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步蒂斯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现的弄虚作假”并不是危言耸听。教育和它标榜的“教”和“育”的理念脱钩,也正是从这里开始的。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再是里下河先生所谓之“现在的学生很难教,难于上青天”这个纯粹属于学生的原因了,更多地与老师和学校联系在一起。
弄虚作假首先是从老师和学校开始的。老师需要成绩,学校需要指标:他们的共同的目的当然是为社会输送人才。对于老师来说,从自己手中走出来的人才越多,也就表示着自己的成绩越好;对于学校,这个自然就代表着更多了。不是有很多学校总喜欢在学校简介里列出从这里走出来的“名人”的名单么?在这种纯粹利益的诱导和驱使下,教育势必变质,为了利益,他们什么都敢来做的,已经不再在乎自己所输送的是人才还是蠢材了,反正没人会注意到这个,只要名义上的人才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就足够了。这个弄虚作假的事实不是教育的某个阶段的问题,而是从教育的最低级阶段一直到高等教育的共性了。
人们——特别是老师——动辄总喜欢批评学生的作弊,因为他们只看见了学生的作弊,却不知道学生作弊并不是因为他有作弊的嗜好,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作弊正是他们的老师和学校的弄虚作假传染给他的。标榜“教”和“育”为己任的教育机构都出现了虚假,还能奢望学生自己去真正以自己受教育者的身份去面对这个教育么?更何况,在很多学校里,教学生如何作弊几乎已经成了专门的课程;不妨去问问现在正在接受所谓“高等教育”的学生,又有哪一个在升学考试——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前没有经过老师亲传作弊的高招的。我就还记得在我要参加中考那会,学校还专门在考试前夕召开大会传授如何作弊不会被发现的呢。这学校可也真负责,不愧是以教授学生为己任的。考试本就是学生的“终身大事”既然有老师传授作弊,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仅仅是作弊倒也罢了,可怕的是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作弊已经成了考试的依赖了,把所有的分数都压宝似的压在了作弊上——并且,他们总能成功——,这样一来,学习自然就成了一种负担了,厌学情绪也就滋生了,厌学情绪一滋生——学生不学习,总要找点事情来做的吧,于是为里下河先生所批评的那些现象也就都出现了。让该先生推论出“教育的悲哀”的那些现象,说白了,不过是弄虚作假的衍生物罢了。
而这个时候的老师呢,他们一方面大力批评着学生的作弊,并且也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很是严厉的惩罚,但在这同时,却又在纵容着学生的作弊。这个时候的纵容已经不仅仅是“纯粹利益的诱导和驱使”了,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不得不“发慈悲”了。因为他们知道,以他们的学生“厌学”之后的水平,要再制造什么成绩和完成什么指标,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了,作弊成了学生和老师不得不共同进行的一种会遭受“严厉的惩罚”的光明正大的行为了。到了这个时候,弄虚作假,也就形成了它自己的恶性循环了。
对于无论什么事情,恶性循环永远都是最坏的状态,而当它降临到教育的头上,我们也就可以借用里下河学生的名言了“教育的末日亦将为期不远”
现的弄虚作假”并不是危言耸听。教育和它标榜的“教”和“育”的理念脱钩,也正是从这里开始的。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再是里下河先生所谓之“现在的学生很难教,难于上青天”这个纯粹属于学生的原因了,更多地与老师和学校联系在一起。
弄虚作假首先是从老师和学校开始的。老师需要成绩,学校需要指标:他们的共同的目的当然是为社会输送人才。对于老师来说,从自己手中走出来的人才越多,也就表示着自己的成绩越好;对于学校,这个自然就代表着更多了。不是有很多学校总喜欢在学校简介里列出从这里走出来的“名人”的名单么?在这种纯粹利益的诱导和驱使下,教育势必变质,为了利益,他们什么都敢来做的,已经不再在乎自己所输送的是人才还是蠢材了,反正没人会注意到这个,只要名义上的人才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就足够了。这个弄虚作假的事实不是教育的某个阶段的问题,而是从教育的最低级阶段一直到高等教育的共性了。
人们——特别是老师——动辄总喜欢批评学生的作弊,因为他们只看见了学生的作弊,却不知道学生作弊并不是因为他有作弊的嗜好,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作弊正是他们的老师和学校的弄虚作假传染给他的。标榜“教”和“育”为己任的教育机构都出现了虚假,还能奢望学生自己去真正以自己受教育者的身份去面对这个教育么?更何况,在很多学校里,教学生如何作弊几乎已经成了专门的课程;不妨去问问现在正在接受所谓“高等教育”的学生,又有哪一个在升学考试——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前没有经过老师亲传作弊的高招的。我就还记得在我要参加中考那会,学校还专门在考试前夕召开大会传授如何作弊不会被发现的呢。这学校可也真负责,不愧是以教授学生为己任的。考试本就是学生的“终身大事”既然有老师传授作弊,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仅仅是作弊倒也罢了,可怕的是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作弊已经成了考试的依赖了,把所有的分数都压宝似的压在了作弊上——并且,他们总能成功——,这样一来,学习自然就成了一种负担了,厌学情绪也就滋生了,厌学情绪一滋生——学生不学习,总要找点事情来做的吧,于是为里下河先生所批评的那些现象也就都出现了。让该先生推论出“教育的悲哀”的那些现象,说白了,不过是弄虚作假的衍生物罢了。
而这个时候的老师呢,他们一方面大力批评着学生的作弊,并且也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很是严厉的惩罚,但在这同时,却又在纵容着学生的作弊。这个时候的纵容已经不仅仅是“纯粹利益的诱导和驱使”了,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不得不“发慈悲”了。因为他们知道,以他们的学生“厌学”之后的水平,要再制造什么成绩和完成什么指标,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了,作弊成了学生和老师不得不共同进行的一种会遭受“严厉的惩罚”的光明正大的行为了。到了这个时候,弄虚作假,也就形成了它自己的恶性循环了。
对于无论什么事情,恶性循环永远都是最坏的状态,而当它降临到教育的头上,我们也就可以借用里下河学生的名言了“教育的末日亦将为期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