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柏榴村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2007年12月16日这天,没有雨,似乎也没有太阳。我只想到按时赶到汉阳乐福园。因为这一天中午,是我们武汉三中67届高中四班的10名同学,小宝、贤康、大怀、石头、沈胖子、团子、文昌、小六、慕尧和我(斋主因有事未到)四十年来的第一聚。
有人会问,从1967年以来,不知有多少次同学的聚餐、聚会,为什么将这次聚会称之为四十年来的第一聚呢?
1967年“七二”以后到下农村之前,在那物资极端匮乏的情况下,记得我们十几人甚至二十几人,今天走东家,明天走西家,搞过很多次聚会。我也领着同学到我在家里聚会过一次。上山下乡返城后,又有很多次同学的聚会,特别是最近几年,同学的聚会就更多了,高潮时接近50人之多。但所有的这些聚会均是来自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的同学聚会。本班的同学很少,多则五、六人,没有超过十人的。四十年第一聚,准确地说,就是我们班上达到10人的,四十年来的第一次聚会。
聚会的发起人小宝是原是班上的团支部书记。在高二时,原团支书王柏华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了。于是,小宝便经改选而当上了团支部书记。在他任团支部书记期间,组织讨论过我加入团组织的事。高二下,运动开始后,正常的学校生活被打乱了,我便几乎没有再见到小宝了。这次与小宝的见面,是继我生日那天的第二次见面。相隔四十年,但小宝的举手投足仍没有改变,只是个子高了一些,人显得挺有精神的。
聚会的另一位发起人兼召集人是原班长贤康。念高中时,贤康的英语发音准极了。刘昌浩老师经常点他站起来读英语课文。贤康与小六、慕尧兄弟俩、温氏兄弟俩,还有张氏兄妹同在宜昌县的一个知青组里。除开到大怀所在的知青组去,这也是我经常光顾的一个知青组。回城后,贤康与小六分在一个厂里,两人相互帮扶,结下了很亲密的友谊。贤康成为了该厂的工会主席,小六是所属厂的厂长,也算是一方诸侯。因同属于公用局管辖,所以我与贤康、小六还有些见面的机会,常有些相互的问候。
从农村回城时,我与慕尧是坐同一辆大客车离开宜昌的。记得离开宜昌的头天,在小溪塔镇的唯一的一家饭店里,我买了一瓶红烧肉罐头,用了荷包里最后几元钱,请老谢、显刚吃了一餐饭后,算是告别。第二天经过整整一天的路程,便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武汉。我与慕尧、沧沧、舒安等7人同属三中的同学,同在一个新工人学习班里,我们一起参加学习,一起拉练到仙桃,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到分配时,慕尧分到了船上,我留在了修船厂里,后来就各奔东西,少有往来,这次见面当然就显得格外地亲。
在念高中时,我与石头同上学,同放学,两人经常在长江的防波堤上互相追逐、嬉闹。1967年年初,在石头的组织下,团子、大怀和我,同属于“毒草派”的,经常在一起刷大字报。沈胖子现在成为了沈瘦子。他在班上担任着生活委员职务。个子高,身体好,是打篮球的好手。班上有他、学信、仲春、大怀、鹭鸶,在武汉三中可以说是一支非常出色的篮球队。打遍天下无敌手。运动开始好,沈胖子组织成立的“北京公社”属于“香花派”的。在他的麾下有二十多人。小六、斋主都属于这一组织的。后来,在大联合的旗帜之下,我们都集合到一起来了,同为老谢领导的红岩一纵队102的成员。
而这时,团子却离开了战斗队。但我与团子从初中起便建立起来的友谊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团子的继父当时是武昌县(现改江夏区)医药公司的一把手,在那物资相当匮乏,样样计划供应,且需半夜三更起来排队的年代,他继父能经常带回点有限的猪肉贴补生活。而每天在学校吃午饭时,团子几乎带强制性地要匀一些猪肉给我吃。同时,他与石头、大怀的关系也十分要好。但人各有志,很多事情是不能强求的。
上高中时,那天,当元旦晚会正进入高潮时,教三角函数的陈老师端着一只白瓷茶杯进了教室。走到讲台上,他要求有一位同学能配合他做一个游戏。做这个游戏时,这位同学必须学着他做动作。于是,有一位同学被点上了台。陈老师将手中的茶杯交给童。自己拿了一只粉笔盒,权作茶杯。陈老师用手指蘸一点“杯”中的水,这位同学也蘸一点杯中的水;陈老师用手指摸一下“杯”底,这位同学也依样摸一下杯底;陈老师在额上点一下就这样,这位同学的脸一下子成了个大花脸,教室里笑声不止。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位同学就是在座的文昌。回城后,文昌担任了某中学的老师,近四十年间,我大概与他只有过一、两次电话联系。
四十年第一聚,应了那句熟语:“君子之交淡如水”见面后,我们之间没有热烈的拥抱,没有热泪盈眶的喜悦,没有滔滔不绝的话语,只是相互的握手和问候,大家十分平静地回忆着往事,打探着某某同学的近况。但我相信,每一位的内心却涌动着阵阵波澜。
人生难得几回聚。1964年秋季,我们带着各自的抱负和理想,从各个学校考进这有三百年历史的老校,上苍给了我们同在一个教室里学习的缘分,使我们同为黄门第子。经过近四十的磨砺,使我们更感到这友谊和缘分的弥为珍贵。这就好比酒窖里的酒,愈存放得久远,就越感到它的甜绵清爽,醇香厚重,沁人心脾。
离席后,一个要将这四十年第一聚写出来的欲望一直在鞭笞着我,侵噬着我,迫使我不得不写下这段帖子。
2007年12月16日这天,没有雨,似乎也没有太阳。我只想到按时赶到汉阳乐福园。因为这一天中午,是我们武汉三中67届高中四班的10名同学,小宝、贤康、大怀、石头、沈胖子、团子、文昌、小六、慕尧和我(斋主因有事未到)四十年来的第一聚。
有人会问,从1967年以来,不知有多少次同学的聚餐、聚会,为什么将这次聚会称之为四十年来的第一聚呢?
1967年“七二”以后到下农村之前,在那物资极端匮乏的情况下,记得我们十几人甚至二十几人,今天走东家,明天走西家,搞过很多次聚会。我也领着同学到我在家里聚会过一次。上山下乡返城后,又有很多次同学的聚会,特别是最近几年,同学的聚会就更多了,高潮时接近50人之多。但所有的这些聚会均是来自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的同学聚会。本班的同学很少,多则五、六人,没有超过十人的。四十年第一聚,准确地说,就是我们班上达到10人的,四十年来的第一次聚会。
聚会的发起人小宝是原是班上的团支部书记。在高二时,原团支书王柏华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了。于是,小宝便经改选而当上了团支部书记。在他任团支部书记期间,组织讨论过我加入团组织的事。高二下,运动开始后,正常的学校生活被打乱了,我便几乎没有再见到小宝了。这次与小宝的见面,是继我生日那天的第二次见面。相隔四十年,但小宝的举手投足仍没有改变,只是个子高了一些,人显得挺有精神的。
聚会的另一位发起人兼召集人是原班长贤康。念高中时,贤康的英语发音准极了。刘昌浩老师经常点他站起来读英语课文。贤康与小六、慕尧兄弟俩、温氏兄弟俩,还有张氏兄妹同在宜昌县的一个知青组里。除开到大怀所在的知青组去,这也是我经常光顾的一个知青组。回城后,贤康与小六分在一个厂里,两人相互帮扶,结下了很亲密的友谊。贤康成为了该厂的工会主席,小六是所属厂的厂长,也算是一方诸侯。因同属于公用局管辖,所以我与贤康、小六还有些见面的机会,常有些相互的问候。
从农村回城时,我与慕尧是坐同一辆大客车离开宜昌的。记得离开宜昌的头天,在小溪塔镇的唯一的一家饭店里,我买了一瓶红烧肉罐头,用了荷包里最后几元钱,请老谢、显刚吃了一餐饭后,算是告别。第二天经过整整一天的路程,便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武汉。我与慕尧、沧沧、舒安等7人同属三中的同学,同在一个新工人学习班里,我们一起参加学习,一起拉练到仙桃,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到分配时,慕尧分到了船上,我留在了修船厂里,后来就各奔东西,少有往来,这次见面当然就显得格外地亲。
在念高中时,我与石头同上学,同放学,两人经常在长江的防波堤上互相追逐、嬉闹。1967年年初,在石头的组织下,团子、大怀和我,同属于“毒草派”的,经常在一起刷大字报。沈胖子现在成为了沈瘦子。他在班上担任着生活委员职务。个子高,身体好,是打篮球的好手。班上有他、学信、仲春、大怀、鹭鸶,在武汉三中可以说是一支非常出色的篮球队。打遍天下无敌手。运动开始好,沈胖子组织成立的“北京公社”属于“香花派”的。在他的麾下有二十多人。小六、斋主都属于这一组织的。后来,在大联合的旗帜之下,我们都集合到一起来了,同为老谢领导的红岩一纵队102的成员。
而这时,团子却离开了战斗队。但我与团子从初中起便建立起来的友谊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团子的继父当时是武昌县(现改江夏区)医药公司的一把手,在那物资相当匮乏,样样计划供应,且需半夜三更起来排队的年代,他继父能经常带回点有限的猪肉贴补生活。而每天在学校吃午饭时,团子几乎带强制性地要匀一些猪肉给我吃。同时,他与石头、大怀的关系也十分要好。但人各有志,很多事情是不能强求的。
上高中时,那天,当元旦晚会正进入高潮时,教三角函数的陈老师端着一只白瓷茶杯进了教室。走到讲台上,他要求有一位同学能配合他做一个游戏。做这个游戏时,这位同学必须学着他做动作。于是,有一位同学被点上了台。陈老师将手中的茶杯交给童。自己拿了一只粉笔盒,权作茶杯。陈老师用手指蘸一点“杯”中的水,这位同学也蘸一点杯中的水;陈老师用手指摸一下“杯”底,这位同学也依样摸一下杯底;陈老师在额上点一下就这样,这位同学的脸一下子成了个大花脸,教室里笑声不止。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位同学就是在座的文昌。回城后,文昌担任了某中学的老师,近四十年间,我大概与他只有过一、两次电话联系。
四十年第一聚,应了那句熟语:“君子之交淡如水”见面后,我们之间没有热烈的拥抱,没有热泪盈眶的喜悦,没有滔滔不绝的话语,只是相互的握手和问候,大家十分平静地回忆着往事,打探着某某同学的近况。但我相信,每一位的内心却涌动着阵阵波澜。
人生难得几回聚。1964年秋季,我们带着各自的抱负和理想,从各个学校考进这有三百年历史的老校,上苍给了我们同在一个教室里学习的缘分,使我们同为黄门第子。经过近四十的磨砺,使我们更感到这友谊和缘分的弥为珍贵。这就好比酒窖里的酒,愈存放得久远,就越感到它的甜绵清爽,醇香厚重,沁人心脾。
离席后,一个要将这四十年第一聚写出来的欲望一直在鞭笞着我,侵噬着我,迫使我不得不写下这段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