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趁难打劫 (2/2)
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山沟中的军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很多人濒临破产。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期到来。可是这时候西联在美国的情报人员手中的美国股票早就卖完了,不但没有损失反而大赚特赚了一笔。赚的钱一部分被分期分批运回西联,以便今后使用;一部分则留在美国用于购买物资、设备。
在经济危机发生后西联在美国的情报人员趁机低价吸收了许多美国公司的上市股票,比如: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麦道公司、通用公司等美国著名公司的上市股票。李斌可是知道的二战期间这些公司可是赚得盆满钵满,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当时的美国是全世界经济上最强的国家,美国一出事其他国家也遭殃。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后,英、法、德、日、奥匈、意等国也紧随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奥匈帝国甚至因此分裂成了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国家。到了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英、法、德、日、奥、匈、意等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美国失业人口17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经济危机引起了各国政局的动荡不安。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趁机抬头,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趁机叫嚣出兵支那(注一),让大日本皇军征服整个支那。但是这也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妄想而已,因为清醒的日本人认为这还不是最好的时机。日本天皇裕仁支持清醒的日本人的决定。这让一些下层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很不甘心。他们比历史上提前整整一年在1930年九月十八日于中国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进而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
熟话说:国难思量将,家贫思贤妻。在这一危机时刻,各国选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选来拯救本国经济。
1932—1933年的美国总统大选,美国人选出了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担任美国第三十一任总统。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正式担任美国第三十一任总统。一上台罗斯福就开始推行自己的新政。到了1936年美国经济有了明显好转,只不过其代价是建立在由美国国家财政付款上的。历史上如果日本没有在1937年开始全面侵略中国和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恐怕美国早就破产了。可以说这两场战争救了美国。不然为何在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略中国后,南京国民政府会向美国发出强烈抗议,要求美国禁止向日本出口石油、钢铁等产品。就是因为日本人将从美国进口的石油、钢铁等产品全部变成武器,扔到了中国人头上。你说南京国民政府能不抗议吗?可是美国为了走出经济危机不顾中国人的死活,仍然向日本卖石油、钢铁等产品。到了珍珠港事件后才想到拉拢中国对抗日本。后来被吹嘘的国民革命军美械师,在抗战期间除了步枪、冲锋枪、手枪的配备较齐全外,其余的包括重机枪、迫击炮、榴弹炮或野战炮在内的重装备的配备都不齐全。即使齐全都严重缩水,本来是师属的105毫米榴弹炮,去被改成了75毫米野战炮,总的来说在武器配备上只相当于当时美军轻步兵师的标准。在二战结束后南京方面利用美国在华的剩余物资才比较真正的完成了国民革命军美械师的建设,只不过与真正的美械师仍有差距。原因就在于当时的中国105毫米以上口径的大炮炮弹产量有限,即使是南京方面想完全按照标准的美械师进行建设都不可能。毕竟子弹还好说,大口径的炮弹就难以满足需求了。
德国选择了希特勒当选德国首相(注二)。这一时空德国并未战败,希特勒也没像历史上那样用军工企业的生产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得德国的国民经济呈畸形发展,而是采取了与罗斯福类似的国家工业复兴计划。到了1936年德国经济恢复到了经济危机前的水平。
德美等受到经济危机严重伤害的国家在那里舔伤口。李斌也没闲着,趁机从遭到经济危机严重伤害的国家那里大规模低价购进各种工业原材料,其中,石油、铜、镍等在民生上、军事上有重要影响的矿产是优先收购的对象,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工业设备、机械设备被打包后间接运回西联控制下的地区。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提升了西联自身的实力;二是削弱了英美等国在二战中的实力;三是打破了苏联打算趁机低价获得工业设备的可能性,逼得苏联不得不出比原来更高的价格购买,让苏联准备的钱比历史上少买了很多物资。李斌可是知道历史上苏联的工业产值之所以在其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就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与苏联趁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后,用黄金等硬通货向英法美德等国购买大量工业设备不无关系。对于想要收复被苏联霸占的北方领土的李斌来说,让苏联的实力少一分的事是值得他去做的。
ps:注一:“支那”一词原意为古代印度对中国的代称,没有任何歧义。到了甲午战争后日本人因看不起中国,蔑视地称中国为支那,称中国认为支那猪。至此“支那”一词有了贬义。直到现在一些日本人也因敌视中国或看不起称中国为支那,称中国认为支那猪。
注二:历史上德国在一战前的政府首脑被称为首相。一战战败后德国被迫撤消了皇室,随后成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的魏玛共和国。这个时空中德国并未战败,首相仍然作为政府首脑存在。
很多人濒临破产。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期到来。可是这时候西联在美国的情报人员手中的美国股票早就卖完了,不但没有损失反而大赚特赚了一笔。赚的钱一部分被分期分批运回西联,以便今后使用;一部分则留在美国用于购买物资、设备。
在经济危机发生后西联在美国的情报人员趁机低价吸收了许多美国公司的上市股票,比如: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麦道公司、通用公司等美国著名公司的上市股票。李斌可是知道的二战期间这些公司可是赚得盆满钵满,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当时的美国是全世界经济上最强的国家,美国一出事其他国家也遭殃。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后,英、法、德、日、奥匈、意等国也紧随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奥匈帝国甚至因此分裂成了奥地利和匈牙利两个国家。到了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英、法、德、日、奥、匈、意等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美国失业人口17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无业人口颠沛流离。
经济危机引起了各国政局的动荡不安。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趁机抬头,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趁机叫嚣出兵支那(注一),让大日本皇军征服整个支那。但是这也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妄想而已,因为清醒的日本人认为这还不是最好的时机。日本天皇裕仁支持清醒的日本人的决定。这让一些下层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很不甘心。他们比历史上提前整整一年在1930年九月十八日于中国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进而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
熟话说:国难思量将,家贫思贤妻。在这一危机时刻,各国选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选来拯救本国经济。
1932—1933年的美国总统大选,美国人选出了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担任美国第三十一任总统。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正式担任美国第三十一任总统。一上台罗斯福就开始推行自己的新政。到了1936年美国经济有了明显好转,只不过其代价是建立在由美国国家财政付款上的。历史上如果日本没有在1937年开始全面侵略中国和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恐怕美国早就破产了。可以说这两场战争救了美国。不然为何在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略中国后,南京国民政府会向美国发出强烈抗议,要求美国禁止向日本出口石油、钢铁等产品。就是因为日本人将从美国进口的石油、钢铁等产品全部变成武器,扔到了中国人头上。你说南京国民政府能不抗议吗?可是美国为了走出经济危机不顾中国人的死活,仍然向日本卖石油、钢铁等产品。到了珍珠港事件后才想到拉拢中国对抗日本。后来被吹嘘的国民革命军美械师,在抗战期间除了步枪、冲锋枪、手枪的配备较齐全外,其余的包括重机枪、迫击炮、榴弹炮或野战炮在内的重装备的配备都不齐全。即使齐全都严重缩水,本来是师属的105毫米榴弹炮,去被改成了75毫米野战炮,总的来说在武器配备上只相当于当时美军轻步兵师的标准。在二战结束后南京方面利用美国在华的剩余物资才比较真正的完成了国民革命军美械师的建设,只不过与真正的美械师仍有差距。原因就在于当时的中国105毫米以上口径的大炮炮弹产量有限,即使是南京方面想完全按照标准的美械师进行建设都不可能。毕竟子弹还好说,大口径的炮弹就难以满足需求了。
德国选择了希特勒当选德国首相(注二)。这一时空德国并未战败,希特勒也没像历史上那样用军工企业的生产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得德国的国民经济呈畸形发展,而是采取了与罗斯福类似的国家工业复兴计划。到了1936年德国经济恢复到了经济危机前的水平。
德美等受到经济危机严重伤害的国家在那里舔伤口。李斌也没闲着,趁机从遭到经济危机严重伤害的国家那里大规模低价购进各种工业原材料,其中,石油、铜、镍等在民生上、军事上有重要影响的矿产是优先收购的对象,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工业设备、机械设备被打包后间接运回西联控制下的地区。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提升了西联自身的实力;二是削弱了英美等国在二战中的实力;三是打破了苏联打算趁机低价获得工业设备的可能性,逼得苏联不得不出比原来更高的价格购买,让苏联准备的钱比历史上少买了很多物资。李斌可是知道历史上苏联的工业产值之所以在其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就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与苏联趁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后,用黄金等硬通货向英法美德等国购买大量工业设备不无关系。对于想要收复被苏联霸占的北方领土的李斌来说,让苏联的实力少一分的事是值得他去做的。
ps:注一:“支那”一词原意为古代印度对中国的代称,没有任何歧义。到了甲午战争后日本人因看不起中国,蔑视地称中国为支那,称中国认为支那猪。至此“支那”一词有了贬义。直到现在一些日本人也因敌视中国或看不起称中国为支那,称中国认为支那猪。
注二:历史上德国在一战前的政府首脑被称为首相。一战战败后德国被迫撤消了皇室,随后成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的魏玛共和国。这个时空中德国并未战败,首相仍然作为政府首脑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