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何处去 (1/2)
笔下文学 www.bxwxx.com,bhg152101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面、飞速、合作、协调发展的时代。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无不呈现出这种趋势。
首先,这种巨大的变化来源于人类经过几千年的思考和奋斗,包括对自身的改造和与自然界的探索,尤其是哲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发现社会和历史内在的规律,提供了正确的思考方法和实践道路。所以,以工业革命为代表的西方资产阶级产业革命,不仅用先进的生产力促进了旧生产关系的巨变,还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政治革命。在短短的3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其次、由于人类找到了开启世界社会和自然界发展的钥匙,因此,随着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政治社会体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类在不断享受物质幸福的同时,思想和精神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和自由,专制、暴力、封建、狭隘成为丑恶的代名词。特别是人类在经历了专制独裁思想体制下旧势力们进行的与追求自由、平等社会拼死一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更加珍惜自身理解和发现的社会民主、自由、公平、博爱的真实含义。所以,19世纪成为世界政治大变革的时代,将永远记入人类产生和消亡的历史长卷中。
然而,人类的自由解放,同任何事物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成功。在一个新制度的产生过程中,难免会有相反的作用出现,难以实现无暇的完美。尤其是这种制度还没有完善和完全合理的时候。于是,就有了来自于社会不同阶层或者触及利益者的怀疑和反抗,这也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中合理的部分。问题在于,一旦这种怀疑和反抗成为一些政治野心者的理论基础时,就会给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带来极大的破坏和阻碍,造成社会灾难性的动荡和战争。
16—18世纪是欧洲思想活跃发展的黄金时期,正是有了这样一个活跃期,不仅在哲学理论和社会实践上,给学者、思想家提供了充分发展的空间,也迅速促进了新思想的繁盛,包括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和发现。马克思的思想和理论就是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同当时的众多哲学思想一样,属于社会历史规律理论的学术探索和分析,他总结和借鉴了前期一些欧洲理想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分析和判断了当时刚刚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利弊关系,发现了生产关系中的不合理部分,创造了剩余价值理论和共产主义思想。这本来就是正常的思想理论研究,也是对社会历史发展内在规律的探索范畴。
但是,当俄国的列宁找到这个思想理论体系后,便把他变成为自己夺取政权和实现个人政治理想的基础。所以,才有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和开始于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如今对此类政治领袖的动机和结果的正确与否,以及他们对历史社会的功过的评说已经不是那么重要。关键是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这样的一个理论会在当时最不发达的半农奴半资本主义的俄国受到人们的追捧和拥护?同样,又为什么会在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积弱贫穷的农业大国中国成功?而随后,这种理论和思想毫无例外地成为两个国家领袖专制独裁的工具,成为其他独裁统治者的楷模,不仅形成了所谓“冷战”时期的两大阶级阵营,还毫无悬念地造成许多国家的分裂和战争,还险些依靠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毁灭人类社会的存在。
首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把生产关系假设为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
无论是列宁,还是毛泽东,他们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发现了这个关键的理论和可利用理论的价值实质。
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的确立就是资本拥有者与雇佣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力,而恰恰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雇佣生产者,都是来自于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或破产农民,他们的生存和境况又都处于风雨飘摇的地步,其原因不仅仅是象社会主义狂想者们宣传的那样,完全是“资本家”的残酷剥削造成的,也有其自身和社会的因素,所以作为人的本性,追求幸福和享乐,改变生存状况和社会地位是每一个历史阶段里社会个体的自然理想。问题是怎样实现这个理想?用什么途径和手段,就是所有社会中最根本的问题。
资本拥有者或资本家,其发展的过程,除去极少数是依靠继承祖产或战争手段获得财富外,大多数的还是靠几代,甚至几十代家族的努力奋斗和积攒,才拥有原始资本的。同时,他们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除去资本以外,还要付出大量的智力劳动,无形资本等必不可少的行为,也要为社会提供必要的财富和援助,客观上,也缓解和调和了社会生存条件的矛盾。所以,原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提出的“工人和资本家到底谁养活了谁”的命题,就象“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复杂而难以完整合理地解释。
那么,在人们自愿寻找不同的生存方式的时候,无论是原始公有制的氏族部落时代,还是强权统治无自由的奴隶制,乃至于以人身依附为条件的封建社会,都不会象资本主义社会那样有比较大的自由度和选择权。
原始公有制的实行,不仅是智力和体力上的局限,更重要的是氏族部落形态血亲制度的要求,同时也是生产力、社会经济方式、资源条件等诸多社会、自然因素的结果。我们不能把形式上貌似先进,实际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无奈,套用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从而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所以,每当有些人大言不惭的把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化社会与原始公有制的共产主义相提并论时,我每每怀疑他们是否已经进化。
奴隶制的残酷和专制在于强权。这种强权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强权有本质的差别。奴隶制的强权演变于人们对统治者智慧能力的驯服,对自然界的恐惧,无知,对生存条件的无奈(频繁的氏族部落战争、抢掠、天灾的产生、生产力的低下等),其主体主动性成分占多数。而奴隶主们则把世袭继承的优越,视为“天授皇权”所以,理所当然,变本加厉地实行强权统治。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大多数人们不可能享有人身自由和生存选择。
到了封建社会,统治者们从奴隶社会灭亡于暴力的教训中,汲取经验,把生产资料发还给生产者,用税赋、徭役和人身依附关系来维护政权,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和合理成分。所以,这个制度在迄今的人类历史上存在最久。但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对自然世界认识,进步,一个更加自由、平等、公平的社会制度便取代了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产生于美洲、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
当这种取代刚刚成功的时候,不免要有其旧的痕迹和不完善,也有它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困难,尤其是科技还没有成为生产力的巨大动力时和社会财富还不足以满足社会群体的基本要求时,它也象前几个社会制度初期一样,漏洞百出,弊病丛生。可是,在客观条件不断进步,主观努力不断完善的时候,其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就显现出来,蓬勃发展起来。
在这个制度下,充分尊重人们的生存权、自由权、选择权是其实质。而作为资本拥有者和雇佣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也逐渐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而不断调整改善,成为相互依存的社会群体中不可或缺的成员。而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给他们的关系地位发生改变创造了可能,为极大地调动所有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发挥人类的发展潜能提供了机会,激烈的竞争,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前进,完全适应了“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所以,随着社会生存选择权自由度的扩大,那种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也就得到了合理的化解。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产阶级不断扩大,社会结构基本稳定的根本原因。
第二、马克思理想社会的架构中,忽略了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生产力的副作用
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在于,实行生产资料公有所有制形式,也就是所谓的全民所有制形式,从而达到符合马克思理论中无剥削,无压迫的理想社会。
然而,实践证明,这根本就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理想社会,也是形成一个新的特权强权阶层的土壤和落后社会,不仅不会促进社会发展,相反会造成社会的倒退。
究其原因,忽略生产关系的调整是造成这个局面的关键。我们知道,全民所有制的形式,实际就是国家垄断资本的另一种说法,首先,国家用暴力掠夺了所有的社会财富,且不论被掠夺者的反抗和抵制作用,就是希望在这些财富中分得利益的革命者,也会对这个新型的资产分配寄于莫大的希望和期待。
那么,由国家政党组成的资产管理者,也就是最大独有资本家的代理人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新生产关系的资本拥有者,而原来的生产者,依旧是生产者,只是少数人的身份靠暴力和奋斗改变了而已。但是,最大的... -->>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面、飞速、合作、协调发展的时代。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无不呈现出这种趋势。
首先,这种巨大的变化来源于人类经过几千年的思考和奋斗,包括对自身的改造和与自然界的探索,尤其是哲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发现社会和历史内在的规律,提供了正确的思考方法和实践道路。所以,以工业革命为代表的西方资产阶级产业革命,不仅用先进的生产力促进了旧生产关系的巨变,还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政治革命。在短短的3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其次、由于人类找到了开启世界社会和自然界发展的钥匙,因此,随着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政治社会体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类在不断享受物质幸福的同时,思想和精神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和自由,专制、暴力、封建、狭隘成为丑恶的代名词。特别是人类在经历了专制独裁思想体制下旧势力们进行的与追求自由、平等社会拼死一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更加珍惜自身理解和发现的社会民主、自由、公平、博爱的真实含义。所以,19世纪成为世界政治大变革的时代,将永远记入人类产生和消亡的历史长卷中。
然而,人类的自由解放,同任何事物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成功。在一个新制度的产生过程中,难免会有相反的作用出现,难以实现无暇的完美。尤其是这种制度还没有完善和完全合理的时候。于是,就有了来自于社会不同阶层或者触及利益者的怀疑和反抗,这也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中合理的部分。问题在于,一旦这种怀疑和反抗成为一些政治野心者的理论基础时,就会给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带来极大的破坏和阻碍,造成社会灾难性的动荡和战争。
16—18世纪是欧洲思想活跃发展的黄金时期,正是有了这样一个活跃期,不仅在哲学理论和社会实践上,给学者、思想家提供了充分发展的空间,也迅速促进了新思想的繁盛,包括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和发现。马克思的思想和理论就是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同当时的众多哲学思想一样,属于社会历史规律理论的学术探索和分析,他总结和借鉴了前期一些欧洲理想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分析和判断了当时刚刚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利弊关系,发现了生产关系中的不合理部分,创造了剩余价值理论和共产主义思想。这本来就是正常的思想理论研究,也是对社会历史发展内在规律的探索范畴。
但是,当俄国的列宁找到这个思想理论体系后,便把他变成为自己夺取政权和实现个人政治理想的基础。所以,才有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和开始于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如今对此类政治领袖的动机和结果的正确与否,以及他们对历史社会的功过的评说已经不是那么重要。关键是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这样的一个理论会在当时最不发达的半农奴半资本主义的俄国受到人们的追捧和拥护?同样,又为什么会在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积弱贫穷的农业大国中国成功?而随后,这种理论和思想毫无例外地成为两个国家领袖专制独裁的工具,成为其他独裁统治者的楷模,不仅形成了所谓“冷战”时期的两大阶级阵营,还毫无悬念地造成许多国家的分裂和战争,还险些依靠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毁灭人类社会的存在。
首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把生产关系假设为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
无论是列宁,还是毛泽东,他们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发现了这个关键的理论和可利用理论的价值实质。
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的确立就是资本拥有者与雇佣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力,而恰恰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雇佣生产者,都是来自于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或破产农民,他们的生存和境况又都处于风雨飘摇的地步,其原因不仅仅是象社会主义狂想者们宣传的那样,完全是“资本家”的残酷剥削造成的,也有其自身和社会的因素,所以作为人的本性,追求幸福和享乐,改变生存状况和社会地位是每一个历史阶段里社会个体的自然理想。问题是怎样实现这个理想?用什么途径和手段,就是所有社会中最根本的问题。
资本拥有者或资本家,其发展的过程,除去极少数是依靠继承祖产或战争手段获得财富外,大多数的还是靠几代,甚至几十代家族的努力奋斗和积攒,才拥有原始资本的。同时,他们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除去资本以外,还要付出大量的智力劳动,无形资本等必不可少的行为,也要为社会提供必要的财富和援助,客观上,也缓解和调和了社会生存条件的矛盾。所以,原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提出的“工人和资本家到底谁养活了谁”的命题,就象“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复杂而难以完整合理地解释。
那么,在人们自愿寻找不同的生存方式的时候,无论是原始公有制的氏族部落时代,还是强权统治无自由的奴隶制,乃至于以人身依附为条件的封建社会,都不会象资本主义社会那样有比较大的自由度和选择权。
原始公有制的实行,不仅是智力和体力上的局限,更重要的是氏族部落形态血亲制度的要求,同时也是生产力、社会经济方式、资源条件等诸多社会、自然因素的结果。我们不能把形式上貌似先进,实际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无奈,套用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从而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所以,每当有些人大言不惭的把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化社会与原始公有制的共产主义相提并论时,我每每怀疑他们是否已经进化。
奴隶制的残酷和专制在于强权。这种强权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强权有本质的差别。奴隶制的强权演变于人们对统治者智慧能力的驯服,对自然界的恐惧,无知,对生存条件的无奈(频繁的氏族部落战争、抢掠、天灾的产生、生产力的低下等),其主体主动性成分占多数。而奴隶主们则把世袭继承的优越,视为“天授皇权”所以,理所当然,变本加厉地实行强权统治。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大多数人们不可能享有人身自由和生存选择。
到了封建社会,统治者们从奴隶社会灭亡于暴力的教训中,汲取经验,把生产资料发还给生产者,用税赋、徭役和人身依附关系来维护政权,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和合理成分。所以,这个制度在迄今的人类历史上存在最久。但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对自然世界认识,进步,一个更加自由、平等、公平的社会制度便取代了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产生于美洲、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
当这种取代刚刚成功的时候,不免要有其旧的痕迹和不完善,也有它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困难,尤其是科技还没有成为生产力的巨大动力时和社会财富还不足以满足社会群体的基本要求时,它也象前几个社会制度初期一样,漏洞百出,弊病丛生。可是,在客观条件不断进步,主观努力不断完善的时候,其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就显现出来,蓬勃发展起来。
在这个制度下,充分尊重人们的生存权、自由权、选择权是其实质。而作为资本拥有者和雇佣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也逐渐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而不断调整改善,成为相互依存的社会群体中不可或缺的成员。而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给他们的关系地位发生改变创造了可能,为极大地调动所有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发挥人类的发展潜能提供了机会,激烈的竞争,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前进,完全适应了“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所以,随着社会生存选择权自由度的扩大,那种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也就得到了合理的化解。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产阶级不断扩大,社会结构基本稳定的根本原因。
第二、马克思理想社会的架构中,忽略了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生产力的副作用
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在于,实行生产资料公有所有制形式,也就是所谓的全民所有制形式,从而达到符合马克思理论中无剥削,无压迫的理想社会。
然而,实践证明,这根本就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理想社会,也是形成一个新的特权强权阶层的土壤和落后社会,不仅不会促进社会发展,相反会造成社会的倒退。
究其原因,忽略生产关系的调整是造成这个局面的关键。我们知道,全民所有制的形式,实际就是国家垄断资本的另一种说法,首先,国家用暴力掠夺了所有的社会财富,且不论被掠夺者的反抗和抵制作用,就是希望在这些财富中分得利益的革命者,也会对这个新型的资产分配寄于莫大的希望和期待。
那么,由国家政党组成的资产管理者,也就是最大独有资本家的代理人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新生产关系的资本拥有者,而原来的生产者,依旧是生产者,只是少数人的身份靠暴力和奋斗改变了而已。但是,最大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