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天行有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稳了。
司马师被老师带着去拜访书法名家的时候又正巧碰到了曹叡,和他约好了改日聚一聚,结果被父亲带着去参加葬礼的时候先受到了惊讶。
他们去参加的是侍中王粲的葬礼,王粲与曹丕、曹植的关系都很不错,文学才华很高。
司马师因为是蔡琰的徒弟,因此特意被父亲司马懿给带上。
王粲是司马懿的同事,但是如果不是关系很亲近的人家的话,别人家办丧事,是用不着把家中的孩子给带过去的。
只不过司马师是蔡琰的学生,蔡琰又是蔡邕的女儿,王粲少年的时候很受蔡邕的赏识,两家的关系很是亲近,甚至王粲家中有许多藏书原先是蔡邕的收藏,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书是可以传之子孙后代的、类似于不动产一样的财产,蔡邕对王粲可谓是除赏识之外还有大恩了。
蔡昭姬归国后,有不少受过蔡邕帮助的人在暗地里帮衬过她,虽然主要是锦上添花,但是能维持从前的关系,添一笔人脉,自然也是好的。王粲也帮衬过她不少。
蔡琰先嫁河东卫仲道,丧夫无子,后来又被胡人掳去,回到大汉之后被转嫁给了董祀,如今虽又生了个孩子,但生下来的孩子年纪尚小,不能随便带出来——尤其是参加葬礼,带着年纪幼小的孩子可不吉利——只好让作为她的学生的司马师代替出席,也算是全了王粲从前偶然在董祀府上见到他之后对司马师表达赏识的佳话。
不过这样一来,就代表着司马师和蔡琰家的关系比别人想象的还要密切,若不是蔡琰生的是个男孩儿,历史上的司马师也只有第一任妻子夏侯徵生育了孩子,司马师真以为他以后就要变成老师的女婿了呢!
当然了,鉴于蔡琰和她的夫君董祀日后在史书上就没有什么出场了,那么就代表着他们的未来起码没有什么波折,要不然,以蔡琰的名气,肯定是有记载的。
王粲死于建安二十二年正月,按照年龄算,司马师已经十岁了,算是个小大人了,再加上灵泉水的作用,看起来比寻常的十岁小孩儿还要大一两岁,因此就被司马懿带在了王家的前院。
司马师觉得自家老爹一定有让自己露脸的意思,王粲的葬礼上可是来了不少的朝堂中坚,司马师最眼熟的那个就是魏王世子曹丕。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也属于名士风流的那一类人物,才华又高,名气也不小,所交的朋友里也有几个不羁的人物。
曹植与王粲在诗赋方面的名声常被人相提并论,但是显出友谊深刻的却是曹丕。
王粲的两个儿子侍奉灵前,悲戚不已,曹丕与一众同僚都致哀毕,忽然开口道:“仲宣生前喜欢听驴叫,在他灵前哭啼,他怕是会牵挂人世,徘徊不去。我们就各自学一声驴叫,送他走吧。”
曹丕说完,便先学了一声,别说,还挺惟妙惟肖的。
一群吊丧的人面面相觑,然后几个平日为人洒脱不羁的各自学着叫了一声,其他人也纷纷跟随下去,一时之间,哭泣之声半点不曾听闻了。
司马师是小孩儿,从前也没听过驴的叫唤,只能随波逐流地叫,虽然怪异,但是在一群人里不甚显眼。
倒是他发现了好几个,就连学驴叫都学得特别优美的人才,按司马师估计,他们长啸的声音一定很好听。
长啸,也是古代文人的特产,具体一点,“弹琴复长啸”里的啸就是指的这个,大概就相当于无声清嚎,也是有技巧的,但是司马师觉得这东西和音色好不好听、肺活量高不高也有关系。
和现代人一样,古人除了颜控,当然还有声控、手控、足控,就算脸不好看,声音好听也是可以的。
其中一个学驴叫学得很好听的是和王粲同为侍中的和洽。
听说王粲老爷子——是的,虽然王粲去世的时候也就四十刚出头,要不是死在建安二十二年的正月而是去年的话,那就正好四十,但是,按照司马师和他的年龄差,以及这个年代的平均寿命,叫一个早就能自称老夫的人为老爷子好像没什么不对的——因为曹丞相尊敬和洽、杜袭甚于他,就颇为闷闷不乐,得亏好基友和洽好言劝说,他才放下心思。
稳了。
司马师被老师带着去拜访书法名家的时候又正巧碰到了曹叡,和他约好了改日聚一聚,结果被父亲带着去参加葬礼的时候先受到了惊讶。
他们去参加的是侍中王粲的葬礼,王粲与曹丕、曹植的关系都很不错,文学才华很高。
司马师因为是蔡琰的徒弟,因此特意被父亲司马懿给带上。
王粲是司马懿的同事,但是如果不是关系很亲近的人家的话,别人家办丧事,是用不着把家中的孩子给带过去的。
只不过司马师是蔡琰的学生,蔡琰又是蔡邕的女儿,王粲少年的时候很受蔡邕的赏识,两家的关系很是亲近,甚至王粲家中有许多藏书原先是蔡邕的收藏,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书是可以传之子孙后代的、类似于不动产一样的财产,蔡邕对王粲可谓是除赏识之外还有大恩了。
蔡昭姬归国后,有不少受过蔡邕帮助的人在暗地里帮衬过她,虽然主要是锦上添花,但是能维持从前的关系,添一笔人脉,自然也是好的。王粲也帮衬过她不少。
蔡琰先嫁河东卫仲道,丧夫无子,后来又被胡人掳去,回到大汉之后被转嫁给了董祀,如今虽又生了个孩子,但生下来的孩子年纪尚小,不能随便带出来——尤其是参加葬礼,带着年纪幼小的孩子可不吉利——只好让作为她的学生的司马师代替出席,也算是全了王粲从前偶然在董祀府上见到他之后对司马师表达赏识的佳话。
不过这样一来,就代表着司马师和蔡琰家的关系比别人想象的还要密切,若不是蔡琰生的是个男孩儿,历史上的司马师也只有第一任妻子夏侯徵生育了孩子,司马师真以为他以后就要变成老师的女婿了呢!
当然了,鉴于蔡琰和她的夫君董祀日后在史书上就没有什么出场了,那么就代表着他们的未来起码没有什么波折,要不然,以蔡琰的名气,肯定是有记载的。
王粲死于建安二十二年正月,按照年龄算,司马师已经十岁了,算是个小大人了,再加上灵泉水的作用,看起来比寻常的十岁小孩儿还要大一两岁,因此就被司马懿带在了王家的前院。
司马师觉得自家老爹一定有让自己露脸的意思,王粲的葬礼上可是来了不少的朝堂中坚,司马师最眼熟的那个就是魏王世子曹丕。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也属于名士风流的那一类人物,才华又高,名气也不小,所交的朋友里也有几个不羁的人物。
曹植与王粲在诗赋方面的名声常被人相提并论,但是显出友谊深刻的却是曹丕。
王粲的两个儿子侍奉灵前,悲戚不已,曹丕与一众同僚都致哀毕,忽然开口道:“仲宣生前喜欢听驴叫,在他灵前哭啼,他怕是会牵挂人世,徘徊不去。我们就各自学一声驴叫,送他走吧。”
曹丕说完,便先学了一声,别说,还挺惟妙惟肖的。
一群吊丧的人面面相觑,然后几个平日为人洒脱不羁的各自学着叫了一声,其他人也纷纷跟随下去,一时之间,哭泣之声半点不曾听闻了。
司马师是小孩儿,从前也没听过驴的叫唤,只能随波逐流地叫,虽然怪异,但是在一群人里不甚显眼。
倒是他发现了好几个,就连学驴叫都学得特别优美的人才,按司马师估计,他们长啸的声音一定很好听。
长啸,也是古代文人的特产,具体一点,“弹琴复长啸”里的啸就是指的这个,大概就相当于无声清嚎,也是有技巧的,但是司马师觉得这东西和音色好不好听、肺活量高不高也有关系。
和现代人一样,古人除了颜控,当然还有声控、手控、足控,就算脸不好看,声音好听也是可以的。
其中一个学驴叫学得很好听的是和王粲同为侍中的和洽。
听说王粲老爷子——是的,虽然王粲去世的时候也就四十刚出头,要不是死在建安二十二年的正月而是去年的话,那就正好四十,但是,按照司马师和他的年龄差,以及这个年代的平均寿命,叫一个早就能自称老夫的人为老爷子好像没什么不对的——因为曹丞相尊敬和洽、杜袭甚于他,就颇为闷闷不乐,得亏好基友和洽好言劝说,他才放下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