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农户一二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周氏脸色铁青,刘俞培在族里辈分最高,他一开口几乎就没被反驳过。刘生耀只好让周氏先回去拿三百两银子出来,不然,这儿的众人是不会放他回家的了。
当天晚上,周氏和刘生耀去了刘秀莲家。直接开口要二百两银子,把刘俞培的话实实在在的说了一遍。刘秀莲的婆家人并不知道她在外干了什么,当初因为刘采莲不见人影,被传私奔。她还被婆家人说了一段日子,不得已,她只好花了二十两银子给婆家众人买了礼物,才哄得婆婆公爹大小姑子闭口不再提这事。
可她婆家人从那时开始就把她当摇钱树似得,什么都要她出钱。大小姑子每次回娘家,瞧见什么好东西都往自己身上戴。她只要说上几句,就会被婆婆摆脸色,大嫂,二嫂还在旁添油加醋。最后,她出来东西还不得好,换不回婆家人的半点脸色。
前些日子,她气狠了,仗着自己手里有银子,鼓动着丈夫分了家。公婆只给他们两间破屋子,两亩水田,其他的竟是什么都没了。她有银子,不在乎,只在丈夫那儿做足了委屈就不说话了,打算等过两天回趟娘家,和丈夫说从娘家借了银子回来,买些田地种。
现在却被自己父母告知,这两百两银子要给族里,刘秀莲怎么愿意。她还要依靠着笔银子过好日子,怎么能没了。刘秀莲的不乐意,刘生耀和周氏怎么看不出,可族里压着他们,他们那剩下的一百两是怎么也不会动了,只能让刘秀莲吐银子出来。
这事本来就是刘秀莲牵的线,迁累了他们做父母的,现在出了事情,自然是要把原先的银子要回去的。最后,刘生耀发了狠,告诉刘秀莲,若是不给银子,就闹到刘秀莲婆母公爹面前,把事摊开了说。
刘生耀和周氏是做父母的,刘秀莲怎么也拧不过他们。最后,只好拿了一百五十两银子出来,再多却只是摇头不肯再拿。最后,刘生耀和周氏瞧着逼不出银子来,只得回家去了。
刘秀莲看着剩下的二十银子,心里后悔无比。分了家,又得罪了娘家,现在还没了银子,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刘生耀和周氏凑齐了五百两银子给了族里,刘广良和族老们商量,让刘生耀和周氏去磨房磨两年磨。每个村子都有磨房,除了有牛骡子的人家拉磨用牲畜,其他的都是用人。刘家村也有一二十户孤寡老人和老弱病残,这些人家的米面杂粮都是村子里的人帮忙轮流帮着磨的。
还有一种就是犯了错的,去磨房帮着磨。除了干农活睡觉吃饭外,都得去推磨。族老们会时不时的检查的,一个月还得磨出多少,刘生耀和周氏磨了一个月,腰就直不起来了。最主要的是受不了那些长舌妇人各种猜测嘲笑,族老们可不纵容,他们就是要让刘生耀一家受点教训好给宋家交代。所以,族老们派了人和刘生耀夫妻说了,不干完活就得挨鞭子,让刘生耀夫妻再也不敢耍小心思偷懒了。
刘家村的族老和里正还是比较会做人的,他们拿了刘生耀交上来的五百两银子,拿了一百两银子出来,让刘坤武给了宋添财。宋添财从刘坤武那儿得知了刘采莲娘家的事情后勉强满意,至于这一百两银子,宋添财也没退回去。这是刘家村的那群老狐狸在试探自己,他收下了,才能让他们安心。
这钱,宋添财自己怎么也不愿意用的,觉得腻歪。不过,是银子就不怕没有地方花,他上了一次里正的家门,又捐了一次银子。除了再买六亩祭田外,剩下了的银子,宋添财直接买了米面,村子里有孩子老人的人家,一个孩子二十斤米二十斤面,老人也是一样。孩子不超过十四岁都有,老人不下于五十岁。
这一次就花了十两银子,宋添财打算以后每年冬夏两季都发一次,这也是从宋小宝的玩伴狗子身上得出的感受。狗子生下来没多久,爹就没了,他娘给他爹守了三年,日子实在不好过,回娘家就改嫁了。
狗子就跟着爷爷奶奶过,按照辈分,宋添财该喊他爷爷奶奶得叫叔叔婶婶。他爷爷叫宋三雷,说是他出生的时候,正好是春天,打了三声雷,就得了这么个名字。奶奶刘氏,人称刘老太。他爷爷奶奶就生了狗子爹一个,还有个女儿嫁到了冯家村去了。
这两个老人家里只有两亩水田,每年交了税都换了粗粮才堪堪够温饱。好在宋家村依山傍水,春天摘野菜,夏天下鱼虾,总算老两口能把日子过下去。不过,十分清贫就是了。
两个老人对狗子这个孙子很是疼爱,家里的有些好的都留给他,狗子也是孝顺的。有一次在宋家宋添财给狗子两块糕点吃。狗子吃了一小口就收起来,说是奶奶没牙,这点心软和可以给他们留着吃。
那时候,宋添财就觉得狗子虽然小,却是赤子之心。且宋三累和他婆娘也不是喜欢占人便宜的,每次知道宋家给了狗子东西吃,都会在狗子来宋家时让狗子带些东西。有的时候就是几个野果,有的时候是几个鸡蛋,虽然不值几个钱,但这样的往来,让狗子和宋小宝之间相处的十分的自然亲厚。
宋添财很是欣赏这两位老人,用这种法子教会狗子有来有往,不会只是索取不知回报。
不过,看着狗子长得矮矮瘦瘦的,宋添财心里也不好受。他想到了,当初若是他没穿来,是不是宋小宝就是另一个狗子。这么一想,宋添财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下那么疼。
☆、第88章浇地
以前宋家紧紧自家吃饱穿暖就不错了,可却没有什么能力去帮别人,但现在不同了。宋添财在泉州置办了产业,手里有银子,黄老板那儿还有一份分红。比许多人手上都松快,能做的事情就多了,宋添财发觉他来这儿越久心越软。
瞧着狗子生活贫苦,心里有些难受,正好刘家村送银子上门,宋添财就萌发了每年直接给村子里的老人孩子发粮食。孩子还好说,一般人家米面都是留给孩子吃的。可人一老,牙齿就松动了,除了每天吃稀的,那些粗粮他们就是囫囵吞。
宋添财想想也就给个孩子老人都送些米面,省着点吃,两个月是能吃下来的。等到了九月份,收了粮食,口粮米面也能接上了。到了冬天,再送一次米面,给他们过个好年,也算尽了点小小心意。
宋添财从刘家村得到了感慨,他以前总觉得自己过的好,就不在乎旁人怎么说。其实一个村子里,乡里乡亲的,远亲不如近邻,处好点,人家待他们宋家和善些,日子过得不就更舒心些。当然,这也是他竖起了宋家的威风,表现了自己的强势,经过这么多事,宋添财相信,宋家村的人是不会再有人把宋家当软柿子捏了。
一个老是板着脸的人忽然对别人笑了一下,会让人印象深刻。他先前做事强势不留情面,现在来做做好事,惠及村里人,那些人才会更为的感激念好。不然,要是一开始他就一直做好事,村子里的人保证不会有现在这么待他客气尊重。
米面是宋添财和赵言修送到村子里各家的门上的,既然要做好事,自然要做到位。他们在宋家把米面挨家分好,直接送过去,送了三天才送完。当然,如宋三雷家宋添财就偏了一下心,手一松,袋子里就多装了十多斤。
宋三雷和刘老太收了米面之后,第二天提着个木桶上了宋家门,木桶里是两条拇指粗的鳝鱼。刘老太笑眯眯的对着陈桂枝道:“添财娘,我家老头捞了两条鳝鱼,我想着小宝小,这东西最补,送些给他尝尝。”
陈桂枝没推辞,只不过把桶还回去的时候偷偷的放了一块早上才买的猪肉进去。而宋三雷夫妻来了宋家送东西,就好像开了个闸门似得,村子里受了米面的人家,大部分都送了东西过来。有鸭蛋鸡蛋,蔬菜果子,甚至还有一盆小龙虾。这些东西满满的堆在宋家厨房里,宋大山每回进去厨房看了都要傻乐一会。
之后,刘采莲的事情果然还是传了出来。好在宋添财先时说刘采莲是被逼迫的,也给在衙门上定了性质。这消息一经传出,众人都道宋家倒霉,刘采莲可怜,再一听刘采莲去尼姑庵吃斋念佛去了,就再也没有长嘴妇人去说宋家的不是了。
宋添财那段日子拘着宋小宝在家,不让他出去玩。好在狗子天天上宋家报道,陪着宋小宝,又有赵言修开始教宋小宝蹲马步,让宋小宝学业压力大增,倒是记不起要出去玩了。
本着一只羊是放,两只羊也是放的心态,赵言修直接在书房里教起了大锁、小锁、狗子和宋小宝读书。宋添财为此专门做了四张小桌椅和一张讲台桌,方便赵言修教书育人。
天一天天的热了起来,连续半个月没下雨,宋家的稻田就要开始浇水了。宋大山心疼宋添财,本来没打算告诉宋添财,只想着自己每天早上晚上浇一遍地就得了。宋添财第一天就发现了,二十亩地,宋大山一个人哪能浇得完。
第二天,宋添财就起了个大早,摸黑穿了衣裳,一出门就遇到了... -->>
周氏脸色铁青,刘俞培在族里辈分最高,他一开口几乎就没被反驳过。刘生耀只好让周氏先回去拿三百两银子出来,不然,这儿的众人是不会放他回家的了。
当天晚上,周氏和刘生耀去了刘秀莲家。直接开口要二百两银子,把刘俞培的话实实在在的说了一遍。刘秀莲的婆家人并不知道她在外干了什么,当初因为刘采莲不见人影,被传私奔。她还被婆家人说了一段日子,不得已,她只好花了二十两银子给婆家众人买了礼物,才哄得婆婆公爹大小姑子闭口不再提这事。
可她婆家人从那时开始就把她当摇钱树似得,什么都要她出钱。大小姑子每次回娘家,瞧见什么好东西都往自己身上戴。她只要说上几句,就会被婆婆摆脸色,大嫂,二嫂还在旁添油加醋。最后,她出来东西还不得好,换不回婆家人的半点脸色。
前些日子,她气狠了,仗着自己手里有银子,鼓动着丈夫分了家。公婆只给他们两间破屋子,两亩水田,其他的竟是什么都没了。她有银子,不在乎,只在丈夫那儿做足了委屈就不说话了,打算等过两天回趟娘家,和丈夫说从娘家借了银子回来,买些田地种。
现在却被自己父母告知,这两百两银子要给族里,刘秀莲怎么愿意。她还要依靠着笔银子过好日子,怎么能没了。刘秀莲的不乐意,刘生耀和周氏怎么看不出,可族里压着他们,他们那剩下的一百两是怎么也不会动了,只能让刘秀莲吐银子出来。
这事本来就是刘秀莲牵的线,迁累了他们做父母的,现在出了事情,自然是要把原先的银子要回去的。最后,刘生耀发了狠,告诉刘秀莲,若是不给银子,就闹到刘秀莲婆母公爹面前,把事摊开了说。
刘生耀和周氏是做父母的,刘秀莲怎么也拧不过他们。最后,只好拿了一百五十两银子出来,再多却只是摇头不肯再拿。最后,刘生耀和周氏瞧着逼不出银子来,只得回家去了。
刘秀莲看着剩下的二十银子,心里后悔无比。分了家,又得罪了娘家,现在还没了银子,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刘生耀和周氏凑齐了五百两银子给了族里,刘广良和族老们商量,让刘生耀和周氏去磨房磨两年磨。每个村子都有磨房,除了有牛骡子的人家拉磨用牲畜,其他的都是用人。刘家村也有一二十户孤寡老人和老弱病残,这些人家的米面杂粮都是村子里的人帮忙轮流帮着磨的。
还有一种就是犯了错的,去磨房帮着磨。除了干农活睡觉吃饭外,都得去推磨。族老们会时不时的检查的,一个月还得磨出多少,刘生耀和周氏磨了一个月,腰就直不起来了。最主要的是受不了那些长舌妇人各种猜测嘲笑,族老们可不纵容,他们就是要让刘生耀一家受点教训好给宋家交代。所以,族老们派了人和刘生耀夫妻说了,不干完活就得挨鞭子,让刘生耀夫妻再也不敢耍小心思偷懒了。
刘家村的族老和里正还是比较会做人的,他们拿了刘生耀交上来的五百两银子,拿了一百两银子出来,让刘坤武给了宋添财。宋添财从刘坤武那儿得知了刘采莲娘家的事情后勉强满意,至于这一百两银子,宋添财也没退回去。这是刘家村的那群老狐狸在试探自己,他收下了,才能让他们安心。
这钱,宋添财自己怎么也不愿意用的,觉得腻歪。不过,是银子就不怕没有地方花,他上了一次里正的家门,又捐了一次银子。除了再买六亩祭田外,剩下了的银子,宋添财直接买了米面,村子里有孩子老人的人家,一个孩子二十斤米二十斤面,老人也是一样。孩子不超过十四岁都有,老人不下于五十岁。
这一次就花了十两银子,宋添财打算以后每年冬夏两季都发一次,这也是从宋小宝的玩伴狗子身上得出的感受。狗子生下来没多久,爹就没了,他娘给他爹守了三年,日子实在不好过,回娘家就改嫁了。
狗子就跟着爷爷奶奶过,按照辈分,宋添财该喊他爷爷奶奶得叫叔叔婶婶。他爷爷叫宋三雷,说是他出生的时候,正好是春天,打了三声雷,就得了这么个名字。奶奶刘氏,人称刘老太。他爷爷奶奶就生了狗子爹一个,还有个女儿嫁到了冯家村去了。
这两个老人家里只有两亩水田,每年交了税都换了粗粮才堪堪够温饱。好在宋家村依山傍水,春天摘野菜,夏天下鱼虾,总算老两口能把日子过下去。不过,十分清贫就是了。
两个老人对狗子这个孙子很是疼爱,家里的有些好的都留给他,狗子也是孝顺的。有一次在宋家宋添财给狗子两块糕点吃。狗子吃了一小口就收起来,说是奶奶没牙,这点心软和可以给他们留着吃。
那时候,宋添财就觉得狗子虽然小,却是赤子之心。且宋三累和他婆娘也不是喜欢占人便宜的,每次知道宋家给了狗子东西吃,都会在狗子来宋家时让狗子带些东西。有的时候就是几个野果,有的时候是几个鸡蛋,虽然不值几个钱,但这样的往来,让狗子和宋小宝之间相处的十分的自然亲厚。
宋添财很是欣赏这两位老人,用这种法子教会狗子有来有往,不会只是索取不知回报。
不过,看着狗子长得矮矮瘦瘦的,宋添财心里也不好受。他想到了,当初若是他没穿来,是不是宋小宝就是另一个狗子。这么一想,宋添财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下那么疼。
☆、第88章浇地
以前宋家紧紧自家吃饱穿暖就不错了,可却没有什么能力去帮别人,但现在不同了。宋添财在泉州置办了产业,手里有银子,黄老板那儿还有一份分红。比许多人手上都松快,能做的事情就多了,宋添财发觉他来这儿越久心越软。
瞧着狗子生活贫苦,心里有些难受,正好刘家村送银子上门,宋添财就萌发了每年直接给村子里的老人孩子发粮食。孩子还好说,一般人家米面都是留给孩子吃的。可人一老,牙齿就松动了,除了每天吃稀的,那些粗粮他们就是囫囵吞。
宋添财想想也就给个孩子老人都送些米面,省着点吃,两个月是能吃下来的。等到了九月份,收了粮食,口粮米面也能接上了。到了冬天,再送一次米面,给他们过个好年,也算尽了点小小心意。
宋添财从刘家村得到了感慨,他以前总觉得自己过的好,就不在乎旁人怎么说。其实一个村子里,乡里乡亲的,远亲不如近邻,处好点,人家待他们宋家和善些,日子过得不就更舒心些。当然,这也是他竖起了宋家的威风,表现了自己的强势,经过这么多事,宋添财相信,宋家村的人是不会再有人把宋家当软柿子捏了。
一个老是板着脸的人忽然对别人笑了一下,会让人印象深刻。他先前做事强势不留情面,现在来做做好事,惠及村里人,那些人才会更为的感激念好。不然,要是一开始他就一直做好事,村子里的人保证不会有现在这么待他客气尊重。
米面是宋添财和赵言修送到村子里各家的门上的,既然要做好事,自然要做到位。他们在宋家把米面挨家分好,直接送过去,送了三天才送完。当然,如宋三雷家宋添财就偏了一下心,手一松,袋子里就多装了十多斤。
宋三雷和刘老太收了米面之后,第二天提着个木桶上了宋家门,木桶里是两条拇指粗的鳝鱼。刘老太笑眯眯的对着陈桂枝道:“添财娘,我家老头捞了两条鳝鱼,我想着小宝小,这东西最补,送些给他尝尝。”
陈桂枝没推辞,只不过把桶还回去的时候偷偷的放了一块早上才买的猪肉进去。而宋三雷夫妻来了宋家送东西,就好像开了个闸门似得,村子里受了米面的人家,大部分都送了东西过来。有鸭蛋鸡蛋,蔬菜果子,甚至还有一盆小龙虾。这些东西满满的堆在宋家厨房里,宋大山每回进去厨房看了都要傻乐一会。
之后,刘采莲的事情果然还是传了出来。好在宋添财先时说刘采莲是被逼迫的,也给在衙门上定了性质。这消息一经传出,众人都道宋家倒霉,刘采莲可怜,再一听刘采莲去尼姑庵吃斋念佛去了,就再也没有长嘴妇人去说宋家的不是了。
宋添财那段日子拘着宋小宝在家,不让他出去玩。好在狗子天天上宋家报道,陪着宋小宝,又有赵言修开始教宋小宝蹲马步,让宋小宝学业压力大增,倒是记不起要出去玩了。
本着一只羊是放,两只羊也是放的心态,赵言修直接在书房里教起了大锁、小锁、狗子和宋小宝读书。宋添财为此专门做了四张小桌椅和一张讲台桌,方便赵言修教书育人。
天一天天的热了起来,连续半个月没下雨,宋家的稻田就要开始浇水了。宋大山心疼宋添财,本来没打算告诉宋添财,只想着自己每天早上晚上浇一遍地就得了。宋添财第一天就发现了,二十亩地,宋大山一个人哪能浇得完。
第二天,宋添财就起了个大早,摸黑穿了衣裳,一出门就遇到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