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经过二十来天的折腾,该走的都走了,该来的也要来了。府衙中安抚司、转运司、提刑司、平仓司和都作院及总计局都已先后转往琼州,如今只剩下内府各部和中军及各司处理善后的留守人员,喧闹的府衙比平日安静了许多,赵昺也难得清闲下来想想事情。要守琼州,必须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这是赵昺决定前往琼州时就认定的事情。如今船有了,兵有也有了,但能否守得住他心里还是没底儿。
赵昺知道忽必烈攻取江南之后便掌控了更多的资源,有能力随时组建一支大军发起远征,历史上其就先后两次发起对日本的战争,出动的战船就达数千艘、兵丁皆以十万计,当然这是在崖山之战彻底消灭了宋朝流亡政府之后的事情。但如果自己未能如他的愿死在崖山,这些力量就很可能会转而用在自己的身上了。
限于琼州的资源,赵昺深知自己不可能建设一支与元朝数量相匹敌的水军,只能在战术和技术上想办法,以质量上的优势战胜数量上的优势。而以他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明年便元军便会发起攻打琼州之战,以截断宋朝******的外逃之路,因而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如何短时间内将水军的战斗力提高一个层次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现代人都明白,蒙古人已将冷兵器时代的战术和兵器发展到了极致,若想彻底战胜他们只能是发展热兵器。而热兵器正是起源于宋元交替之际,但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才得以完善,彻底取代了冷兵器。赵昺还没傻得以为自己真是神,能完成数百年的跨越,把科技树培植的像珠穆朗玛峰那么高。
前世赵昺以为制造一支最原始的铁壳船是十分简单的事情,但他来到八百年前才知道是多么困难。首先没有现代机械,只能全靠手工完成;即便找到了工匠。可所需要最基本材料能不能用还是个问题;就算克服重重困难造出了铁甲船,装备了军队,但又如何驱动?用桨橹、风帆驱动岂不太搞笑了。
而即便克服了所有困难,实现了军事现代化,却让满脑子冷兵器时代战略、战术思想的军官去指挥作战,无异于将一辆奔驰的火车交给只会赶大车的驭手,那结果同样是一场灾难。胡思乱想和指望不靠谱的老天都是白搭,想想如今已经走上了不归路,将这数万人都拉下水啦,赵昺更觉时不待我。自己必须拿出一个可行的办法解决当前的危机……
“立足现状,飞越发展!”赵昺突然笑了,这句话在前世曾写满大街小巷的墙上,当时自己还觉得很搞笑,如今想来却以为很有道理,可能这就叫做危机倒逼吧!
战船是水军作战的载体和平台,其质量优劣,关乎着水战的成败,这也是赵昺最熟悉的领域。因此他决定还是从改造战船下手。虽然古今的战船结构和差别很大,但万变不离其宗,原理还是一样,尤其是他有着多年制作古船模的经验。对于这方面还是有信心的。赵昺穿越以来,经历了两次遇险后一直对龟船情有独钟,因此想以其为蓝本打造大宋版的龟船。
可赵昺还面临着一个时间的问题,他前世作为有经验的工程师。知道一艘新船从设计、定型,到制造和试航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甚至要消耗数年的时间。如今自己拥有龟船的船模。这是完全按照比例制作的,可以跳过设计环节,但要完全制造一艘新船仍需要时日,尤其是在当前制造技术和方式还处于全手工的时代,因而他对现有船只进行改造是比较妥当的办法。
现在赵昺的手头有不少船,再不是在甲子镇时担心连自己这点人都拉不走的时候了,而到广州后又抄没和缴获了一批船,如今大小都加上足有七百多艘,当然其中还有不少民船。但这个时代民船和战船采用的船体基本相同,只有上层建筑和配置有所区别,甚至不需改造拿来便能利用,即便在朝廷所领水军之中都有许多征用的民船和在泉州抢来的商船充当战船。
帅府军拥有的战船基本上可以划分为海上作战船只、内河作战船和江海兼用战船只三大类,其中有海鹘、楼船、艨艟、鱽鱼船、海船、多桨船、多桨飞江船、赤马、白鹞、千石船、戈船、马船、海鳅船等等名目的战船,还有些车船、无底船、火船等特种船只。同样这些船因为用途不同,结构也不同,并不是都可以用来改造成龟船。
赵昺首先将具有特殊用途的船只排出在外,接着便是那些千石船和海船,由于在南宋后期水战形式发生了变化,交战各方都注重船只的高大化,以便与搭载更多的兵员和增加冲撞能力。但体量太大使船只的机动性下降和速度降低。而他们面临的战斗是以琼州为基地展开攻防,龟船是以突袭为主要作战方式,机动性强却是必须的,因而只能舍弃这些大型战船。几经筛选,赵昺手头上只剩下三种备选船只:
其一是艨艟。其以生牛皮覆背,两厢开擎棹空,左右前后有弩窗矛穴,使敌不得近,矢石不能攻,务于疾速,乘人之不及,速度快。可以看出此中战船与龟船型制最为相似,背上有牛皮制成的‘装甲’,以桨橹为动力,四面有箭窗用于攻击。且速度快,以突袭为主要作战方式。但由于强调船机动性,艨艟多是采用造型小巧的战船,载重量有限;
另一种是多桨船。其样式为湖船底,战船盖,海船头尾。特点就是吃水浅,号称虽尺水可运,可广泛用于沿海和内陆水域。再有速度快,无问风势,逆顺捷急如飞的优点。
再有便是海船,身型高大,吃水深载重量大,可以搭载更多的兵员和武器及生活必需物资……(未完待续。)
经过二十来天的折腾,该走的都走了,该来的也要来了。府衙中安抚司、转运司、提刑司、平仓司和都作院及总计局都已先后转往琼州,如今只剩下内府各部和中军及各司处理善后的留守人员,喧闹的府衙比平日安静了许多,赵昺也难得清闲下来想想事情。要守琼州,必须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这是赵昺决定前往琼州时就认定的事情。如今船有了,兵有也有了,但能否守得住他心里还是没底儿。
赵昺知道忽必烈攻取江南之后便掌控了更多的资源,有能力随时组建一支大军发起远征,历史上其就先后两次发起对日本的战争,出动的战船就达数千艘、兵丁皆以十万计,当然这是在崖山之战彻底消灭了宋朝流亡政府之后的事情。但如果自己未能如他的愿死在崖山,这些力量就很可能会转而用在自己的身上了。
限于琼州的资源,赵昺深知自己不可能建设一支与元朝数量相匹敌的水军,只能在战术和技术上想办法,以质量上的优势战胜数量上的优势。而以他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明年便元军便会发起攻打琼州之战,以截断宋朝******的外逃之路,因而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如何短时间内将水军的战斗力提高一个层次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现代人都明白,蒙古人已将冷兵器时代的战术和兵器发展到了极致,若想彻底战胜他们只能是发展热兵器。而热兵器正是起源于宋元交替之际,但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才得以完善,彻底取代了冷兵器。赵昺还没傻得以为自己真是神,能完成数百年的跨越,把科技树培植的像珠穆朗玛峰那么高。
前世赵昺以为制造一支最原始的铁壳船是十分简单的事情,但他来到八百年前才知道是多么困难。首先没有现代机械,只能全靠手工完成;即便找到了工匠。可所需要最基本材料能不能用还是个问题;就算克服重重困难造出了铁甲船,装备了军队,但又如何驱动?用桨橹、风帆驱动岂不太搞笑了。
而即便克服了所有困难,实现了军事现代化,却让满脑子冷兵器时代战略、战术思想的军官去指挥作战,无异于将一辆奔驰的火车交给只会赶大车的驭手,那结果同样是一场灾难。胡思乱想和指望不靠谱的老天都是白搭,想想如今已经走上了不归路,将这数万人都拉下水啦,赵昺更觉时不待我。自己必须拿出一个可行的办法解决当前的危机……
“立足现状,飞越发展!”赵昺突然笑了,这句话在前世曾写满大街小巷的墙上,当时自己还觉得很搞笑,如今想来却以为很有道理,可能这就叫做危机倒逼吧!
战船是水军作战的载体和平台,其质量优劣,关乎着水战的成败,这也是赵昺最熟悉的领域。因此他决定还是从改造战船下手。虽然古今的战船结构和差别很大,但万变不离其宗,原理还是一样,尤其是他有着多年制作古船模的经验。对于这方面还是有信心的。赵昺穿越以来,经历了两次遇险后一直对龟船情有独钟,因此想以其为蓝本打造大宋版的龟船。
可赵昺还面临着一个时间的问题,他前世作为有经验的工程师。知道一艘新船从设计、定型,到制造和试航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甚至要消耗数年的时间。如今自己拥有龟船的船模。这是完全按照比例制作的,可以跳过设计环节,但要完全制造一艘新船仍需要时日,尤其是在当前制造技术和方式还处于全手工的时代,因而他对现有船只进行改造是比较妥当的办法。
现在赵昺的手头有不少船,再不是在甲子镇时担心连自己这点人都拉不走的时候了,而到广州后又抄没和缴获了一批船,如今大小都加上足有七百多艘,当然其中还有不少民船。但这个时代民船和战船采用的船体基本相同,只有上层建筑和配置有所区别,甚至不需改造拿来便能利用,即便在朝廷所领水军之中都有许多征用的民船和在泉州抢来的商船充当战船。
帅府军拥有的战船基本上可以划分为海上作战船只、内河作战船和江海兼用战船只三大类,其中有海鹘、楼船、艨艟、鱽鱼船、海船、多桨船、多桨飞江船、赤马、白鹞、千石船、戈船、马船、海鳅船等等名目的战船,还有些车船、无底船、火船等特种船只。同样这些船因为用途不同,结构也不同,并不是都可以用来改造成龟船。
赵昺首先将具有特殊用途的船只排出在外,接着便是那些千石船和海船,由于在南宋后期水战形式发生了变化,交战各方都注重船只的高大化,以便与搭载更多的兵员和增加冲撞能力。但体量太大使船只的机动性下降和速度降低。而他们面临的战斗是以琼州为基地展开攻防,龟船是以突袭为主要作战方式,机动性强却是必须的,因而只能舍弃这些大型战船。几经筛选,赵昺手头上只剩下三种备选船只:
其一是艨艟。其以生牛皮覆背,两厢开擎棹空,左右前后有弩窗矛穴,使敌不得近,矢石不能攻,务于疾速,乘人之不及,速度快。可以看出此中战船与龟船型制最为相似,背上有牛皮制成的‘装甲’,以桨橹为动力,四面有箭窗用于攻击。且速度快,以突袭为主要作战方式。但由于强调船机动性,艨艟多是采用造型小巧的战船,载重量有限;
另一种是多桨船。其样式为湖船底,战船盖,海船头尾。特点就是吃水浅,号称虽尺水可运,可广泛用于沿海和内陆水域。再有速度快,无问风势,逆顺捷急如飞的优点。
再有便是海船,身型高大,吃水深载重量大,可以搭载更多的兵员和武器及生活必需物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