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舂骑满香痕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原文第二十八: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解读:智谋见识超群,谦虚谨慎不张扬,这种人就是值得天下表率和推崇的楷模。做为天下表率和推崇的楷模,行为准则都应符合社会道德风尚,回归纯真的品质、为人真诚。
明智的人淡薄权利荣誉,明辨是非而不自取其辱;胸怀远大心平气和;胸怀远大心平气和的人容易知足,生活依然如故简朴且不奢侈。
明智的人行为光明磊落,随遇而安而非善恶不辨,众望所归为人师表,众望所归为人师表的人言行一致,所作所为不偏不歧自然而然。
[知]通假智。
[谿]音稀,从高山流下的瀑布,这里指落差很大令人仰止。
[忒]言行不一致。
[无极]自然而然的意思。
释疑:原每一段后有“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是后人伪添注。
原文第二十九:夫物或行或随、或炅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过;以恃萬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解读:大凡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的主动有的被动;有的炙热有的阴冷;有的强烈有的羸弱;有的奋斗有的堕落。因此聪明睿智的人了解的多、掌握得精、通晓要领。
聪明睿智的人能克制他人所不能克制的欲望,不把稀有之物当成宝贝奇货可居。认知学习他人所不认知的学识,这样就超过平常人的知识认知水准。一个人穷毕生精力所认知的知识水平在整个知识海洋来说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能。
[炅]音窘,灼热、炙热。
[吹]寒凉。
[羸]弱。
[隳]通假堕。
原文第三十: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楚棘生焉。大战之后,必有凶年。
故善者,果而已矣,不敢以取强焉。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已,是谓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蚤已。
解读:辅佐君主善于治国安民的政治家,不是依靠发动战争来发展提高国力,而是通过和平交往来增加国家之间的友好。军事行动的后果,必将导致战火纷飞。战争之后,必定是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的动荡不安局面。
因此说善于治理国家的政治家,发展经济富强才是正义斗争,而不是好战显示国家强盛。经济富强不断发展而能做到不骄不躁,经济富强不断完善而能做到不亢不卑,经济富强不断加强而能做到不可侵犯,经济持久和平发展而不止,这就是所谓的不战可屈人之兵的真正强盛。
大凡世事万物若太过强暴而起争端那么必定是衰败的前兆,这就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逆反规律,不得人心的迟早要衰亡。
[楚棘]战火狼籍。
[果]指财富经济。
[不道]不得人心,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意思。
[蚤]衰竭。
原文第三十一:夫唯兵者,不祥之器,故有道者不处。夫美之者,胜而不美,不可得志于天下矣。物或恶之,以丧礼处之,以悲哀泣之。
解读:战争利器对人来说是不祥的东西,所以善于治国安民的统治者都不轻易用兵。对战争的作用全面夸大美化的穷兵渎武暴政者,就算取得了胜利也是暂时的,侵略战争不可能获得人心。民众和国家都对此深恶痛绝(都是战争的受难者),战争导致亲友的伤亡,使幸存者悲痛欲绝。
[物]这里特指民众。
[或]国家。
释疑:此段伪批注过多,错简不通顺,特更正。
附伪文第三十一: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原文第三十二:道常,无名之朴。虽杪,天下弗能臣也。王侯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之,知之可以不殆。
解读:“道”是永恒不变的自然周期发展规律,纯朴自然的周期规律原本没有命名。自然周期规律衍生出更多抽象的概念与有形的事物,人们不可能完全了解掌握。统治者假如能顺应这种自然发展规律进行管理,那么万事万物将自我完善。天地的相对运动就产生了风雨,人们不可能使自然降水按照人的意愿下的均衡。在开始制定规章制度之前对事物现象命名,有了文字说明,也就能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就能传承文明,持久不息。
[道常]指永久的自然周期发展规律。
[杪]细节,这里指抽象的概念与有形的事物。
[自宾]自我完善,自然而然的意思。
[殆]消失、消亡。
释疑:此段有误,末句“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为错简,不是此段文字
特更正。
附错文第三十二: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原文三十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解读:认识人性的弱点及能辨别人物特点的人是一种智谋。能够清楚地认识自我的优点及不足之处是智慧的升华。处处显得高人一等比他人更有能力是因为有权势,克服自身的不利因素超越自我是生活中的强者。容易知足而不过份贪图物欲追求享乐是精神上的富者。知难不退持之以恒的人是意志坚定的体现。保持操守底线而不改弦易辙的人能久经考验。身虽残亡而思想精神得以留传的人就能流芳百世。
[死而不亡]指人的肉体难免衰竭而精神思想却能流传后人。
原文三十四: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章。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解读:期望过高妄图一步登天就容易使重心基础不稳而站不住脚。前进的脚步超出自身的客观条件就难以到达目标。暴露自身的缺陷而不自省就是不自量力。自行其是自欺欺人处事为人就不会有条有理。自私自利自相矛盾就会功亏一篑。自我感觉良好自作主张就难以长足进展。以上这些用‘道’来解释:也就是说不是‘一口吃个大胖子’而是长期积累。所以聪明贤达之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以为是;自尊自爱而不自高自大;因此能取长补短。
[馀]累积的意思。
[赘形]做大做强的意思。
[去彼取此]取长补短的意思。
释疑:此段话与原文三十三对称呼应。附通行本为第二十四章错简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原文三十五: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解读:天下人往往都喜欢攀权近贵获取权力,攀权近贵获取权力就能避免自身的利益受到损伤,且享受特权下权力的庇护,优美的乐声和诱人的美味往往能诱惑人流连忘返。那些治国安民的大道理往往都是些空泛无味不切实际的废话,视而不见真凭实据,听而不闻群众意见,一无所用。
[执]掌握。
[大象]权力、权术。
[道]这里指官腔伪调。
原文三十六: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之胜刚,弱之胜强,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故刚强处下,柔弱处上。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解读:导致收敛揖合的原因,必然是过份张扬显摆飞扬跋扈;导致衰退落后的原因,必然是过份争强好胜挥霍无度。导致废黜不用弃如敝履,必然是过份盛行浪费奢靡耗尽。导致意识形态获得争取的原因,必然是过份深受诱惑付出努力。这些就是所说的细微知著。
保持柔韧比显示刚烈更有优势,突出弱小比展现强大更为重要,因此军队过份好战争胜则容易被歼灭,木材弹性硬化就容易折断。所以刚烈且强硬往往处于被动,弱小而柔韧往往容易掌握主动。生长在水中的鱼不可能离开水的滋润而存活长久,就象战争的国家机器军队,不能脱离民众的拥护一样。
[歙]音设,合拢的意思。
[脱]离开。
[示]通假祀,‘不可以示人’意思是不能把人当成送去礼祭的物品那样对待。
原文三十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王侯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以静,无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解读:周期性循环的自然规律不是刻意所能追求却能保持持久,统治者若能遵从自然发展规律而进行有效引导,那么社会经济的自身发展运行也就能得到完善。物质财富发展丰富而人的欲望却无穷尽,人们就要克制贪欲返回不追名逐利的朴实自然。克制贪欲返回不追名逐利的朴实自然,那么人与社会的精神面貌也就安定而不浮躁。安定而不浮躁,社会整体价值观就会朝气蓬勃。
[道]这里的道是指循环的自然规律。
[常]永恒的意思。
[化]繁荣昌盛的意思。
[镇]克制。
[正]符合(自然发展规律)。
原文三十八: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不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以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解读:高尚风格是不以世俗标准作为取向因此能高瞻远瞩。普遍认可的风俗进而加以规范是因为没有参照标准。高尚风格就是不刻意做作而遵从义务。普遍的世俗标准是有目的地避重就轻进行取舍。
所以失去规章就尽量做到公正,失去公正就尽力做到仁善,不能仁善就义不容辞,义不容辞就礼尚往来。
高风亮节是身体力行而不避艰险;见义勇为是认为该这样做而挺身而出;谦虚礼貌的慈善是不求回报地待人接物,之所以慈善就好象卸除心里负担一样。
失去仁爱慈善的人缺乏诚实守信的社会责任义务,这是导致社会关系动荡不安的祸乱根源。有超前忧患责任意识的人是社会光明前景的希望,然而刚开始此种人在世俗的眼光中就像傻瓜一样。所以伟大的人言行光明磊落心理健康,实事求是而不虚伪做作,因此能取长补短。
[应]回报。
[攘]伸展。
[后]通假候,期待的意思。
原文三十九: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无敌耶!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至誉无誉。故物或益之而损,或损之而益。不欲瑑瑑如玉、珞珞如石。
解读:古往今来周期秩序的成因如下:天道有太阳因此世界光明;地球因为周旋地围绕太阳转而年复一年;世人有了普照的阳光而得以逐步进化;粮食作物有了充沛的阳光而果实累累;万物依赖阳光而得以生长;商王依仗自己是太阳神之子的精神神话而维护统治;这些都归结于太阳的光明,难与其匹敌。
假如天道没有光明整个宇宙将分崩离析;假如地球不是周旋地围绕太阳转将不复存在;假如世人没有了普照的阳光将不能发展;假如粮食作物没有阳光将衰竭;假如万物没有阳光将灭绝;假如商王难以合理地维护统治将被推翻。
极权富贵是因为建立在广大贫贱民众之上;高高在上的统治必定有广大的臣民基础;因此说名利富贵都是可耻的。所以说统治官僚少数人的富贵必然损害更多人的利益,统治集团国家权利的减少必将使民众受益。不扩张的统治欲望就象洁白无暇的玉石那样难得可贵。
[一]太阳、阳光的意思。
[蹶]音绝,颠覆。
[瑑]音转,带花纹的玉器。
[珞]音落,成串的珠玉。
释疑:此段伪批谬误多处,特更正。附伪批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誉。不欲瑑瑑如玉珞珞如石。
原文四十:反者道之动... -->>
原文第二十八: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解读:智谋见识超群,谦虚谨慎不张扬,这种人就是值得天下表率和推崇的楷模。做为天下表率和推崇的楷模,行为准则都应符合社会道德风尚,回归纯真的品质、为人真诚。
明智的人淡薄权利荣誉,明辨是非而不自取其辱;胸怀远大心平气和;胸怀远大心平气和的人容易知足,生活依然如故简朴且不奢侈。
明智的人行为光明磊落,随遇而安而非善恶不辨,众望所归为人师表,众望所归为人师表的人言行一致,所作所为不偏不歧自然而然。
[知]通假智。
[谿]音稀,从高山流下的瀑布,这里指落差很大令人仰止。
[忒]言行不一致。
[无极]自然而然的意思。
释疑:原每一段后有“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是后人伪添注。
原文第二十九:夫物或行或随、或炅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过;以恃萬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解读:大凡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的主动有的被动;有的炙热有的阴冷;有的强烈有的羸弱;有的奋斗有的堕落。因此聪明睿智的人了解的多、掌握得精、通晓要领。
聪明睿智的人能克制他人所不能克制的欲望,不把稀有之物当成宝贝奇货可居。认知学习他人所不认知的学识,这样就超过平常人的知识认知水准。一个人穷毕生精力所认知的知识水平在整个知识海洋来说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能。
[炅]音窘,灼热、炙热。
[吹]寒凉。
[羸]弱。
[隳]通假堕。
原文第三十: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楚棘生焉。大战之后,必有凶年。
故善者,果而已矣,不敢以取强焉。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不得已,是谓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蚤已。
解读:辅佐君主善于治国安民的政治家,不是依靠发动战争来发展提高国力,而是通过和平交往来增加国家之间的友好。军事行动的后果,必将导致战火纷飞。战争之后,必定是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的动荡不安局面。
因此说善于治理国家的政治家,发展经济富强才是正义斗争,而不是好战显示国家强盛。经济富强不断发展而能做到不骄不躁,经济富强不断完善而能做到不亢不卑,经济富强不断加强而能做到不可侵犯,经济持久和平发展而不止,这就是所谓的不战可屈人之兵的真正强盛。
大凡世事万物若太过强暴而起争端那么必定是衰败的前兆,这就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逆反规律,不得人心的迟早要衰亡。
[楚棘]战火狼籍。
[果]指财富经济。
[不道]不得人心,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意思。
[蚤]衰竭。
原文第三十一:夫唯兵者,不祥之器,故有道者不处。夫美之者,胜而不美,不可得志于天下矣。物或恶之,以丧礼处之,以悲哀泣之。
解读:战争利器对人来说是不祥的东西,所以善于治国安民的统治者都不轻易用兵。对战争的作用全面夸大美化的穷兵渎武暴政者,就算取得了胜利也是暂时的,侵略战争不可能获得人心。民众和国家都对此深恶痛绝(都是战争的受难者),战争导致亲友的伤亡,使幸存者悲痛欲绝。
[物]这里特指民众。
[或]国家。
释疑:此段伪批注过多,错简不通顺,特更正。
附伪文第三十一: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原文第三十二:道常,无名之朴。虽杪,天下弗能臣也。王侯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之,知之可以不殆。
解读:“道”是永恒不变的自然周期发展规律,纯朴自然的周期规律原本没有命名。自然周期规律衍生出更多抽象的概念与有形的事物,人们不可能完全了解掌握。统治者假如能顺应这种自然发展规律进行管理,那么万事万物将自我完善。天地的相对运动就产生了风雨,人们不可能使自然降水按照人的意愿下的均衡。在开始制定规章制度之前对事物现象命名,有了文字说明,也就能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就能传承文明,持久不息。
[道常]指永久的自然周期发展规律。
[杪]细节,这里指抽象的概念与有形的事物。
[自宾]自我完善,自然而然的意思。
[殆]消失、消亡。
释疑:此段有误,末句“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为错简,不是此段文字
特更正。
附错文第三十二: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原文三十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解读:认识人性的弱点及能辨别人物特点的人是一种智谋。能够清楚地认识自我的优点及不足之处是智慧的升华。处处显得高人一等比他人更有能力是因为有权势,克服自身的不利因素超越自我是生活中的强者。容易知足而不过份贪图物欲追求享乐是精神上的富者。知难不退持之以恒的人是意志坚定的体现。保持操守底线而不改弦易辙的人能久经考验。身虽残亡而思想精神得以留传的人就能流芳百世。
[死而不亡]指人的肉体难免衰竭而精神思想却能流传后人。
原文三十四: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章。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解读:期望过高妄图一步登天就容易使重心基础不稳而站不住脚。前进的脚步超出自身的客观条件就难以到达目标。暴露自身的缺陷而不自省就是不自量力。自行其是自欺欺人处事为人就不会有条有理。自私自利自相矛盾就会功亏一篑。自我感觉良好自作主张就难以长足进展。以上这些用‘道’来解释:也就是说不是‘一口吃个大胖子’而是长期积累。所以聪明贤达之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以为是;自尊自爱而不自高自大;因此能取长补短。
[馀]累积的意思。
[赘形]做大做强的意思。
[去彼取此]取长补短的意思。
释疑:此段话与原文三十三对称呼应。附通行本为第二十四章错简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原文三十五: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解读:天下人往往都喜欢攀权近贵获取权力,攀权近贵获取权力就能避免自身的利益受到损伤,且享受特权下权力的庇护,优美的乐声和诱人的美味往往能诱惑人流连忘返。那些治国安民的大道理往往都是些空泛无味不切实际的废话,视而不见真凭实据,听而不闻群众意见,一无所用。
[执]掌握。
[大象]权力、权术。
[道]这里指官腔伪调。
原文三十六: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之胜刚,弱之胜强,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故刚强处下,柔弱处上。鱼不可脱于渊,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解读:导致收敛揖合的原因,必然是过份张扬显摆飞扬跋扈;导致衰退落后的原因,必然是过份争强好胜挥霍无度。导致废黜不用弃如敝履,必然是过份盛行浪费奢靡耗尽。导致意识形态获得争取的原因,必然是过份深受诱惑付出努力。这些就是所说的细微知著。
保持柔韧比显示刚烈更有优势,突出弱小比展现强大更为重要,因此军队过份好战争胜则容易被歼灭,木材弹性硬化就容易折断。所以刚烈且强硬往往处于被动,弱小而柔韧往往容易掌握主动。生长在水中的鱼不可能离开水的滋润而存活长久,就象战争的国家机器军队,不能脱离民众的拥护一样。
[歙]音设,合拢的意思。
[脱]离开。
[示]通假祀,‘不可以示人’意思是不能把人当成送去礼祭的物品那样对待。
原文三十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王侯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以静,无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解读:周期性循环的自然规律不是刻意所能追求却能保持持久,统治者若能遵从自然发展规律而进行有效引导,那么社会经济的自身发展运行也就能得到完善。物质财富发展丰富而人的欲望却无穷尽,人们就要克制贪欲返回不追名逐利的朴实自然。克制贪欲返回不追名逐利的朴实自然,那么人与社会的精神面貌也就安定而不浮躁。安定而不浮躁,社会整体价值观就会朝气蓬勃。
[道]这里的道是指循环的自然规律。
[常]永恒的意思。
[化]繁荣昌盛的意思。
[镇]克制。
[正]符合(自然发展规律)。
原文三十八: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不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以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解读:高尚风格是不以世俗标准作为取向因此能高瞻远瞩。普遍认可的风俗进而加以规范是因为没有参照标准。高尚风格就是不刻意做作而遵从义务。普遍的世俗标准是有目的地避重就轻进行取舍。
所以失去规章就尽量做到公正,失去公正就尽力做到仁善,不能仁善就义不容辞,义不容辞就礼尚往来。
高风亮节是身体力行而不避艰险;见义勇为是认为该这样做而挺身而出;谦虚礼貌的慈善是不求回报地待人接物,之所以慈善就好象卸除心里负担一样。
失去仁爱慈善的人缺乏诚实守信的社会责任义务,这是导致社会关系动荡不安的祸乱根源。有超前忧患责任意识的人是社会光明前景的希望,然而刚开始此种人在世俗的眼光中就像傻瓜一样。所以伟大的人言行光明磊落心理健康,实事求是而不虚伪做作,因此能取长补短。
[应]回报。
[攘]伸展。
[后]通假候,期待的意思。
原文三十九: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无敌耶!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至誉无誉。故物或益之而损,或损之而益。不欲瑑瑑如玉、珞珞如石。
解读:古往今来周期秩序的成因如下:天道有太阳因此世界光明;地球因为周旋地围绕太阳转而年复一年;世人有了普照的阳光而得以逐步进化;粮食作物有了充沛的阳光而果实累累;万物依赖阳光而得以生长;商王依仗自己是太阳神之子的精神神话而维护统治;这些都归结于太阳的光明,难与其匹敌。
假如天道没有光明整个宇宙将分崩离析;假如地球不是周旋地围绕太阳转将不复存在;假如世人没有了普照的阳光将不能发展;假如粮食作物没有阳光将衰竭;假如万物没有阳光将灭绝;假如商王难以合理地维护统治将被推翻。
极权富贵是因为建立在广大贫贱民众之上;高高在上的统治必定有广大的臣民基础;因此说名利富贵都是可耻的。所以说统治官僚少数人的富贵必然损害更多人的利益,统治集团国家权利的减少必将使民众受益。不扩张的统治欲望就象洁白无暇的玉石那样难得可贵。
[一]太阳、阳光的意思。
[蹶]音绝,颠覆。
[瑑]音转,带花纹的玉器。
[珞]音落,成串的珠玉。
释疑:此段伪批谬误多处,特更正。附伪批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誉。不欲瑑瑑如玉珞珞如石。
原文四十:反者道之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