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bxwxx.com,三国全史:全两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五丈原上的这一夜,可谓漫长。
大敌当前,孤军悬外,主帅突然病逝,这个打击实在太大了,敌人如果得知这个消息一定会趁机发起攻击,所以丞相去世的事在蜀军中只有极少数几个人知道。
此时论职务魏延最高,他是蜀汉的征西大将军,比征西将军还要高,论品秩更在九卿之上,地位远远高于丞相长史杨仪、丞相司马费祎。打个比方说,如果魏延的军衔是上将,杨仪、费祎连大校都算不上。但丞相去世时魏延却不在身边,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所有的事都是杨仪、费祎等人处理的,知道消息的至少还有姜维、王平、马岱等几个将领。姜维这几年军职升得很快,魏延就任征西大将军后,姜维接任了他的征西将军一职,相当于魏延的副手,而王平当时还只是讨寇将军,马岱与王平的职务相当,或者更低一些。
诸葛亮临终前对杨仪、费祎、姜维等人交代了后事,让他们秘密撤军,同时对撤军的计划也进行了安排,让魏延负责断后,姜维次之,还特意强调,如果魏延不执行命令,大军可直接出发。之所以做出这种奇怪的决定,大概是考虑到蜀汉内部的团结问题。魏延跟杨仪之间关系很差,二人平时一见面就争论不休,势如水火,有一次魏延甚至举刀要杀杨仪,杨仪痛哭不已,费祎则尽可能居中调解,看见他们实在争执不下,干脆就坐在他们中间,两头做工作。
诸葛亮把撤军的事托付给了杨仪,实际上由他来统筹负责,这样就不得不考虑魏延的态度了,所以才做那样的安排,诸葛亮去世后,杨仪心里没底,就让费祎到魏延那里试探态度。
那么,魏延此时在哪里呢?
魏延应该在五丈原下的军营里,他是作为蜀军先头部队率先开进关中的,驻军五丈原后,魏延可能仍率一部人马在附近扎营,具体位置应该就在五丈原脚下。
史书有个记载,说刚来到关中时魏延有一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头上长出了角,军中有个叫赵直的人善于占梦,魏延就把梦中情景告诉他,问问吉凶,赵直向魏延说:“这是吉兆,你看麒麟,长着角但从来没用它,这是敌人不战而破的预兆啊。”说得魏延挺高兴,但赵直没说真话,他下来秘密告诉朋友说:“角这个字,上面是刀,下面是用,头上用刀,看来是凶兆啊!”
当然,所有这些占星占梦都是附会之说,如果真有此事也纯属巧合。现在费祎来到魏延营中,通报了丞相病故的消息,这让魏延大吃一惊,当他听说现在的事都由杨仪来安排时,心里更厌恶了,他没有直接说反对杨仪,而是提出反对撤军:“丞相虽然死了,我还在。丞相府的官员护送还葬,我来率领众军击破敌人,怎么能因为一个人的死废掉天下大事呢?再说我魏延是什么人,应当接受杨仪的指挥,做一个断后将军吗?”
魏延说得其实有道理,我堂堂一个上将难道要听一个大校的指挥?论资历、论威望杨仪都差了十万八千里,为什么杨仪说撤就得撤?魏延的态度虽不让费祎感到意外,但也让他感到了忧虑,魏延把费祎留了下来,要跟他一起重新制订作战计划,计划完成后魏延又逼着费祎和自己共同签署,并向下面的将领们宣布。
费祎现在只想脱身,就哄魏延说:“我现在就去向杨长史解释,杨长史是个文官,过去很少参与军事,他一定不会违背您的命令。”在耍阴谋诡计方面魏延显然不行,他相信了费祎的话,放他走了。费祎一出营门就赶紧打马飞驰而去,让魏延感到有些不对劲,想去追赶已来不及。
魏延派人打听五丈原上的情况,报告说杨仪等人正按丞相生前的部署进行撤军,魏延知道自己真的被费祎耍了,于是勃然大怒。你们不是要撤军吗?那我就先撤了。魏延也不向杨仪等人通报,抢在大队人马之前撤了军,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褒斜道的谷口在五丈原右侧,五丈原上的人马如果撤退,也得先从原上下来。
魏延做得更绝,自己通过后命人一把火把栈道烧了,等杨仪、费祎、姜维等人率其他各部蜀军撤到这里时只得在秦岭山中重新开辟道路。
如果魏军这时得到消息趁机发起猛攻,困在秦岭中的蜀军必受重创,但蜀军的保密工作似乎做得不错,等司马懿明白是怎么回事时已经有些晚了。
首先发现蜀军有异样的不是魏军,而是五丈原附近的百姓,他们看到大批蜀军离开军营撤走就报告了司马懿,司马懿这才下令追击,蜀军已有准备,负责断后的姜维突然率部反过头来,挥舞旗帜、鸣响战鼓,做出进攻的架势。
这让司马懿有些吃不准了,担心是诸葛亮的诡计,诸葛亮求战不能,会不会故意卖个破绽等我们进招呢?司马懿产生了狐疑,于是又下令退回大营,所以后来百姓中流传死的诸葛亮也能吓跑活的司马懿,这个谚语在当时就流传开了,甚至司马懿本人也听说了,他倒不生气,自我解嘲说:“我可预料到他活着的事,没办法预料到他已经死了呀!”
蜀军撤走后整整一天过去了,看到五丈原上确实没有了动静,斜谷口方面也没有重兵埋伏的迹象,司马懿才命魏军向五丈原前进,上去后发现是一座空营,司马懿亲自过去察看,特意看了看蜀军留下来的营垒以及诸葛亮生前生活的地方,不禁叹道:“真是一个天下奇才啊!”
在蜀军营寨内还发现来不及带走或销毁的文书档案,还有大量粮食,直到这时魏军... -->>
五丈原上的这一夜,可谓漫长。
大敌当前,孤军悬外,主帅突然病逝,这个打击实在太大了,敌人如果得知这个消息一定会趁机发起攻击,所以丞相去世的事在蜀军中只有极少数几个人知道。
此时论职务魏延最高,他是蜀汉的征西大将军,比征西将军还要高,论品秩更在九卿之上,地位远远高于丞相长史杨仪、丞相司马费祎。打个比方说,如果魏延的军衔是上将,杨仪、费祎连大校都算不上。但丞相去世时魏延却不在身边,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所有的事都是杨仪、费祎等人处理的,知道消息的至少还有姜维、王平、马岱等几个将领。姜维这几年军职升得很快,魏延就任征西大将军后,姜维接任了他的征西将军一职,相当于魏延的副手,而王平当时还只是讨寇将军,马岱与王平的职务相当,或者更低一些。
诸葛亮临终前对杨仪、费祎、姜维等人交代了后事,让他们秘密撤军,同时对撤军的计划也进行了安排,让魏延负责断后,姜维次之,还特意强调,如果魏延不执行命令,大军可直接出发。之所以做出这种奇怪的决定,大概是考虑到蜀汉内部的团结问题。魏延跟杨仪之间关系很差,二人平时一见面就争论不休,势如水火,有一次魏延甚至举刀要杀杨仪,杨仪痛哭不已,费祎则尽可能居中调解,看见他们实在争执不下,干脆就坐在他们中间,两头做工作。
诸葛亮把撤军的事托付给了杨仪,实际上由他来统筹负责,这样就不得不考虑魏延的态度了,所以才做那样的安排,诸葛亮去世后,杨仪心里没底,就让费祎到魏延那里试探态度。
那么,魏延此时在哪里呢?
魏延应该在五丈原下的军营里,他是作为蜀军先头部队率先开进关中的,驻军五丈原后,魏延可能仍率一部人马在附近扎营,具体位置应该就在五丈原脚下。
史书有个记载,说刚来到关中时魏延有一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头上长出了角,军中有个叫赵直的人善于占梦,魏延就把梦中情景告诉他,问问吉凶,赵直向魏延说:“这是吉兆,你看麒麟,长着角但从来没用它,这是敌人不战而破的预兆啊。”说得魏延挺高兴,但赵直没说真话,他下来秘密告诉朋友说:“角这个字,上面是刀,下面是用,头上用刀,看来是凶兆啊!”
当然,所有这些占星占梦都是附会之说,如果真有此事也纯属巧合。现在费祎来到魏延营中,通报了丞相病故的消息,这让魏延大吃一惊,当他听说现在的事都由杨仪来安排时,心里更厌恶了,他没有直接说反对杨仪,而是提出反对撤军:“丞相虽然死了,我还在。丞相府的官员护送还葬,我来率领众军击破敌人,怎么能因为一个人的死废掉天下大事呢?再说我魏延是什么人,应当接受杨仪的指挥,做一个断后将军吗?”
魏延说得其实有道理,我堂堂一个上将难道要听一个大校的指挥?论资历、论威望杨仪都差了十万八千里,为什么杨仪说撤就得撤?魏延的态度虽不让费祎感到意外,但也让他感到了忧虑,魏延把费祎留了下来,要跟他一起重新制订作战计划,计划完成后魏延又逼着费祎和自己共同签署,并向下面的将领们宣布。
费祎现在只想脱身,就哄魏延说:“我现在就去向杨长史解释,杨长史是个文官,过去很少参与军事,他一定不会违背您的命令。”在耍阴谋诡计方面魏延显然不行,他相信了费祎的话,放他走了。费祎一出营门就赶紧打马飞驰而去,让魏延感到有些不对劲,想去追赶已来不及。
魏延派人打听五丈原上的情况,报告说杨仪等人正按丞相生前的部署进行撤军,魏延知道自己真的被费祎耍了,于是勃然大怒。你们不是要撤军吗?那我就先撤了。魏延也不向杨仪等人通报,抢在大队人马之前撤了军,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褒斜道的谷口在五丈原右侧,五丈原上的人马如果撤退,也得先从原上下来。
魏延做得更绝,自己通过后命人一把火把栈道烧了,等杨仪、费祎、姜维等人率其他各部蜀军撤到这里时只得在秦岭山中重新开辟道路。
如果魏军这时得到消息趁机发起猛攻,困在秦岭中的蜀军必受重创,但蜀军的保密工作似乎做得不错,等司马懿明白是怎么回事时已经有些晚了。
首先发现蜀军有异样的不是魏军,而是五丈原附近的百姓,他们看到大批蜀军离开军营撤走就报告了司马懿,司马懿这才下令追击,蜀军已有准备,负责断后的姜维突然率部反过头来,挥舞旗帜、鸣响战鼓,做出进攻的架势。
这让司马懿有些吃不准了,担心是诸葛亮的诡计,诸葛亮求战不能,会不会故意卖个破绽等我们进招呢?司马懿产生了狐疑,于是又下令退回大营,所以后来百姓中流传死的诸葛亮也能吓跑活的司马懿,这个谚语在当时就流传开了,甚至司马懿本人也听说了,他倒不生气,自我解嘲说:“我可预料到他活着的事,没办法预料到他已经死了呀!”
蜀军撤走后整整一天过去了,看到五丈原上确实没有了动静,斜谷口方面也没有重兵埋伏的迹象,司马懿才命魏军向五丈原前进,上去后发现是一座空营,司马懿亲自过去察看,特意看了看蜀军留下来的营垒以及诸葛亮生前生活的地方,不禁叹道:“真是一个天下奇才啊!”
在蜀军营寨内还发现来不及带走或销毁的文书档案,还有大量粮食,直到这时魏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