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御前总管升职手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绅们的口袋里,把他们吃进去的钱拿出来,用一点分红吊着他们,用他们的这些钱来进行社会发展。
当然,跟田太监,平安不能说得太明显。只要抓住一个点就行了:钱放在那里,不会变多,但是拿出来用,就会变得越来越多。朝廷拿不出那么多钱,那就让就这些有钱人掏嘛。
田太监很快被说服,于是带着平安的计划书回京城去了。——好处也不是白拿的,平安索性将说服众人的重任交给了他。这也算是一场考验?田太监能够说服这一路的官员们,京城里的皇帝和大臣们,将来去说服那些士绅富户,就容易多了。
至于平安自己嘛,则是指挥着“道路公司的员工”们,开始修路!
弓箭厂交给有泰看着,水泥厂暂时由秦州府派人看着,反正目前出产的水泥也就只有平安这一家用,而且是在秦州修路。平安跟秦州知州深谈过后,决定免费为秦州修路,如此,衙门这边自然是全力支持他的。
很快,在平安和田太监的“里应外合”之下,沿途各地的官府,基本上都同意出钱修路。毕竟修了路,以后可以设关卡收“道路养护费”,对于衙门来说,也是好事。何况这件事已经上达天听,听那位田太监的意思,陛下分明很关注这件事,若这时候不配合,恐怕这个官也就做到头了。
尤其是排在后面的官员们,他们本来心里还有些犹豫,但是看到其他地方都出了钱,自然也不愿意去做这个出头鸟。反正路先修起来,到时候拿不出钱,就去户部哭穷好了。
就这么着,平安带着自己的建筑队,沿着回京的官道,一路修过去。因为这件事着实新鲜,所以每到一处,必定会引起围观。——百姓们都很关注这件事,而且谁家没有几个亲戚?从别的地方听说之后,便都期待着路修到了这里,自己也上去走走。
甚至还有不少百姓自发的组织起来,给修路的俘虏们送水送吃的,就盼着路赶紧修好,自己也新鲜新鲜。
对于这些俘虏的管理,平安也是颇费心思
。
因为这些都是桀骜不驯的年轻人,膘肥体壮,等闲一个能打三个,而平安自己手里可用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所以为了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也为了让他们老实的修路,平安制定了竞争机制。
他将这些人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段路,先完成的有奖励,最后一个完成的,则要受到处罚。
当然,在这里,奖励和处罚,指的都是食物——因为怕这些人吃太饱了会哗变,所以平安平时都很注意控制食物,最多给他们吃个七八分饱,然后劳动一天,又累又饿的睡过去,自然就没有心思想别的了。
不过总这样也不行。其实平安已经察觉到,来到大楚之后,这些俘虏们的情绪是越来越稳定了。
原因无他,在大楚能吃饱饭啊。
在草原上的时候,辛苦就不说了,还经常吃不饱。正因为资源匮乏,才必须要到中原来打劫。现在虽然是俘虏,但也只是做苦力,并不会受到过多的虐待。
这些俘虏都是普通人,没有多大的野心,之前来打劫也是为了活命,加上受到部落首领的裹挟。
现在的日子比在草原时还要好些,若非还要担心家人的安危,恐怕这些俘虏都恨不得就这么安定下来。
也不是没有人想要逃走,只是如今已经深入了大楚腹地,他们在长相打扮上又跟中原人有些不同,更不用说口音问题。就算是逃出了平安的掌控,想要回到草原,也是做梦。
知道逃不了,索性就安生下来了。
在修路的时候发现沿路的百姓们竟然会过来给他们送水送吃的,更让这些西戎北狄人吃惊。
在他们的经历里,跟大楚人仇恨很深,基本上只要见到面,就会打起来。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在大楚人这里得到这种款待。这也让这些异族人生出了奇怪的感觉。
从前他们对大楚人没什么感觉,因为不是跟自己不是一族的,所以就算随便杀死,劫掠,内心也不会有什么波动。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发现大楚普通的百姓,跟西戎北狄人也没什么区别,他们没什么战斗力,手无寸铁,但是有热情善良,努力的想要将每一天的日子过好。
大家都是“人”。这种身份上的认同,让俘虏们的观念发生了一点改变。
发现这一点之后,平安正盘算着要出一些更好的福利待遇,让这些西戎人和北狄人能够在大楚内部安顿下来。——总是让人做苦力,看不见能出头的希望,也不是好事。
比如干十年的活儿,就能获得自由,分到田地什么的,不过这件事还要跟西北巡抚那边商量,平安也并不着急。至少在短时间内,这些人还要继续做白工。
之所以弄出竞争机制,是为了避免这些人混日子。之前大家得到的食物都只勉强够吃,人人都一样,干活自然不必那么拼命。但现在有奖有罚,这些人的心又刚刚安定下来,下意识的会想要多为自己积攒一些食物,干活的时候自然会更加卖力。
有了“内部矛盾”之后,他们自然就会将精力都放在这上面,而不会想着反抗军队,或是逃走了
。
大概是这种心态的改变,让这些西戎人和北狄人身上的气质也有所改变,跟沿路的大楚百姓们,也开始慢慢的有了接触。平安一路看着这种变化发生,心里忍不住感慨。
他曾经看过一本书,书名叫做《乌合之众》,上面说绝大部分人都是盲目从众,可以被煽动和引导的。事实上也的确差不多,绝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都寻常乏味得令人无趣,而他们所求的更是不多。只要这些需要能够被满足,那么就能够调动这些人了。
哪怕是世代仇恨的异族人,也能够进行这种类似“驯化”的过程。
平安说不清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对目前的他来说,应该算是好事,因为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想要兵不血刃的达成边境的民族融合,化解掉可能出现的战争,和平的解决西戎问题,是有可能达成的。
不说别的,如果再过几年,恐怕就算平安将这些人放回草原上去,他们也不会习惯那里的生活了。
这又给平安提供了另一个思路。有没有可能自己将这些人都放回草原上去,让他们去分化草原部落呢?就算不能分化,让他们去将自己的家人和亲戚朋友都带回来,也能够大大减少西戎国内的人数。通过这种办法,说不准将来真的会有西戎人迫不及待的偷渡到大楚来生活。
那时候,西戎还能够拜托大楚的影响吗?就算他们还是个独立的国家,又有能力对大楚发动战争吗?
因为平安没有低调的意思,所以他们这一路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够引起轰动。以至于还没有回到京城,京城这边就已经收到不少消息了。
古往今来,回京见驾能够弄出这么大的排场的人,恐怕也就只有平安一个了。
偏偏他做的还不是什么坏事,所以即便有人心里不满,也说不出什么来。
为什么从古到今有钱人回报家乡都免不了要修桥铺路?因为这是最接近国计民生,又最能够看得到效果的地方。莫说这时候,即便到了后世,市政建设之中,修路也是重中之重。许多城市几乎每天都在修路,因为这是最容易做出来的政绩。
所以平安做的事情,消息传出来之后,不少聪明人立刻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价值。只要在自己任上修了这么一条路,那就是明晃晃的政绩,这时候,若是有人要阻挡平安做成这件事,恐怕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
平安这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多出了无数的盟友,更不知道回到了京城的田太监,处境也跟他设想的不一样。——他要操心的不是怎么说服其他人同意平安的做法,而是要跟那些想要夺走这份好差事的人斗智斗勇,抓住这个能够让自己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没错,现在不止皇宫里,就是朝堂上也有不少人紧盯着这件事。甚至几位宰相已经为这件事吵了好几次,然后联合起来像皇帝施加压力,希望他能够开口,将这件事情交给朝廷官员去办。
至于司礼监这边,自然也要努力帮助田太监保住已经落到了手里的东西。他们和朝臣的关系本来就很微妙,如今两边的气氛越发紧张了。
这件事,已经彻底脱离了平安的掌控,变成了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让朝中所有消息灵通的官员都忍不住瞩目。
之所以还未完全爆发出来,不过是所有人都在等平安回到京城罢了。
绅们的口袋里,把他们吃进去的钱拿出来,用一点分红吊着他们,用他们的这些钱来进行社会发展。
当然,跟田太监,平安不能说得太明显。只要抓住一个点就行了:钱放在那里,不会变多,但是拿出来用,就会变得越来越多。朝廷拿不出那么多钱,那就让就这些有钱人掏嘛。
田太监很快被说服,于是带着平安的计划书回京城去了。——好处也不是白拿的,平安索性将说服众人的重任交给了他。这也算是一场考验?田太监能够说服这一路的官员们,京城里的皇帝和大臣们,将来去说服那些士绅富户,就容易多了。
至于平安自己嘛,则是指挥着“道路公司的员工”们,开始修路!
弓箭厂交给有泰看着,水泥厂暂时由秦州府派人看着,反正目前出产的水泥也就只有平安这一家用,而且是在秦州修路。平安跟秦州知州深谈过后,决定免费为秦州修路,如此,衙门这边自然是全力支持他的。
很快,在平安和田太监的“里应外合”之下,沿途各地的官府,基本上都同意出钱修路。毕竟修了路,以后可以设关卡收“道路养护费”,对于衙门来说,也是好事。何况这件事已经上达天听,听那位田太监的意思,陛下分明很关注这件事,若这时候不配合,恐怕这个官也就做到头了。
尤其是排在后面的官员们,他们本来心里还有些犹豫,但是看到其他地方都出了钱,自然也不愿意去做这个出头鸟。反正路先修起来,到时候拿不出钱,就去户部哭穷好了。
就这么着,平安带着自己的建筑队,沿着回京的官道,一路修过去。因为这件事着实新鲜,所以每到一处,必定会引起围观。——百姓们都很关注这件事,而且谁家没有几个亲戚?从别的地方听说之后,便都期待着路修到了这里,自己也上去走走。
甚至还有不少百姓自发的组织起来,给修路的俘虏们送水送吃的,就盼着路赶紧修好,自己也新鲜新鲜。
对于这些俘虏的管理,平安也是颇费心思
。
因为这些都是桀骜不驯的年轻人,膘肥体壮,等闲一个能打三个,而平安自己手里可用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所以为了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也为了让他们老实的修路,平安制定了竞争机制。
他将这些人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段路,先完成的有奖励,最后一个完成的,则要受到处罚。
当然,在这里,奖励和处罚,指的都是食物——因为怕这些人吃太饱了会哗变,所以平安平时都很注意控制食物,最多给他们吃个七八分饱,然后劳动一天,又累又饿的睡过去,自然就没有心思想别的了。
不过总这样也不行。其实平安已经察觉到,来到大楚之后,这些俘虏们的情绪是越来越稳定了。
原因无他,在大楚能吃饱饭啊。
在草原上的时候,辛苦就不说了,还经常吃不饱。正因为资源匮乏,才必须要到中原来打劫。现在虽然是俘虏,但也只是做苦力,并不会受到过多的虐待。
这些俘虏都是普通人,没有多大的野心,之前来打劫也是为了活命,加上受到部落首领的裹挟。
现在的日子比在草原时还要好些,若非还要担心家人的安危,恐怕这些俘虏都恨不得就这么安定下来。
也不是没有人想要逃走,只是如今已经深入了大楚腹地,他们在长相打扮上又跟中原人有些不同,更不用说口音问题。就算是逃出了平安的掌控,想要回到草原,也是做梦。
知道逃不了,索性就安生下来了。
在修路的时候发现沿路的百姓们竟然会过来给他们送水送吃的,更让这些西戎北狄人吃惊。
在他们的经历里,跟大楚人仇恨很深,基本上只要见到面,就会打起来。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在大楚人这里得到这种款待。这也让这些异族人生出了奇怪的感觉。
从前他们对大楚人没什么感觉,因为不是跟自己不是一族的,所以就算随便杀死,劫掠,内心也不会有什么波动。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发现大楚普通的百姓,跟西戎北狄人也没什么区别,他们没什么战斗力,手无寸铁,但是有热情善良,努力的想要将每一天的日子过好。
大家都是“人”。这种身份上的认同,让俘虏们的观念发生了一点改变。
发现这一点之后,平安正盘算着要出一些更好的福利待遇,让这些西戎人和北狄人能够在大楚内部安顿下来。——总是让人做苦力,看不见能出头的希望,也不是好事。
比如干十年的活儿,就能获得自由,分到田地什么的,不过这件事还要跟西北巡抚那边商量,平安也并不着急。至少在短时间内,这些人还要继续做白工。
之所以弄出竞争机制,是为了避免这些人混日子。之前大家得到的食物都只勉强够吃,人人都一样,干活自然不必那么拼命。但现在有奖有罚,这些人的心又刚刚安定下来,下意识的会想要多为自己积攒一些食物,干活的时候自然会更加卖力。
有了“内部矛盾”之后,他们自然就会将精力都放在这上面,而不会想着反抗军队,或是逃走了
。
大概是这种心态的改变,让这些西戎人和北狄人身上的气质也有所改变,跟沿路的大楚百姓们,也开始慢慢的有了接触。平安一路看着这种变化发生,心里忍不住感慨。
他曾经看过一本书,书名叫做《乌合之众》,上面说绝大部分人都是盲目从众,可以被煽动和引导的。事实上也的确差不多,绝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都寻常乏味得令人无趣,而他们所求的更是不多。只要这些需要能够被满足,那么就能够调动这些人了。
哪怕是世代仇恨的异族人,也能够进行这种类似“驯化”的过程。
平安说不清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对目前的他来说,应该算是好事,因为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想要兵不血刃的达成边境的民族融合,化解掉可能出现的战争,和平的解决西戎问题,是有可能达成的。
不说别的,如果再过几年,恐怕就算平安将这些人放回草原上去,他们也不会习惯那里的生活了。
这又给平安提供了另一个思路。有没有可能自己将这些人都放回草原上去,让他们去分化草原部落呢?就算不能分化,让他们去将自己的家人和亲戚朋友都带回来,也能够大大减少西戎国内的人数。通过这种办法,说不准将来真的会有西戎人迫不及待的偷渡到大楚来生活。
那时候,西戎还能够拜托大楚的影响吗?就算他们还是个独立的国家,又有能力对大楚发动战争吗?
因为平安没有低调的意思,所以他们这一路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够引起轰动。以至于还没有回到京城,京城这边就已经收到不少消息了。
古往今来,回京见驾能够弄出这么大的排场的人,恐怕也就只有平安一个了。
偏偏他做的还不是什么坏事,所以即便有人心里不满,也说不出什么来。
为什么从古到今有钱人回报家乡都免不了要修桥铺路?因为这是最接近国计民生,又最能够看得到效果的地方。莫说这时候,即便到了后世,市政建设之中,修路也是重中之重。许多城市几乎每天都在修路,因为这是最容易做出来的政绩。
所以平安做的事情,消息传出来之后,不少聪明人立刻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价值。只要在自己任上修了这么一条路,那就是明晃晃的政绩,这时候,若是有人要阻挡平安做成这件事,恐怕反而会成为众矢之的。
平安这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多出了无数的盟友,更不知道回到了京城的田太监,处境也跟他设想的不一样。——他要操心的不是怎么说服其他人同意平安的做法,而是要跟那些想要夺走这份好差事的人斗智斗勇,抓住这个能够让自己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没错,现在不止皇宫里,就是朝堂上也有不少人紧盯着这件事。甚至几位宰相已经为这件事吵了好几次,然后联合起来像皇帝施加压力,希望他能够开口,将这件事情交给朝廷官员去办。
至于司礼监这边,自然也要努力帮助田太监保住已经落到了手里的东西。他们和朝臣的关系本来就很微妙,如今两边的气氛越发紧张了。
这件事,已经彻底脱离了平安的掌控,变成了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让朝中所有消息灵通的官员都忍不住瞩目。
之所以还未完全爆发出来,不过是所有人都在等平安回到京城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