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皇上,系统不让我爱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大军由此开拔北上。
簇拥在圣驾跟前的除羽林卫之外,另有数名近身侍奉的宦官,其中一个身形纤细,穿皂色贴里,头戴幞头,脸上罩着一个纱质面罩。
这以铜丝与竹篾为框、上罩纱巾制成的面罩是人们行走郊野用来遮蔽风沙的东西,并无什么特别,但一般来说,在圣驾跟前还遮蔽面目未免显得不敬。今日出行,官兵们却发现圣上跟前的宦官公公们人人都戴着这样的面罩,也不明白是何意思,只猜着是圣上另有安排。
绮雯竟然原本就会骑马,这令皇帝有些惊喜。
两人的坐骑相隔很近,虽隔着面罩,皇帝也从她垂着头、略略垮着双肩的姿态看出她精神不济,当下提缰凑近,低声问:“是不是吓着了?”
绮雯当即挺胸抬头,摇头笑道:“哪至于的?你可别忘了,我头一天遇见你时,就曾见你当街杀人,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了呢!”
皇帝失笑:“那也算杀人?等真到了战场上,你才见识得到什么是杀人。比起那个,今日这行刑场面根本算不得什么。”
话说他原本还打算把刚那些死囚都判凌迟来着,只因觉得行刑起来太占时间,才“简化”成了斩首。对比起来,手起刀落人头堕地的场面和寸刀磔体惨叫漫天相比,也另有一番震慑效用。
望着前方噗噜噜迎风抖动的旗幡,他又听见她发出一声似有若无的轻声叹息。
皇帝心如明镜,她这声叹自然不是为着前方的凶险,而是为后顾之忧:“你还是放心不下,留他监国?”
绮雯摇头淡淡道:“不光是为什么监国,你知道的,不过你心里有数就好,我毕竟不及你懂得多。”
事前他已经做了很详尽的解释,这次出征留潭王监国,为的是表个兄弟齐心、毫无嫌隙的姿态给国内的乱民和入侵的外敌看,实际只是做个样子。
原先的天子亲征时,藩王监国也只是坐镇京师当个监工,真正朝中大事还是要送往战场等皇帝亲自批阅,并非把国家大事的决断权力都交到藩王手里。
这一回更不必说,除了军权牢牢握在皇帝手里之外,其余权力也都在可控范围之内,除非他真去打个全军覆没回不来,不然就绝对有把握不会被潭王趁机得去半点权力。
决定让潭王监国时,皇帝曾与他单独会晤,做了一番详谈。他们兄弟多年来都没什么正经的沟通,这一回当然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就做到交心了。皇帝只是尽到责任向潭王说清眼下的内外局势,公事公办地请他也尽一份皇子的责任。潭王一样也是公事公办地接受了。
上一次潭王没有选择鱼死网破虽说有着投机之嫌,其实皇帝仍然坚信,自己这兄弟没那么不成器。原来之所以给他拆台,都是因为形势还没那么紧迫,源瑢还心怀侥幸,想要先夺过皇位再去治理。眼下可不同了,再不齐心协力,等待他们真的只能是一道亡国。
受着几乎一模一样的教育长大,他还是有把握源瑢不会那么不懂事。
但这话皇帝没有对绮雯说,因为他知道绮雯不会信。虽然绮雯每次都说一切由他做主,实际皇帝明白,她是打心眼里认为他应该抓住机会把源瑢置于死地的。对源瑢的为人,她的看法比他悲观一百倍。
他只能用贴合实际的解释来宽她的心,告诉她自己做好了周密的计划,不会留给源瑢反手一搏的机会。
其实绮雯也不是不信他,现今形势敏感,是他和众保皇党人对潭王的戒备最严密的时期,他一定是真的做好了周密部署,不会留给潭王可乘之机的。可是,将来呢?
等到局势趋于稳定,潭王装乖装得时间足够长了,他总有懈怠下来的一天。绮雯清楚皇帝的本性,不到万不得已,他绝对下不去杀手。换言之,恐怕总要等到潭王先动手。
这样下去,谁敢保证没有被其反噬的一天?善人与恶人的斗争当中,善的一方总是容易落于下风的。
绮雯都想过,皇帝最可能为她的缘故忍不下潭王,或许以后自己应该故意卖个破绽给潭王,弄出点事端逼皇帝下手除了他。
有时候她甚至会想,当初真该亲手把那丫捅死……
经过前一年本土戎狄的冲击,辽东的几座重镇城池都毁坏严重,如今经过了仓促的修补,就又要迎接新一轮更大更重的冲击了,未免显得不甚牢靠。
为此有人曾建议放敌军进到城池稳固的京城外再开打,皇帝当场把说话的人送出大门赐了庭杖。
辽东再怎么无险可守,又怎能拱手送人?再说从前有过两回敌人进犯到了京郊,致使周边百姓惨遭荼毒,朝廷怎能明知如此还故意为之?这简直是再荒谬不过的建议。
等到真出了山海关,一座城镇一座城镇地北上推进,皇帝与一众没亲自来过的将帅才发现,其实这些城镇已经修补得很好了,无论大城小镇,哪一座都不是能轻易被攻陷的样子。
于是保守派臣下又开始进言,而且是每到一座城镇都要进言一遍,劝今上不必再冒险北上,就此驻兵据险而守。同时表明自己绝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出于替今上安全考虑的忠君之道。
皇帝却一点采纳的意思都不露,执意继续北上迎敌,对出击的策略,他自有一番独到见解,绝不会为人左右。
大燕的军队号称二十万,实际人数是二十四万有余,这是很不符合惯例的事。
众所周知,从古至今但凡出兵,总是要把一万说成两万,十万说成二十万,五十万说成一百万,从没有往少里说的时候。赤壁之战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据说只有二十多万……
只因这一次绮雯说了句:干什么都要往多里说虚张声势?换成我就故意说少点,好让对方掉以轻心,不是更好?
皇帝陛下觉得有理啊有理,于是就开创了这一次“谦虚”的先河。
和国的军队号称也是二十万,实际只有十五万。本来人家和国人讲究实事求是,不爱夸大的,都是听说了中原人夸大其词的做派,才有样学样,很“谦虚”地仅仅夸大了五万人。
于是真正的局势,是大燕比和国兵力多了近十万人。
和国的民族性格之一就是谨慎,打仗也讲究知己知彼,而且不是一般的讲究,是立志要把对方的任何细节都摸个清清楚楚才肯罢休。太上皇传位于皇帝,引发皇室兄弟有着争储危机,这些事国内的平民百姓都了解甚少,却都被和国统帅着人打探了去。
本来这一次和国集结兵力,是准备趁着太上皇过世、皇帝与潭王争夺诸位导致国内动乱之际来进攻的。没想到他们原以为很隐蔽的行动早被锦衣卫侦查上报。
皇帝为了争取更多时间集结和整肃军队,刻意着人透风过去,表示自己一方根本没出什么争储风波,只是一点家庭小矛盾,半天就解决平息,而且己方对他们的行动早有觉察,也早有准备。
这一招打草惊蛇效果甚好,一向谨慎的和国果真没敢依照原定计划贸然进攻,而是暂时在中朝边境屯兵观望,很听话地留给了皇帝筹备出征的时间。
这回听说了对方的皇帝要亲征,和国又除了对大燕朝早先几位皇帝亲征的具体做派风格之外,连同中原历史上所有朝代皇帝亲征的资料都搜集来研究了个遍,以推算当今皇帝的作风与战术。
等到他们自认为信息处理完毕,可以真的动手出兵南下时,大燕集结的二十万大军也自京城北上出发了。
这倒也不能说明他们愚蠢错失良机,如果他们搜集准备的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一定会对战局十分有利,只可惜,在这个信息流通闭塞的时代,想完全甄别信息的真伪是谁也做不到的。
北上的燕军与南下的和军都平分了东西两路,究竟是哪一方先决定分兵、哪一方又是听说对方分兵后才决定分兵阻截的,到这会儿已说不清楚。反正双方的探马斥候都十分活跃,也都十分尽责,双方的动向稍有变化,都很快被对方知晓。
四路大军逐日聚拢,双方都很小心谨慎,就像两个武林高手对面而立,都想要出招毙敌,却又谁都不敢轻举妄动,每个动作都极度谨小慎微。
p; 大军由此开拔北上。
簇拥在圣驾跟前的除羽林卫之外,另有数名近身侍奉的宦官,其中一个身形纤细,穿皂色贴里,头戴幞头,脸上罩着一个纱质面罩。
这以铜丝与竹篾为框、上罩纱巾制成的面罩是人们行走郊野用来遮蔽风沙的东西,并无什么特别,但一般来说,在圣驾跟前还遮蔽面目未免显得不敬。今日出行,官兵们却发现圣上跟前的宦官公公们人人都戴着这样的面罩,也不明白是何意思,只猜着是圣上另有安排。
绮雯竟然原本就会骑马,这令皇帝有些惊喜。
两人的坐骑相隔很近,虽隔着面罩,皇帝也从她垂着头、略略垮着双肩的姿态看出她精神不济,当下提缰凑近,低声问:“是不是吓着了?”
绮雯当即挺胸抬头,摇头笑道:“哪至于的?你可别忘了,我头一天遇见你时,就曾见你当街杀人,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了呢!”
皇帝失笑:“那也算杀人?等真到了战场上,你才见识得到什么是杀人。比起那个,今日这行刑场面根本算不得什么。”
话说他原本还打算把刚那些死囚都判凌迟来着,只因觉得行刑起来太占时间,才“简化”成了斩首。对比起来,手起刀落人头堕地的场面和寸刀磔体惨叫漫天相比,也另有一番震慑效用。
望着前方噗噜噜迎风抖动的旗幡,他又听见她发出一声似有若无的轻声叹息。
皇帝心如明镜,她这声叹自然不是为着前方的凶险,而是为后顾之忧:“你还是放心不下,留他监国?”
绮雯摇头淡淡道:“不光是为什么监国,你知道的,不过你心里有数就好,我毕竟不及你懂得多。”
事前他已经做了很详尽的解释,这次出征留潭王监国,为的是表个兄弟齐心、毫无嫌隙的姿态给国内的乱民和入侵的外敌看,实际只是做个样子。
原先的天子亲征时,藩王监国也只是坐镇京师当个监工,真正朝中大事还是要送往战场等皇帝亲自批阅,并非把国家大事的决断权力都交到藩王手里。
这一回更不必说,除了军权牢牢握在皇帝手里之外,其余权力也都在可控范围之内,除非他真去打个全军覆没回不来,不然就绝对有把握不会被潭王趁机得去半点权力。
决定让潭王监国时,皇帝曾与他单独会晤,做了一番详谈。他们兄弟多年来都没什么正经的沟通,这一回当然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就做到交心了。皇帝只是尽到责任向潭王说清眼下的内外局势,公事公办地请他也尽一份皇子的责任。潭王一样也是公事公办地接受了。
上一次潭王没有选择鱼死网破虽说有着投机之嫌,其实皇帝仍然坚信,自己这兄弟没那么不成器。原来之所以给他拆台,都是因为形势还没那么紧迫,源瑢还心怀侥幸,想要先夺过皇位再去治理。眼下可不同了,再不齐心协力,等待他们真的只能是一道亡国。
受着几乎一模一样的教育长大,他还是有把握源瑢不会那么不懂事。
但这话皇帝没有对绮雯说,因为他知道绮雯不会信。虽然绮雯每次都说一切由他做主,实际皇帝明白,她是打心眼里认为他应该抓住机会把源瑢置于死地的。对源瑢的为人,她的看法比他悲观一百倍。
他只能用贴合实际的解释来宽她的心,告诉她自己做好了周密的计划,不会留给源瑢反手一搏的机会。
其实绮雯也不是不信他,现今形势敏感,是他和众保皇党人对潭王的戒备最严密的时期,他一定是真的做好了周密部署,不会留给潭王可乘之机的。可是,将来呢?
等到局势趋于稳定,潭王装乖装得时间足够长了,他总有懈怠下来的一天。绮雯清楚皇帝的本性,不到万不得已,他绝对下不去杀手。换言之,恐怕总要等到潭王先动手。
这样下去,谁敢保证没有被其反噬的一天?善人与恶人的斗争当中,善的一方总是容易落于下风的。
绮雯都想过,皇帝最可能为她的缘故忍不下潭王,或许以后自己应该故意卖个破绽给潭王,弄出点事端逼皇帝下手除了他。
有时候她甚至会想,当初真该亲手把那丫捅死……
经过前一年本土戎狄的冲击,辽东的几座重镇城池都毁坏严重,如今经过了仓促的修补,就又要迎接新一轮更大更重的冲击了,未免显得不甚牢靠。
为此有人曾建议放敌军进到城池稳固的京城外再开打,皇帝当场把说话的人送出大门赐了庭杖。
辽东再怎么无险可守,又怎能拱手送人?再说从前有过两回敌人进犯到了京郊,致使周边百姓惨遭荼毒,朝廷怎能明知如此还故意为之?这简直是再荒谬不过的建议。
等到真出了山海关,一座城镇一座城镇地北上推进,皇帝与一众没亲自来过的将帅才发现,其实这些城镇已经修补得很好了,无论大城小镇,哪一座都不是能轻易被攻陷的样子。
于是保守派臣下又开始进言,而且是每到一座城镇都要进言一遍,劝今上不必再冒险北上,就此驻兵据险而守。同时表明自己绝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出于替今上安全考虑的忠君之道。
皇帝却一点采纳的意思都不露,执意继续北上迎敌,对出击的策略,他自有一番独到见解,绝不会为人左右。
大燕的军队号称二十万,实际人数是二十四万有余,这是很不符合惯例的事。
众所周知,从古至今但凡出兵,总是要把一万说成两万,十万说成二十万,五十万说成一百万,从没有往少里说的时候。赤壁之战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据说只有二十多万……
只因这一次绮雯说了句:干什么都要往多里说虚张声势?换成我就故意说少点,好让对方掉以轻心,不是更好?
皇帝陛下觉得有理啊有理,于是就开创了这一次“谦虚”的先河。
和国的军队号称也是二十万,实际只有十五万。本来人家和国人讲究实事求是,不爱夸大的,都是听说了中原人夸大其词的做派,才有样学样,很“谦虚”地仅仅夸大了五万人。
于是真正的局势,是大燕比和国兵力多了近十万人。
和国的民族性格之一就是谨慎,打仗也讲究知己知彼,而且不是一般的讲究,是立志要把对方的任何细节都摸个清清楚楚才肯罢休。太上皇传位于皇帝,引发皇室兄弟有着争储危机,这些事国内的平民百姓都了解甚少,却都被和国统帅着人打探了去。
本来这一次和国集结兵力,是准备趁着太上皇过世、皇帝与潭王争夺诸位导致国内动乱之际来进攻的。没想到他们原以为很隐蔽的行动早被锦衣卫侦查上报。
皇帝为了争取更多时间集结和整肃军队,刻意着人透风过去,表示自己一方根本没出什么争储风波,只是一点家庭小矛盾,半天就解决平息,而且己方对他们的行动早有觉察,也早有准备。
这一招打草惊蛇效果甚好,一向谨慎的和国果真没敢依照原定计划贸然进攻,而是暂时在中朝边境屯兵观望,很听话地留给了皇帝筹备出征的时间。
这回听说了对方的皇帝要亲征,和国又除了对大燕朝早先几位皇帝亲征的具体做派风格之外,连同中原历史上所有朝代皇帝亲征的资料都搜集来研究了个遍,以推算当今皇帝的作风与战术。
等到他们自认为信息处理完毕,可以真的动手出兵南下时,大燕集结的二十万大军也自京城北上出发了。
这倒也不能说明他们愚蠢错失良机,如果他们搜集准备的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一定会对战局十分有利,只可惜,在这个信息流通闭塞的时代,想完全甄别信息的真伪是谁也做不到的。
北上的燕军与南下的和军都平分了东西两路,究竟是哪一方先决定分兵、哪一方又是听说对方分兵后才决定分兵阻截的,到这会儿已说不清楚。反正双方的探马斥候都十分活跃,也都十分尽责,双方的动向稍有变化,都很快被对方知晓。
四路大军逐日聚拢,双方都很小心谨慎,就像两个武林高手对面而立,都想要出招毙敌,却又谁都不敢轻举妄动,每个动作都极度谨小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