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1/2)
笔下文学 www.bxwxx.com,[武则天]女皇之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十二章蛰伏
09
徐氏在朝中属于清流一派,执掌的权柄虽然有限,却是各方势力竞相争取的对象。要知道清流这种东西,那就是制造舆论的大喇叭,他们的情绪影响着天下文人们的悠悠之口,是日朝历代皇帝都要谨慎对待的一类人……
当初李二陛下纳徐惠就是主要看重她家族的成分,结果这个决定不仅让他名声良好,也为他带来了一位知心爱人……
而徐惠在李二陛下晚年做了种种昏君才会干的事后,果断上书提出批评,一封谏书,不仅让满朝文武汗颜,也为她博得‘贤妃’之名。
徐氏女已成‘才女’‘贤妻’的代名词。
而今,年轻的圣人主动提出要聘徐氏女入宫,朝中那些真正忠于新帝的老臣都是乐见其成的!
只为李治在八月底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缠绵卧榻将近半个多月,才勉强能起身。
这种状况,让朝中原本就不太安定的局势又开始混乱起来。
许多原本有意投向新帝的中立势力又开始观望,而对新帝登基不满的势力则开始蠢蠢欲动。
甚至在宗室中已经有质疑李治即位的合法性的声音传出来……
只差没明说齐王李泰才更有即位资格了!
李治不得不再次封赏宗室宗亲来压一压这股流言。
如荆王李元景除了加授鄜州刺史外又封司徒,吴王李恪除了晋封司空外又兼了兼梁州刺史,除了亲兄长李泰只有金银财帛的赏赐外,其他近枝宗亲也各有加封,连十七娘的夫婿,原魏王党的房遗爱也从白板被提拔到了五品朝议大夫的职位……
除了宗亲外,李治还特地关照了李唐宗室的一些重要姻亲,如梁国公房玄龄、郑国公魏征、申国公高士廉等等,都被追赠三公之位。
除了这一系列目的明显的加恩活动外,李治就开始算计自己的后院了,譬如提出纳徐氏女这件事……
在这种非常时期,新帝确实非常需要清流们的支持。
后宫的格局通常代表着前朝的势力分布情况。
王皇后无疑是老牌世家的代表。
这些世家其实并不在意当圣人的是谁,因为无论是谁在那个位子上,都避免不了重用世家的人,不同的只是略偏向于哪个世家的人而已……
不过,难得现任圣人的皇后是世家出身,诸世家都觉得更多了一重保障。
至于那些被先帝提拔起来的寒门大臣们,他们则是更担心新帝李治的身体状况,好歹这个圣人在选用臣子方面不像李泰之流,只愿意跟世家勋贵结交……
他们只希望李治能尽快生下合适的继承人,立为太子,稳定政权,这样他们这些根基不深厚的人也能跟着新圣人立稳脚跟。
皇后总是无子,这是让前面两类人都不太爽的事实。
李治膝下虽有几个皇子,却多是低级妃嫔所出,资质也十分平庸。
唯一一个出身略高贵的四皇子,其母萧妃是颇得圣人宠爱,却与皇后不合,性情也比较骄矜,若立其子,难保不生出废后自立之心,这样十分不妥。
徐氏女就不一样了,她的出身很难威胁到王皇后,却足够清贵,足矣抗衡萧妃。
如果徐氏女能得到圣人宠幸,将来生下皇子,进位太子,就好了……
老臣们都在YY着美好的未来,却不知无论是圣人,还是已经被定下的徐小妹都没想过以后一起生娃什么的。
而提出广选淑女这条建议的王皇后,颇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她本来是要推荐本家的女儿进宫做帮手的……
结果,本家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居然拒绝了她的提议。
于是,便宜了徐氏……
为了斗垮萧妃,王皇后只能表示出对圣人决定的大力支持,打落门牙往肚里吞。
即使后来圣人准了王皇后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进宫陪伴她,也没让王氏高兴起来。
这两个月来,唯一一件让她高兴的事就是,圣人已经在永宁坊建了公主府赐给二十二娘,只等新年一过,徐太妃就可以带着二十二娘去公主府居住了,这就意味着在东宫窝了大半年的她,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入主太极宫了……
当然,同样为移宫之事高兴的,还有东宫后院的一干嫔妃们。
王皇后月前提出的三条建议,对萧妃的打击固然是挺大的。
原本她院子里养着大娘、二娘和四郎,圣人的政事再忙,也会抽空来看看孩子们,然后说不定就能留下来吃个点心喝杯茶什么的……
现在好了,连四郎在内,三个娃都被王皇后弄到太极宫里去了,圣人不来了也就罢了,可她实在太想她的娃了……
但王皇后的这一招真是无差别攻击有木有,萧妃没了孩子至少还有宠爱在,可对一向视儿子如命的刘氏等人来说,把她们的孩子带... -->>
第十二章蛰伏
09
徐氏在朝中属于清流一派,执掌的权柄虽然有限,却是各方势力竞相争取的对象。要知道清流这种东西,那就是制造舆论的大喇叭,他们的情绪影响着天下文人们的悠悠之口,是日朝历代皇帝都要谨慎对待的一类人……
当初李二陛下纳徐惠就是主要看重她家族的成分,结果这个决定不仅让他名声良好,也为他带来了一位知心爱人……
而徐惠在李二陛下晚年做了种种昏君才会干的事后,果断上书提出批评,一封谏书,不仅让满朝文武汗颜,也为她博得‘贤妃’之名。
徐氏女已成‘才女’‘贤妻’的代名词。
而今,年轻的圣人主动提出要聘徐氏女入宫,朝中那些真正忠于新帝的老臣都是乐见其成的!
只为李治在八月底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缠绵卧榻将近半个多月,才勉强能起身。
这种状况,让朝中原本就不太安定的局势又开始混乱起来。
许多原本有意投向新帝的中立势力又开始观望,而对新帝登基不满的势力则开始蠢蠢欲动。
甚至在宗室中已经有质疑李治即位的合法性的声音传出来……
只差没明说齐王李泰才更有即位资格了!
李治不得不再次封赏宗室宗亲来压一压这股流言。
如荆王李元景除了加授鄜州刺史外又封司徒,吴王李恪除了晋封司空外又兼了兼梁州刺史,除了亲兄长李泰只有金银财帛的赏赐外,其他近枝宗亲也各有加封,连十七娘的夫婿,原魏王党的房遗爱也从白板被提拔到了五品朝议大夫的职位……
除了宗亲外,李治还特地关照了李唐宗室的一些重要姻亲,如梁国公房玄龄、郑国公魏征、申国公高士廉等等,都被追赠三公之位。
除了这一系列目的明显的加恩活动外,李治就开始算计自己的后院了,譬如提出纳徐氏女这件事……
在这种非常时期,新帝确实非常需要清流们的支持。
后宫的格局通常代表着前朝的势力分布情况。
王皇后无疑是老牌世家的代表。
这些世家其实并不在意当圣人的是谁,因为无论是谁在那个位子上,都避免不了重用世家的人,不同的只是略偏向于哪个世家的人而已……
不过,难得现任圣人的皇后是世家出身,诸世家都觉得更多了一重保障。
至于那些被先帝提拔起来的寒门大臣们,他们则是更担心新帝李治的身体状况,好歹这个圣人在选用臣子方面不像李泰之流,只愿意跟世家勋贵结交……
他们只希望李治能尽快生下合适的继承人,立为太子,稳定政权,这样他们这些根基不深厚的人也能跟着新圣人立稳脚跟。
皇后总是无子,这是让前面两类人都不太爽的事实。
李治膝下虽有几个皇子,却多是低级妃嫔所出,资质也十分平庸。
唯一一个出身略高贵的四皇子,其母萧妃是颇得圣人宠爱,却与皇后不合,性情也比较骄矜,若立其子,难保不生出废后自立之心,这样十分不妥。
徐氏女就不一样了,她的出身很难威胁到王皇后,却足够清贵,足矣抗衡萧妃。
如果徐氏女能得到圣人宠幸,将来生下皇子,进位太子,就好了……
老臣们都在YY着美好的未来,却不知无论是圣人,还是已经被定下的徐小妹都没想过以后一起生娃什么的。
而提出广选淑女这条建议的王皇后,颇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她本来是要推荐本家的女儿进宫做帮手的……
结果,本家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居然拒绝了她的提议。
于是,便宜了徐氏……
为了斗垮萧妃,王皇后只能表示出对圣人决定的大力支持,打落门牙往肚里吞。
即使后来圣人准了王皇后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进宫陪伴她,也没让王氏高兴起来。
这两个月来,唯一一件让她高兴的事就是,圣人已经在永宁坊建了公主府赐给二十二娘,只等新年一过,徐太妃就可以带着二十二娘去公主府居住了,这就意味着在东宫窝了大半年的她,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入主太极宫了……
当然,同样为移宫之事高兴的,还有东宫后院的一干嫔妃们。
王皇后月前提出的三条建议,对萧妃的打击固然是挺大的。
原本她院子里养着大娘、二娘和四郎,圣人的政事再忙,也会抽空来看看孩子们,然后说不定就能留下来吃个点心喝杯茶什么的……
现在好了,连四郎在内,三个娃都被王皇后弄到太极宫里去了,圣人不来了也就罢了,可她实在太想她的娃了……
但王皇后的这一招真是无差别攻击有木有,萧妃没了孩子至少还有宠爱在,可对一向视儿子如命的刘氏等人来说,把她们的孩子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