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吴三桂 (1/2)
笔下文学 www.bxwxx.com,草原上的骏马zhang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鼎湖当是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清初诗人吴伟业圆圆曲中的名句,表达了他对明朝灭亡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献关降清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然而,吴三桂何许人也?吴三桂(1612----1678)字长伯。万历四十年(1612)出生在辽东一个军官家庭。其父吴襄,中天启(1622)武进士,崇祯初以守辽东有功,官到锦州总兵。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吴三桂自幼便粗通弓马骑射,并以此而得中武举,不久以父荫为都督指挥,在军中先后任游击、副将,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吴三桂登上政治舞台之初,正是明朝衰落、满族兴起、辽东边境战事频繁的时期。据传说,吴三桂本人曾在一次战斗中率领少数家丁,救父于重围之中,再加上其父吴襄、舅父祖大寿等皆在辽东任高级军职,为他创造机会,吴三桂本人也卑躬屈膝地趋附于权势者之门。方一藻、洪承畴先后经略辽东,他竭力巴结“拜其门下“太监高起潜总监辽东军马,专以杀良冒功为事,吴三桂却拜之为义父。由于吴三桂钻营有术,因此官运亨通,二十八岁便升任宁远总兵,成为明朝镇守辽东的重要将领。
吴三桂以父荫而登仕,又以钻营而升官,当然也就不能指望他在战场上会舍身入死、奋勇杀敌。崇祯十四年秋,在明朝主力决战于山海关外的松山时,很多明军将领英勇作战、捐躯报国,而吴三桂却率部潜逃,遁回宁远。为此,明朝政府曾要将其问斩,但因他有后台,又广行贿赂,才得以从宽发落,降三级驻守宁远。
吴三桂这主世家子弟对明末士大夫豪华腐朽的生活方式也极为向往。军旅之中,他以风流自赏,把“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作为追求目标。有一次吴三桂回京述职,他不但遍谒权门,而且以千金之资,从嘉定伯周奎家购得苏州名妓陈圆圆,纵情于歌舞声色之中,仅因边烽频举,军令严逼,他才带着一身脂粉气返回辽东驻地。面对清军的频繁进攻,他一筹莫展,走为上计。崇祯十七年三月初,他擅自弃守宁远逃奔山海关。
就在吴三桂擅弃宁远、逃奔山海关的同地,李自成起义大军已迫近明都北京。危在旦夕的明王朝,把拥有重兵的吴三桂看作是可依靠的长城。崇祯十七年三月初,加封吴为平西伯,飞檄急调其入卫京师。但吴未入京,而明朝先亡。入据北京的李自成从东方边境的安全出发,打算争取吴三桂。入京之初,便派人携银犒军,许以“通候之位”说其归降。为了保持自己的特权地位,吴三桂最初决定投降李自成,继续西进“朝见新主”
但时,李自成大顺政权本身的革命性质及其所推行的革命政策,和吴三桂本人的利益是直接冲突的。义军入京之初,曾对一些贪污不法的官僚勋戚进行追赃,吴三桂之父吴襄也被牵连其中,他在京的爱妾陈圆圆又被义军将领刘宗敏占有。消息传到吴三桂耳中,他怒火中烧,立即停止西进,折回山海关去了。
善于投机的吴三桂心里明白,现存的三支力量中,明王朝这一支力量已经崩溃,剩下关内的李自成起义军和关外的清军两大力量,自己作为明朝的残存势力,决非其中任何一方的对手,李自成一方既不可投,也就只有降清这一条出路了。而且在清军一方他是有“根”的,他的舅父祖大寿、他拜之门下的洪承畴,都早已降清,为他作出了榜样,清政府也曾通过祖、洪等人多次向吴三桂劝降,许以高官厚禄。此时,明朝已亡,连造成他犹豫不决的最后一点因素也消除了,于是,吴三桂决计降清。他马上换了一副面孔,扯起“为君父复仇”的遮羞布,连续致书清朝,乞师击李。
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在取道北路,出师中原的途中,得知吴三桂乞师击李的消息,马上改变行军路线,转而从山海关入关。四月二十二日上午,在李自成起义军大兵压城之际,吴三桂亲迎清军于山海关外的威远城,向清军主帅多尔衮“称臣”并在清军营中剃发归顺。当日下午,清吴联军与起义军激战于山海关附近的一片石。起义军战几西走,清军长驱入京,由此建立起其在全国二百多年统治。吴三桂因献关有功,清政府异常迅速地封他为平西王。
从这一年三月十九日崇祯帝吊死至四月十五日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投降书,前后仅二十几天。也就是说一到一个月的时间,为了一已私利,吴三桂竟连易三主,其朝秦暮楚,反复无常之本性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作为明亡投降清政府的汉族地主阶级代表,吴三桂有着自己的特色。首先,吴三桂之乞师击李,打的是“复君父之仇”的旗号。在清兵入关之初,这一旗号因有利于清政府联合汉族地主阶级镇压起义军,故而也一度为清朝统治者所容许。但从长远看,这一旗号又和清政府取代明朝,建立其对全国的统治的总目的相矛盾。而且,吴三桂在降清之初,仍和明朝残余势力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对南京福王政权,他甚至表示“不忍一矢相加”此外,和其它降官不同的是,吴三桂握有一支自己独立统率的有相当实力的军队。因此在入关之初,清政府虽然对他外示优宠,实则内存疑忌,并... -->>
“鼎湖当是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清初诗人吴伟业圆圆曲中的名句,表达了他对明朝灭亡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献关降清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然而,吴三桂何许人也?吴三桂(1612----1678)字长伯。万历四十年(1612)出生在辽东一个军官家庭。其父吴襄,中天启(1622)武进士,崇祯初以守辽东有功,官到锦州总兵。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吴三桂自幼便粗通弓马骑射,并以此而得中武举,不久以父荫为都督指挥,在军中先后任游击、副将,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吴三桂登上政治舞台之初,正是明朝衰落、满族兴起、辽东边境战事频繁的时期。据传说,吴三桂本人曾在一次战斗中率领少数家丁,救父于重围之中,再加上其父吴襄、舅父祖大寿等皆在辽东任高级军职,为他创造机会,吴三桂本人也卑躬屈膝地趋附于权势者之门。方一藻、洪承畴先后经略辽东,他竭力巴结“拜其门下“太监高起潜总监辽东军马,专以杀良冒功为事,吴三桂却拜之为义父。由于吴三桂钻营有术,因此官运亨通,二十八岁便升任宁远总兵,成为明朝镇守辽东的重要将领。
吴三桂以父荫而登仕,又以钻营而升官,当然也就不能指望他在战场上会舍身入死、奋勇杀敌。崇祯十四年秋,在明朝主力决战于山海关外的松山时,很多明军将领英勇作战、捐躯报国,而吴三桂却率部潜逃,遁回宁远。为此,明朝政府曾要将其问斩,但因他有后台,又广行贿赂,才得以从宽发落,降三级驻守宁远。
吴三桂这主世家子弟对明末士大夫豪华腐朽的生活方式也极为向往。军旅之中,他以风流自赏,把“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作为追求目标。有一次吴三桂回京述职,他不但遍谒权门,而且以千金之资,从嘉定伯周奎家购得苏州名妓陈圆圆,纵情于歌舞声色之中,仅因边烽频举,军令严逼,他才带着一身脂粉气返回辽东驻地。面对清军的频繁进攻,他一筹莫展,走为上计。崇祯十七年三月初,他擅自弃守宁远逃奔山海关。
就在吴三桂擅弃宁远、逃奔山海关的同地,李自成起义大军已迫近明都北京。危在旦夕的明王朝,把拥有重兵的吴三桂看作是可依靠的长城。崇祯十七年三月初,加封吴为平西伯,飞檄急调其入卫京师。但吴未入京,而明朝先亡。入据北京的李自成从东方边境的安全出发,打算争取吴三桂。入京之初,便派人携银犒军,许以“通候之位”说其归降。为了保持自己的特权地位,吴三桂最初决定投降李自成,继续西进“朝见新主”
但时,李自成大顺政权本身的革命性质及其所推行的革命政策,和吴三桂本人的利益是直接冲突的。义军入京之初,曾对一些贪污不法的官僚勋戚进行追赃,吴三桂之父吴襄也被牵连其中,他在京的爱妾陈圆圆又被义军将领刘宗敏占有。消息传到吴三桂耳中,他怒火中烧,立即停止西进,折回山海关去了。
善于投机的吴三桂心里明白,现存的三支力量中,明王朝这一支力量已经崩溃,剩下关内的李自成起义军和关外的清军两大力量,自己作为明朝的残存势力,决非其中任何一方的对手,李自成一方既不可投,也就只有降清这一条出路了。而且在清军一方他是有“根”的,他的舅父祖大寿、他拜之门下的洪承畴,都早已降清,为他作出了榜样,清政府也曾通过祖、洪等人多次向吴三桂劝降,许以高官厚禄。此时,明朝已亡,连造成他犹豫不决的最后一点因素也消除了,于是,吴三桂决计降清。他马上换了一副面孔,扯起“为君父复仇”的遮羞布,连续致书清朝,乞师击李。
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在取道北路,出师中原的途中,得知吴三桂乞师击李的消息,马上改变行军路线,转而从山海关入关。四月二十二日上午,在李自成起义军大兵压城之际,吴三桂亲迎清军于山海关外的威远城,向清军主帅多尔衮“称臣”并在清军营中剃发归顺。当日下午,清吴联军与起义军激战于山海关附近的一片石。起义军战几西走,清军长驱入京,由此建立起其在全国二百多年统治。吴三桂因献关有功,清政府异常迅速地封他为平西王。
从这一年三月十九日崇祯帝吊死至四月十五日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投降书,前后仅二十几天。也就是说一到一个月的时间,为了一已私利,吴三桂竟连易三主,其朝秦暮楚,反复无常之本性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作为明亡投降清政府的汉族地主阶级代表,吴三桂有着自己的特色。首先,吴三桂之乞师击李,打的是“复君父之仇”的旗号。在清兵入关之初,这一旗号因有利于清政府联合汉族地主阶级镇压起义军,故而也一度为清朝统治者所容许。但从长远看,这一旗号又和清政府取代明朝,建立其对全国的统治的总目的相矛盾。而且,吴三桂在降清之初,仍和明朝残余势力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对南京福王政权,他甚至表示“不忍一矢相加”此外,和其它降官不同的是,吴三桂握有一支自己独立统率的有相当实力的军队。因此在入关之初,清政府虽然对他外示优宠,实则内存疑忌,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