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暗地纯白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们活着时的样子:外表讨好,内心狂乱。
文字可以兑换物质。当它们成为铅字呈现时。我们卖掉的只是它隐匿的身体,其中的直白却只有灵魂相通的人才能够洞悉。当你并不是一味的指责这样的情节脱离了现实,而是能够安静思考些什么,你或许就是和我们一样的孩子。
80年代是离死亡最遥远的一群,漠不关心的冷淡,天生迎合的本领,使我们远离世俗的迫害。况且空洞虚无的心本不应是死亡的前兆。或许,这种意义上的死亡会有牵强,肉体和灵魂应该分开看待,我们在人间把守的仅仅是我们的肉体,而我们苍老的心可能早已离去。追随着我们远方的梦想。所以喜欢旅行,每每灵魂逸出生活的边界时,便会选择旅行。崇尚一切自然的事情,所以愿意让肉体配合着它的游离。
人生本是一场旅行。这句话在80年代的身上体现得完美极致。自从离开了童年之后,我们的心便一直在旅途之中——进行着一场灵魂与身体的游离
不肯相信永远,所以迷恋烟花的消迹。用尽一生的气力,为的只是瞬间的精彩。曾在一部小说中这样写道:
一粒粒火种发着惊声的战栗划破夜空的静寂冲向高处。黑暗中,那个蓓蕾变成了花苞,花心忽然开始破碎,一声巨响后。暗漠天空刹那间绽放出了绚烂的花朵。颓靡,华丽,迷离,矫情。破碎的声音依然在空中残留。直到整片烟花的消迹。
穷其一生的找寻,耗尽心力的等待。得手的便只有一瞬的绽放。然后所有的磨砺和劫难会被遗忘,尽管短暂的幸福之后会有无尽的怅然。但我肯定了这种释放。然而有些人一生都没有如此的机会。直到最后平静的死去。到达彼岸的超度,可能就是这个瞬间的过程吧。那是我们最接近上帝的时候,我清楚的看得到他的轮廓。一生中有这么一次的刻骨铭心,便值得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想见,怀念。也让我们用掉了整个人生去品味孤独,寂寞。
轻轻的延顺着掌心间的纹路,每一条都刻满了未知的劫难。
在现实中找不到理想的所在,这本身就是一种分离——肉体和灵魂的分离。以这样的姿态屹立,还会有什么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伤痛。安然的接受一切劫难,既然无法逃避,既然已经离去,又何苦在乎伤害?这样的冷漠没有让我们的眼神变得冷酷锐利,而是趋于迷离暧昧。这或许是我们喜欢的风格,因为我们大部分人中多多少少有些小资。
我始终认为我们不是真正属于诗的孩子。
在我看来,完美的诗者应该有着极度敏感的心。
他们清醒地感受着现实的苦难,异常的脆弱,无法摆脱眼前的悲怆,纵而选择了逃避的路径。他们不停地在脑海中构筑着幸福的样子和上帝的脸,于是他们成了美好的代言。殊不知,这种美好不过是来自一种叫做幻觉的意象,来自一个叫做天堂的地方。但在人间,没有天堂。显然,80年代人首先学会的是一种接纳和习惯,对于劫难的接纳和现实的习惯。
我们失去了创作真正意义上诗歌的能力。这样的表现风格不是80年代的所属。有人开始用着音乐的方式来记录这种悸动,摇滚的表现便在这个时候突兀而现。那种歇斯底里的呐喊多数会在主流音乐中瞬间遁形,但灵魂的相通便在此时显得昭然。我喜欢郑钧的东西,但他是70年代的孩子。80年代真正的摇滚歌者——有着诗人般灵魂的歌者活在地下,暴露在阳光下的“花儿”不能包括其中。
我们有着理性的高度和苍老的心。因为前者,对于大部分的事情漠不关心。因为后者,常常会感到没有激情的流动,或许这是自找的苦痛,因为我们拒绝欲望的所在。
我们摈弃着理想富满,狂妄张扬的70年代生人。记得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在大街上看到倒便盆的妇人,70年代的人会说,我将来一定不会是这幅模样。而80年代则说,这就是我将来的样子。
我很喜欢这套比喻,并总是拿它来炫耀我们的现实。一代会比一代清醒,这是我所坚信的理论。尽管会有偏颇。但只是希望当90年代的人看到这篇随笔时,不要讥笑我的无知。
我们活着时的样子:外表讨好,内心狂乱。
文字可以兑换物质。当它们成为铅字呈现时。我们卖掉的只是它隐匿的身体,其中的直白却只有灵魂相通的人才能够洞悉。当你并不是一味的指责这样的情节脱离了现实,而是能够安静思考些什么,你或许就是和我们一样的孩子。
80年代是离死亡最遥远的一群,漠不关心的冷淡,天生迎合的本领,使我们远离世俗的迫害。况且空洞虚无的心本不应是死亡的前兆。或许,这种意义上的死亡会有牵强,肉体和灵魂应该分开看待,我们在人间把守的仅仅是我们的肉体,而我们苍老的心可能早已离去。追随着我们远方的梦想。所以喜欢旅行,每每灵魂逸出生活的边界时,便会选择旅行。崇尚一切自然的事情,所以愿意让肉体配合着它的游离。
人生本是一场旅行。这句话在80年代的身上体现得完美极致。自从离开了童年之后,我们的心便一直在旅途之中——进行着一场灵魂与身体的游离
不肯相信永远,所以迷恋烟花的消迹。用尽一生的气力,为的只是瞬间的精彩。曾在一部小说中这样写道:
一粒粒火种发着惊声的战栗划破夜空的静寂冲向高处。黑暗中,那个蓓蕾变成了花苞,花心忽然开始破碎,一声巨响后。暗漠天空刹那间绽放出了绚烂的花朵。颓靡,华丽,迷离,矫情。破碎的声音依然在空中残留。直到整片烟花的消迹。
穷其一生的找寻,耗尽心力的等待。得手的便只有一瞬的绽放。然后所有的磨砺和劫难会被遗忘,尽管短暂的幸福之后会有无尽的怅然。但我肯定了这种释放。然而有些人一生都没有如此的机会。直到最后平静的死去。到达彼岸的超度,可能就是这个瞬间的过程吧。那是我们最接近上帝的时候,我清楚的看得到他的轮廓。一生中有这么一次的刻骨铭心,便值得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想见,怀念。也让我们用掉了整个人生去品味孤独,寂寞。
轻轻的延顺着掌心间的纹路,每一条都刻满了未知的劫难。
在现实中找不到理想的所在,这本身就是一种分离——肉体和灵魂的分离。以这样的姿态屹立,还会有什么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伤痛。安然的接受一切劫难,既然无法逃避,既然已经离去,又何苦在乎伤害?这样的冷漠没有让我们的眼神变得冷酷锐利,而是趋于迷离暧昧。这或许是我们喜欢的风格,因为我们大部分人中多多少少有些小资。
我始终认为我们不是真正属于诗的孩子。
在我看来,完美的诗者应该有着极度敏感的心。
他们清醒地感受着现实的苦难,异常的脆弱,无法摆脱眼前的悲怆,纵而选择了逃避的路径。他们不停地在脑海中构筑着幸福的样子和上帝的脸,于是他们成了美好的代言。殊不知,这种美好不过是来自一种叫做幻觉的意象,来自一个叫做天堂的地方。但在人间,没有天堂。显然,80年代人首先学会的是一种接纳和习惯,对于劫难的接纳和现实的习惯。
我们失去了创作真正意义上诗歌的能力。这样的表现风格不是80年代的所属。有人开始用着音乐的方式来记录这种悸动,摇滚的表现便在这个时候突兀而现。那种歇斯底里的呐喊多数会在主流音乐中瞬间遁形,但灵魂的相通便在此时显得昭然。我喜欢郑钧的东西,但他是70年代的孩子。80年代真正的摇滚歌者——有着诗人般灵魂的歌者活在地下,暴露在阳光下的“花儿”不能包括其中。
我们有着理性的高度和苍老的心。因为前者,对于大部分的事情漠不关心。因为后者,常常会感到没有激情的流动,或许这是自找的苦痛,因为我们拒绝欲望的所在。
我们摈弃着理想富满,狂妄张扬的70年代生人。记得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在大街上看到倒便盆的妇人,70年代的人会说,我将来一定不会是这幅模样。而80年代则说,这就是我将来的样子。
我很喜欢这套比喻,并总是拿它来炫耀我们的现实。一代会比一代清醒,这是我所坚信的理论。尽管会有偏颇。但只是希望当90年代的人看到这篇随笔时,不要讥笑我的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