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红楼之孤家寡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94章
徒景年也很烦心,几个弟弟这么多年经营下来,朝堂上也有了不小的发言权,比如说,一些甄家搞上来的人赫然已经进了御史台,御史这种生物,历朝历代都挺恶心人的。这些人最擅长拿着放大镜找人的毛病,鸡蛋里头别说挑骨头了,他们能挑出一只活鸡来!尤其他们有风闻言事的特权,反正只要不惹急了皇帝,你满口胡说八道都没事,因此,御史自从诞生以来开始,就成了党争的先锋军。反正你要是想要搞臭对手,叫御史那边找茬拼命弹劾就是了。
甄家既然将几个御史弄上了台,还花大笔的钱养着他们,那么,这些人自然会发挥他们的作用。因此,很快,不少人就盯上了东宫和恭郡王府。
先是有御史参劾太子生活奢侈,东宫用的全是各种花色的玻璃窗,琉璃镜,还专门弄什么暖棚,违反四时规律,给东宫一年四季提供蔬果食用。承庆帝恼怒无比,自从徒景年将玻璃量产之后,别说皇宫了,便是寻常的富户,也愿意将家里的纱窗换成各种玻璃窗,皇宫里面不过是出于隐私之类的需求,将普通的平板玻璃,换成了各种吹出了花样的花式玻璃,而且还经过了特别的处理,使其更加坚韧,以免稍微一碰,便破碎了。
徒景年享受的这些,别说皇宫了,长安城里面,有几个官宦人家没有,这算什么奢侈,哦,难道皇家吃糠咽菜,你们这些臣子玉食珍馐才是对的!因此,承庆帝回头就叫人将那个御史抄了家,将他们家的家产清单传示朝臣,直接就讥讽道:“以前朕就听说过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想不到做御史的也差不离,据朕所知,你们几个人原本家资最丰的,家中也不过七八顷的田地,想不到,如今做了御史,倒是家资巨万了,光是京畿附近和江南的良田,就有近千顷了,你们几位倒是生财有道,朕没把你们安排到户部真是屈才了!”
承庆帝做的事情其实相当不合规矩,这种事情,怎么也得先有人弹劾了那几个御史,再交由三司会审,然后判决抄家才行,但是他是皇帝,自然有特权,可以先将人收拾了,再出示证据。
第一波试探性的交锋几个被推出去探路的御史算是大败亏输,不光丢了官,还被抄家流放了。但是甄家显然不仅仅只有这一步,所谓三人成虎,头一次说坏话,承庆帝不会相信,第二次,承庆帝还会相信,次数多了,承庆帝自然也就觉得是真的了,到了那个时候,哪怕是现在这些查无实据的东西也会成为太子倒台的罪状。
因此,隔上一段时间,就有人开始弹劾,有的是弹劾詹事府的官员,有的是弹劾承恩公府,有的弹劾何家,总而言之,跟东宫有关系的任何人都在他们的弹劾之列。
徒景年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总不能将时间都花在跟这些人耍嘴皮子,朝中自辩上,原本他还想等到自个上台之后再收拾甄家呢,如今也不行了,还是得先出手为强。
徒景年自然不会跟甄家玩嘴皮子上的功夫,要来就来点实际的。
甄家这些年势力膨胀得非常厉害,不少上进无望的低级官员干脆都攀上了甄家这棵大树,何况,随着甄家的势头越来越大,很多人竟也觉得甄家还是有三成赢面的,因此,即便是一些大家族,秉着两头下注的观念,也跟甄家搭上了关系,加上甄家这些年推举上去的门客幕僚,资助的一些贫苦出身的读书人,甄家即便算不上甄半朝,明面上也差不多能影响到三成的朝臣了。
这样的势力,承庆帝没注意也就罢了,要是注意到了,哪怕再宠幸甄家,承庆帝也要心惊了。
当然了,徒景年自然不能直接跟承庆帝说什么,甄家现在如何如何了,承庆帝得怀疑徒景年有什么私心,自己还活着,就打压弟弟了。
徒景年一直在寻找出手的时机,结果机会很快来了。
自从宋朝开始,南方已经成了整个中原的经济中心,赋税重地。当然了,这也并不代表南方就一直太平无事了。这些年来,因为徒景年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广开工厂作坊,收容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这也导致了,南方土地兼并愈发严重起来,甄家更是仗着自家的势力,占据了大量肥沃的土地,织造府那边如今都是以甄家马首是瞻,自然不会有人往上报,一个个粉饰太平。
问题是,农民的土地没有了,想要继续购买土地找谁呢?首当其冲的是一些土地主,他们因为勤俭节约,努力致富,几代经营之后,有些土地,还能雇得起长工短工,甚至还有佃户,但是,他们家里没有做官的,这也导致了,这样的土地主,除了在自个所在的村子里还有些话语权之外,面对官府,是半点反抗能力也没有。
甄家这些年人口繁衍不少,而且,对于这年头的人来说,根本没什么投资的概念,你买铺子,除非是收租金,还有赢有亏呢,若是买地,租给佃户,再有什么天灾人祸,也是那些佃户倒霉啊,对他们来说,该收的租子还得收,减免一点,也是他们大发善心了。
何况,为了家族的发展,甄家还要大肆购买祭田,这些祭田的收入将会成为族中祭祀、办学、抚养孤寡老人的根基。因此,甄家这些年,良田的数量,几乎年年都在增长,尤其,甄家因为各房都有私心,管事也是习惯了从主家的钱财里面刮油的,这也导致了,甄家的铺子多半不那么赚钱,自然,甄家宁愿弄更加稳妥的田产了。
&n... -->>
☆、第94章
徒景年也很烦心,几个弟弟这么多年经营下来,朝堂上也有了不小的发言权,比如说,一些甄家搞上来的人赫然已经进了御史台,御史这种生物,历朝历代都挺恶心人的。这些人最擅长拿着放大镜找人的毛病,鸡蛋里头别说挑骨头了,他们能挑出一只活鸡来!尤其他们有风闻言事的特权,反正只要不惹急了皇帝,你满口胡说八道都没事,因此,御史自从诞生以来开始,就成了党争的先锋军。反正你要是想要搞臭对手,叫御史那边找茬拼命弹劾就是了。
甄家既然将几个御史弄上了台,还花大笔的钱养着他们,那么,这些人自然会发挥他们的作用。因此,很快,不少人就盯上了东宫和恭郡王府。
先是有御史参劾太子生活奢侈,东宫用的全是各种花色的玻璃窗,琉璃镜,还专门弄什么暖棚,违反四时规律,给东宫一年四季提供蔬果食用。承庆帝恼怒无比,自从徒景年将玻璃量产之后,别说皇宫了,便是寻常的富户,也愿意将家里的纱窗换成各种玻璃窗,皇宫里面不过是出于隐私之类的需求,将普通的平板玻璃,换成了各种吹出了花样的花式玻璃,而且还经过了特别的处理,使其更加坚韧,以免稍微一碰,便破碎了。
徒景年享受的这些,别说皇宫了,长安城里面,有几个官宦人家没有,这算什么奢侈,哦,难道皇家吃糠咽菜,你们这些臣子玉食珍馐才是对的!因此,承庆帝回头就叫人将那个御史抄了家,将他们家的家产清单传示朝臣,直接就讥讽道:“以前朕就听说过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想不到做御史的也差不离,据朕所知,你们几个人原本家资最丰的,家中也不过七八顷的田地,想不到,如今做了御史,倒是家资巨万了,光是京畿附近和江南的良田,就有近千顷了,你们几位倒是生财有道,朕没把你们安排到户部真是屈才了!”
承庆帝做的事情其实相当不合规矩,这种事情,怎么也得先有人弹劾了那几个御史,再交由三司会审,然后判决抄家才行,但是他是皇帝,自然有特权,可以先将人收拾了,再出示证据。
第一波试探性的交锋几个被推出去探路的御史算是大败亏输,不光丢了官,还被抄家流放了。但是甄家显然不仅仅只有这一步,所谓三人成虎,头一次说坏话,承庆帝不会相信,第二次,承庆帝还会相信,次数多了,承庆帝自然也就觉得是真的了,到了那个时候,哪怕是现在这些查无实据的东西也会成为太子倒台的罪状。
因此,隔上一段时间,就有人开始弹劾,有的是弹劾詹事府的官员,有的是弹劾承恩公府,有的弹劾何家,总而言之,跟东宫有关系的任何人都在他们的弹劾之列。
徒景年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总不能将时间都花在跟这些人耍嘴皮子,朝中自辩上,原本他还想等到自个上台之后再收拾甄家呢,如今也不行了,还是得先出手为强。
徒景年自然不会跟甄家玩嘴皮子上的功夫,要来就来点实际的。
甄家这些年势力膨胀得非常厉害,不少上进无望的低级官员干脆都攀上了甄家这棵大树,何况,随着甄家的势头越来越大,很多人竟也觉得甄家还是有三成赢面的,因此,即便是一些大家族,秉着两头下注的观念,也跟甄家搭上了关系,加上甄家这些年推举上去的门客幕僚,资助的一些贫苦出身的读书人,甄家即便算不上甄半朝,明面上也差不多能影响到三成的朝臣了。
这样的势力,承庆帝没注意也就罢了,要是注意到了,哪怕再宠幸甄家,承庆帝也要心惊了。
当然了,徒景年自然不能直接跟承庆帝说什么,甄家现在如何如何了,承庆帝得怀疑徒景年有什么私心,自己还活着,就打压弟弟了。
徒景年一直在寻找出手的时机,结果机会很快来了。
自从宋朝开始,南方已经成了整个中原的经济中心,赋税重地。当然了,这也并不代表南方就一直太平无事了。这些年来,因为徒景年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广开工厂作坊,收容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这也导致了,南方土地兼并愈发严重起来,甄家更是仗着自家的势力,占据了大量肥沃的土地,织造府那边如今都是以甄家马首是瞻,自然不会有人往上报,一个个粉饰太平。
问题是,农民的土地没有了,想要继续购买土地找谁呢?首当其冲的是一些土地主,他们因为勤俭节约,努力致富,几代经营之后,有些土地,还能雇得起长工短工,甚至还有佃户,但是,他们家里没有做官的,这也导致了,这样的土地主,除了在自个所在的村子里还有些话语权之外,面对官府,是半点反抗能力也没有。
甄家这些年人口繁衍不少,而且,对于这年头的人来说,根本没什么投资的概念,你买铺子,除非是收租金,还有赢有亏呢,若是买地,租给佃户,再有什么天灾人祸,也是那些佃户倒霉啊,对他们来说,该收的租子还得收,减免一点,也是他们大发善心了。
何况,为了家族的发展,甄家还要大肆购买祭田,这些祭田的收入将会成为族中祭祀、办学、抚养孤寡老人的根基。因此,甄家这些年,良田的数量,几乎年年都在增长,尤其,甄家因为各房都有私心,管事也是习惯了从主家的钱财里面刮油的,这也导致了,甄家的铺子多半不那么赚钱,自然,甄家宁愿弄更加稳妥的田产了。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