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周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贲:亨。小利有所往。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贲,一音毕。
《序卦传》说:“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贲的含义是饰,饰也就是文,与质相对。质是指事物的本质,文是指事物的纹饰。对于社会来说,又是代表一种礼节、礼仪、文明,这是从大的方面说的。
开头就讲通,讲顺畅,这是什么意思?从大的方面来说,贲是有它的功用,特别是在社会公益中,讲文明、讲礼貌,是一种好的社会风气,所以亨通。从个人角度来说,要求自己精神一些,这总是好的。
衣冠不整,就是指形象不贲,没有装饰。“小利有攸往。”说明贲不是关键问题,如果把这个东西强调得太过分了,就是本末倒置。人在社会上办事,要显示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是主要的。人真正的魅力,气质是德,人的光环是德,功绩、功劳、才智也须用德来涵养。实际上人外表装饰只是其中之一,不是主要的。卦辞里虽然有“亨”,但不可忽视这个“小”字。
“柔来而文刚,故亨。”柔来,内卦是离卦,离卦是阴卦,是柔。
“文刚”,这个柔碰上了外卦,外卦是阳卦,还不是一般的阳卦,是要你静和止的。止,是对修饰、打扮抑制一下,所以亨。如果老是无限制地去修饰自己,将此看做是至高无上,办事能顺畅?“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文,是文采、文饰。“刚上而文柔,小利有攸往”,天地也不是以外美为第一,它的美同样是内美。“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天文既是观天象,也是观卦象。从卦象来看,刚必有柔,柔不胜刚,刚柔交错,质文适当,这是常,然而有时不免有过刚过柔,过质过文之变,人应随时观察而加以补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人文即观“文明以止”。
文明是重要的,但文明必以止,没有控制,文明过度,是不行的。止,不是止文明,而是止文明之过度,文明之敝。观察“文明以止”,以教化天下,成天下的礼仪制度。
“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贲,是从哪来的?
从火来的。火,即光明,也是一种装饰。庶,是众多的意思。民众的事嘛,民政,也是政务。要明辨民众的事,要把民众的事办好,就应该踏实去办,应该明辨是非,恰当、谨慎地处理,不但要做,而且要做得漂亮。但是,文饰与“折狱”是相反的。文饰,讲的是文过其饰,这样装饰,那样装饰,像耳环有大、有小,这都无可厚非,都行。但办民众的事,特别是“折狱”的事,一般都指案件,无论是民事案件也好,还是民事纠纷也好,都不能随意修辞,不能伪辞。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爻辞解析
趾,就是指脚。“贲其趾”,是将脚装饰一番,或者是装饰鞋,从脚打扮起。徒,是徒步、步行。为什么徒步?是为显示脚漂亮,宁可下车走,这多少有些讽刺的味道。没有乘车,愿意徒步走路。这里是讲他舍本求末,太注重外在的打扮了。坐车是为了赶路、赶时间,时间就是金钱,可他认为打扮比时间更关键,舍本求末。
六二: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爻辞解析
须,从卦画上看是指胡须。胡须长在哪?长在脸腮上。脸腮是什么?正好是颐,颐就是腮。腮动,须就动;... -->>
贲:亨。小利有所往。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贲,一音毕。
《序卦传》说:“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贲的含义是饰,饰也就是文,与质相对。质是指事物的本质,文是指事物的纹饰。对于社会来说,又是代表一种礼节、礼仪、文明,这是从大的方面说的。
开头就讲通,讲顺畅,这是什么意思?从大的方面来说,贲是有它的功用,特别是在社会公益中,讲文明、讲礼貌,是一种好的社会风气,所以亨通。从个人角度来说,要求自己精神一些,这总是好的。
衣冠不整,就是指形象不贲,没有装饰。“小利有攸往。”说明贲不是关键问题,如果把这个东西强调得太过分了,就是本末倒置。人在社会上办事,要显示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是主要的。人真正的魅力,气质是德,人的光环是德,功绩、功劳、才智也须用德来涵养。实际上人外表装饰只是其中之一,不是主要的。卦辞里虽然有“亨”,但不可忽视这个“小”字。
“柔来而文刚,故亨。”柔来,内卦是离卦,离卦是阴卦,是柔。
“文刚”,这个柔碰上了外卦,外卦是阳卦,还不是一般的阳卦,是要你静和止的。止,是对修饰、打扮抑制一下,所以亨。如果老是无限制地去修饰自己,将此看做是至高无上,办事能顺畅?“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文,是文采、文饰。“刚上而文柔,小利有攸往”,天地也不是以外美为第一,它的美同样是内美。“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天文既是观天象,也是观卦象。从卦象来看,刚必有柔,柔不胜刚,刚柔交错,质文适当,这是常,然而有时不免有过刚过柔,过质过文之变,人应随时观察而加以补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人文即观“文明以止”。
文明是重要的,但文明必以止,没有控制,文明过度,是不行的。止,不是止文明,而是止文明之过度,文明之敝。观察“文明以止”,以教化天下,成天下的礼仪制度。
“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贲,是从哪来的?
从火来的。火,即光明,也是一种装饰。庶,是众多的意思。民众的事嘛,民政,也是政务。要明辨民众的事,要把民众的事办好,就应该踏实去办,应该明辨是非,恰当、谨慎地处理,不但要做,而且要做得漂亮。但是,文饰与“折狱”是相反的。文饰,讲的是文过其饰,这样装饰,那样装饰,像耳环有大、有小,这都无可厚非,都行。但办民众的事,特别是“折狱”的事,一般都指案件,无论是民事案件也好,还是民事纠纷也好,都不能随意修辞,不能伪辞。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爻辞解析
趾,就是指脚。“贲其趾”,是将脚装饰一番,或者是装饰鞋,从脚打扮起。徒,是徒步、步行。为什么徒步?是为显示脚漂亮,宁可下车走,这多少有些讽刺的味道。没有乘车,愿意徒步走路。这里是讲他舍本求末,太注重外在的打扮了。坐车是为了赶路、赶时间,时间就是金钱,可他认为打扮比时间更关键,舍本求末。
六二: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爻辞解析
须,从卦画上看是指胡须。胡须长在哪?长在脸腮上。脸腮是什么?正好是颐,颐就是腮。腮动,须就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