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仇石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我的书橱里,至今保留着一些发黄的潍坊医学院报。保存它,不仅仅因为上面有我当年发表的文章;重要的是,它象岁月的书签,记录着潍坊医学院报的发展变迁,也记录着自己的成长轨迹。翻阅它,仿佛时光倒流,自己又置身那段难忘的求学岁月。
16年前,我考入潍坊医学院。从大一的下学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小心地向潍坊医学院报稿箱投出了第一篇稿件始,便与院报结下了缘。大二上学期,我被吸收为院报通讯员,后来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学生记者之一。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屈指算来,自己爬格子的历史也足足15年了。院报创刊20年了,20年来,院报由小到大,出版频率也从月报、半月报到周报,学生记者的队伍也不断壮大,从当年的三五个人,发展成为拥有几十号人马的记者团。
我学的是临床医学,可我从小酷爱中文;学医很累,厚厚的教科书,大量的医学知识需要记忆,长时间难免感到枯燥。课余读读小说,看看杂文,是一种放松。一天下来,在大脑疲惫的时候,躺在床上,翻翻那散发着墨香的院报,了解学校近期的信息,是晚上熄灯前最美的享受。如果自己的稿子变成了铅字(哪怕是豆腐块,或者是夹在中缝的几行文字),那种感觉简直是沁人心脾。后来,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从写小短文、简讯开始,我渐渐的学会了写各种题材的文章:如通讯、诗歌、散文、小小说等,还学会了做部分的编辑工作。编辑一期院报,需要三校,那时编辑部老师人少,我们几个学生记者常在课后坐在编辑部桌前对着清样认真校对。
两袖清风书作友,一窗灯影室为斋。在老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的,我对院报的感情深厚了起来,我发表的文章也多了起来,每个学期都要发几篇稿子,五年下来,加上在参加学校的各种征文比赛获奖的文章已厚厚的一大摞。当时,发表文章对我是一种激励,也是促使我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医学的动力。专业学习与业余写作相得益彰。一岁光阴一岁心,现在翻看这些发黄的报纸,看看自己当时写的文章,不免发笑。那些词句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朝气,字里行间映射出初涉人生的年轻心态,更多的是友谊、理想与未来。
感激院报这块小小方地,是她给予了我学习写作的机会,锻炼强化了我的中文基础,使我养成了阅览群书、勤于笔耕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使我深深受益。工作中每遇劳累烦恼的时候,拿起古诗词卷,欣赏其中名句,置身于其境,疲劳烦恼顿时消失怠尽。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发表了在国家、省级学术期刊发表了40余篇文章,并参加编写了2部医学专著。因为有文字工作基础,经常在多家报刊上发表多篇习作,今年被潍坊市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感激院报这块小小方地,做部分编辑工作的锻炼经历,使我养成了一丝不苟、严谨做事的习惯,在工作中时时谨小慎微,这也让我在十多年的从医工作中深深受益。文字编辑,顾名思义即咬文嚼字,古人曾用“推敲”二字来斟酌诗句的每一个字,以达最佳意境。医学临床亦如此,亦需斟酌推敲。不同的是针对化验报告的数字和症状,因为在不同条件下往往表示不同的临床意义,需要结合病情作出慎重分析,以免误诊。
感激院报这块小小方地,是她让我认识了许多令人敬慕的医学名家、前辈。因为他们大多是从潍坊医学院走出的校友,他们的事迹常跃然在这方报纸上,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后学的心里。他们励志、笃学,淡泊名利,不仅是母校的光荣与骄傲,更是我努力学习的楷模。
感激院报这块小小方地,在这里我结识了几位良师,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由付出而得到的爱,总是深沉而执着的,这就是师生之谊。德高望重的李兆祥老师,执笔院报20载,如今年近花甲,银霜染鬓。15年来以父辈的慈爱时时关注着我的成长,关心着我的生活学习。风华正茂的史志兵老师,才华横溢,著作丰硕,每以兄长的慷慨教我作文章,做人处世。梁劲老师永远以灿烂的笑容迎接自己的学生,以闪烁的快门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足迹。师姐张立、师弟田玉胜如今都已成为校报事业的中坚。
春华秋实二十栽,日月牵手向未来。随着学校发展的日新月异,潍坊医学院报作为联系学生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的纽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潍坊医学院报——岁月的书签,忠诚地记录着昨天,潇洒地演绎着今天,必将能诠释明天。
在我的书橱里,至今保留着一些发黄的潍坊医学院报。保存它,不仅仅因为上面有我当年发表的文章;重要的是,它象岁月的书签,记录着潍坊医学院报的发展变迁,也记录着自己的成长轨迹。翻阅它,仿佛时光倒流,自己又置身那段难忘的求学岁月。
16年前,我考入潍坊医学院。从大一的下学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小心地向潍坊医学院报稿箱投出了第一篇稿件始,便与院报结下了缘。大二上学期,我被吸收为院报通讯员,后来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学生记者之一。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屈指算来,自己爬格子的历史也足足15年了。院报创刊20年了,20年来,院报由小到大,出版频率也从月报、半月报到周报,学生记者的队伍也不断壮大,从当年的三五个人,发展成为拥有几十号人马的记者团。
我学的是临床医学,可我从小酷爱中文;学医很累,厚厚的教科书,大量的医学知识需要记忆,长时间难免感到枯燥。课余读读小说,看看杂文,是一种放松。一天下来,在大脑疲惫的时候,躺在床上,翻翻那散发着墨香的院报,了解学校近期的信息,是晚上熄灯前最美的享受。如果自己的稿子变成了铅字(哪怕是豆腐块,或者是夹在中缝的几行文字),那种感觉简直是沁人心脾。后来,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从写小短文、简讯开始,我渐渐的学会了写各种题材的文章:如通讯、诗歌、散文、小小说等,还学会了做部分的编辑工作。编辑一期院报,需要三校,那时编辑部老师人少,我们几个学生记者常在课后坐在编辑部桌前对着清样认真校对。
两袖清风书作友,一窗灯影室为斋。在老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的,我对院报的感情深厚了起来,我发表的文章也多了起来,每个学期都要发几篇稿子,五年下来,加上在参加学校的各种征文比赛获奖的文章已厚厚的一大摞。当时,发表文章对我是一种激励,也是促使我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医学的动力。专业学习与业余写作相得益彰。一岁光阴一岁心,现在翻看这些发黄的报纸,看看自己当时写的文章,不免发笑。那些词句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朝气,字里行间映射出初涉人生的年轻心态,更多的是友谊、理想与未来。
感激院报这块小小方地,是她给予了我学习写作的机会,锻炼强化了我的中文基础,使我养成了阅览群书、勤于笔耕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使我深深受益。工作中每遇劳累烦恼的时候,拿起古诗词卷,欣赏其中名句,置身于其境,疲劳烦恼顿时消失怠尽。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发表了在国家、省级学术期刊发表了40余篇文章,并参加编写了2部医学专著。因为有文字工作基础,经常在多家报刊上发表多篇习作,今年被潍坊市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感激院报这块小小方地,做部分编辑工作的锻炼经历,使我养成了一丝不苟、严谨做事的习惯,在工作中时时谨小慎微,这也让我在十多年的从医工作中深深受益。文字编辑,顾名思义即咬文嚼字,古人曾用“推敲”二字来斟酌诗句的每一个字,以达最佳意境。医学临床亦如此,亦需斟酌推敲。不同的是针对化验报告的数字和症状,因为在不同条件下往往表示不同的临床意义,需要结合病情作出慎重分析,以免误诊。
感激院报这块小小方地,是她让我认识了许多令人敬慕的医学名家、前辈。因为他们大多是从潍坊医学院走出的校友,他们的事迹常跃然在这方报纸上,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后学的心里。他们励志、笃学,淡泊名利,不仅是母校的光荣与骄傲,更是我努力学习的楷模。
感激院报这块小小方地,在这里我结识了几位良师,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由付出而得到的爱,总是深沉而执着的,这就是师生之谊。德高望重的李兆祥老师,执笔院报20载,如今年近花甲,银霜染鬓。15年来以父辈的慈爱时时关注着我的成长,关心着我的生活学习。风华正茂的史志兵老师,才华横溢,著作丰硕,每以兄长的慷慨教我作文章,做人处世。梁劲老师永远以灿烂的笑容迎接自己的学生,以闪烁的快门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足迹。师姐张立、师弟田玉胜如今都已成为校报事业的中坚。
春华秋实二十栽,日月牵手向未来。随着学校发展的日新月异,潍坊医学院报作为联系学生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的纽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潍坊医学院报——岁月的书签,忠诚地记录着昨天,潇洒地演绎着今天,必将能诠释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