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猛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蝗虫遮天蔽日,天空一片昏暗,太阳也变成血红色,浓烟弥漫,空气充斥着烟味和烧焦的蝗虫气味。
数百万只蝗虫一波接一波地扑来,尽管浓烟滚滚,但它们依旧势不可挡,密集地冲过浓烟,噼噼啪啪撞击在人身上,百姓奋勇灭蝗,一缸一缸的蝗虫被烧死后倾倒,地面上的蝗虫尸体堆积了足足一寸厚,不断有孩子和女人发出尖叫声,应该是蝗虫撞到了他们眼睛或者脸庞。
第一道松枝已烧了大半,但浓烟渐渐熄灭了,蝗虫的尸体堆积太多,把火压灭了。
高台上,郭宋的神情严峻,他知道蝗虫群势大,却没想到会多到这种程度,蝗虫飞了半个多时辰还没有停止。
“使君,蝗虫已经突破防线,进入麦田了!”有士兵大喊道。
郭宋也意识到如果再不后撤,一旦蝗虫啃食完丰安的县的麦田,就会扑向九原县,如果撤退太晚,他们赶不上建立防御,就全完了。
郭宋当即下令,“传令士兵和青壮立刻西撤,其他妇孺和老幼也跟着撤退!”
‘当!当!当!’
撤退的钟声敲响,六千士兵和六千青壮男子迅速向西面撤退,这种情况下可以不用顾及妇女老幼,他们要先一步赶去建立九原县的防御阵线。
第二道防御线位于九原县和丰安县之间,距离丰安县约六十里,赶过去需要一天的时间,而蝗虫吃完丰安县的麦田也需要一两天时间,他们正好来得及部署新的防线,当然,这并不是巧合,而是众人精心计算后的方案。
数万百姓也顾不上收拾营帐,每人只带一点干粮和水壶便匆匆赶往六十里外的第二道防线,一辆辆大车上坐满了妇孺老人,浩浩荡荡向西面撤离,不过一些体弱的老人就不用再参与了,虽然蝗虫不伤人,但烟熏和刺鼻的气味还是让很多老人承受不住、
九原县的防线要比丰安县更强大,不仅堆积了几十万担松枝,还有数千根大树直接拖来,丰安县的松枝宽度是十几丈,而九原县的松枝和松树宽度达四十余丈。
这是丰州的最后一道防线了,一旦蝗虫再突破这道防线,整个丰州的麦田就彻底没有了。
当时建这道防线时,还颇有争议,很多人认为在第二道防线上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大,最后还是郭宋拍板,不惜一切代价,最大限度建立第二道防御线。
只有亲自经历了遮天蔽日的蝗灾后,所有人都意识到,第二道防御线的强化是多么明智。
六千士兵和六千名强壮男子先一步赶到了第二道防御线,他们迅速进行部署,有士兵从九原县仓库内运来数百担硫磺,现场捣碎成粉,撒在松枝上,这是丰安县防御中吸取的教训,丰安县防御线的火势太弱,根本挡不住蝗虫群,只有让蝗虫群畏惧,它们才会改道。
九原县的防御人数减少了,十三岁以下孩童和六十岁以上老人都回去了,加上青壮男子,九原县的驱蝗百姓约有两万余人,人数虽然少了,但行动会更加有序。
指挥高台也取消了,浓烟弥漫中,大家根本就看不清高台上的指挥旗。
次日中午,有几名士兵骑马疾奔而来,高声向郭宋禀报道:“启禀使君,蝗虫群已经起飞了,但还有一半依然在啃食麦田,估计它们会分两批飞来。”
郭宋大喜,这是最好的情况,蝗虫分散了,这将大大减轻他们的扑灭难度。
郭宋当即令道:“后道的松枝不用点燃,留着对付第二批蝗虫!”
一刻钟后,天空再次传来那种奇异的声响,现在大家都知道了,那是蝗虫振翅发出的声响。
天空只是略略变得有点昏暗,从声音和天空变色,大家都能体会到,今天扑来的蝗虫要比昨天上午的蝗虫少得多。
其实这也是必然的,他们在丰安县已经消灭了三成的蝗虫,剩下的七成又是分两批过来,他们面临的第一波当然要比昨天少得多。
“点火!”郭宋下达了命令。
数千支火把扔进松枝堆内,火势腾空而起,里面撒有硫磺粉,一点就燃,火势燃烧异常迅猛,浓烟滚滚,瞬间便形成一道以为浓密的烟火墙。
相比丰安县,这里的火势更大,黑烟更浓,阻挡效果也会更好。
&nbs... -->>
蝗虫遮天蔽日,天空一片昏暗,太阳也变成血红色,浓烟弥漫,空气充斥着烟味和烧焦的蝗虫气味。
数百万只蝗虫一波接一波地扑来,尽管浓烟滚滚,但它们依旧势不可挡,密集地冲过浓烟,噼噼啪啪撞击在人身上,百姓奋勇灭蝗,一缸一缸的蝗虫被烧死后倾倒,地面上的蝗虫尸体堆积了足足一寸厚,不断有孩子和女人发出尖叫声,应该是蝗虫撞到了他们眼睛或者脸庞。
第一道松枝已烧了大半,但浓烟渐渐熄灭了,蝗虫的尸体堆积太多,把火压灭了。
高台上,郭宋的神情严峻,他知道蝗虫群势大,却没想到会多到这种程度,蝗虫飞了半个多时辰还没有停止。
“使君,蝗虫已经突破防线,进入麦田了!”有士兵大喊道。
郭宋也意识到如果再不后撤,一旦蝗虫啃食完丰安的县的麦田,就会扑向九原县,如果撤退太晚,他们赶不上建立防御,就全完了。
郭宋当即下令,“传令士兵和青壮立刻西撤,其他妇孺和老幼也跟着撤退!”
‘当!当!当!’
撤退的钟声敲响,六千士兵和六千青壮男子迅速向西面撤退,这种情况下可以不用顾及妇女老幼,他们要先一步赶去建立九原县的防御阵线。
第二道防御线位于九原县和丰安县之间,距离丰安县约六十里,赶过去需要一天的时间,而蝗虫吃完丰安县的麦田也需要一两天时间,他们正好来得及部署新的防线,当然,这并不是巧合,而是众人精心计算后的方案。
数万百姓也顾不上收拾营帐,每人只带一点干粮和水壶便匆匆赶往六十里外的第二道防线,一辆辆大车上坐满了妇孺老人,浩浩荡荡向西面撤离,不过一些体弱的老人就不用再参与了,虽然蝗虫不伤人,但烟熏和刺鼻的气味还是让很多老人承受不住、
九原县的防线要比丰安县更强大,不仅堆积了几十万担松枝,还有数千根大树直接拖来,丰安县的松枝宽度是十几丈,而九原县的松枝和松树宽度达四十余丈。
这是丰州的最后一道防线了,一旦蝗虫再突破这道防线,整个丰州的麦田就彻底没有了。
当时建这道防线时,还颇有争议,很多人认为在第二道防线上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大,最后还是郭宋拍板,不惜一切代价,最大限度建立第二道防御线。
只有亲自经历了遮天蔽日的蝗灾后,所有人都意识到,第二道防御线的强化是多么明智。
六千士兵和六千名强壮男子先一步赶到了第二道防御线,他们迅速进行部署,有士兵从九原县仓库内运来数百担硫磺,现场捣碎成粉,撒在松枝上,这是丰安县防御中吸取的教训,丰安县防御线的火势太弱,根本挡不住蝗虫群,只有让蝗虫群畏惧,它们才会改道。
九原县的防御人数减少了,十三岁以下孩童和六十岁以上老人都回去了,加上青壮男子,九原县的驱蝗百姓约有两万余人,人数虽然少了,但行动会更加有序。
指挥高台也取消了,浓烟弥漫中,大家根本就看不清高台上的指挥旗。
次日中午,有几名士兵骑马疾奔而来,高声向郭宋禀报道:“启禀使君,蝗虫群已经起飞了,但还有一半依然在啃食麦田,估计它们会分两批飞来。”
郭宋大喜,这是最好的情况,蝗虫分散了,这将大大减轻他们的扑灭难度。
郭宋当即令道:“后道的松枝不用点燃,留着对付第二批蝗虫!”
一刻钟后,天空再次传来那种奇异的声响,现在大家都知道了,那是蝗虫振翅发出的声响。
天空只是略略变得有点昏暗,从声音和天空变色,大家都能体会到,今天扑来的蝗虫要比昨天上午的蝗虫少得多。
其实这也是必然的,他们在丰安县已经消灭了三成的蝗虫,剩下的七成又是分两批过来,他们面临的第一波当然要比昨天少得多。
“点火!”郭宋下达了命令。
数千支火把扔进松枝堆内,火势腾空而起,里面撒有硫磺粉,一点就燃,火势燃烧异常迅猛,浓烟滚滚,瞬间便形成一道以为浓密的烟火墙。
相比丰安县,这里的火势更大,黑烟更浓,阻挡效果也会更好。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