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 (1/2)
笔下文学 www.bxwxx.com,cfwriting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千呼万唤始出来”是怎样一种等待的心情?我无法想象白居易当年等待琵琶女时的神情,但是我却可以体会他的心境:苦涩中夹杂着几丝甜蜜,煎熬中漂浮着几许幸福,期盼中点缀着几份躁动,惆怅中涌动着几点失落。单从这一方面讲,我和香山居士都有一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凄凉感受。不过,我似乎要比白乐天要幸运那么一点,因为他苦苦等到的琵琶女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能一睹对方芳容。而此刻,我翘首以盼的“琵琶女”静静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抚摸着这本设计典雅、印刷精美、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时光履痕,我试图尽量用平静的表面掩饰着内心的激动。从出版前的着手准备到新书的最终面世,我等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我深刻地品尝到了等待的滋味: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此刻,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于我而言,这是一份迟到却贵重的礼物。
准备将毕业后所写的文章结集出版的想法产生于去年年底。当时,花费了不少精力整理文稿,考虑到大学期间已经结集出版了一本散文集,为了避免内容的重复,所选文章绝大部分是毕业后所创作的散文、随笔,那些带有批判性质、涉及石油行业不和谐内容的杂文全部舍弃,保证了全书的主格调健康积极,这样就不至于因为政治错误而惹火烧身。基于此原则,我原本计划将文章归为六辑:难以忘记,那些日子、感动一线、悠然我思、幸福味道、书香旅途。第一辑“难以忘记”收录的几篇文章主要记录自己入厂培训的生活以及刚下小队实习的感受,篇幅过长,文学性偏差,题材偏重日记和人物传记性质,后在山东知名作家、诗人、诗评家卜一先生的建议下将该辑内容删除。此外,余下的五辑中涉及对企业看法和行业弊端的一些可能会引起争议的内容也全部删掉。
对于每一位文学爱好者而言,每一篇文章都像是自己的孩子,删减文字的那种感受我想应该和剜心头肉最接近了!
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删减,最终保留下来的文章46篇,约23万字,编辑初步排版加工后告诉我成书后大约10个印章。印章是图书出版界的专业术语,一个印章大概32页,10个印章300多页。卜一先生告诉我新书是大36开,我脑海中没有概念,按照编辑的解释,我找来手头上的一本相同尺寸的书对比了一下,初略估摸还挺厚重,内心起初是沾沾自喜不久却又变成忐忑不安。
虽然部分文章曾发表在中国石油报、长庆石油报以及企业内刊、内网,我心里很是没底,很不自信地问卜一先生,书稿质量怎么样?能出版不?
卜一先生说,内容没有问题,前面那些描写石油、测井的文章写得很感人,后面抒情性的文章很有见解,整本书文学性和思想性都不错,绝对可以出版!
卜一先生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教科文国际交流促进会艺术评审委员会副主席,世纪之光文化传播中心总裁,著述颇丰,有诗集微苦的乡情、爱情河、电视剧春草、驿站等。与其结缘于网络,虽素未谋面,但能感觉其豪爽、热心与坦诚。因为其本身的学识、人品以及其创办文化机构的实力,我毅然将自己所写的第一本书交由其代理正规出版。
不管卜一先生的评价出于何种居心,我心里多少有些安慰。加上文友、领导的鼓励、支持,我更加坚定了信心。我从不敢自诩为作家,也决不敢吹嘘自己的文笔如何,我只不过是一名文学爱好者,用手中的笔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见、所闻如实地记录下来,不管内容好坏、文章优劣,毕竟曾为之付出了心血,真能结集出版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激励!有这种机会,为什么不去努力一把呢?
配上前言、后记、作者简介,卜一先生将书稿的雏形——俗称清样邮寄过来了。眼见电子文档变成了一本厚厚的纸质书稿,我怀着紧张而激动的心情,字斟句酌地反复阅读、仔细修改,当然只能在文章整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微校,即便是错别字,多余的一个空格,不规范的标点符号,不合理的分段,乃至部分拗口的语句均尽可能一一予以更正,花费了不少心血。但自己写的东西难免会先入为主,明显的低级错误很可能会在眼皮底下溜走。我将修改的清样交给了几位要好的文友帮忙校对,他们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
当我将最后的修改的清样寄回给卜一先生处时,已经是2012年年初。春节将近,卜一先生告诉我准备年前向出版社申报书号,... -->>
“千呼万唤始出来”是怎样一种等待的心情?我无法想象白居易当年等待琵琶女时的神情,但是我却可以体会他的心境:苦涩中夹杂着几丝甜蜜,煎熬中漂浮着几许幸福,期盼中点缀着几份躁动,惆怅中涌动着几点失落。单从这一方面讲,我和香山居士都有一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凄凉感受。不过,我似乎要比白乐天要幸运那么一点,因为他苦苦等到的琵琶女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能一睹对方芳容。而此刻,我翘首以盼的“琵琶女”静静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抚摸着这本设计典雅、印刷精美、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时光履痕,我试图尽量用平静的表面掩饰着内心的激动。从出版前的着手准备到新书的最终面世,我等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我深刻地品尝到了等待的滋味: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此刻,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于我而言,这是一份迟到却贵重的礼物。
准备将毕业后所写的文章结集出版的想法产生于去年年底。当时,花费了不少精力整理文稿,考虑到大学期间已经结集出版了一本散文集,为了避免内容的重复,所选文章绝大部分是毕业后所创作的散文、随笔,那些带有批判性质、涉及石油行业不和谐内容的杂文全部舍弃,保证了全书的主格调健康积极,这样就不至于因为政治错误而惹火烧身。基于此原则,我原本计划将文章归为六辑:难以忘记,那些日子、感动一线、悠然我思、幸福味道、书香旅途。第一辑“难以忘记”收录的几篇文章主要记录自己入厂培训的生活以及刚下小队实习的感受,篇幅过长,文学性偏差,题材偏重日记和人物传记性质,后在山东知名作家、诗人、诗评家卜一先生的建议下将该辑内容删除。此外,余下的五辑中涉及对企业看法和行业弊端的一些可能会引起争议的内容也全部删掉。
对于每一位文学爱好者而言,每一篇文章都像是自己的孩子,删减文字的那种感受我想应该和剜心头肉最接近了!
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删减,最终保留下来的文章46篇,约23万字,编辑初步排版加工后告诉我成书后大约10个印章。印章是图书出版界的专业术语,一个印章大概32页,10个印章300多页。卜一先生告诉我新书是大36开,我脑海中没有概念,按照编辑的解释,我找来手头上的一本相同尺寸的书对比了一下,初略估摸还挺厚重,内心起初是沾沾自喜不久却又变成忐忑不安。
虽然部分文章曾发表在中国石油报、长庆石油报以及企业内刊、内网,我心里很是没底,很不自信地问卜一先生,书稿质量怎么样?能出版不?
卜一先生说,内容没有问题,前面那些描写石油、测井的文章写得很感人,后面抒情性的文章很有见解,整本书文学性和思想性都不错,绝对可以出版!
卜一先生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教科文国际交流促进会艺术评审委员会副主席,世纪之光文化传播中心总裁,著述颇丰,有诗集微苦的乡情、爱情河、电视剧春草、驿站等。与其结缘于网络,虽素未谋面,但能感觉其豪爽、热心与坦诚。因为其本身的学识、人品以及其创办文化机构的实力,我毅然将自己所写的第一本书交由其代理正规出版。
不管卜一先生的评价出于何种居心,我心里多少有些安慰。加上文友、领导的鼓励、支持,我更加坚定了信心。我从不敢自诩为作家,也决不敢吹嘘自己的文笔如何,我只不过是一名文学爱好者,用手中的笔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见、所闻如实地记录下来,不管内容好坏、文章优劣,毕竟曾为之付出了心血,真能结集出版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激励!有这种机会,为什么不去努力一把呢?
配上前言、后记、作者简介,卜一先生将书稿的雏形——俗称清样邮寄过来了。眼见电子文档变成了一本厚厚的纸质书稿,我怀着紧张而激动的心情,字斟句酌地反复阅读、仔细修改,当然只能在文章整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微校,即便是错别字,多余的一个空格,不规范的标点符号,不合理的分段,乃至部分拗口的语句均尽可能一一予以更正,花费了不少心血。但自己写的东西难免会先入为主,明显的低级错误很可能会在眼皮底下溜走。我将修改的清样交给了几位要好的文友帮忙校对,他们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
当我将最后的修改的清样寄回给卜一先生处时,已经是2012年年初。春节将近,卜一先生告诉我准备年前向出版社申报书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