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九州志之诸子百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豫州,居九州之心,望天下之远。其土柔软,其地平阔,其水荡荡,其山茫茫,乃是九州之中最宜居之地。
九州诸派之一的佛家,便坐落在豫州偏西的少室山上。与其他诸派清净修行的景致不同,少室山前的石道上,终年熙熙攘攘,香客接踵,好不热闹。山中少林寺,更是香火袅袅,玉灯灿灿,万年不曾中断。
豫州百姓,人人信佛向善。但凡路上遇到的百姓,个个慈眉善目,乐善好施。一些人更是手持佛珠,边行边诵佛经,与人见面,即称“阿弥陀佛”,佛法教化之深,可见一斑。
豫州之地,面积并不算大,在九州中排名偏后,但是百姓数量却是最多。因而,豫州田地紧张,碰上灾荒之年,五谷不丰,青黄不接,便是常有之事。但是,无论多么严重的灾祸,纵使人人饥肠,面黄肌瘦,豫州大地上,却从未有过饿死人的记录,堪称奇迹。
其他诸派之人,暗自惊疑,曾无数次潜入豫州,想偷取佛家化民的秘诀,但总不得其法。后来,有一年九州大灾荒,多地颗粒无收,九州诸派纷纷派弟子救灾,只是粮食储备不足,空有法力,也变不出能吃的口粮来。山中野草都被拔光,不知饿死了多少百姓。豫州人口众多,受灾最重,但是仍然一个饿殍也无。诸派听闻之后,纷纷前来求教。
佛家人道:“无他,唯善耳。”带着诸派之人,来到赈灾现场。只见方圆十里之内,乌央乌央,全是饥寒交迫的百姓,嗷嗷待哺。而百姓中间。却只有二十口煮着稀粥的大锅,尚不足三分之一的人裹腹。
然而,与别地不同,这些百姓脸色虽差,眼神却十分平和,不急不躁。秩序井然,并无慌乱之感。
粥熟之后,一名僧人登上高台,口诵佛号,道:“人多粥少,不足者可食贫僧之肉充饥。”说罢,拿出一把戒刀,在臂上削下一片肉来,放到砧板上。血流如注。瞬间染红了半边僧衣。僧人却视若无睹,高呼道:“施粥。”往台上一坐,两手合十,诵佛入定,等着百姓来食他的肉。
一些佛家俗家弟子打扮的人,纷纷开锅放粥,高喊道:“大家莫急,不足者可食我等之肉。”声音铿锵。慈悲忠厚,绝非做作之举。
但见百姓之中。你谦我让,总是老弱妇孺先领粥,他人才有序上前,无丝毫拥挤之象。而且,领粥之人皆盛少许,但求不死。绝不多讨。
诸派之人看了这等景象,只惊得瞠目结舌,难以置信。这等舍身投虎,割肉饲鹰的大慈悲之举,把众人吓的不轻。
回去之后。一些门派为控制灾情,也暗自效仿。谁知,不是主持者痛不下心来割肉,就是割肉之后百姓仍旧不信,更有甚者,一群百姓哄抢而上,竟当真杀死了一名修真弟子。
盲目模仿,丑态百出,闹了许多笑话,徒增笑料。这是九州有史以来既令人悲切,又令人捧腹的一段历史,至今无人愿意提及。
在佛家教化之下,豫州从不曾有过灾民流离失所的现象。然而,今日,在洛龙城前往少室山的道路上,却有无数百姓,大包小包,携儿带女,背井离乡,向着佛家少林寺逃难而来。
途中有诸多僧人照顾,百姓精神良好,并不受苦,但是这等异像在豫州还是首次,颇为怪异。
... -->>
豫州,居九州之心,望天下之远。其土柔软,其地平阔,其水荡荡,其山茫茫,乃是九州之中最宜居之地。
九州诸派之一的佛家,便坐落在豫州偏西的少室山上。与其他诸派清净修行的景致不同,少室山前的石道上,终年熙熙攘攘,香客接踵,好不热闹。山中少林寺,更是香火袅袅,玉灯灿灿,万年不曾中断。
豫州百姓,人人信佛向善。但凡路上遇到的百姓,个个慈眉善目,乐善好施。一些人更是手持佛珠,边行边诵佛经,与人见面,即称“阿弥陀佛”,佛法教化之深,可见一斑。
豫州之地,面积并不算大,在九州中排名偏后,但是百姓数量却是最多。因而,豫州田地紧张,碰上灾荒之年,五谷不丰,青黄不接,便是常有之事。但是,无论多么严重的灾祸,纵使人人饥肠,面黄肌瘦,豫州大地上,却从未有过饿死人的记录,堪称奇迹。
其他诸派之人,暗自惊疑,曾无数次潜入豫州,想偷取佛家化民的秘诀,但总不得其法。后来,有一年九州大灾荒,多地颗粒无收,九州诸派纷纷派弟子救灾,只是粮食储备不足,空有法力,也变不出能吃的口粮来。山中野草都被拔光,不知饿死了多少百姓。豫州人口众多,受灾最重,但是仍然一个饿殍也无。诸派听闻之后,纷纷前来求教。
佛家人道:“无他,唯善耳。”带着诸派之人,来到赈灾现场。只见方圆十里之内,乌央乌央,全是饥寒交迫的百姓,嗷嗷待哺。而百姓中间。却只有二十口煮着稀粥的大锅,尚不足三分之一的人裹腹。
然而,与别地不同,这些百姓脸色虽差,眼神却十分平和,不急不躁。秩序井然,并无慌乱之感。
粥熟之后,一名僧人登上高台,口诵佛号,道:“人多粥少,不足者可食贫僧之肉充饥。”说罢,拿出一把戒刀,在臂上削下一片肉来,放到砧板上。血流如注。瞬间染红了半边僧衣。僧人却视若无睹,高呼道:“施粥。”往台上一坐,两手合十,诵佛入定,等着百姓来食他的肉。
一些佛家俗家弟子打扮的人,纷纷开锅放粥,高喊道:“大家莫急,不足者可食我等之肉。”声音铿锵。慈悲忠厚,绝非做作之举。
但见百姓之中。你谦我让,总是老弱妇孺先领粥,他人才有序上前,无丝毫拥挤之象。而且,领粥之人皆盛少许,但求不死。绝不多讨。
诸派之人看了这等景象,只惊得瞠目结舌,难以置信。这等舍身投虎,割肉饲鹰的大慈悲之举,把众人吓的不轻。
回去之后。一些门派为控制灾情,也暗自效仿。谁知,不是主持者痛不下心来割肉,就是割肉之后百姓仍旧不信,更有甚者,一群百姓哄抢而上,竟当真杀死了一名修真弟子。
盲目模仿,丑态百出,闹了许多笑话,徒增笑料。这是九州有史以来既令人悲切,又令人捧腹的一段历史,至今无人愿意提及。
在佛家教化之下,豫州从不曾有过灾民流离失所的现象。然而,今日,在洛龙城前往少室山的道路上,却有无数百姓,大包小包,携儿带女,背井离乡,向着佛家少林寺逃难而来。
途中有诸多僧人照顾,百姓精神良好,并不受苦,但是这等异像在豫州还是首次,颇为怪异。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