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闯王李自成新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现在是崇祯五年(1632年}了,这年的二月,明十三陵德陵竣工,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区,地处潭峪岭的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墓,该陵始建于天启七年(1627年)九月,历时五年,占地50亩,耗资白银200万两。
三月,吴三桂因家庭背景和非凡天资,于是他在20岁就荣升为游击将军,这个以后关乎天下大运的人已经开始暂露头角。
这年春天,一股农民军由于顶不住辟军的压力,向庆阳突围。洪承畴亲赴庆阳,指挥会战。双方在西澳激战数十次,农民军损失惨重,首领杜三、杨老柴被斩杀。此战一扫多年官军之颓气,被朝廷称为“西澳大捷。”
镑部义军先后东进,从崇祯四年(1631年)起活动中心移至山西。作战亦由极度分散,各自为战发展为相对集中,互相呼应。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等部20余万人,号称36营,一度破大宁、隰州、泽州≠阳等城。
也是这一年,俄国政府派使者往土尔扈特部活动,和鄂尔勒克派使者去秋明回访。
四月,皇太极直逼与锦州互为犄角的大凌河城,并将该城围得水泄不通。
也是这月,登、莱二州兵叛,攻破城池十余座,太守朱万年以下,军民被惨杀三万余人。
崇祯五年夏秋,农民义军高迎祥七万人马正在山西、河南之间争夺太行’城。 高迎祥的身边缺少了他的外甥李自成。
今年陕西依然干旱,从上月开始,已经整整一个月没下雨了,本来历史上应该在高迎祥身边的李自成还在商洛山中。
这天正是他脱下丧报的日子,父亲李守忠过世已经一年了,李鸿基严格按照古制替父亲戴丧一年,以减轻心中对父亲的内疚之情,这一年他简直过着苦行僧的生活,虽有三个女人,却没有让人陪过一天,还让人在父亲坟墓的方向建了一个草房,每夜独自睡在哪里,三女虽然有冤言,但在李鸿基守孝的大义下,也没人敢有异议。
此时商洛山上有近二十万人,都是附近活不下的农民逃荒进入了山中,李鸿基来者不拒,种田的一律发给种子耕牛,不种田的招入工厂做工,免费供应三餐,每月还发给工钱,省一点也够养活全家,这种好事很快周围的县城就流传起来,活不下去的农民纷纷举家迁入山中。
周围县城的人口逃亡很快引起了商洛知府的重视,听到了山中有人免费给人发放耕牛农具,吸引了大批农民前去垦荒,心中兴奋起来,此人肯定很富有,自己若是发兵,以聚众造反罪将之拘来,不但可以得到此人家财,还可以接手新开垦的农田。
他知道山中的富户都养有家兵,不敢大意,将商洛下面的县城能调的兵都调了过来,凑起了三千名官兵,朝商洛山进发,就端坐在家中等好消息。
没想到近半月过去了,官军一入山就好象消失了,再也没有信息,知府又派了数批人进去探听消息,一个也没回来。
知府大恐,知道山中实力强大,顿时后悔招惹了山中之人,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有人从山中出来,自己随时准备逃走,所幸数月过去后并无异常,这才渐渐放下心来,不过却不敢向上禀报,否则追究起来自己吃不了兜着走,就是不治他失师之罪,也肯定会让他再发兵剿匪,他又哪来的兵,干脆装聋作哑,当起鸵鸟来。
罢到商洛山时,高桂英三人看得目瞪口呆,见李鸿基的亲兵都了然于胸,知道只有自己三人蒙在鼓里。自家夫君在此经营如此大的基业,还自称闯王,这决不是一个朝庭都司应该干的事情,三人一肚子疑问,碍于旁边人太多,只得闷着。
绑来对山中的情况了解越多,对夫君的佩服之情越大,高桂英,邢秀娘还以为夫君在此乱世避入山中是为了自保,田玉珠却发现没有这么简单,隐约猜到夫君是在为造反作准备。
田玉珠虽然是大家闺秀,对此不但不害怕,反而很是兴奋,长期在父亲灌输的忠君思想压抑下,反而有了逆反心理,不能她也不会装病躲避进宫了,心中巴不得能为夫君的事尽一份心力,央求李鸿基给她事做,李鸿基见山中识字之人太少,便把一些小女孩组织起来,让她教书识字,她倒是高高兴兴,每天尽心尽力的教学生读书习字。
见李鸿基身上脱下了孝服,三女都大为高兴,忙迎了上来,家中的白陵都已撤去,又重新布置了一番,倒是充满温馨喜庆的气氛,李鸿基刚回商洛山时,马维兴已经在原来的李家寨将原先大地主张守业的庄园扩建改造好了,充当闯王府,虽然比不上府谷田广的花园,但已是不错了,李鸿基不能拂了部下的好意,只好让妻妾把他们的父母接了过来,一起住进去,自己直到一年后才头一次回到这个房中。没有人引导,自己都不知道住哪。
众人把李鸿基带到当中最大的一个房间,李慧梅道:“爹爹,这是你的房间,这一年都空着呢,娘亲天天来打扫。”
李鸿基对这个义女倒是充满了爱意,每次李鸿基吃饭都是由她送,这一年中还经常带着她在商洛山中巡视,小姑娘对她已经是很亲近了。
李鸿基连这里门都是第一次进,家中全靠高桂英撑管,见高桂英处理的井井有条,李鸿基看了她一眼,脸含笑意,满是赞许,高桂英见到丈夫的目光,脸上一红,心中涌起了一股喜悦之情,这一年的操劳都值得了。
... -->>
现在是崇祯五年(1632年}了,这年的二月,明十三陵德陵竣工,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区,地处潭峪岭的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墓,该陵始建于天启七年(1627年)九月,历时五年,占地50亩,耗资白银200万两。
三月,吴三桂因家庭背景和非凡天资,于是他在20岁就荣升为游击将军,这个以后关乎天下大运的人已经开始暂露头角。
这年春天,一股农民军由于顶不住辟军的压力,向庆阳突围。洪承畴亲赴庆阳,指挥会战。双方在西澳激战数十次,农民军损失惨重,首领杜三、杨老柴被斩杀。此战一扫多年官军之颓气,被朝廷称为“西澳大捷。”
镑部义军先后东进,从崇祯四年(1631年)起活动中心移至山西。作战亦由极度分散,各自为战发展为相对集中,互相呼应。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等部20余万人,号称36营,一度破大宁、隰州、泽州≠阳等城。
也是这一年,俄国政府派使者往土尔扈特部活动,和鄂尔勒克派使者去秋明回访。
四月,皇太极直逼与锦州互为犄角的大凌河城,并将该城围得水泄不通。
也是这月,登、莱二州兵叛,攻破城池十余座,太守朱万年以下,军民被惨杀三万余人。
崇祯五年夏秋,农民义军高迎祥七万人马正在山西、河南之间争夺太行’城。 高迎祥的身边缺少了他的外甥李自成。
今年陕西依然干旱,从上月开始,已经整整一个月没下雨了,本来历史上应该在高迎祥身边的李自成还在商洛山中。
这天正是他脱下丧报的日子,父亲李守忠过世已经一年了,李鸿基严格按照古制替父亲戴丧一年,以减轻心中对父亲的内疚之情,这一年他简直过着苦行僧的生活,虽有三个女人,却没有让人陪过一天,还让人在父亲坟墓的方向建了一个草房,每夜独自睡在哪里,三女虽然有冤言,但在李鸿基守孝的大义下,也没人敢有异议。
此时商洛山上有近二十万人,都是附近活不下的农民逃荒进入了山中,李鸿基来者不拒,种田的一律发给种子耕牛,不种田的招入工厂做工,免费供应三餐,每月还发给工钱,省一点也够养活全家,这种好事很快周围的县城就流传起来,活不下去的农民纷纷举家迁入山中。
周围县城的人口逃亡很快引起了商洛知府的重视,听到了山中有人免费给人发放耕牛农具,吸引了大批农民前去垦荒,心中兴奋起来,此人肯定很富有,自己若是发兵,以聚众造反罪将之拘来,不但可以得到此人家财,还可以接手新开垦的农田。
他知道山中的富户都养有家兵,不敢大意,将商洛下面的县城能调的兵都调了过来,凑起了三千名官兵,朝商洛山进发,就端坐在家中等好消息。
没想到近半月过去了,官军一入山就好象消失了,再也没有信息,知府又派了数批人进去探听消息,一个也没回来。
知府大恐,知道山中实力强大,顿时后悔招惹了山中之人,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有人从山中出来,自己随时准备逃走,所幸数月过去后并无异常,这才渐渐放下心来,不过却不敢向上禀报,否则追究起来自己吃不了兜着走,就是不治他失师之罪,也肯定会让他再发兵剿匪,他又哪来的兵,干脆装聋作哑,当起鸵鸟来。
罢到商洛山时,高桂英三人看得目瞪口呆,见李鸿基的亲兵都了然于胸,知道只有自己三人蒙在鼓里。自家夫君在此经营如此大的基业,还自称闯王,这决不是一个朝庭都司应该干的事情,三人一肚子疑问,碍于旁边人太多,只得闷着。
绑来对山中的情况了解越多,对夫君的佩服之情越大,高桂英,邢秀娘还以为夫君在此乱世避入山中是为了自保,田玉珠却发现没有这么简单,隐约猜到夫君是在为造反作准备。
田玉珠虽然是大家闺秀,对此不但不害怕,反而很是兴奋,长期在父亲灌输的忠君思想压抑下,反而有了逆反心理,不能她也不会装病躲避进宫了,心中巴不得能为夫君的事尽一份心力,央求李鸿基给她事做,李鸿基见山中识字之人太少,便把一些小女孩组织起来,让她教书识字,她倒是高高兴兴,每天尽心尽力的教学生读书习字。
见李鸿基身上脱下了孝服,三女都大为高兴,忙迎了上来,家中的白陵都已撤去,又重新布置了一番,倒是充满温馨喜庆的气氛,李鸿基刚回商洛山时,马维兴已经在原来的李家寨将原先大地主张守业的庄园扩建改造好了,充当闯王府,虽然比不上府谷田广的花园,但已是不错了,李鸿基不能拂了部下的好意,只好让妻妾把他们的父母接了过来,一起住进去,自己直到一年后才头一次回到这个房中。没有人引导,自己都不知道住哪。
众人把李鸿基带到当中最大的一个房间,李慧梅道:“爹爹,这是你的房间,这一年都空着呢,娘亲天天来打扫。”
李鸿基对这个义女倒是充满了爱意,每次李鸿基吃饭都是由她送,这一年中还经常带着她在商洛山中巡视,小姑娘对她已经是很亲近了。
李鸿基连这里门都是第一次进,家中全靠高桂英撑管,见高桂英处理的井井有条,李鸿基看了她一眼,脸含笑意,满是赞许,高桂英见到丈夫的目光,脸上一红,心中涌起了一股喜悦之情,这一年的操劳都值得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