姓和商人,对上真正有实力的文人和士绅,这样的禁令其实一点作用都没有。君不见禁海令下达了那么多年,这海上的大明商船还是一大堆?
江浙一带,有条件的大商人,谁家没有几艘海船,说不定违制的都不知道有多少,谁人不知道海贸的利润大,也正是因为知道,才会鼓励自己支持的东林党,不断以祖宗家法的借口,维持禁海制度,确保不会有别人跟自己抢这块蛋糕。
张弘斌这边已经开始和长安的老牌士绅进行合作组建商会,其结果就是金钱买路人脉通路,再加上山西那边还有张弘武私下照应一二,一切物资自然就顺畅无比,想要买多少就可以买多少进来,想要运多少出去,就可以运多少出去。
资金方面,张弘斌仅仅靠着这一府之地,其产生的税费以及相当于五分之一个大明江山的年总税收。
最大的收入,自然是商税,大明对商人太过优渥,收的商税尤其是针对奢侈品的税可谓是低的可怜。张弘斌这边却是专门设置了一道道的税收标准,以及审核制度,提出消费税概念,尤其针对奢侈品。对于粮食、钢铁、硝石这些必须的物资,则提供免税甚至退税的优待。如此,税收上不去,那才真是见鬼了。
把家的事情安排好,张弘斌让王二和曹文诏带着五百亲卫以及五千精锐,便是浩浩荡荡前去约定的会盟地点。
会盟地点在平凉府的灵台县,此地界于平凉府、西安府、凤翔府和庆阳府四府之地的交界处,最适合东西南北的义军进行会盟。对于张弘斌来说,这里作为会盟地点同样是最理想的,他不希望任何流寇在自己的地盘里面会盟。
只是到别的州府进行会盟,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重中之重,为此张弘斌甚至还特别征调了两万人在平凉府与西安府的交界处,等待着信号就杀过来支援自己。否则天知道这次所谓的会盟,是不是针对自己的一次杀局?
越过西安府进入平凉府,给人的感觉就是从一个世界进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