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六十一章暗箭难防
第六十一章暗箭难防
天气转凉之时,治理鸿河水的工程必预先的设想要早半个月便开始动作起来,虽然最终没有从转运使大人那里争取到河清兵这样的专业治水工程兵种,不过却借来了原属郾城的两千三百多壮城兵。壮城兵虽然论专业xing不如河清兵,但是其重要功能除了修筑城池之外便是治理河道,两千多壮城兵发挥的作用亦是非常惊人。
这一次蔡州投入治水的人数总共超过了三万两千多人,其中大约三万左右投入到治理鸿河水的工程当中,还有两千多人是负责在上蔡和西平这两个临汝水的县继续准备淤灌――这两个县的淤灌工程其实原本并不在今年的水利工程范围之内,但是今年汝水沿岸大规模放淤所产生的淤田暂且不重要的便是让一些县份原本非常贫瘠的土地变得异常肥沃。
正是因为如此,两县的一些乡里上千户联合起来上书州衙,希望今年能够继续在这两个县放淤,淤深一尺,按照田亩数向州衙缴纳费用以助兴修――百姓也和商人一般都是趋利的,整个淤灌过程费时费力,但淤田的效果也与之成正比,一旦百姓和地主在其中尝到了甜头,不用你去催促他们自然会做出利于自己的决定。
王景范对于治下百姓主动要求淤田毫无疑问是十分欢迎的,由此而来的便是鸿河水的治理工程推进的更为得利――有汝水淤灌得利在前,即便一些官吏已经从治水方案中看出鸿河水的治理肯定不会有汝水那样油水多,但计划中一次淤灌八百顷到一千顷的土地,还是非常可观的。最重要的便是王景范已经征得了孙瑜的同意,将淤灌田地中的六分之一拿出来奖励在治河工程中表现得利的吏员――大宋的各种规章中并没有为吏员准备像官员那样的“职田”而王景范在汝水的治理收益中已经开了个口子,这次鸿河水治理方案拿出来之后便先将这部分奖励拿出来刺ji一下底下办事的吏员。
十月天气已经转凉,鸿河水治理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全面展开之际,王景范突然接到朝廷的行函――命他立刻回京释褐差遣。新科进士授官差遣一定时期间,朝廷要让进士们代还,召对,这个期间虽说没有明确规定,但基本上都是要满一任三年的。进士们的等级越高这个期间便是越有保障,状元都是在下一届chun闱之时由皇帝亲自召对,而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召对的时间大体就是一任,第四等同学究出身、同出身授官就未必会这么“准时”了。
王景范原本通过科举诏令料到自己肯定会按照常例un闱之年被召回京,这样他向上迈一步的时间便可缩短一年――虽说他中状元出仕时间绝对是非常早的了,至少莫要说吕蒙正这样三十多岁状元,就是苏易简也比他大了四五岁,若是按照他们的升迁轨迹,那王景范足可以成为大宋官场上的另一“妖孽”不过即便是最乐观最看好他的岳父韩缜和韩绛,甚至是王?,他们都不认为朝廷重臣会容忍一个年仅二十四五岁的年轻翰林学士出现――吕蒙正和苏易简那样的升迁轨迹并非人人都可以复制,才能、名望即便等若,但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正因为如此,提前一年回京迈过通判这个正七品官阶,王景范已是十分满足,至于馆阁之职以他年龄在他看来待着也未必能够有好的晋升前景,还不如在地方打熬资历。只是随着诏令的下达,王景范确实是被“震”了一下,而这样重要的消息岳父那边居然半点消息都没有提前透lu出来,这实在是诡异的很。
“这是好事,见复年少有为,陛下自然是看在眼中,如此招见复回京召对,必是予以馆阁之职”孙瑜笑着说道。
王景范却是摇摇头:“偏偏在这个当口招在下回京,想来除了陛下下诏之外,一个七品通判还不值得政事堂诸公惦念,只是这未免有些与常规不和”
孙瑜说道:“是不合常例,不过见复在蔡州任职虽短但政绩却是少有人能够达到,更何论蔡州、常州同是兴修水利,常州落了个劳民伤财的结果,而蔡州却如此欣欣向荣,这些别人都是看在眼中的”
田亩的增加就意味着户口的增加,这也是官员考课的一项重要内容。王景范在汝水治理工程中淤田近两千顷,都是不适耕种的咸卤之地,在经过淤灌之后变成膏腴之田,除了可以中原本的麦豆之外,有些淤田更可种植水稻。仅此一项便可增户三千有余,并且每年仅这些田地税收便可增加近两万贯的收入,这也是了不起的成就。
治理汝水不过是第一步而已,毕竟防治水患是治水第一要务,不过为了政绩要求和今后治水的可持续xing,王景范选择在治水的时候加大投入,淤灌、堤防共同建设――事实上做为纵向穿越蔡州汇入淮水的汝水淤灌潜力巨大,按照卢绍冉的推测汝水及其支流若是淤灌所产生的淤田至少可以达到上万顷田地的规模。
当然若是想要达到卢绍冉要求的规模,蔡州必须要征调十四五万以上的役夫才可能完成这项工程,而且这还不算加固修缮堤防。王景范自然不可能满足卢绍冉的要求,而卢绍冉也知道除非朝廷直接出手干预,否则想要一步到位治理好汝水无异于痴人说梦。出于现实的考量才会将治理汝水的工程分成几个部分,而这第一部分首要便是加固修缮堤防,尽可能多的淤灌咸卤之地变成良田,以此为资本逐步推进――治水工程越是向后推进,淤灌的成本自然也就越高。
王景范原本打算在两年之内彻底解决蔡州的水患问题,而汝水第一期的工程所产生的淤田所获颇丰,这治理鸿河水自然是谋求一步到位,其余汝水淤灌的潜力就要等后面的人慢慢来了。只是眼下鸿河水治理工程已经全面铺开,王景范面对眼前的这份朝廷行函真是五味杂陈――他倒不是舍不得这份政绩,有治理汝水的政绩在那里摆着,再加上他也不可能骤然被超常规升迁,自己眼下积累的政绩已是够用,他怕的是自己此时离开蔡州,孙瑜的身体又不是很好镇不住下面的油滑官吏,这蔡州的治水工程随着他的离开也就烟消云散了。
“景范在蔡州治水多仰仗大人鼎力支持,否则也不会这么顺妥,只是这鸿河水治理已是铺展开来,景范在蔡州则下面的小吏断然不敢欺瞒,怕就怕景范离开之后,治河官吏人心浮动,最终成了劳民伤财之举,则景范寝食难安”王景范对孙瑜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孙瑜也是自家明白自家事,他在这蔡州只是一尊被供奉起来的泥菩萨,所谓牧一州对他而言也就仅限于这汝阳城,甚至连城墙外他都无法顾及周全。这份行函偏偏此时来到,如同王景范的担心一般,孙瑜也知晓治水能够如此顺利还是多亏有这个辣手通判在镇住场面,他人一走怕是底下的各县官吏又要lu出本xing了
“无妨!见复只管回京应诏,蔡州这里有老夫照看,想来是不会有什么大碍的”虽然知晓王景范所说的恐怕很有可能会变成现实,但孙瑜知道这一切都只能是听天由命,王景范必须要回京应诏,而自己也不能挡人官路。
>
第六十一章暗箭难防
第六十一章暗箭难防
天气转凉之时,治理鸿河水的工程必预先的设想要早半个月便开始动作起来,虽然最终没有从转运使大人那里争取到河清兵这样的专业治水工程兵种,不过却借来了原属郾城的两千三百多壮城兵。壮城兵虽然论专业xing不如河清兵,但是其重要功能除了修筑城池之外便是治理河道,两千多壮城兵发挥的作用亦是非常惊人。
这一次蔡州投入治水的人数总共超过了三万两千多人,其中大约三万左右投入到治理鸿河水的工程当中,还有两千多人是负责在上蔡和西平这两个临汝水的县继续准备淤灌――这两个县的淤灌工程其实原本并不在今年的水利工程范围之内,但是今年汝水沿岸大规模放淤所产生的淤田暂且不重要的便是让一些县份原本非常贫瘠的土地变得异常肥沃。
正是因为如此,两县的一些乡里上千户联合起来上书州衙,希望今年能够继续在这两个县放淤,淤深一尺,按照田亩数向州衙缴纳费用以助兴修――百姓也和商人一般都是趋利的,整个淤灌过程费时费力,但淤田的效果也与之成正比,一旦百姓和地主在其中尝到了甜头,不用你去催促他们自然会做出利于自己的决定。
王景范对于治下百姓主动要求淤田毫无疑问是十分欢迎的,由此而来的便是鸿河水的治理工程推进的更为得利――有汝水淤灌得利在前,即便一些官吏已经从治水方案中看出鸿河水的治理肯定不会有汝水那样油水多,但计划中一次淤灌八百顷到一千顷的土地,还是非常可观的。最重要的便是王景范已经征得了孙瑜的同意,将淤灌田地中的六分之一拿出来奖励在治河工程中表现得利的吏员――大宋的各种规章中并没有为吏员准备像官员那样的“职田”而王景范在汝水的治理收益中已经开了个口子,这次鸿河水治理方案拿出来之后便先将这部分奖励拿出来刺ji一下底下办事的吏员。
十月天气已经转凉,鸿河水治理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全面展开之际,王景范突然接到朝廷的行函――命他立刻回京释褐差遣。新科进士授官差遣一定时期间,朝廷要让进士们代还,召对,这个期间虽说没有明确规定,但基本上都是要满一任三年的。进士们的等级越高这个期间便是越有保障,状元都是在下一届chun闱之时由皇帝亲自召对,而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召对的时间大体就是一任,第四等同学究出身、同出身授官就未必会这么“准时”了。
王景范原本通过科举诏令料到自己肯定会按照常例un闱之年被召回京,这样他向上迈一步的时间便可缩短一年――虽说他中状元出仕时间绝对是非常早的了,至少莫要说吕蒙正这样三十多岁状元,就是苏易简也比他大了四五岁,若是按照他们的升迁轨迹,那王景范足可以成为大宋官场上的另一“妖孽”不过即便是最乐观最看好他的岳父韩缜和韩绛,甚至是王?,他们都不认为朝廷重臣会容忍一个年仅二十四五岁的年轻翰林学士出现――吕蒙正和苏易简那样的升迁轨迹并非人人都可以复制,才能、名望即便等若,但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正因为如此,提前一年回京迈过通判这个正七品官阶,王景范已是十分满足,至于馆阁之职以他年龄在他看来待着也未必能够有好的晋升前景,还不如在地方打熬资历。只是随着诏令的下达,王景范确实是被“震”了一下,而这样重要的消息岳父那边居然半点消息都没有提前透lu出来,这实在是诡异的很。
“这是好事,见复年少有为,陛下自然是看在眼中,如此招见复回京召对,必是予以馆阁之职”孙瑜笑着说道。
王景范却是摇摇头:“偏偏在这个当口招在下回京,想来除了陛下下诏之外,一个七品通判还不值得政事堂诸公惦念,只是这未免有些与常规不和”
孙瑜说道:“是不合常例,不过见复在蔡州任职虽短但政绩却是少有人能够达到,更何论蔡州、常州同是兴修水利,常州落了个劳民伤财的结果,而蔡州却如此欣欣向荣,这些别人都是看在眼中的”
田亩的增加就意味着户口的增加,这也是官员考课的一项重要内容。王景范在汝水治理工程中淤田近两千顷,都是不适耕种的咸卤之地,在经过淤灌之后变成膏腴之田,除了可以中原本的麦豆之外,有些淤田更可种植水稻。仅此一项便可增户三千有余,并且每年仅这些田地税收便可增加近两万贯的收入,这也是了不起的成就。
治理汝水不过是第一步而已,毕竟防治水患是治水第一要务,不过为了政绩要求和今后治水的可持续xing,王景范选择在治水的时候加大投入,淤灌、堤防共同建设――事实上做为纵向穿越蔡州汇入淮水的汝水淤灌潜力巨大,按照卢绍冉的推测汝水及其支流若是淤灌所产生的淤田至少可以达到上万顷田地的规模。
当然若是想要达到卢绍冉要求的规模,蔡州必须要征调十四五万以上的役夫才可能完成这项工程,而且这还不算加固修缮堤防。王景范自然不可能满足卢绍冉的要求,而卢绍冉也知道除非朝廷直接出手干预,否则想要一步到位治理好汝水无异于痴人说梦。出于现实的考量才会将治理汝水的工程分成几个部分,而这第一部分首要便是加固修缮堤防,尽可能多的淤灌咸卤之地变成良田,以此为资本逐步推进――治水工程越是向后推进,淤灌的成本自然也就越高。
王景范原本打算在两年之内彻底解决蔡州的水患问题,而汝水第一期的工程所产生的淤田所获颇丰,这治理鸿河水自然是谋求一步到位,其余汝水淤灌的潜力就要等后面的人慢慢来了。只是眼下鸿河水治理工程已经全面铺开,王景范面对眼前的这份朝廷行函真是五味杂陈――他倒不是舍不得这份政绩,有治理汝水的政绩在那里摆着,再加上他也不可能骤然被超常规升迁,自己眼下积累的政绩已是够用,他怕的是自己此时离开蔡州,孙瑜的身体又不是很好镇不住下面的油滑官吏,这蔡州的治水工程随着他的离开也就烟消云散了。
“景范在蔡州治水多仰仗大人鼎力支持,否则也不会这么顺妥,只是这鸿河水治理已是铺展开来,景范在蔡州则下面的小吏断然不敢欺瞒,怕就怕景范离开之后,治河官吏人心浮动,最终成了劳民伤财之举,则景范寝食难安”王景范对孙瑜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孙瑜也是自家明白自家事,他在这蔡州只是一尊被供奉起来的泥菩萨,所谓牧一州对他而言也就仅限于这汝阳城,甚至连城墙外他都无法顾及周全。这份行函偏偏此时来到,如同王景范的担心一般,孙瑜也知晓治水能够如此顺利还是多亏有这个辣手通判在镇住场面,他人一走怕是底下的各县官吏又要lu出本xing了
“无妨!见复只管回京应诏,蔡州这里有老夫照看,想来是不会有什么大碍的”虽然知晓王景范所说的恐怕很有可能会变成现实,但孙瑜知道这一切都只能是听天由命,王景范必须要回京应诏,而自己也不能挡人官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