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阿星乐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青遥每年都会来那颗老榕树所在的地方,这是他五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的一个习惯,直至他生命终了的那一刻
——题记
1
最早他们的相识就是在这颗老榕树下,那时正值民国时期,国家战乱连连,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两个孩子之间最为纯真无暇的交往。
当时的李青遥和周兰都还不满十岁,稚气都写在他们的脸上,李青遥那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秋天橘子成熟的时候,偷了自家的橘子,拉着周兰一起来这老榕树下分享,橘子很甜,都可以甜到两个孩子的心里去了,两人在榕树下吃橘子的样子特别的开心,别提那感觉有多幸福了。
吃饱了两人平躺在草地里,李青遥用稚嫩而又很正经的声音问周兰:“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吗?”
周兰也一本正经的回答:“我愿意!”
于是两人很快乐的玩起了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老榕树是他们的“婚姻”见证人,吃剩的橘子就是他们的“儿女”
李青遥是当地一普通农民的儿子,他是他们家老三,而周兰家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地主,她是家里的独生女。
周兰每天还要上学念书,而李青遥当时家里穷读不起,于是他每天就在学校门口等着周兰放学,一起去偷橘子,一起跑到榕树下去玩过家家,老榕树见证了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
2
岁月总是在无情中流走,两个人渐渐大了,周兰慢慢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知书达理的女孩,很符合当时那个时代的知识女青年的形象,而李青遥也慢慢成为了一条憨厚老实的北方大汉。
李青遥还是延续着孩提时的习惯,到学校等周兰下课,然后一起去榕树下聊日后的理想,李青遥也是爱学习的好孩子,他会时常翻看周兰的课本,周兰也很乐意的教了李青遥许多东西,但是李青遥平时要做农活,所以学习的时间还是很少的。
随着两人的年岁的增长,自己的观念慢慢形成,加上两人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于是有时候两人话很难说到一起去,时不时的还会发生一些口角,弄得两人面红耳赤的,都不高兴。
由于常年的战事,国家积弱难返,农民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于是李青遥不得不没日没夜的务农活,慢慢也没有时间去学校接周兰,到榕树下畅聊理想了,可是周兰还是习惯性的在每次下课以后往校门口望望,想寻找那个她一直很熟悉的身影。
两个人慢慢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李青遥也慢慢知事,以他的条件是不可能会娶到周兰的,他不能够带给周兰幸福,而周兰家那时候来她们家提亲的人特别多,由于战乱,周兰家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周兰的父亲非常希望女儿能够嫁给一个有钱人家的公子,而当时来周家提亲的人里不少就是有名望的富豪。
可是在周兰心里,她早以认定李青遥是自己的丈夫。但那时的李青遥几乎与她已经疏远了,学校不常来,也不带她去老榕树下,她整日盼着校门口那个熟悉的身影,可是等来却是一次又一次失望。
而对于李青遥心里,他也是很痛苦的,因为他希望周兰能够得到她应有的幸福,而这样的幸福是他所给不了的,那时候周兰时常会去榕树下希望等到他,可是他总是逃避着周兰目光的搜索,每每看着周兰等到好晚,仍然没有等到想见到的人而失望离去的身影,李青遥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悲伤,那种悲伤直直的刺入他的心中。
3
又到了秋天的时候,周家与当地一有名的盐商赵家订了亲事,那段时间周兰的父亲就与未来的女婿商讨着要怎样择个黄道吉日把婚事给办了。
当周兰听到婚期的那一天,她大哭不止,死活不肯嫁到赵家,说非李青遥不嫁。这是让父亲非常恼火:“你说的是那个整天对你纠缠不清的穷小子吗?”
“我真是白把你这个女儿养这么大了!”父亲愤愤的说“这么不给我争气!”
然后父亲以家长式命令的口吻对女儿吼道“婚嫁大事,从来都是父母之命,你今天愿... -->>
李青遥每年都会来那颗老榕树所在的地方,这是他五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的一个习惯,直至他生命终了的那一刻
——题记
1
最早他们的相识就是在这颗老榕树下,那时正值民国时期,国家战乱连连,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两个孩子之间最为纯真无暇的交往。
当时的李青遥和周兰都还不满十岁,稚气都写在他们的脸上,李青遥那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秋天橘子成熟的时候,偷了自家的橘子,拉着周兰一起来这老榕树下分享,橘子很甜,都可以甜到两个孩子的心里去了,两人在榕树下吃橘子的样子特别的开心,别提那感觉有多幸福了。
吃饱了两人平躺在草地里,李青遥用稚嫩而又很正经的声音问周兰:“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吗?”
周兰也一本正经的回答:“我愿意!”
于是两人很快乐的玩起了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老榕树是他们的“婚姻”见证人,吃剩的橘子就是他们的“儿女”
李青遥是当地一普通农民的儿子,他是他们家老三,而周兰家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地主,她是家里的独生女。
周兰每天还要上学念书,而李青遥当时家里穷读不起,于是他每天就在学校门口等着周兰放学,一起去偷橘子,一起跑到榕树下去玩过家家,老榕树见证了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
2
岁月总是在无情中流走,两个人渐渐大了,周兰慢慢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知书达理的女孩,很符合当时那个时代的知识女青年的形象,而李青遥也慢慢成为了一条憨厚老实的北方大汉。
李青遥还是延续着孩提时的习惯,到学校等周兰下课,然后一起去榕树下聊日后的理想,李青遥也是爱学习的好孩子,他会时常翻看周兰的课本,周兰也很乐意的教了李青遥许多东西,但是李青遥平时要做农活,所以学习的时间还是很少的。
随着两人的年岁的增长,自己的观念慢慢形成,加上两人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于是有时候两人话很难说到一起去,时不时的还会发生一些口角,弄得两人面红耳赤的,都不高兴。
由于常年的战事,国家积弱难返,农民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于是李青遥不得不没日没夜的务农活,慢慢也没有时间去学校接周兰,到榕树下畅聊理想了,可是周兰还是习惯性的在每次下课以后往校门口望望,想寻找那个她一直很熟悉的身影。
两个人慢慢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李青遥也慢慢知事,以他的条件是不可能会娶到周兰的,他不能够带给周兰幸福,而周兰家那时候来她们家提亲的人特别多,由于战乱,周兰家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周兰的父亲非常希望女儿能够嫁给一个有钱人家的公子,而当时来周家提亲的人里不少就是有名望的富豪。
可是在周兰心里,她早以认定李青遥是自己的丈夫。但那时的李青遥几乎与她已经疏远了,学校不常来,也不带她去老榕树下,她整日盼着校门口那个熟悉的身影,可是等来却是一次又一次失望。
而对于李青遥心里,他也是很痛苦的,因为他希望周兰能够得到她应有的幸福,而这样的幸福是他所给不了的,那时候周兰时常会去榕树下希望等到他,可是他总是逃避着周兰目光的搜索,每每看着周兰等到好晚,仍然没有等到想见到的人而失望离去的身影,李青遥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悲伤,那种悲伤直直的刺入他的心中。
3
又到了秋天的时候,周家与当地一有名的盐商赵家订了亲事,那段时间周兰的父亲就与未来的女婿商讨着要怎样择个黄道吉日把婚事给办了。
当周兰听到婚期的那一天,她大哭不止,死活不肯嫁到赵家,说非李青遥不嫁。这是让父亲非常恼火:“你说的是那个整天对你纠缠不清的穷小子吗?”
“我真是白把你这个女儿养这么大了!”父亲愤愤的说“这么不给我争气!”
然后父亲以家长式命令的口吻对女儿吼道“婚嫁大事,从来都是父母之命,你今天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