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恶贯满盈重生男[直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厉弦与仲衡夫夫两个面面相觑,不由同声问道:“那这孩儿与此孕母有生生关系么?”
【此子借腹而生,却与孕母并无基因层面的关系,从伦理而言,你们也可以当她是孩子的养母。那么现在技术和玻璃都齐了……】
“只欠孕母!”厉弦脱口而出,转脸望向仲衡。
仲衡伸手握住他的手,望着厉弦的眼睛缓缓点头。
一个孩子,不仅仅是两人血脉的延续,更是这片基业所有人的情感与利益寄托,即便他可能在面上不能喊仲衡为亲父。
如果没有办法也就罢了,两个人都不愿玷污这份珍贵的真情,各自娶妻生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们都是浸透华夏文明传承的汉人,没有子孙后代,不得不说是一个隐在内心深处的遗憾。但如今有了神奇而稳妥的法子,他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呢?
“必须是心腹之人,又要能生养的,入画、剑衣她们都不行……”
厉弦心中飞快盘算过一个个人选,又立即自己否定,虽说只是作为孩子的孕母,这个女子他却也必须给一个身份,以免孩子日后的身份遭到质疑和污蔑,入画她们都已嫁人,他也做不出困人一生,自毁心腹的蠢毒之事。
这个妇人必须年已成熟,正在育龄,最好能自愿保守这个天大的秘密,一生不嫁,更兼容貌与气质上佳,且熟读诗书——孩子的养母总不能是个粗俗的泼妇吧?
仲衡也埋头盘算着自己熟悉的女性,看看其中可有符合条件的。
想来想去,想得头都痛了,厉弦愁眉苦脸地挠头,突地想起一个人来。
“对了!她,她!说不得会愿意!”厉弦揪着仲衡喜上眉梢。
***
金秋时节,狄丘大片的冬麦虽然早就收尽,只留田中根茬还待农人翻耕,近侧的棉田里已是一片雪白。妇人们站在棉田之中,如踩在云絮之上,她们手上带着厚手套,以防棉壳扎伤,两手翻飞如蝶,迅速将花絮采下放入身旁的大袋子里。
虽说艳阳之下采棉极为辛苦,女娘们顶着竹笠与纱巾都被晒得满脸通红,个个脸上却是满溢丰收的喜悦。一斤皮棉两文钱,手脚最快的拾花工一天能采二百多斤,这便是半贯钱,家中的大老爷们得赚半个月!是以女娘们虽是辛苦,却个个奋力采摘,错过这一季却要错过好些银钱。
这一派丰收景象也让如今一些聚拢在狄丘游学的文人们极为赞叹,纷纷相约一观采花胜景。
住在得胜坊黄豆街的厉老先生便受新结识的友人之邀,去赴文会之约。
“三娘,再给些银钱,这都不够吃一顿酒的,总是让刘贤弟相请,如何好意思。”厉老头瞪着手里不过二两的碎银,有些气不顺。
“你又未赚一分银钱,怎地还嫌钱不够花?狐朋狗友的,不交也罢,免得万一……让孩子为难。”
闵娘子麻利地挽起散落的头发,将自家蒸好的“厉家秘方”发糕装到竹篮里,一把塞到夫君怀里,道:“吃什么酒,酒易误事,更误人!与朋友们多吃些我家的发糕罢。”
厉老头一脸黑气地抱着个竹篮,无奈地出了门,口中犹自喃喃念道:“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第151章故交
黄豆街本无名,是狄丘第一条兴建的城内水泥街道。
灰白色状如石、平如镜的长街甫一修好,就算是跟着厉大人时时开眼界、见怪不怪的狄丘民众们,也是叹为观止,轻易不敢踩上去,出行之时贴着街边长长的、盖着石板的阴沟小小翼翼地走路,没过几天倒把阴沟盖石踩烂了不少,还有几个倒霉的跌进阴沟里。
厉大人一看这状况不对,便亲自带着少年团的孩子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踩着军步,唱着军歌从街头走到了街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雄!”
... -->>
厉弦与仲衡夫夫两个面面相觑,不由同声问道:“那这孩儿与此孕母有生生关系么?”
【此子借腹而生,却与孕母并无基因层面的关系,从伦理而言,你们也可以当她是孩子的养母。那么现在技术和玻璃都齐了……】
“只欠孕母!”厉弦脱口而出,转脸望向仲衡。
仲衡伸手握住他的手,望着厉弦的眼睛缓缓点头。
一个孩子,不仅仅是两人血脉的延续,更是这片基业所有人的情感与利益寄托,即便他可能在面上不能喊仲衡为亲父。
如果没有办法也就罢了,两个人都不愿玷污这份珍贵的真情,各自娶妻生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们都是浸透华夏文明传承的汉人,没有子孙后代,不得不说是一个隐在内心深处的遗憾。但如今有了神奇而稳妥的法子,他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呢?
“必须是心腹之人,又要能生养的,入画、剑衣她们都不行……”
厉弦心中飞快盘算过一个个人选,又立即自己否定,虽说只是作为孩子的孕母,这个女子他却也必须给一个身份,以免孩子日后的身份遭到质疑和污蔑,入画她们都已嫁人,他也做不出困人一生,自毁心腹的蠢毒之事。
这个妇人必须年已成熟,正在育龄,最好能自愿保守这个天大的秘密,一生不嫁,更兼容貌与气质上佳,且熟读诗书——孩子的养母总不能是个粗俗的泼妇吧?
仲衡也埋头盘算着自己熟悉的女性,看看其中可有符合条件的。
想来想去,想得头都痛了,厉弦愁眉苦脸地挠头,突地想起一个人来。
“对了!她,她!说不得会愿意!”厉弦揪着仲衡喜上眉梢。
***
金秋时节,狄丘大片的冬麦虽然早就收尽,只留田中根茬还待农人翻耕,近侧的棉田里已是一片雪白。妇人们站在棉田之中,如踩在云絮之上,她们手上带着厚手套,以防棉壳扎伤,两手翻飞如蝶,迅速将花絮采下放入身旁的大袋子里。
虽说艳阳之下采棉极为辛苦,女娘们顶着竹笠与纱巾都被晒得满脸通红,个个脸上却是满溢丰收的喜悦。一斤皮棉两文钱,手脚最快的拾花工一天能采二百多斤,这便是半贯钱,家中的大老爷们得赚半个月!是以女娘们虽是辛苦,却个个奋力采摘,错过这一季却要错过好些银钱。
这一派丰收景象也让如今一些聚拢在狄丘游学的文人们极为赞叹,纷纷相约一观采花胜景。
住在得胜坊黄豆街的厉老先生便受新结识的友人之邀,去赴文会之约。
“三娘,再给些银钱,这都不够吃一顿酒的,总是让刘贤弟相请,如何好意思。”厉老头瞪着手里不过二两的碎银,有些气不顺。
“你又未赚一分银钱,怎地还嫌钱不够花?狐朋狗友的,不交也罢,免得万一……让孩子为难。”
闵娘子麻利地挽起散落的头发,将自家蒸好的“厉家秘方”发糕装到竹篮里,一把塞到夫君怀里,道:“吃什么酒,酒易误事,更误人!与朋友们多吃些我家的发糕罢。”
厉老头一脸黑气地抱着个竹篮,无奈地出了门,口中犹自喃喃念道:“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第151章故交
黄豆街本无名,是狄丘第一条兴建的城内水泥街道。
灰白色状如石、平如镜的长街甫一修好,就算是跟着厉大人时时开眼界、见怪不怪的狄丘民众们,也是叹为观止,轻易不敢踩上去,出行之时贴着街边长长的、盖着石板的阴沟小小翼翼地走路,没过几天倒把阴沟盖石踩烂了不少,还有几个倒霉的跌进阴沟里。
厉大人一看这状况不对,便亲自带着少年团的孩子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踩着军步,唱着军歌从街头走到了街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雄!”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