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明末虎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扬壮的脸上涌出了喜悦的笑容,他挺直了干瘦的身子对李啸说道:“总旗既然看得起我,我刘扬壮定当竭尽全力将后勤队与修复工作一起做好。”
随后,刘扬壮立刻带领工匠们开始修建,并按李啸的要求,优先安排大部分泥水匠木匠修复北面那些受损的城墙,余部则抓紧时间先把军营和马场建好,以让士兵们不必再睡帐篷,马匹也可尽早有温暖的宿地。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次日中午时分,李啸与雷傲正带着全体战兵站军姿练队列时,张行猛与上官云杰带着浩浩荡荡近800名的流民队伍回来了。
张行猛与上官云杰均是一脸大汗,两人一见李啸,便急急地跳下马来,来不及拭去脸上的汗水,便一脸喜色地向他汇报道:“总旗,本次前去杨家店与孙喬镇两地,共招得流民壮男612名,流民家属175名。”
李啸颇为一惊:“为何这些流民家属这么少?”
上官云杰笑着抢过话来:“总旗,现在登州战乱,官军与叛军反复拉锯作战,这些州镇皆饱受战争之苦,那些身体较弱的流民家属多已于战争中死去,只有这些身体条件较好的壮男,方可勉强在这乱世中存活啊。”
李啸点点头,然后微笑着问他:“那你们要选的骑兵,可在其中挑到了足够的人选?”
张行猛闻言,哈哈大笑说道:“那是自然。我等这番辛苦,当然优先要招足骑兵。我与云杰两人皆已招满骑兵,这登州之地,有颇多会骑马的辽民流落其间。总旗,这其中,在下还招到了两名是曾在辽东当过夜不收之人呢。”
张行猛说完,回头望向身后两人说道:“方胜、费大广还不快来见过李总旗。”
两个精壮汉子走上前来,向李啸拱手致礼。
“在下方胜,辽东辽阳人,曾在辽东奉集堡当夜不收,见过李总旗。”
“在下费大广,辽东金州人,曾在辽东虎皮驿任夜不收哨骑,见过李总旗。”
李啸满意脸都是笑意,亲热地拍了拍两人肩膀说道:“两人愿入我军,我李啸自是衷心欢迎,愿二位勉之!”
仿佛是从这一天开始,李啸全军在高龙堡的生活开始步入正轨。
每天卯时,全军开始出操,整个堡内都一片忙碌景象。
哨骑队长张行猛率所部哨骑队在堡外空地,练马上格斗,练射箭,练马术,练潜伏。
突骑队长上官云杰亦率全部突骑队出堡,练冲击马阵,练长枪使用,练骑马斩敌。
枪兵哨长雷傲与丙队队长关质,则在堡内一大块空旷之地,把全部的枪兵、盾兵、和新招的辅兵混合,以老兵带新兵的方式,练站军姿,练队列。
赵杰则带着火炮部队检修火炮,三人一炮的组合方式,用这13门火炮,反复地操练射击配合。另多出的9名火炮手则改为火铳兵,他另从辅兵中招得曾使过火铳的流民12人,以使用缴获的16部火铳,和5部三眼铳,也由赵杰统一训练射击要点。
刘扬壮手下那30名健妇已经对后勤队的工作颇为熟悉,基本上不需要他多说什么就能把伙食和卫生工作做好,现在刘扬壮基本上是全身心地投入建筑与修复工作中,而另一名负责人关质则是在协助枪兵哨长雷傲安排好本队的训练后,便抓紧时间来管理工匠们的施工,监督进度与质量。
站在城门堡楼上凭高而望的李啸满意地看着这一切。他欣喜地看到,与以往的李啸军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现在的盔甲已开始全军普遍着装。
他手下的队长哨长们,全部头戴八瓣精铁明盔,身着普通铁甲。
骑兵们则其本上都是穿着棉甲,哨骑们都戴着粗铁头盔,另外有一部分突骑兵身着铁甲,戴着粗铁头盔,不用说,那绝对是上官云杰的楔形骑兵阵的阵尖之人选,是那些在最前头冲击的精锐骑兵。
全部的枪兵和盾兵中的老兵,都面带自豪地身穿棉甲,而剩下的士兵包括火器部队,则每个都穿了一件火红的鸳鸯战袄。
李啸放眼望去,堡内堡外,处处都是铠甲耀目,刀枪闪亮,人呼马嘶,尘土滚滚,好一派热闹的练兵景象。
那些工匠似乎也受到了这热烈的军营气氛感染,一个个挑灰浆,搬砖块,锯木头,忙得亦是手脚不停。
人勤光阴快,很快四天时间飞速而过,在这一天的傍晚时刻,出去卖刀剑的杨振与高小飞回来了,两人一脸憔悴却又满怀兴奋地李啸汇报道,由于登州本地战乱频仍,粮食价格极高,并且村村户户中存粮皆是不多,故他们几乎将附近村落走遍,方把刀剑以一把换一石米面的低贱价格全部卖掉,换得了300多石的米粮。
李啸心下沉吟,这登州的粮价,确实是高得近乎离谱。想来在安东卫之际,一把刀剑能换近两石的米粮,这里竟然只能换到一半的数量。
只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人吃粮,马嚼豆,对于军队来说,粮草是重中之重,如果军粮不能何证,那现在的高昂士气随时都会灰飞烟灭。
现在李啸共有不到700石米粮,如不从外面采购补充并且上面没有发下粮饷的话,按一个人一个月最少要吃半石米粮来计算,现在李啸共有的这一千几百号人,最多一个多月就能全部吃光!
李啸的粮食问题,还是处于一个相当紧张的状态。
李啸脸上没有表露出心下的忧虑,依然微笑着安慰两人,让他们卸下米粮后,就去吃饭休息。
饭后,全军回堡休息。只是在四面的城墙上,都张挂起了灯笼,安排了值夜的士兵往来轮流巡逻检视。
太阳西沉之后,还在四处视察流民家属的李啸,得到下人禀告,说堡外有人要来见他。
“这么晚了,是何人前来?”
“禀大人,此人自称是辽东军游击,吴三桂。”
刘扬壮的脸上涌出了喜悦的笑容,他挺直了干瘦的身子对李啸说道:“总旗既然看得起我,我刘扬壮定当竭尽全力将后勤队与修复工作一起做好。”
随后,刘扬壮立刻带领工匠们开始修建,并按李啸的要求,优先安排大部分泥水匠木匠修复北面那些受损的城墙,余部则抓紧时间先把军营和马场建好,以让士兵们不必再睡帐篷,马匹也可尽早有温暖的宿地。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次日中午时分,李啸与雷傲正带着全体战兵站军姿练队列时,张行猛与上官云杰带着浩浩荡荡近800名的流民队伍回来了。
张行猛与上官云杰均是一脸大汗,两人一见李啸,便急急地跳下马来,来不及拭去脸上的汗水,便一脸喜色地向他汇报道:“总旗,本次前去杨家店与孙喬镇两地,共招得流民壮男612名,流民家属175名。”
李啸颇为一惊:“为何这些流民家属这么少?”
上官云杰笑着抢过话来:“总旗,现在登州战乱,官军与叛军反复拉锯作战,这些州镇皆饱受战争之苦,那些身体较弱的流民家属多已于战争中死去,只有这些身体条件较好的壮男,方可勉强在这乱世中存活啊。”
李啸点点头,然后微笑着问他:“那你们要选的骑兵,可在其中挑到了足够的人选?”
张行猛闻言,哈哈大笑说道:“那是自然。我等这番辛苦,当然优先要招足骑兵。我与云杰两人皆已招满骑兵,这登州之地,有颇多会骑马的辽民流落其间。总旗,这其中,在下还招到了两名是曾在辽东当过夜不收之人呢。”
张行猛说完,回头望向身后两人说道:“方胜、费大广还不快来见过李总旗。”
两个精壮汉子走上前来,向李啸拱手致礼。
“在下方胜,辽东辽阳人,曾在辽东奉集堡当夜不收,见过李总旗。”
“在下费大广,辽东金州人,曾在辽东虎皮驿任夜不收哨骑,见过李总旗。”
李啸满意脸都是笑意,亲热地拍了拍两人肩膀说道:“两人愿入我军,我李啸自是衷心欢迎,愿二位勉之!”
仿佛是从这一天开始,李啸全军在高龙堡的生活开始步入正轨。
每天卯时,全军开始出操,整个堡内都一片忙碌景象。
哨骑队长张行猛率所部哨骑队在堡外空地,练马上格斗,练射箭,练马术,练潜伏。
突骑队长上官云杰亦率全部突骑队出堡,练冲击马阵,练长枪使用,练骑马斩敌。
枪兵哨长雷傲与丙队队长关质,则在堡内一大块空旷之地,把全部的枪兵、盾兵、和新招的辅兵混合,以老兵带新兵的方式,练站军姿,练队列。
赵杰则带着火炮部队检修火炮,三人一炮的组合方式,用这13门火炮,反复地操练射击配合。另多出的9名火炮手则改为火铳兵,他另从辅兵中招得曾使过火铳的流民12人,以使用缴获的16部火铳,和5部三眼铳,也由赵杰统一训练射击要点。
刘扬壮手下那30名健妇已经对后勤队的工作颇为熟悉,基本上不需要他多说什么就能把伙食和卫生工作做好,现在刘扬壮基本上是全身心地投入建筑与修复工作中,而另一名负责人关质则是在协助枪兵哨长雷傲安排好本队的训练后,便抓紧时间来管理工匠们的施工,监督进度与质量。
站在城门堡楼上凭高而望的李啸满意地看着这一切。他欣喜地看到,与以往的李啸军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现在的盔甲已开始全军普遍着装。
他手下的队长哨长们,全部头戴八瓣精铁明盔,身着普通铁甲。
骑兵们则其本上都是穿着棉甲,哨骑们都戴着粗铁头盔,另外有一部分突骑兵身着铁甲,戴着粗铁头盔,不用说,那绝对是上官云杰的楔形骑兵阵的阵尖之人选,是那些在最前头冲击的精锐骑兵。
全部的枪兵和盾兵中的老兵,都面带自豪地身穿棉甲,而剩下的士兵包括火器部队,则每个都穿了一件火红的鸳鸯战袄。
李啸放眼望去,堡内堡外,处处都是铠甲耀目,刀枪闪亮,人呼马嘶,尘土滚滚,好一派热闹的练兵景象。
那些工匠似乎也受到了这热烈的军营气氛感染,一个个挑灰浆,搬砖块,锯木头,忙得亦是手脚不停。
人勤光阴快,很快四天时间飞速而过,在这一天的傍晚时刻,出去卖刀剑的杨振与高小飞回来了,两人一脸憔悴却又满怀兴奋地李啸汇报道,由于登州本地战乱频仍,粮食价格极高,并且村村户户中存粮皆是不多,故他们几乎将附近村落走遍,方把刀剑以一把换一石米面的低贱价格全部卖掉,换得了300多石的米粮。
李啸心下沉吟,这登州的粮价,确实是高得近乎离谱。想来在安东卫之际,一把刀剑能换近两石的米粮,这里竟然只能换到一半的数量。
只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人吃粮,马嚼豆,对于军队来说,粮草是重中之重,如果军粮不能何证,那现在的高昂士气随时都会灰飞烟灭。
现在李啸共有不到700石米粮,如不从外面采购补充并且上面没有发下粮饷的话,按一个人一个月最少要吃半石米粮来计算,现在李啸共有的这一千几百号人,最多一个多月就能全部吃光!
李啸的粮食问题,还是处于一个相当紧张的状态。
李啸脸上没有表露出心下的忧虑,依然微笑着安慰两人,让他们卸下米粮后,就去吃饭休息。
饭后,全军回堡休息。只是在四面的城墙上,都张挂起了灯笼,安排了值夜的士兵往来轮流巡逻检视。
太阳西沉之后,还在四处视察流民家属的李啸,得到下人禀告,说堡外有人要来见他。
“这么晚了,是何人前来?”
“禀大人,此人自称是辽东军游击,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