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晨华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流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西南部,面积仅3。6平方公里。长期以来,流坑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不为人知的偏僻山村。几年前,罗哲文、郑孝燮等一批文物专家来到流坑考察,认为流坑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千年古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视察流坑后,挥笔写下“千古第一村”五个大字,小小流坑遂声名鹊起,国内专家学者纷至沓来,甚至连美、日、英等国的学者也都不远千里来到流坑寻觅中华文明的遗迹。时值国庆假日,又逢同好相邀,遂去往流坑一游。
车行数百里,山路十八弯,终于来到了慕名已久的流坑村。流坑村现有村民800多户,4000余人,皆为董姓。据说流坑董氏先祖为西汉大儒董仲舒,近祖为唐朝宰相董晋。唐末避黄巢之乱,董晋后裔董清然由安徽迁到江西宜黄,被尊为抚州董氏之祖。后来董清然之孙董合迁至乐安流坑,为今日流坑董氏之祖,迄今已一千多年。车至流坑,远远望去,一弯乌江绕村而过,村中古木参天,掩映着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建筑,倒也有一番世外桃源的景象。由于同行几人以前都曾读过一些介绍流坑的文章,脑海里有了似是而非的印象,此次实地一游,刚好印证各自心中所想,于是未请导游,一行数人,径往村中寻找心中的流坑去了。
街口路心,有一栋二层木层结构建筑,上书“状元楼”三个大字。据资料介绍说,此楼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最后一次重修是1860年。“状元楼”已成为流坑文化的标志,只是经不起历史风雨的侵蚀,变得破败不堪。像“状元楼”这样的古建筑,在流坑有300余栋。流坑村的古建筑规划出自明代刑部郎中董燧之手,董燧联络在朝的董氏官员,对流坑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整治,从东到西开辟了七条横巷,又从南到北开辟了一条竖巷,形成了横七竖一的棋盘形格局。每条街巷的头尾均有坚固的望楼。整个村落布局井然有序,规格齐整。董氏族人在村中依支系分区而居,自成一体,俨然一小小的董氏王朝,村西的龙湖,便似紫禁城外的护城河,展示了封建社会大一统的格局。
穿行在流坑狭窄幽深的小巷,观赏着大宾第、翰林楼等一栋栋古老的建筑,那精美的雕梁画栋显示着古人的聪明和智慧。想象着脚下这条磨得锃亮的卵石铺砌的巷道,过去来来往往的都是些志存高远的少年儿郎。当年董氏一族走科举兴族的道路,大力兴办教育,使得流坑村一直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以来,董氏一门共有进士32人,举人200多人,其中董德元、董澡被分别点为文、武状元,荣耀甲天下。当初这些董氏儿郎从封闭的流坑走向外面的世界的时候,个个都是意气风发,胸怀叱咤风云、兼济天下大志。只是这些经纶满腹的才子走上仕途之后,也和其它地方的才子一样,成为封建社会这台古老而又僵化的机器上的一个部件,维系着这台终将腐朽散架的封建机器又晃晃悠悠地生存了许多年,充其量只是多出了几个于世无补的理学家、经学家,而未能诞生出一个足以影响后世、传承千载的思想家。那些当初从流坑走出的董氏儿郎,不管是中年辞官,还是老年归隐,大多最终还是回到了这个偏远而又封闭的村落,而未能走得更远。当然,这也是自古皆然,并非董氏一族。虽然入清以来,流坑董氏由科举兴族转向经商兴邦,使流坑成为名震东南的“万家之市”也不过是使流坑多了几座祠堂,几处族产。望楼虽坚,挡不住外来风雨的冲刷,封建社会的大一统格局,也挽救不了董氏宗族势力的解体。流坑董氏,这个绵延千年的抚郡望族、江右商邦,随着整个封建社会的衰亡,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没落。1926年,驻守江西的北洋军阀孙传芳部,一把大火焚毁了矗立了四百多年的董氏大宗祠,只留下六根高高的花岗岩石柱,伫立在西风残照里,无语地诉说昔日的繁华和辉煌。我想:依赖血缘关系、宗族观念、虚伪理教而形成的封建社会的大一统格局,本就逃脱不了衰亡没落的结局。一个庞大的封建王朝尚且如此,何况一个小小的流坑呢?
倘佯在流坑古老的小巷,思绪却如同脱缰的野马纵横驰骋。值得庆幸的是,眼前的一切毕竟成了过去,成为后人凭吊的遗迹。今天的中国,正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大胸襟、大气魄,敞开国门,吸纳八面来风,以迎接新世纪、新经济的挑战。今天的中国,科技更加进步,信息更加发达,人的流动更加自由便利。在地球已成为一个村落的今天,中国再也不会出现流坑这样一个庞大的依靠血缘关系和宗族势力维系的村落。当然,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流坑所保留下来的集书法、雕刻、绘画、建筑艺术和民俗风情为一体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既可供学者研究、考证,也可供游人观赏、游览。倘若流坑人能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注重环境保护,善于开发利用,那么这份遗产倒也不失为流坑人脱贫致富,走向更广远未来的一种宝贵资源。
告别流坑,心中只有一个祝愿:新世纪的流坑,但愿你能成为一个文明的流坑、开放的流坑!
流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西南部,面积仅3。6平方公里。长期以来,流坑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不为人知的偏僻山村。几年前,罗哲文、郑孝燮等一批文物专家来到流坑考察,认为流坑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千年古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视察流坑后,挥笔写下“千古第一村”五个大字,小小流坑遂声名鹊起,国内专家学者纷至沓来,甚至连美、日、英等国的学者也都不远千里来到流坑寻觅中华文明的遗迹。时值国庆假日,又逢同好相邀,遂去往流坑一游。
车行数百里,山路十八弯,终于来到了慕名已久的流坑村。流坑村现有村民800多户,4000余人,皆为董姓。据说流坑董氏先祖为西汉大儒董仲舒,近祖为唐朝宰相董晋。唐末避黄巢之乱,董晋后裔董清然由安徽迁到江西宜黄,被尊为抚州董氏之祖。后来董清然之孙董合迁至乐安流坑,为今日流坑董氏之祖,迄今已一千多年。车至流坑,远远望去,一弯乌江绕村而过,村中古木参天,掩映着一排排古色古香的建筑,倒也有一番世外桃源的景象。由于同行几人以前都曾读过一些介绍流坑的文章,脑海里有了似是而非的印象,此次实地一游,刚好印证各自心中所想,于是未请导游,一行数人,径往村中寻找心中的流坑去了。
街口路心,有一栋二层木层结构建筑,上书“状元楼”三个大字。据资料介绍说,此楼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最后一次重修是1860年。“状元楼”已成为流坑文化的标志,只是经不起历史风雨的侵蚀,变得破败不堪。像“状元楼”这样的古建筑,在流坑有300余栋。流坑村的古建筑规划出自明代刑部郎中董燧之手,董燧联络在朝的董氏官员,对流坑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整治,从东到西开辟了七条横巷,又从南到北开辟了一条竖巷,形成了横七竖一的棋盘形格局。每条街巷的头尾均有坚固的望楼。整个村落布局井然有序,规格齐整。董氏族人在村中依支系分区而居,自成一体,俨然一小小的董氏王朝,村西的龙湖,便似紫禁城外的护城河,展示了封建社会大一统的格局。
穿行在流坑狭窄幽深的小巷,观赏着大宾第、翰林楼等一栋栋古老的建筑,那精美的雕梁画栋显示着古人的聪明和智慧。想象着脚下这条磨得锃亮的卵石铺砌的巷道,过去来来往往的都是些志存高远的少年儿郎。当年董氏一族走科举兴族的道路,大力兴办教育,使得流坑村一直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以来,董氏一门共有进士32人,举人200多人,其中董德元、董澡被分别点为文、武状元,荣耀甲天下。当初这些董氏儿郎从封闭的流坑走向外面的世界的时候,个个都是意气风发,胸怀叱咤风云、兼济天下大志。只是这些经纶满腹的才子走上仕途之后,也和其它地方的才子一样,成为封建社会这台古老而又僵化的机器上的一个部件,维系着这台终将腐朽散架的封建机器又晃晃悠悠地生存了许多年,充其量只是多出了几个于世无补的理学家、经学家,而未能诞生出一个足以影响后世、传承千载的思想家。那些当初从流坑走出的董氏儿郎,不管是中年辞官,还是老年归隐,大多最终还是回到了这个偏远而又封闭的村落,而未能走得更远。当然,这也是自古皆然,并非董氏一族。虽然入清以来,流坑董氏由科举兴族转向经商兴邦,使流坑成为名震东南的“万家之市”也不过是使流坑多了几座祠堂,几处族产。望楼虽坚,挡不住外来风雨的冲刷,封建社会的大一统格局,也挽救不了董氏宗族势力的解体。流坑董氏,这个绵延千年的抚郡望族、江右商邦,随着整个封建社会的衰亡,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没落。1926年,驻守江西的北洋军阀孙传芳部,一把大火焚毁了矗立了四百多年的董氏大宗祠,只留下六根高高的花岗岩石柱,伫立在西风残照里,无语地诉说昔日的繁华和辉煌。我想:依赖血缘关系、宗族观念、虚伪理教而形成的封建社会的大一统格局,本就逃脱不了衰亡没落的结局。一个庞大的封建王朝尚且如此,何况一个小小的流坑呢?
倘佯在流坑古老的小巷,思绪却如同脱缰的野马纵横驰骋。值得庆幸的是,眼前的一切毕竟成了过去,成为后人凭吊的遗迹。今天的中国,正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大胸襟、大气魄,敞开国门,吸纳八面来风,以迎接新世纪、新经济的挑战。今天的中国,科技更加进步,信息更加发达,人的流动更加自由便利。在地球已成为一个村落的今天,中国再也不会出现流坑这样一个庞大的依靠血缘关系和宗族势力维系的村落。当然,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流坑所保留下来的集书法、雕刻、绘画、建筑艺术和民俗风情为一体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既可供学者研究、考证,也可供游人观赏、游览。倘若流坑人能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注重环境保护,善于开发利用,那么这份遗产倒也不失为流坑人脱贫致富,走向更广远未来的一种宝贵资源。
告别流坑,心中只有一个祝愿:新世纪的流坑,但愿你能成为一个文明的流坑、开放的流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